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授课教案指导5篇
好文档,供参考1/23四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授课教案指导5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四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授课教案指导5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教育学生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救助儿子和儿子等待父亲过程中的心情,感受父子之间的亲情及深深信任。3、认识“塌、昔、墟、掘、爆、勘”等六个生字,会写“昔、漆、拐、挖、掘、控、辟、拥”等八个生字,掌握“昔日、漆黑、拐弯、挖掘、控制、开辟、拥抱”等词语。教学重点课文的4~自然段父亲挖掘废墟、寻找儿子的经过是课文的重点。教学难点好文档,供参考2/231、体会父亲救助儿子和儿子等待父亲过程中的心情,感受父子之间的亲情及深深信任。2、在对比中品味文中语句的用语准确和表达技巧。教具1、多媒体课件2、搜集有关地震的资料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预习提纲二、展示交流(一)揭题,交流资料1、读完题目,你想知道什么?。2、学生讨论汇报。3、说到地震你想到了什么?你有关于地震的哪些资料?(学生交流资料)4、小结:地震这一天让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虽然灾难无情,但是人间有爱。在1994年洛杉矶大地震中,也有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感人至深的故事中去。(二)初读课文,汇报学习好文档,供参考3/23对课文,了解内容1、自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2、说一说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有自己的话说一说,读课文,汇报生字词及词意。3、按自然段汇报你学会的、理解的生字词。4、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师相机指导,正音。5、理解体会生字词。6、出示“词语花篮”词,并自己添加其他好词佳句。(三)浏览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看看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样的文章以前是怎么分段的呢?还可以怎么分?2、小结:分段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但要有根据、有道理(四)再读课文,初步体会情感1、把课文中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说说为什么感动?2、汇报读,师相机指导。(五)指导书写生字,“漆、挖、掘、控、拥”。第二课时一.展示交流,整体把握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好文档,供参考4/23子?2、“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这句话包含了哪两层的意思?二.体会父亲的了不起(一)请大家自由品读课文,从哪里我们感受到了这位父亲的了不起?请你边读边想象画面,在你觉得有触动地方画上标记,也可以用一个字或词,记录下你读时的感受。(二)引出重点段1、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父亲的了不起?那个地方最让你感动,甚至有潸然泪下的感觉。(学生答后课件出示第11自然段)2、指名交流并初步引导读出感受(三)体会重点段读这段话的时候,哪一句话首先抓住了你的心?1、体会“他满脸的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的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1)这句话里又是哪些词语抓住了你的心?引导学生想具体样子。(2)父亲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在这38个小时里会发生哪些触目惊心的场面,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好文档,供参考5/23(学生讲述想象内容,师引导读好此句)2、体会他挖了“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八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1)你在这些表示时间的词里感受到了什么?(比较课后第三题文句)(2)你能把这漫长和艰难读出来吗?(3)从这个“再”字你体会到了什么?在课文里找找看哪些人曾经阻止过他,为什么阻止?(指导读人们劝说的话,读出着急、担心的语气。)(4)小结:但为了救出儿子,父亲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却是了不起,让我们来配合读课文5-9自然段,读出这份沉甸甸的父爱。3、体会重点句:“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1)父亲36小时不眠不休,哪来的力量?(2)这是他“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平常他什么时候会对儿子说这句话?(3)小结:高兴的时候,父亲会对儿子说:____悲伤的时候,父亲会对儿子说:____胆怯的时候,父亲会拍拍肩膀,鼓励儿子说:别怕好文档,供参考6/23____(1)如今儿子在废墟底下生死未卜,父亲虽没有说一句话,可是我们能感受到他心里对儿子的一声声叮咛,一次次呼唤,他会在心里一遍遍对儿子说什么?他又在心里一遍遍对自己说什么?(5)小结:是对儿子的承诺,是对儿子深深的爱支撑着父亲。所以尽管挖掘得如此艰难,尽管希望如此渺茫,但他没有放弃。(6)36小时候,父亲已成为什么样呢?三.检测反馈感情朗读课文1~10自然段。总结:此情此景,谁看了会不为之动容!我们要对这位父亲说:您真了不起!第三课时上节课我们被父亲的了不起的行为震撼了,心里满是沉甸甸的父爱。下面我们把目光聚集在儿子阿曼达身上。一.展示交流(体会儿子的了不起)1、默读课文第11~23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可以看出儿子的了不起?2、为什么他不怕?(无论……,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好文档,供参考7/233、想象补白(1)就在父亲进行着漫长而艰苦的挖掘的同时,儿子和伙伴们在黑暗的废墟下进行着漫长的等待。在等待中,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阿曼达又是怎样做的呢?(2)那是怎样惊心动魄的38小时,怎样饥饿恐惧的38小时。可惜文章没有描述,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阿曼达是怎样激励这13个小伙伴熬过这艰难的38小时的。先小组内说一说,再写下来。可以学习文章对父亲描写的方法。(3)生交流练笔内容。(4)小结:阿曼达就是这样不断的鼓励自己,也鼓励着同学,他把对父亲的信任化作战胜一切困难和恐惧的勇气,所以我们说:这位儿子真了不起!二.赞美父子,照应开头1、让我们齐读20~23自然段,让我们看看爱创造了什么奇迹!2、地震是残酷的,但是父子间因爱所产生的能量远远超出了这次地震。此时,我们不由地发自内心的赞叹: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真了不起!三.检测反馈1、这种“了不起”源于父亲对儿子的爱,父亲对好文档,供参考8/23儿子的承诺。下面让我们用这句话来回顾一下这个艰难的历程:当父亲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是这句话____当人们都来阻拦他,劝他放弃时,回响在他耳边依然是这句话____父亲不在乎那38小时的。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因为他知道,此刻,他儿子一定跟他一样,在默念着那句话,那就是____四.