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精编教案【优秀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精编教案【优秀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精编教案【优秀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蟋蟀的住宅教案【第一篇】设计理念:《蟋蟀的住宅》是小学六年制第九册第七组中的1篇课文,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1篇观察笔记。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用拟人的手法,具体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作者是十分赞许的。学习这篇课文,在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要让学生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因此,在这节课上,我尝试“自主探究,点拨启导,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运用,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3、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领悟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4、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教学重、难点: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2、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描述事物,体会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参考资料,少熬夜!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检查学生初读情况。三、自主探究,精读感悟——顺学而导品词句。1、默读课文,进一步的了解蟋蟀的住宅。边读边做批注。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体会。3、全班交流。(学生谈学习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理解,读中感悟)●学习第二自然段,品味蟋蟀的不肯随遇而安。(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对比研读,指导朗读,体会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的个性特点。)●学习住宅特点部分,感受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认识课文表达的一些方法,指导朗读。)●了解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引导自读自悟,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修建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的特点,感受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四、总结谈话,读写结合。1、归纳小结,升华情感。2、下节课下节课,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第二课时(略)一、复习检查,听写生字、新词。二、积累好词佳句。1、有感情朗读课文2、课文中的许多地方把蟋蟀当作人来写,如,“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再把它们抄写下来。三、领悟写法,练笔运用。1、交流学习收获,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2、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仔细观察,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四、拓展阅读。1、交流阅读《昆虫记》的感受。2、推荐阅读《两只蟋蟀》《蟋蟀》《放蟋蟀回家》。板书预设:23、蟋蟀的住宅{特点}—→伟大的工程修建参考资料,少熬夜!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第二篇】设计理念《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1篇观察笔记。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用拟人的手法,具体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作者是十分赞许的。学习这篇课文,在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要让学生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因此,在这节课上,我尝试“自主探究,点拨启导,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运用,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3、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领悟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4、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教学重难点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2、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描述事物,体会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检查学生初读情况。参考资料,少熬夜!三、自主探究,精读感悟──顺学而导品词句1、默读课文,进一步的了解蟋蟀的住宅。边读边做批注。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体会。3、全班交流:(学生谈学习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理解,读中感悟。)⑴学习第二自然段,品味蟋蟀的不肯随遇而安。(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对比研读,指导朗读,体会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的个性特点。)⑵学习住宅特点部分,感受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认识课文表达的一些方法,指导朗读。)⑶了解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引导自读自悟,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修建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的特点,感受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四、总结谈话,读写结合1、归纳小结,升华情感。2、下节课下节课,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第二课时(略)一、复习检查,听写生字、新词二、积累好词佳句1、有感情朗读课文。2、课文中的许多地方把蟋蟀当作人来写,如:“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再把它们抄写下来。三、领悟写法,练笔运用1、交流学习收获,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2、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仔细观察,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四、拓展阅读1、交流阅读《昆虫记》的感受。2、推荐阅读《两只蟋蟀》《蟋蟀》《放蟋蟀回家》。板书预设蟋蟀的住宅{特点}—→伟大的工程蟋蟀的住宅教案【第三篇】教学目的1、认识“蟋、蟀、宅”等12个生字,会写“宅、参考资料,少熬夜!临、选”等14个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4、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教学重点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有关蟋蟀的文字、图片资料和作者资料教学设计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昆虫的世界非常奇妙,夏天我们经常听到蝉在窗外高歌。昆虫界中,除了蝉拥有优美的歌声外,还有一种昆虫也常常给我们带来美妙的歌曲。2、(播放蟋蟀的叫声)(课件出示2)蟋蟀唱歌非常出名,但它还有一样东西非常出名,是什么?(蟋蟀的住宅)(教师板书:蟋蟀的住宅)(课件出示3)3、人居住的房子叫住宅,那蟋蟀居住的地方能叫住宅吗?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有什么疑问?4、那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些疑问,跟随法国作家法布尔一起参观“蟋蟀的住宅”。二、朗读课文,掌握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2、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朗读(开火车读,齐读,指名读)3、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出示生字“宅、隐、毫、慎、址、良、掘、搜、倾、置、骤、抛”(课件出示4)翘舌音:蟀、宅、慎、址、置;平舌音:搜4、书写指导。出示生字“宅、临、选、择、址、良、穴、厅、卧、专、寸、卫、钳、较、锯”(课件出示5)参考资料,少熬夜!指导书写:“穴”的最后一笔捺要舒展;“卧、专”的最后一笔都是点;“卫”最后一笔横要长一些。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5、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用工具书解决。(课件出示6)隐蔽:借助别的东西遮盖掩藏。随遇而安: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慎重:谨慎认真。柔弱:常指体弱,易感疲劳的;易得病的。搜索:仔细查找。隧道: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耙扫:打扫。三、理清脉络,划分层次1、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思考:作者观察了什么?有什么发现?2、课文一共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课件出示7)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蟋蟀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具体介绍住宅的特点。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具体描述蟋蟀修建住宅的经过。四、熟读课文,了解住宅特点。1、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小组讨论:蟋蟀出名有几个原因?2、将第二句话改成“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住宅,还由于它的唱歌”行不行?为什么?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五、小结课文,课堂练习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与感悟呢?你对蟋蟀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吗?下一节课我们再走进课文。六、再读课文,布置作业(课件出示8)1、带着你的疑问再读课文。2、搜集关于描写昆虫的文章读一读,并写读书笔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教具准备参考资料,少熬夜!课件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复习生字1、听写生词,同桌互相检查,及时改错,必要时集体订正:(课件出示10)住宅临时选择住址优良卧室大厅洞穴专家卫生钳子较大2、作者观察了蟋蟀什么?(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3、我们向别人介绍自己家的住宅的时候,会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学生说说自己的介绍顺序。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现在作者法布尔就向我们介绍他发现的蟋蟀的住宅。自由朗读2—6自然段。(教师板书:住宅特点)(1)作者为什么把蟋蟀的洞穴称做是“住宅”呢?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写法?(2)“随遇而安”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的前三句话)(3)“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这恰好照应了课题“住宅”一词。读着这句话,你还会想些什么?(教师板书:选址慎重、自己挖掘不肯随遇而安)(4)指导朗读,体会“不肯随遇而安”所表达的丰富内涵。思考:作者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介绍的?2、学生汇报:外部:(教师板书:外部)隧道——排水良好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拟人的手法)(课件出示11)门——隐蔽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比喻的手法)(课件出示12)平台——平坦(教师板书:隐蔽平坦)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拟人手法)(课件出示13)3、齐读第5自然段,教师追问:这些都是从哪一方面介绍蟋蟀的住宅?(外部)4、介绍完蟋蟀住宅的外部后,作者又发现了什么?(学习第6自然段)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课件出示14)(教师板书: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三、精读课文,加深理解1、自由朗读7—9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蟋蟀的参考资料,少熬夜!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呢?抓住关键词句,说说你的感受。2、学生汇报:动工时间:十月,秋天初寒(教师板书:动工时间:十月)挖掘过程: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铺开。(挖掘
本文标题: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精编教案【优秀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387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