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开国大典》的观后感精编3篇
好文供参考!1/5《开国大典》的观后感精编3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开国大典》的观后感精编3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电影开国大典观后感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1949年的十月一日是一个与众不一样的日子,在那天从首都北京发出的一声呐喊,透过无线电波传遍大江南北,乃至整个世界,哪一刻世界为之震撼,华夏儿女为之欢呼。这标志着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和压迫的历史最后结束了!中国人民最后站起来了!回想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历经磨难和外来压迫的血泪史,同时也是一部无数中华英雄儿女为振兴中华而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史。革命先辈们用尽生命的最后的一点光芒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正如《开国大典》所描绘的那样,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的血肉之躯铺成了我们这天的共和国,这是我们要时刻铭记的历史!为了报答先烈们的英勇牺牲,我们要更加珍惜这天的幸福生活。回首新中国成立72周年,经过了改革开放30年,好文供参考!2/5我们国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但是我们就能以此为借口忘记那些以前活跃在太行山麓上的身影吗?在参加了学校展开的“重温红色经典,弘扬民族精神”影评活动后,我想到了很多,看着影片中一位位先烈倒在血泊之中,又再一次爬起来,那种为了革命理想,为了建立新中国的信念使我十分感动。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却肩负着和革命先烈们同样的使命与信念,那就是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我们就应从小立大志,刻苦学习,努力掌握将来报效祖国的知识和潜力。我们每位交华学子要倍加珍惜我们此刻拥有的十分好的学习条件,努力攀登学业高峰,继承和弘扬先辈留下的民族精神,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电影开国大典观后感2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那个镜头:身穿中山服的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们政府成立了!啊,经过了28年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胜利的今天。那一声庄严的宣布,是用那坚定的革命精神组成的;是用那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的鲜血换来的。中华大地一片沸腾,这激动人心的消息经无线电的传播震撼了五洲四海,怎好文供参考!3/5能不让我们为之欢跃,为之振奋呢!回想我们中华民族经历的沧桑岁月,不由得眼睛潮湿了。不经历风雨,怎么会有这超越时空的声音。还有一个镜头: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坐在爸爸的脖子上,喊着:毛主席万岁!还有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农民,开怀大笑,那灰白色的胡子一抖一抖的。这些镜头,都充分体现了人民对新中国成立表现出无限的喜悦。毛主席向群众挥手致意,接受检阅邪终不胜正这句至理名言,恰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那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精神。想当初,中国共产党刚成立,用的只是自制很低档的枪,而这也数量有限,而那张牙舞爪,不可一世的日军,有着精良的武器。相比之下,差距甚大。但是就是这支装备很差的军队,却成了人民心中的英雄,成为千古流芳的人民军队。我们做什么事只要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成功的。看了这部电影,深深的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让祖国这条腾飞的巨龙飞跃发展,让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为之奋进,让我们为这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感到骄傲,自豪!电影开国大典观后感3好文供参考!4/5在世界的东方,在黄河、长江横贯的地方,繁衍生息着五十六个民族,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民族,共同缔造了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也经历了许多风雨的沧桑。要想把一个复杂而重大的历史事件,再现于观众的眼前,确非易事。幸甚,电影《开国大典》拍的节凑紧凑,细节精当,虽有艺术夸张,却又辩证地处理一切,浑然天成,匠心独具。人都是有感情的,无论是伟大的还是平庸的,人总有真情流露的时候,无论是坦诚的还是含蓄的。——蒋介石“名言”影片独蹊径,真实地展观了蒋介石的感情世界。从延安到北京,——不忘根者,方能有所求,不墨守成规,才会有所得。影片有些情节的处理是很别致的,只有“别致”,才能形容大题小作的技巧。当人民解放军开赴北平时,观众的视线是一个浩浩荡荡却不甚清晰的场面,耳边响起一个纯真的童音,问父亲为何不回延安而来北平。许久,毛泽东才若有所思地说“北平比延安大!”“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百年”,今朝,借《开好文供参考!5/5国大典》我们评论往昔的风流人物,更希望能激励当代的青少年,从容地迎着时代的pk,继往开来,成为今朝的风流人物。
本文标题:《开国大典》的观后感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629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