板书设计19地震中的父与子父子决不放弃爱乐观善良了不起教学反思:父亲是这个故事的重要人物,文中对父亲的动作有一些细致的描写。对于这些词句,我采用了联系了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想象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将这些文字读懂、读活、读出情味,这是感受伟大父爱的关键所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案2教学目标:好文档,供参考9/23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使学生受到父子亲情的感染,受到“爱别人以及做人应有责任感”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这件事怎样体现出父亲对儿子的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秋天的怀念》,体验到了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今天,我们再来体验一下生命中的另一份重要的、伟大的爱——父亲的爱。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二、初读课文1.读通课文,注意读音。2.再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后,一位父亲在希望非常渺茫的情况下救出了自己的儿子。)三、小组自学课文1.理清课文脉络。2.课文结尾说这对父子了不起,为什么这样说?谈谈你的看法。思考课文应该分成几大段?每一段主要写的是什好文档,供参考10/23么?四、讨论交流1.课文结构:第一段(1)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人们受到了伤害。第二段(2~23)一位父亲去儿子的学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把儿子及其同学救了出来。第三段(24)父子紧紧拥抱在一起。2.读文章的第2~23自然段,具体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找出重点的词。父亲了不起是因为:坚定、疾步、埋头、满脸灰尘、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儿子了不起是因为:不要害怕,我不怕藏(板书)3.通读全文,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1)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父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它无处不在)(2)学生参照板书,逐步思考,独立概括中心思想。五、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1.结合生活实例,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别人,尤其是父母。好文档,供参考11/232.了解父母的生日和父亲节、母亲节的具体日期。3.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回报父母恩情的事。教案点评:本课通过教学最终要让学生深知为人父母,最疼爱的是自己的子女,而作为子女,最应报答父母的恩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基本独立学习了《秋天的怀念》之后,这篇课文更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主要通过阅读、思考、自学、讨论、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这件事怎样体会出父亲对儿子的爱有。同时还要将这种德育和美育的渗透落实到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教师又有意识地安排了“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父母的生日和父亲节、母亲节的具体日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回报父母恩情的事。探究活动以“父与子”为主题,小组合作编写小剧本,然后排练表演。《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好文档,供参考12/23解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佳句;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掌握本课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体会父爱。重点难点: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觉得什么叫亲情,你和你父亲的关系怎么样呢?2、板书课题3、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自学练1、学习课文生字好文档,供参考13/232、我会看拼音写词语。三、大班展练1、一个小班展练字音;提醒学生应注意的问题。2、一个小班展练字形,包括重点字,难点字,笔顺等;3、一个小班展练词语,包括近反义词等;4、一个小班展练运用,包括造句等。四、拓展练习正确书写生字词语;完成语文家作;词语手册。一个小班展练运用,包括造句等。五、拓展练习正确书写生字词语;完成语文家作;词语手册。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2、回顾课文内容。3、过度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这对父子在地震中所经历的事情,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二、自学自练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里看出父与子的了不好文档,供参考14/23起。2、用――画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小组内谈谈各自的体会。3、课文第二十自然段,父亲颤抖的说“出来吧,阿曼达!为什么颤抖的说,应该高兴才对。4、文中细致的描写了父亲和儿子的语言、外貌、动作,勾画出来,并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5、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我们来评一评。6、句子赏析(1)“他挖8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这句话怎么不直接写36小时,二是从8小时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无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为什么文章中三次反复出现这样的话?7、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文中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8、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请把你想到的写下来。三、大班展练1、一个小班展练问题1、2、32、一个小班展练问题4、5、6好文档,供参考15/233、一个小班展练问题7、8四、巩固练习1、抄写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4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
本文标题:四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授课教案指导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860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