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汇集4篇】
好文档,供参考1/19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汇集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汇集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电脑,用电脑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的习惯。2、学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养成默读的良好习惯。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朗读和感悟,弄清楚“我”与电脑下棋反败为胜的原因。难点:理解文中出现的成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并正确书写。好文档,供参考2/192、积累词语。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文题目1、大家一定都很喜欢电脑吧,你们平时都用电脑干什么呢?你们和电脑下过棋吗?2、今天学习1篇向我们介绍怎样和电脑下棋的文章,同学们一定会兴趣浓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3、板书课题学生交流电脑的用途,交流有关电脑下棋的知识。设计意图:谈话,拉进学生与教师、文本的距离,激发兴趣。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出示学习提示:①自由读课文。②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自学生字词。2、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①出示生字卡片,集体认读。②师生共同理解词语的意思。好文档,供参考3/19望尘莫及、规则、风度等词。③扩展词语。④认读多音字。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技”、“矛”、“规”、“虚”。4、积累词语。从课文中找出你喜欢的词语,抄在本子上。学生自学生字,小组内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练习组词;认读多音字,并练习组词;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练习书写,抄写词语。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字形特点。写字时对于字的笔画、结构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感知感悟。同时,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三、默读课文,了解内容1、指导学生读课后“指南针”,认识什么是默读。2、根据默读课文的要求,指导学生练习默读课文。思考: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学习默读的方法,感受默读便于提高阅读速度,便于思考的好处,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好文档,供参考4/19四、作业抄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理解内容。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与电脑棋手下棋的过程。3、能够结合课内外知识,把自己用电脑的乐趣跟同学进行交流。教学过程:一、复习1、听写词语,同桌评改。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想想:“我”与电脑下棋,感觉怎样?划出文中相关的语句。2、根据下棋前和下棋中给课文分段。学生汇报句子:与电脑下棋,别有一番情趣。1——8自然段为一部分,10、11、12自然段为一部分。设计意图:学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养成默读的良好习惯。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三、细读课文,加深理解围绕“为什么说与电脑下棋别有一番情趣”展开好文档,供参考5/19学习。1、自由读下棋前的1——8自然段。思考:下棋前,“我”和电脑棋手进行了什么?2、指名回答思考题。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并评议。4、分别指名读10、11、12自然段。下棋中,“我”违规了,它怎样?“我”失败了,它怎样?“我”下“怪棋”及胜利时,它又怎样?5、指导感情朗读10、11、12自然段,生练习。设计意图:注重学生读的训练,让学生读中思考,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收获,读中培养语感。四、朗读全文,交流体会1、默读全文。2、组织讨论。(1)“我”与电脑下棋为什么能反败为胜?(2)从“我”反败为胜中,你体会出了什么?3、指名小组代表回报,师适时点拨引导。4、学了课文,你有哪些收获?设计意图: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五、课外廷伸1、交流用电脑的乐趣。好文档,供参考6/192、提出在使用电脑中的疑问,师生共同讨论。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并质疑。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实现语文学习的生活化。六、作业1、抄写课文中喜欢的词语。2、把用电脑的乐趣写下来。板书设计:略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二篇】教材分析:这是1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说明人类和太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课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第二部分讲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这两大部分,在内容上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课文在介绍太阳有关知识时,运用数字说明、举例说明、比较说明、比喻说明等方法,把有关知识说得很具体、很通俗、很明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对象分析:本次上课的学生不是本班的学生,而是四(3)班的学生。太阳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学生差不多每天都能看到它,陌生的是对于太阳好文档,供参考7/19的日出东方,从西边落下这种现象、太阳是怎样的、它离我们有多远等在脑袋里有一连串的问题。而对于有关太阳的一些比较简单的谜语、文章都接触得比较多。但对于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就不太了解。设计思路:将“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的资料,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地读书,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太阳的三个特点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自主学习,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交流自己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上有选择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借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我认为《太阳》这篇课文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对某一事物进行说明的很好的例子。