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实用4篇)
好文档,供参考1/15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实用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实用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五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教案1《苏武牧羊》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积累8个生字和10个认字。2、学生通过对苏武语言、动作和生活环境的描写,能够领会苏武意志坚强、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进而懂得要热爱自己的国家。3、学生学习浏览,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1、学生通过对苏武语言、动作和生活环境的描写,能够领会苏武意志坚强、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进而懂得要热爱自己的国家。2、学生学习浏览,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独立阅好文档,供参考2/15读能力。教学过程:一、聆听音乐,导入新课1、聆听优美的古典音乐《苏武思乡》,讲解课文的写作背景。2、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出示词语:旌节玷污地窖门缝毡片毛穗忍饥受冻旷无人烟意志坚强念念不忘忠贞不屈3、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认为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4、指导学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5、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苏武是一个()的人。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苏武的看法,并且叫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的看法。三、品读意志,领会坚强1、学生找出体现苏武意志坚强、忠贞不屈的句子。2、出示句子:苏武说:“我身为汉朝使者,让我投降,就是玷污了我的使命,绝对办不到。”指名读。师生共同交流读这句话的语气。讲解词语“玷污”,并好文档,供参考3/15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朗读。3、出示句子“苏武在地窖里忍饥受冻,渴了就用手接着从门缝里飘落进来的雪花止渴,饿了,就撕下身上的羊皮毡片充饥。”指名读,师恰当评价学生的朗读。反复朗读这句话,体会苏武的意志坚强。受尽折磨的苏武有没有动摇?出示句子:“想让我投降,办不到。”4、对比刚才的两句话:苏武说:“我身为汉朝使者,让我投降,就是玷污了我的使命,绝对办不到。”“想让我投降,办不到。”老师指导学生学法:一个词语,在1篇课文中总是重复出现,那这个词语一定很重要,因此老师在这儿作了批注。5、出示语句:“单于从来没有见过像苏武这样意志坚强的人,没有办法,就派人送他到北海边去放羊。”指名读,说说自己的发现。指导学生把重复出现的词语重读,体会作者的独具匠心。四、紧扣课题,感悟牧羊。1、出示句子:“苏武赶着羊群来到了旷无人烟的北海边,只有随身带着的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与他做伴。没有粮食,也没有棉衣,他只能靠草根和野果充饥,挤在羊群中靠羊的体温取暖。”2、启发学生这段话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苏武牧羊”。好文档,供参考4/153、聚焦“北海”这个地名,展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北海自然环境的恶劣,并进一步让学生积累有关自然环境恶劣的词语,生自由积累。文中用的是哪个词?旷无人烟。讲解“旷无人烟”。4、苏武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苏武没有——,也没有——只能——。用上关联词再读这句话。苏武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饿了,他就靠(草根和野果)充饥;渴了,他就捧一把雪止渴;冷了,他就和羊群依偎在一起取暖。5、讲解“旌节”这个词语。学生自由讨论“旌节”的重要性。6、回到课题《苏武牧羊》读出苏武的血泪和辛酸。读出苏武的坚强和不屈。五、品读“十九”,体会艰辛。1、出示句子:“苏武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汉朝的使臣,念念不忘没有完成的使命,盼望着有一天能够带着旌节返回到故乡。”2、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念念不忘”就是始终没有忘记。为了避免行文的重复,作者往往会选择换一个词或是换一种说法。同学们,我们应该学会这种写作方法。3、师生共同朗读这句话,师:苏武念念不忘的是好文档,供参考5/15——,苏武念念不忘的是——。苏武念念不忘的只是自己的使命,一点也不关心自己的处境。4、讲解“盼望”,换一个词就是希望、渴望,说明了苏武他望眼欲穿,归心似箭。进而提问:苏武的心愿实现了吗?5、出示句子:“历经十九年磨难的苏武,这时已经六十岁了,胡子、头发全都白了。”指句读。指导学生把“十九年”和“六十岁”这两个数字读得重一些,让学生深入体会苏武的坚贞不屈,不屈不挠。6、一切都变了,有一些东西却永远没有改变,这不变的是什么?师生共同交流。7、配乐朗读,创设情境:如果你就是苏武,此时你历经千辛万苦、千难万险,终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萦、朝思暮想的祖国,你会在心里大声呼喊()而此时的你也恰好在这人潮拥挤、欢声如雷的人群当中,你会大声说()8、出示最后一自然段,师生共同朗读最后一自然段。六、拓展延伸,深化主题1、出示句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讲解这句话的大概意思,让学生明白苏武就是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好文档,供参考6/152、回到苏武是一个历史人物,既然是人物,史书当中就会有传记。3、师顺势导出《汉书》,告诉学生在《汉书》《苏武传》中记载了一个汉朝降将卫律对苏武的劝降。卫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百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启发学生苏武面对这样的诱惑,始终没有屈服,果真是一位忠贞不屈的大丈夫。4、回到课文的板书:苏武是一个(意志坚强、忠贞不屈)的人。师生共同修改这句话为:苏武真是一位(意志坚强、忠贞不屈)的大丈夫!学生齐读这句话。七、推荐阅读,以文带书。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苏武牧羊》这个历史故事,知道了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汉朝有一个叫苏武的民族英雄,他意志坚强,他忠贞不屈,他一心爱国。如果我们想要了解更详细更丰满的苏武形象,就必须去看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作业:老师向大家推荐阅读《汉书》。记住,一边读书,一边作好批注。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识“译、愧”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澄、好文档,供参考7/15着”。2、默读课文,说说你对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3、了解两篇短文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方式来介绍金字塔,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4、根据两篇短文介绍的金字塔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出示金字塔的图片。学生发言,说说自己对金字塔的了解。2、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一下不同的作者对金字塔的介绍有什么不同。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1、《金字塔夕照》朗读课文。课文是什么体裁?结构是怎样的?(写景散文。“总—分”结构。)