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领导讲话在全市教育系统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系统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各位领导: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主题只有一个:全力做好当前学校疫情防控,确保x万师生员工安全健康。近期,我市周边的防控形势我就不多说了,从x不断扩大的感染范围、不断增长的师生感染人数上,我想大家都应该感觉到形势的严峻了。据统计,自近几天,我市有x万多人来自x,其中师生员工x人,涉及到x的就有x人,除此之外,我市近期还要承接了来自世界各个国家若干班次的航班,情况异常复杂。前天上午省里召开了紧急会议,x副省长的讲话大家都学习了,昨天上午市里的紧急会议上,x市长结合实例又强调了当前防控形势的紧迫,今天上午,x书记再次召开专题会议,强调要从x这次疫情中深刻汲取教训,做好“打阻击战、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各位领导,“兵临城下”,我想我们只能“背水一战”了。怎么打赢这一仗,我想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底数一定要清摸清底数是疫情防控最关键的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任何一个人的风险点都会造成我们一失万无,全盘皆输,所以,所有重点人员的摸排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防控基础。摸清底数就要织密一张网络。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单纯靠我们自己是远远不够的,要织密联防联控这张网。1.要主动对接公安、卫健、疾控、市场监管、社区、医院等等各个部门,找公安要信息,找卫健要指导、找疾控要帮助、找市场监管要监管、找社区要支持、找医院要治疗等等。只有我们努力把这张网织密织牢了,才能确保防控工作有序有效。2.要加强家校协作,把家庭支持纳入到这张大网中来,只有家长支持了,我们的摸排工作才能够准确、详细,只有家长支持了,我们的管控措施才能够到位,只有家长支持了,我们的舆情才会大幅减少,所以,要做好家校沟通,既要给师生和家长讲明形势和政策,做好动员、争取支持,也要给师生家长讲明代价,对漏报、瞒报要依法依规处理。织密联防联控网是打通了防控“外网”,我们教育系统自己的“内网”也必须要绝对畅通,不允许有丝毫疏漏,我们有“市、区、校、生”四级网络保障、有每日上报信息的疫情防控平台、有随时沟通联系微信、QQ群,途径有了,我想强调的是全面、及时、准确。人员摸排必须全面,既要摸排师生本人是不是六类人员、是不是“应检尽检”人员、他的接触史旅居史、身体情况等等,又要摸排共同生活人的相关情况和行程轨迹,不仅人数要全,而且信息要全;信息报送还要及时,精准防控打的就是“时间仗”,唯快才能取胜,晚了就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准确就不多说了,我只强调数不能总是改,你们报上来的任何数据都是上级做决定的重要参考,报不准就是影响判断、贻误战机。请各区县和学校一定要选派能干事、还能干好事的,有责任心的同志担负起这项工作,确保网不露空洞。二、措施一定要明措施明,就是要筑牢一堵墙、明确一个流程。要筑牢校园防控围墙,这堵墙就是校园管理围墙和核酸检测抽检栅栏墙。1.校园封闭管理,我们下发的每一份通知上都会强调这两点,今天,我再次拿出来讲,省教育工委今天上午下发的x文件就是有关校园疫情防控,当中很明确提出“所有人员入校一律执行‘测温+健康绿码’制度,市外师生员工入校还须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入校”,这里说的很清楚,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入校,有关人员入校必须要查验身份、实名登记,要确定是有关人员再允许入校。只有把好了校门关,校内才能安心。2.核酸检测抽检是栅栏墙,但必须要有,而且下一步必须加强,各区县学校必须要马上开始,持续且有序推进核酸检测抽检工作,要确保按照每周5%的抽检比例循环进行,抽检要覆盖师生员工和后勤服务人员等入校所有人员。经过我们积极争取,市领导同意,从本周开始,将抽检比例由5%提高到7%,增加的部分由区县统筹,适当向走读制学校和刚开学高校倾斜,要加大这部分学校的抽检力度,要适当增加餐厅、物业、保洁等高暴露人群的抽检频次,在做好人的抽检工作基础上,后续还要根据要求,对校内公共场所,如食堂、厕所、教室等地取样抽检。核酸抽检虽然不是每个人每天都检,表面看是栅栏墙,可能会有遗漏,但这是现阶段落实“四早”要求最可行、最科学的方法,最近的几起疫情都是学生们去医院查出来的,如果在学校早发现、早隔离、早干预、早治疗,可能影响会小很多。只有把学校管理围墙和核酸抽检栅栏围墙筑牢了,才能形成能将病毒拒之门外的校园安全围墙。要明确疫情防控流程。这个流程是学校应急处置流程,我们要做好学校常态化防控,要严格师生员工“一日三检”制度、因病缺课和病因追踪闭环管理制度、校园通风消毒制度等,要强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引导师生员工少聚集、不聚集,聚集性活动要做好防护等等措施,这里要强调一个变化,省里的文件明确讲:对发生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乏力、腹泻等症状的师生员工,一律第一时间进行隔离并组织核酸检测,不得擅自让家长接回,核酸检测结果未出之前,要保持相对隔离。这也是个对常态化防控的新要求。大家一定要严格执行。病毒狡猾,我们在明处,它在暗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们只要守牢阵地,就不会有任何闪失,但是如果一旦发现了疫情,怎么办?