因此,在学生学习完太阳的特点时,我设计了一个写《月亮》的小练笔,将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自然地迁移到“写”中去,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得到写的训练和提高。教学目标:1、会读13个生字,正确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好文档,供参考8/192、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3、初步了解课文的结构,大概意思,了解太阳“远”、“大”“热”的特点。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几个特点,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难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引入1、谜语引入(齐读谜面)2、指名猜(师板书:太阳)齐读课题3、(幻灯出示图片)师: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在晴天我们都能与太阳见面,从古到今人们对太阳都有不同的描述,你还知道哪些?(指名学生说)学生说不出时师简介。4、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挺多。那现在面对着太阳你有什么想知道的?(指名学生质疑题目)5、师小结:同学们真会提问,那刚才的问题有些^答~`案已经在这篇文章里,有些还得让同学们课后从课外书中寻找^答~`案,有些问题可能到现在还没有^答~`案,正等着你去解开其中的奥秘呢?好文档,供参考9/19过渡:那现在就让我们读读这1篇常识性的说明文吧!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找出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打上小问号。2、检查字音座位读————指名读————全班读————开火车读————指名读(去掉拼音的生词)————全班读3、指名说出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示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理解,当真正理解后再擦去问号)过渡:看来同学们都能把课文读通了,下面请同学们用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再读课文。(师幻灯出示方法)边读边画出或写出课文的每一段写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4、座位讨论写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5、指名汇报师板书: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与天气的关系与人类的关系6、根据课文叙述的内容,你能把课文分成几大部好文档,供参考10/19分?主要讲什么?(指名回答)板书:特点、与人类关系密切7、通过读第四段开头一句和最后一段,理清课文整个的脉络。第二大部分采用的是“总————分————总”的写作方法。过渡:那下面我们就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三、理解课文1、请四人小组学习1—3自然段,想想课文运用了什么方法说明太阳“远、大、热”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小组汇报:师板书:列数字、举例、比较、比喻、引用3、读句子,再次体会这些方法的具体、通俗、明了、有较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过渡:既然这些方法有这样的作用,那我们也学着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上吧!四、拓展练习1、(出示月亮图)这是什么?那月亮的特点是什么?(远、小)2、(出示月亮的有关资料)请同学看着这些资料,选择其中一个特点,运用刚才的方法把它写具体,通俗好吗?好文档,供参考11/193、生小练笔4、师点评五、总结看到同学们这节课能学以致用,老师非常欣赏你们,希望我们以后能再有机会坐在一起探讨大自然的奥秘!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与天气的关系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与人类的关系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三篇】一、教案背景面向学生:小学学科:语文课时:两课时课前准备:1、学生熟读这两首诗,能背诵更好。2、通过读注释,能大体了解诗意。3、教师准备春景电子图片。二、教学课题这两首诗描绘的都是春天的美景,有“诗画交融”的特点,要引导学生在脑中想象出诗中描绘的景色。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好文档,供参考12/19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3、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三、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收录《咏柳》《春日》两首描写赞美春光的古诗,《咏柳》作者贺知章,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二月初春的嫩柳,充分利用了比喻修辞。《春日》作者朱熹,这是一首春游诗,描绘了一幅万紫千红的春景图。教学重点:1、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2、理解并能运用比喻修辞,体会比喻修辞的生动。教学难点:以诗句中绚丽的色彩为媒介,在脑中想象出每句诗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情画意。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相结合,以诵读法为主。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春天是美丽的,许多诗人都在赞美春天,你们知道哪些描绘春天的诗?找学生回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好文档,供参考13/19背诵中追问:春天是什么颜色?春天是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的,红的花、绿的叶、蓝的天、白的云,浅黄、嫩绿,鹅黄??今天我们再来学两首描写春天的新诗,大家已经预习了,已经背下来的学生来背诵。感知诗人贺知章、朱熹笔下的春天呈现出的色彩。(二)、初读感知1、背诵的同学注意停顿,纠正字音。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2、多找学生反复读,读至抑扬顿挫。在诵读中识字,自己画出生字,在诵读中识字。就不认识的字和读不准的字音,或查字典,或向老师、同学请教。讲解:分析字形重点识记:“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好文档,供参考14/19“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比较“载”、“栽”;“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爱梳妆,右边是女字旁。指导写字时,注意让学生先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结构,再动笔写。教师重点提醒:“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三)、精读分析《咏柳》1、自由读,指名一个一个读,将诗的韵律读到位。2、请你再看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妆”,打扮。“一树”,满树,“一”字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这里运用了比喻修辞,想象碧玉一般的树叶。参照百度图片:“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绦”,一种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861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