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习资料汇编(一)答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一、填空题1.义务教育课程设计比例,语文(20--22℅)、数学(13—15℅)、英(6—8℅)、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7—9℅)、科学、生物、物理、化学(7—9℅)、体育(10—11℅)、艺术(9—11℅)、综合实践(6—8℅)、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10—12℅)、历史、地理(3—4℅)。2.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针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3.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4.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自主学习的实施要点(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使学生认同学习目标);(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学生参与评价学习结果并优化学习方法);(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6.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7.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8.新课程倡导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9.新课程要求教师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开发者)。二、单项选择题1.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2.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B)A备课B上课C批改作业D考试3.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纳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B)A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B学校需要家庭支持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A学生B教师C校长D教材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C)A学科学习目标B一般性发展目标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D情感目标6.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A充分的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三、多项选择题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A改变课程功能B调整课程结构C精选课程内容D改革教学方法2.“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ABCD)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D保障措施3.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的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的是(BCD)A前沿性B全局性C基础性D先导性4.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BCD)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5.教学研究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A可操作性B验证应C教育性D探索性6.新课程给教师的定位是(AC)A学习者B定向者C促进者D定论者四、简答题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答: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2.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答: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4.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新课程倡导的“促进者”这一教师角色的理解?答:第一,教师是促进者,这是新课程教师角色的最突出的特点,它改变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唯一的角色定位;第二,以往把教师角色仅仅定位于知识的传授者,带来的是教师凌驾学生之上的绝对权威,缺少师生的平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第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侧重于怎样让学生学会知识,与学生一起探讨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策略,这种促进者的角色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结合教学实践首先,教师要促进学生积极地合作。学生为主体,整个学习过程要互相合作、合理分工才能完成,教师要知道学生明确合作的重要性。不要包办代替,以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其次,教师要创设有利于自主探索的氛围。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规规矩矩听,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怕出错、怕出丑、怕教师批评,特别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怕老师提问,在心里设置了心理防线,在这样的课堂气氛和心理气氛中是无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因此教师要放下权威的架子,走下讲台,走进学生,融洽与学生的关系,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采用不用举手,不用提名,自动回答问题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主动探究的意识增强,师生关系融洽。5.实施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各自权利和责任的划分,①摆脱了过去僵化单一的管理体制`,妥善地处理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②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③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6.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要点: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人、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在教师的(主导)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7.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构建一个现代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第一,倡导全人教育。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第四,倡导建构性学习,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五、论述题1.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答:首先,辩证地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既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有“预设”、完全封闭、一切尽在“教师掌控之中”的现象,又要避免不适当地、漫无边际地“生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减损国家要求及教育“引导”、“塑造”的责任。其次,教师在备课及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详略得当”。所谓“详”一是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地将“三维目标”和有关内容加以整合,而不能仅有“知识点”;二是尽量考虑周到,预先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多样化的对策。所谓“略”是指教案不要太详尽,宁可“粗一点”,给现实的、活生生的教学留下一定的时空,决不能像过去那样把原本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成了完全预定的、僵死的“走教案”、“演教案剧”。再次,在课堂中,教师要“与时俱进”、“与境俱进”,及时抓住并灵活处理具有“生成价值”的问题、回答、细节、情境等,让教学充满灵动、智慧与活力;(举例略)2.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答:第一,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新增加的两个维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学生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反映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是“目中有人”、“以学为本”的现代课程理念。第二,在内容标准的设计上,从“学习领域”、学习主题”、“目标要素”的学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充分感受到课程标准中“学生”和“学生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三,在课程实施建议方面,从“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一个角度来提出建议。为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提供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的支撑。教育学心理学一、填空1.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4.(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京师同文馆)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5.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在学法指导中让学生及时复习很重要。7.根据状态,情绪可以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8.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渗透德育。9.教学原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10.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11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启发式)和(注入式)。12.课程的类型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1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14.三结合教育指的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15.在教学过程中,传播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统一反映教学的(教育性)规律。16.德育原则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来源实践,是德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我国孔子曾提出过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原则,英国洛克提出(环境教育)的原则,法国的卢梭提出(自然后果)的原则,德国赫尔巴特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美国的杜威提出(社会化活动)的原则。二、选择题1.角色理论的创始人是(B)A.弗洛伊德B.米德C.冯特D.凯利2.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A)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3.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A)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4.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A)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裴斯泰洛齐5.在人的三个记忆系统中,具有记忆容量大胆保留时间短的特点的是(A)A.瞬时记忆系统B.短时记忆系统C.长时记忆系统6.按照能力涉及的领域,可以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A.认知能力B.模仿能力C.操作能力D.社会交往能力E.特殊能力7.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性格分解为四个组成部分,它们是(ACDF)A.态度特征B.感觉特征C.意志特征D.情绪特征E.知觉特征F.理智特征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D)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启发式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9.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是(B)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10.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的是(C)A.普通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11.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A.笛卡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12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的是(A)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13.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C)A.华生B.加德纳C.皮亚杰D.罗杰斯14.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C)A.需要B.动机C.兴趣D.理想三、判断对错,请仔细阅读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1.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最突出的社会功能是经济功能。(×)2.只要充分重视教育,就一定能促进社会的发展。(√)3.应试教育对教育功能观的扭曲突出表现为把教育“培养人”的功能异化成了“淘汰人”的功能。(√)4.强调教育的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和谐统一是现代化教育观的一个基本特征。(√)5.忽视人的主体精神培养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6.我国目前教育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而不必突出强调科学精神。(×)7.终身学习社会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8.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是实现教育政治功能的基础。(√)9.教育直接
本文标题:教师培训测试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82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