这是我们各学校一把手都要认真思考和要有明确答案的点,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应急演练,各学校要严格落实每两个月开展一次突发疫情应急演练的要求,本周之内要开展1次应急演练,要联合公安、卫健、疾控、市场监管等部门和机构一起演练,要演练指挥体系平急转换、疫情报告、现场调查处置、隔离点启用、医疗救治、核酸检测、信息发布、生活保障等等,要强化场所准备、物资储备和人员配备,通过演练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立即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迅速启动应急处置机制,以最快速度做好校园封闭管理、师生员工健康监测、核酸检测、流调转运、环境消杀、隔离管控、就医治疗等,以最短时间有效遏制疫情传播。三、保障一定要实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我们强有力的保障,保障最重要的是人的问题,要打造一支过硬的保障队伍。这支队伍就是肩负着疫情防控的教师队伍。1.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教育引导需要以班主任为主的教师们去完成,他们要充分发挥宣传员和监督员的作用,既要加强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和家长理解防控政策,支持防控工作,做好个人防护,又要监督学生和家长落实的怎么样,担负着基础数据掌握的重任。2.发生疫情处置时,需要我们熟悉应急流程各岗位教师们去完成,他们要紧密配合相关部门,在一旦发生疫情后,充分发挥“东道主”的作用,确保顺利对接,力所能及提供防控协助。3.师生心理疏导队伍,疫情下的师生心理问题是可能会集中突发的问题,一旦出问题,产生的社会影响会非常大,我们学校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要多研究、多关注、多想办法,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师生关爱,对重点人员实施“精细化”管理,一人一档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科学细致做好广大师生,尤其是涉疫师生的心理疏导。4.线上教学教师队伍,各学校要继续完善线上教学的方案和条件,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全面做好线上教学准备,利用好涵盖所有学段的名师课资源库,保证无缝隙模式切换,确保发生疫情时“停课不停学”、无法返校的学生“停学不停课”。只有把学校里的防控教师队伍建设好了,我们才能发挥学校优势,用高素质的“人海”打赢和病毒的阵地战。四、督查一定要严明天起,将由教育局领导带队,组织10个专项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赴各区县督查落实工作落实,在对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的同时,持续工作落实的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常态化措施落实落地。强调一下:市教育局的本轮督查,要按照今天下午在办公平台发的《全市学校春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专项抽查工作方案》中的新的分组方式开展。同时,各区县、学校也要开展专项检查和自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要立即整改到位,对落实防控政策敷衍塞责、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律依法依规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在这里我想强调,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形势,面对220万师生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需要我们所有教育人凝聚一个共识。这个共识就是“疫情防控一失将万无”的共识。我们有很好的防控机制,我市从x月x日的疫情处置中也积累了很好的处置经验,我们也有“撑伞避雨”的意识,但不能回避的是,我们也有了懈怠、疲惫、侥幸、厌战的心理,觉得疫情离我们还远,有公安、疾控等专业力量,媒体上也有“大号感冒”、即将调整“清零措施”等等说法,但我们必须要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上来,要牢牢守住师生健康安全第一这条底线,靠谁也不如靠自己,什么说法也都是要把保证师生健康安全放到第一位,没有了健康和安全,何谈教育?各位领导,不仅我们要牢固树立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感,还要把这种意识层层传导下去,让我们的老师、学生、家长都要有这种责任感,只有我们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才能齐心聚力,共克时艰,战胜疫情。最后,我再强调两个具体事:一是黑培训机构的危害,我在很多场合都说过,黑机构不光无法保障合法权益,孩子安全更无法保障,这次x的疫情传播扩散如此之快,出现了跨校传播,黑机构一定起到了“难逃罪责”,所以一定要远离黑机构;第二件事是针对学生上放学,尤其是走读学生,提个建议,上放学要坚持“两点一线”,采取家长“点对点”接送、学生单车骑行、学校定制公交等方式往返,切实降低可能的感染机会。确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做好健康监测。各位领导,当前学校疫情防控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担当作为、履职尽责、慎终如始,以决战必胜的勇气和信心,全力以赴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切实维护好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领导讲话在全市教育系统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759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