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防控知识一、疾病概述--病原学►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柯萨奇病毒A组(CA):2、4、5、7、9、10、16型柯萨奇病毒B组(CB):1、2、3、4、5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埃可病毒(ECHO)疾病概述--病原学病原学特性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病毒在4℃可存活1年,-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传染源: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疾病概述--流行病学疾病概述--流行病学►传播途径: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易感性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疾病概述--流行病学疾病概述--流行病学流行特征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一)普通病例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二)重症病例表现。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疾病概述-临床表现1.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2.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3.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有效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最重要措施。(由于多种肠道病原体均能引起手足口病,因此给疫苗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近几年来,通过对手足口病疫情的监测,认识到EV71为流行毒株,致病力较强,容易侵袭神经系统,发展成重症病例,甚或造成死亡,而且部分病例预后较差,有肢体麻痹等后遗症症状。因此目前对EV71疫苗进行了大量研究2010年12月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国内某公司进行EV71疫苗的临床试验。2011年2月完成了对36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疫苗接种和安全性观察。2011年3月成人组I期临床数据显示:在接种后没有严重不良事件被报告,成人组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疫苗的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疾病概述--治疗原则二、病例定义聚集性病例►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三、预防控制--重点人群及重点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散居儿童的预防控制措施►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洗净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15字歌诀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1)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预检分诊,专辟诊室(台)接诊发热、出疹的病例。增加候诊及就诊等区域的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例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或更换使用一次性手套;(3)诊疗、护理手足口病病例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仪器、体温计及其他物品等要及时消毒;(4)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5)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四、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1、室内空气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病家、幼托机构和小学以自然通风为主,无法自然通风的可采用空调等机械通风措施。2、地面、墙壁对污染地面、墙壁用含有效氯(溴)1000mg/L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作用15min.3、物体表面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椅台面、水龙头等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溴)500mg/L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15min,必要时用清水擦拭干净以免腐蚀损坏。4、污染物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等最好用固定容器盛放,稀薄的排泄物、呕吐物,每1000ml可加漂白粉50g或含有效氯20000mg/l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2h.5、衣物、被褥等织物衣服、被褥---70℃以上热水浸泡30min毛巾、擦手巾、尿布等---清洗后煮沸5min.6、奶瓶和食饮具奶瓶、奶嘴应充分清洗并煮沸消毒20min.食饮具每天煮沸消毒20min或用二星级消毒碗柜消毒,也可用含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7、玩具、学习用品患儿接触过的玩具、学习用品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浸泡,作用15min后用清水擦拭、冲洗干净。8、手手的消毒用0.5%碘伏溶液作用2-3min后清水冲洗干净。看护人在给患儿换尿片、处理粪便,或直接接触患儿分泌物、皮肤疱疹前后要按正确方法洗手,或进行手消毒。洗手时间:孩子和成年人均应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咳嗽或打喷嚏后及护理患儿前后要洗手。正确的洗手方法:1.湿:在水龙头下将手腕、手掌和手指均充分淋湿。2.搓:双手擦肥皂或洗手液,搓洗双手的手心、手背、手指、指尖、指甲及手腕,最少洗20秒。3.冲: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4.捧:捧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或用擦手纸包着水龙头关闭。5.擦:用擦手纸或干净毛巾将双手擦干。整个洗手的过程至少持续30秒才能达到有效的清洁。洗手禁忌:多人共用一个洗脸盆和一条毛巾。9、厕所、卫生间患儿使用后的便盆、便池、坐便器先投入50g漂白粉,作用60min后再冲水。坐便器表面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喷雾、擦拭消毒,作用15min。厕所、卫生间使用的拖把采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15min后再用清水清洗,厕所、卫生间的拖把应专用。五、工作建议1、医疗机构加强宣传和培训2、做好手足口病门诊居家治疗病人的随访和管理,观察病情变化,指导和监督病人的居家隔离、消毒,开展病人家庭的健康教育等,隔离期满后将管理表格上报区疾控中心。3、乡镇卫生院及以上医疗机构需规范设立预检分诊和发热疱疹门诊,接诊就诊病人。明确手足口病诊断后,须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在24小时内网络直报。4、传染病报告卡须详细写明病人的重要信息: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家长姓名、联系方式、幼托及学生写明学校班级,详细住址(农村病人须写明乡镇、行政村和村民小组名称;城区病人须写明街道名称、门牌号、楼号和门牌号号)。同时,在备注栏写明居家治疗,或住院治疗,或转院治疗。5、继续高度关注聚集性疫情,特别是托幼机构及小学,发现聚集性疫情及时报告区疾控中心,以便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本文标题:手足口病防治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75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