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教学计划(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计划(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教学计划(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教学计划1一、学习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找机会,挤时间用毛笔描红。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参考资料,少熬夜!自学生字,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识字教学要体现汉字的特点,要让学生动脑筋主动识字,用各种方法记忆字的音形义;在完成课本识字任务的同时,要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并给学生提供交流、展示课外识字的机会。加强写字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靠经常不断地练习提高写字的技能。(2)继续加强词句训练。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避免以词解词,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是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是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3)课后问题的教学。对于一些具有开放性的思考题、讨论题,注重方法的提示和自学的引导。力求做到理解内容和品词品句、学习表达相结合,培养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努力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加强朗读、背诵,而且增加自由度,一些课文让学生自己选择背诵的部分。充分利用“课后练习”中的问题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4)加强朗读、默读训练。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使课上有琅琅的读书声,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不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5)激发习作兴趣,让学生乐于习作。平时将定期不定期地向学生推荐一此好的文章、好的诗词等。增加学生的日常积累。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表达。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管是哪一方面,只要有创意都应该鼓励。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习作的畏难情绪。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组织展示和交流。鼓励学生平时多练笔,从句段开始,多写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来,使学生写作能力能渐渐地得以提高。(6)继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根据相应的口语交际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从启发兴趣、激发交际参考资料,少熬夜!的欲望入手,使学生明确围绕什么话题交流、讨论。通过口语交际课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7)注重学生的学,在教学中把学生的学时刻挂在心上,考虑怎么学,学得怎样。抓好学生的预习,给预习定“硬任务”;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好自主、合作、探究,目标让学生明确,教材√三一刀客★√让学生感知,过程让学生参与,新知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提出,方法让学生归纳,内容让学生小结,效果让学生评价;运用共同学习的原理,组织学生共同讨论,相互启发,尽量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加强学法指导,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坚持学教合一。(8)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后进生,稳步推进优生工作。建立学习小组,合作完成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早读、中午的时间合理安排内容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训练、辅导。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牢固情况全面登记,每天清查,及时补救。三、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4.第1课第二周——11.第2-4课语文园地一第三周——18第5-7课第四周——25第8课语文园地二单元测试第五周——30第9-10课第六周——9庆祝国庆节第七周——16第11-12课语文园地三第八周——23第13-15课第九周——30第16课语文园地四单元测试第十周——6第17-19课第十一周——13第20课语文园地五单元测试第十二周——20第21-23课第十三周——27第24课语文园地六单元测试第十四周—第25-27课第十五周——11第28课语文园地七单元测试第十六周——18第29-31课第十七周——25第32课语文园地八单元测试第十八周—复习第十九周——8.复习第二十周——15复习第二十一周——22复习第二十二周——29复习第二十三周——5.期末考试教学计划2一、学情分析:参考资料,少熬夜!六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嫌狭窄,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六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要加强巩。二、教材分析:《小学信息技术》是浙江摄影出版摄出版得教材,本教材特色鲜明,主题明确,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取材学生生活实际。六年级上册分总共有三个单元,三个单元讲本册内容划分为三大块内容!第一单元走进电脑世界本单元教学内容以计算机理论知识为主,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得组成、应用、防护等方面有更深刻的了解。第一课《走进计算机》,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有初步认识,并了解计算机的工作流程。第二课《计算机的发展》,通过了解计算机得发展历史,感受科学技术得飞速发展,并设想自己理想中的未来计算机。第三课《计算机病毒的防治》,通过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防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安全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得计算机使用习惯。第四课《软硬“兼施”》,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中的软件、硬件的知识。第二单元网络与生活本单元教学内容以网络中得各种实际应用为主线,突出网络在生活中得实际应用。从学生认识网络以来,对网络得应用大多停留在找找文章、图片、玩玩游戏,聊聊天的层面上,很容易给学生造成网络就只有这些用处得印象。事实上,网络可以做得事情还很多,比如查天气、交通、网上购物等,网上还有各种各样得学习小工具,只要有心,就可以发现更多得功能和应用。第三单元调查与统计本单元教学内容以简单得研究性学习为主线,通过调查学生身边的一些小事,让学生体会一般得研究方法。对学生生活中的小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注意让学生体会,只要自己有心,研究的课题是很多的。从内容上看,有以下特点:1、知识点介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适当分散、更易入门。2、学习方式为学生构想,更多样。学生的学习内容可以有所选择,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注重知识点的联系、迁移和归参考资料,少熬夜!纳。3、与学科结合更紧密。4、激发学生想象,发挥学习主动。5、注重习惯培养,养成良好素质。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WINDOWS操作技能。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广泛用途,并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3、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4、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行创新实践。5、能针对相关的练习进行上机操作,进而以点带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做到学以致用。6、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会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需要教师进行筛选和过滤。筛选的工作,需要我们认真备好课,精心组织和准备好教学内容,从大量的信息中选取有教育意义、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让学生体验,从而进行心灵上的净化与熏陶。四、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了解计算机的构成,了解计算机得历史发展。2、了解网络的用途,正确地使用网络。3、电脑查询生活中的常识,让学生体会到电脑及电脑网络的强大功能难点:1、计算机的结构,计算机得简单的工作原理。2、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正确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3、引导学生如何快速准确的筛选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五、本册的教学目标:1、以计算机理论知识为主,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组成、应用、防护等方面有更深刻的了解。2、以网络中的各种实际应用为主线,突出网络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现网络对生活的改变以及网络的实际应用价值。3、能够运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浏览网页。六、教学措施采用任务驱动的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参考资料,少熬夜!1、多动手实践,掌握基本的技能与操作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2、应用知识,形成能力,通过上机实践,课后作业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再现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能力。3、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尽量加大学生上机操作力度,做到熟练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单元及时进行双基考核,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4、注重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并能举一反三。认真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5、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6、结合组织相应的竞赛提高学生的兴趣。7、有意识地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学计划3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2、在老师指导和激励下,学生经过努力克服困难制作成作品,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3、使学生对剪刀、胶水等有较熟悉的操作,特别是提高学生的粘、贴的技能。二、重点教会学生会看制作的方法,知道一些符号所表示的意思,正确进行手工劳作。培养学生对手工劳作的兴趣,灵活使用工具进行劳作。三、难点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培养他们不怕困难、独立完成工作的信心和毅力。四、教学措施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良好的学风。2、课前教师准备好手工劳作的成品,使学生在劳作前有一个清晰的制作模式。3、积极钻研教材,认真备好课,充分做好课前准参考资料,少熬夜!备。4、通过欣赏手工制作成品,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操作技能。五、教学进度九月份:1—8课十月份
本文标题:教学计划(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562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