(1)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2)第2自然段写金字塔与周围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开阔雄浑的画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金字塔比作金山。“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是感叹句。改为陈述句是:真是一幅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好文档,供参考8/15(3)第3自然段写作者对“金字塔”这个汉文译名来历的思考。(4)第4自然段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令人难忘。全文描写了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景和作者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金字塔这一人类建筑奇迹的赞叹之情。2、《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本文是1篇图文结合的非连续性文本,是1篇说明性质的文章。(1)本文由两部分组成:①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读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读图和筛选信息。说一说你从这一部分中获得了哪些信息。生1:胡夫金字塔重量约600万吨,体积约258万立方米,塔底面积约52900平方米。生2:胡夫金字塔位于开罗郊外的沙漠里。(引导:读图,有骆驼说明是在沙漠里。)生3:金字塔历史悠久。(建于公元前2700年左右。)生4:金字塔外观雄伟。(“共用230万块石头建成,平均每块重吨。整个胡夫金字塔相当于50层楼高,塔底面积有126个篮球场那么大,体积是1万多个教室的好文档,供参考9/15总和。”)(引导: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金字塔的雄伟。)生5:工艺精湛。(“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至今仍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引导: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生6:设计巧妙。(两个“正好”突出了这一设计的巧妙。)②建造金字塔时的古埃及利用前面学过的方法,筛选概括信息。这一部分主要讲了古埃及悠久的文明和取得的成就。有哪些成就?(建造了金字塔,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方面的成就,精湛的造船技术、采石技术、造屋技术,石窟陵墓、神庙等建筑成就。)(2)金字塔是古埃及人的智慧的结晶,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你能搜集资料,回答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吗?(答案不,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金字塔是一伟大奇迹,体会古埃及人民的智慧。)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好文档,供参考10/15这篇课文包含两篇短文,体裁各不相同,描写的都是金字塔,但角度各异。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描写一处景物的方式有很多。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查找相关资料,试着介绍一下金字塔吧。板书设计金字塔金字塔夕照(写景散文)——金色的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知识与技能:1、学会12个生字,理解“失重、缘故、觅食、小心翼翼、心旷神怡、广袤无垠等词语,并用“心旷神怡”和“广袤无垠”写句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人类首次登月的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品词悟句;重视细节,强化理解。教学重难点:好文档,供参考11/15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顺序,了解宇航员在登月过程中的工作、生活情况。2、通过学文,引导学生感受科技的魅力,理解人类首次登月的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人类探访月球,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月球之旅》,看看作者是怎样记叙这一真实历程的。(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轮读课文,相机正音,互相评价。3、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三、自由读课文,理清记叙顺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登月球分几个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阶段的要点。指名复述登月球过程中的几个阶段。教师根据学生好文档,供参考12/15复述,板书其要点。登月的全过程有三个阶段:飞船升空、登月成功、胜利返航。明确: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将有关表示时间的短语在书上圈点。四、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五、指导书写。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说说登月分那几个阶段?二、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质疑并共同探讨,深入体会。1、宇航员登月到返航经历多长时间?宇航员是怎样生活的?2、宇航员登月后做哪些事?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3、课文在表达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二、合作探究。对以上的问题,小组研讨并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1、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6万千米,历时95个小时。失重状态下吃饭和睡觉很有趣和特别。2、宇航员登月球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拍摄了许好文档,供参考13/15多照片。“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巨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3、语言方面:恰当的描述、用数字说明、叙述中有议论。三、拓展延伸,联想和想象。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看插图,引导想象。1、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2、假如你驾驶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象,写1篇小短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板书设计:12月球之旅登月生活地球月球返回地球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4一、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好文档,供参考14/15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二、教学重点: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三、教具准备:录音机四、教学过程:(一)揭示题目,导入新课1、鱼钩,钓鱼用的钩子。课文所指的鱼钩是老班长的珍贵遗物。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故事。请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结: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
本文标题: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703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