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2022年度玉树地震10周年祭心得体会范文精编4篇
精编资料,供您参考2022年度玉树地震10周年祭心得体会范文精编4篇【前言导读】由三一刀客最美丽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2022年度玉树地震10周年祭心得体会范文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呢!玉树地震10周年祭心得体会1这是一个灾难频发的时代,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在内的各种灾难每天发生生命太渺小,这已经是不争的共识。没有人觉得自己的存在与否对社会有多大的影响。国务院决定,玉树地震将不再发动全国性捐赠,尽管国家没有发动,我们还是捐了,但是这种政策导向是对的,这是珍惜民力的表现。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对于捐款持不同的态度,有的质疑款项的去向。这不能怪群众,群众用血汗钱去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他们有权知道自己到底做了多少确切的对别人有益的事情。对于捐款,我想只要有能力,人人都会去做,虽然我只是个小孩子,但我可以用家人给我零花钱慢慢积累下来,来捐赠。可问题是口子太多,各个部门各个机构都有自己的捐款账号,搞得铺天盖地,让捐款人无所适从,到最后,根本无法监督。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我想任何城市发起的捐款都应该全部由这两个部门牵头,不要你搞一套我搞一套。对于人的价值,我记得有一位学者讲过,他的座右铭是世界因我不同。我想这是积极的状态,世界因为有我,哪怕发生些许的变化,起码是如果没有我,某个角落,某个领域,某个岗位有些许的变化,我们的存在就是有价值的。但是任何一个人离去,都不可能对世界产生根本的变化,这就是人对自己的定位。不要把自己想得太伟大,也不要轻视自己的存在。玉树地震死了很多人,汶川地震死了更多人,明天又是全国哀悼日,这让我想起了汶川地震我们六十余位兄弟姐妹战斗在废墟战场的岁月。这是无法抹去的岁月,激情燃烧的年华。相信那里的人们已经走向安定繁荣的路上,一路欣欣向荣!玉树地震10周年祭心得体会2在地震发生后,我通过学校的组织向灾区捐献了50元钱,并且一向不关心时事的我,也在每天回家的途中买份晚报阅读,时刻关注着灾情,特别是那些和我同龄的中小学生的情况。每天写完作业,我就打开电视机,一边吃着晚饭,精编资料,供您参考一边收看电视直播的灾区救援情况。在那几天,我常常流着眼泪收看电视节目,无论是搜救到了又一个幸存者,还是挖出了一具遇难者的遗体,都会使我热泪盈眶。每当躺到床上入睡时,眼前总是浮现出灾区的断壁残垣和在废墟下等待着救援的人们的惨痛景象。特别是想到那些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生命的学生们,我的胸口就像有座大山压着而喘不过气来。他们本应和我一样,白天在学校认真的学习功课,和同学们开心的玩耍,放学回到家里,吃着父母做的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享受着家庭的温暖和父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可是一场地震使他们失去了这一切,甚至失去了才刚刚开始的人生。再想想我自己,像一个又骄傲、又任性的公主,父母对我提出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尽量满足。生活上,爸爸每天接送我上学放学,接完我回到家里顾不上别的,一头扎进厨房准备晚饭,尤其在夏天,每做完一顿饭,他的脸上、身上全是汗水,而我躲在自己的房间,开着空调,把作业扔在一旁,一边听着流行歌曲,一边美滋滋的看着小说;学习上,妈妈每天在外面奔波,非常辛苦,吃完晚饭还要帮我抄题、改错,经常是一边打着盹一边帮我抄题,该睡觉时也要等我睡好才肯休息,早晨又第一个起床,给我准备早点,甚至连牙膏都挤好,脸盆里也放好了温水,就等我起床洗漱。而我却经常使性子、发脾气,一句话不爱听,就赖在床上不起,把爸爸妈妈急得满头大汗,不仅我上学迟到,也影响了他们上班。看看我自己,再看看灾区的同学,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没法比。我尽情的享受着同学的友情和家庭的亲情而不自知,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稍有不满就发脾气,对周围关心和爱护我的人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啊!假如我也是一名灾区的学生,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同学、失去了一切一切……我还有什么资格去使性子、去怨天尤人?!这场地震使我真正懂得了生命的宝贵,体会到了亲情和友情在生命中的重要意义。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定要彻底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认真的对待生活,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做一个对社会、对家庭负责人的人。这是无数条失去的生命给我的感悟,我也希望和我有共同坏毛病的同学能真正明白家长、老师对自己的热切期望,尽快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用自己的爱心去真诚的关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的世界充满无私的爱!玉树地震10周年祭心得体会3准备发生地震的时分,我正趴在家里的三楼书桌上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全心全意地写着文章,身心完全在文字里遨游,完全想不到接下来会发生如此惊天动地的事情。我的丈夫正在看手机新闻,大家都专心致志的做着自己的事情。说时迟那时快,忽然我感觉整幢楼都在摇晃,要地动山摇起来似的,让我都快站不住了,我以为是隔壁在炸东西,但是仔细听又不是,只见家里的玻璃杯都被摔得稀巴烂。就在这几秒的时间,丈夫拉住我的手,惊慌的眼珠子都掉下来了,他大声叫嚷:“美娜,快跑,地震来了!”我听丈夫这么一说,难以置信,惊吓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我边往楼下跑边问:“不会吧,不会真是地震吧?当我们跑到门口的时候,地震停了。就在这十几秒的时间,我们经历了一场浩劫生死。我和丈夫匆忙跑到一楼打开自家的大门站到门前的空地,只见此刻有许多邻居都跑到自家门口站着,个个都神色惊慌,纷纷在议论刚才地震的事情。“哎呀,吓死我了,我刚才以为我就没命了!”