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画风》教学设计通用5篇
好范文解忧愁1/11《画风》教学设计通用5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画风》教学设计通用5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画风》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同时提高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激趣1、猜谜: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个谜语——看不见它影子,摸不着它身子,有时会抖动树枝,有时会推倒房子。2、是啊,风看不见摸不着,有三个小朋友却能画风,是谁呢?(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赶快把他们的名字拼一拼吧。请同学们来跟他们打个招呼吧,教师先示范。拼音去掉,你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也出现了。好范文解忧愁2/11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显”字呢?(加一加、减一减等)二、读文1、他们这三位小朋友是怎么来风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你们身边的小老师。2、学生自由读文。3、他们到底是怎么画风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来吧。4、交流。5、课件出示三幅画,现在同学们看这三幅画,你们知道这都是谁的画呢?请你找出课文里的句子把它配在每一幅画上吧。6、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7、你们喜欢这三个小朋友吗?为什么?三、拓展1、现在你们能画风吗?你想怎么画呢?2、过渡:三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变成了画。我们敬爱的叶圣陶爷爷却把风变成了诗。教师配乐读《我们知道》《我们知道》谁也没有看见过风,好范文解忧愁3/11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树叶在枝头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树木微微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河水泛起波纹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风的诗句呢?说了这么多风的诗句,不如我们也来当当小诗人吧。3、风不但能在诗里,还能在歌声里,谁能唱一唱风的歌。四、作业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给布置什么作业呢?2、老师这儿也有很多建议呢,同学们可以选自己刚才布置,也可从老师这儿选一题来做。个性作业自主选择给大家设计了这样几项作业,请你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项去完成吧!好范文解忧愁4/11喜爱画画的你:用你的画笔,画出不同的风。喜爱朗读的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爱表演的你: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课本剧。喜爱阅读的你:找一些写风的文章,读一读。喜爱游戏的你:做架纸飞机或风车,到草地上放飞你的快乐。喜爱散步的你:到操场上、山上,沐浴在春风里,感受大自然的抚爱。喜爱观察的你:观察周围的事物,看看春风给大地带来什么变化。喜爱日记的你:把你想到画风的办法写下来。教学重点、难点:【第二篇】1、培养学生动脑想象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勇于求知的兴趣。《画风》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读懂课文,从中受到启发,要大胆想象,进行创造思维。知道遇事一定要开动脑筋。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好范文解忧愁5/11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动脑想象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勇于求知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读一至三自然段。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画风》,知道小艺、丹丹和李卫在洁白的纸上画了(结合课件中的图片)二、读懂课文,指导朗读。1、小艺、丹丹和李卫是怎样画风的?请你找出描写他们怎样画风的句子读一读。2、谁来把你找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课件演示相机指导读。3、小艺、丹丹和李卫为什么能把看不见、摸不到的风画出来?4、多有趣的画呀!多聪明的孩子呀!谁愿意和你的好朋友把他们的对话读一读?5、你会画风吗?我们来比一比,谁画得多,画得有新意。谁来说说你画的风?(让多个学生说,可以按老师给的句式说,也可以自己说。)我画了(),风把()吹()了。三、拓展好范文解忧愁6/111、用五彩的画笔能把风画出来,你能用其他形式把风带到教室里来吗?2、我们还能说风,谁能说说带风的词语?比一比,谁说得多。3、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风,你们想知道是怎样的吗?出示描写风的句子,让学生说说分别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风?怎样的风?四、小结。略五、作业。喜爱画画的你:用你的画笔,画出不同的风。喜爱朗读的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爱表演的你: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课本剧。喜爱阅读的你:找一些写风的文章,读一读。喜爱游戏的你:做架纸飞机或风车,到草地上放飞你的快乐。喜爱散步的你:到操场上、山上,沐浴在春风里,感受大自然的抚爱。喜爱观察的你:观察周围的事物,看看春风给大地带来什么变化。教学目标:【第四篇】好范文解忧愁7/11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读懂课文,从中受到启发,要大胆想象,进行创造思维。知道遇事一定要开动脑筋。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画风》教学设计【第五篇】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艺”“丝”两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到事情要善于思考,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小朋友的创意。难点: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图片、生字卡片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好范文解忧愁8/111、谜语:你们猜猜它是谁?看不见,摸不着,小树见它弯腰,小花见它点头。(板书出示:风)2、风我们能听到吗?(能),我们能感受到风吗?(能),我们能听的到风,能感受的到风,那风能画出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画画风。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小朋友,我们来认识下他们(PPT出示),知道他们的名字吗?带拼音自己读一下。2、去掉拼音,全班齐读3、与三位小朋友打招呼4、出示生字,开火车读注意: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三、理解课文,朗读指导1、指名分段朗读(朗读后学生评议,并引导学生概括出本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宋涛、陈丹、赵小艺在一起画风)2、默读课文(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句子画出来)3、(1)赵小艺(板书:旗子飘风车转)师:他是怎么把风画出来的?(在飘动的旗子里,好范文解忧愁9/11在转动的风车里。)请你来读读这几句话好吗?(指名读)课件出示句子:“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师:自己读读这两句话,把风来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互相评价,从他的朗读中,你感受到风了吗?从哪个词感受到的?(飘、呼呼地转)是啊,风把风车吹得都呼呼地转动起来了,多形象,多有趣啊!(分男女生读)(2)师:赵小艺最先想到画风的办法,她是怎样的心情?(兴奋、自豪)师:是啊,多么兴奋,多么自豪!一起来读读这两段话,不仅把风的感觉读出来,还要读出自豪、兴奋的语气。(齐读)(3)今天老师带来一首诗歌,想不想听。出示: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转动的风车里。(齐读)4、(1)宋涛和陈丹他们是怎么画风的呢?从哪感觉到风?到课文中去找找相关的词句,圈一圈,再读一读。等会可以选你喜欢的小朋友,做做宋涛或陈丹,把你是怎么画风的告诉大家。好范文解忧愁10/11同样的问题,通过角色的转换,学生的语言表达发生了转变,将课文的语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来进行表述,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陈丹:(板书:小树弯)师:你是?你画了?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画的?(从弯弯的小树中告诉我们风来了,点击弯弯的小树)这时候你是怎样的心情?是啊,调皮的风把小树吹弯了腰,多有趣啊。请喜欢陈丹的小朋友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句子:陈丹说:“我也会画风了。”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2)仿照给赵小艺的画写的诗,给陈丹的画做诗4、宋涛(板书:雨丝斜)师:你是怎么画风的呢?你也能画风了,你是怎样的心情?请喜欢宋涛的一起来读读这句话,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们的朗读里(男女生读)课件出示句子: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5、师:宋涛、陈丹、赵小艺用各自的方法画出了有趣的风。你们喜欢这三个小朋友吗?为什么呢?6、师:介绍得真好,看来你们确实很喜欢这三个小朋友。现在,就请你们来做做这三个小伙伴,分角色好范文解忧愁11/11有感情地来读读整篇课文,好吗?(师读旁白,三小组各扮演一个角色)四、学写“艺”“丝”二字1、观察结构2、生汇报那些字易写错3、师范写5、生学写生字,教师相机指导6、评议,展示五、板书设计15画风赵小艺风车转旗子飘陈丹小树弯宋涛雨丝斜六、作业设计自己画一画风,并用上本节课新学的诗歌形式,把你的风描述出来。
本文标题:《画风》教学设计通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949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