邻居家身材胖胖的阿姨冒着冷汗颤抖地说,她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站都快站不稳了,生怕自己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她那心有余悸的样子让我看了内心更加地感概。“我平生第一次见,我活了六十多岁,平生第一次见这种关乎生死的事情!”隔壁家阿姨一副无法接受的口气,更多的是无奈。“如果地震再大一点我们就真的会有生命危险了!”她用手擦了脸上不停地流下的汗水,内心波涛起伏。是啊!如果地震的级数再高一点,我们就会处在另一个境地了。当场还有好多邻居都纷纷议论,表达自己对地震的心声,到处人声沸腾,一些小猫小狗和一些其它的小动物也被惊得叫出声来:“喵喵喵!”猫叫得全身发软。“汪汪汪,汪汪!”狗叫得霸气,似乎在提醒我们,刚才发生地震了。“唧唧、叽叽!”平常温柔如水的小鸡也来倾诉刚才地震的心声了。“吱吱!”老鼠的叫声让我惊讶不已,我家里的几个大老鼠居然趁着人们议论纷纷,场面热闹非凡的时候横窜过我们的脚底,惊叫着灰溜溜地跑到马路上了,平时我可怎么找也找不到它们的。……这个情景在我眼中犹如梦境一般,我还是不能接受刚刚地震了,因为我平生到现在从来没遇到过,我还是头一次感受到这种地震的强烈震感。有那么一瞬间我差点还没回过神来。当我意识恢复了,我发现了特珠的一幕场景。当场有好几个七八岁的小学生在平常摆着桌子的自家门口打扑克,居然坐着一副悠哉悠哉的模样,脸上精编资料,供您参考一点儿也看不到地震之后惊慌失措的神色。我看他们一幅事不关己的样子,故意问他们:“小家伙,刚才地震什么感受啊?”“一点都不怕,如果下次地震我就不用上学了!”其中有一个长的高高瘦瘦的小女孩不知天高地厚的说。可能这十几秒的地震对于他们来说,只是被地球挠了一下痒,所以无关痛痒。可是他们不知道在我们成年人的心理,这一场地震象征着什么!人的生命真的非常的脆弱,在大自然的面前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的,人类在这个世界是极其渺小的存在,活着就是一种福气,所以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爱着自己的亲人,珍惜和亲人相处的每分每秒。在这个残酷的世界,有多少人在地震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上天没有赋予它们生存的机会,而对于那些自寻短见,不珍惜生命的人来说,他们不在乎的却偏偏是很多人向往的珍贵。地震天灾无情,但是人间自有真情在。活着,就要坚强,为了所有爱你的人和你所爱的人努力地活下去!玉树地震10周年祭心得体会4玉树抗震救灾精神,不仅是抗震救灾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玉树、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强大精神动力。恩格斯说过:“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巨大的自然灾难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创伤的同时,也使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创伤中迸发、在奋进中升华。玉树抗震救灾精神产生于伟大的抗震救灾实践,是“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实干精神的延展升华。弘扬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既要与灾后恢复重建紧密结合,更要与实现新青海建设目标紧密结合。要通过弘扬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引导全省各族人民奋起于新的起点,致力于科学发展,凝心于真抓实干,推动新青海建设不断取得惠及全民的实际成效;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要自觉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是以人为本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和谐统一。玉树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启示我们,要推动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必须要有一股激情和热情,要有一股冲劲和闯劲,要把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转化为激发潜能,豪情满怀地追求卓越、追求一流、建功立业的实际行动;既要积极争取外界的帮扶,更要立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弘扬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加快新青海建设进程,一方面要以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的精神状态,抢抓国家进一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藏区跨越发展和玉树灾后重建支持力度等三大精编资料,供您参考政策机遇;另一方面要以主动融入、包容四海的胸怀,积极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以求新思变、敢为人先的勇气,大力推进各种创新,不断争创青海新优势,打造青海新品牌,展示青海新形象。弘扬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关键是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当前,尤其要以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体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把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所焕发的巨大精神动力作用于各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坚定信心,乘势而上,为新青海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本文标题:2022年度玉树地震10周年祭心得体会范文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534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