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风筝精编教学设计精选4篇
好范文解忧愁1/24风筝精编教学设计精选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风筝精编教学设计精选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风筝》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语句所表达的意义。能力目标:1、在对比中发现将人物写具体、形象的方法:细节描写、环境衬托2、通过探讨,理解文章的意义,明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的真正意义。情感目标:1、能够概括出鲁迅在这篇文章中体现出来的自我解剖精神2、感悟亲情的伟大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意义,对比体会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鲁迅的自我解剖精神及游戏是儿童好范文解忧愁2/24的天性的意义。教学方法朗读、对比教学仪器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教学时间:12、6、7两天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和人物。知道倒叙的特点。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预期达效果反思记一、布置预习:1、学生读课文1—2遍,找出文中的重点字词,至少10个,注音并解释词语。2、教师准备与鲁迅相关的知识信息二、导入激情:放歌曲《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放投影,图片、音乐)(或者以诗来引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称东风放纸鸢。”是一首写孩童们欢欢喜喜放风筝的诗,)简谈感受:你们喜欢放风筝吗?能和大家谈谈放风筝时的感受吗?谁来给大家描绘一下看风筝的人的表情?引入正课:风筝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好范文解忧愁3/24享受这份放飞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板书课题、作者)2、简介作者:三、整体感知1、听录音朗读课文概括故事。要求从时间、人物、事件、情感等角度用一句话概括:这是一个______的故事。(为什么?)板书(这是一个的故事)由此我们可以将文章分为几部分呢?板书分段:时间顺序北京的冬天—儿时—中年—现在(这种记叙的方式叫作倒叙。投影倒叙的意义。将一件事的结果或者是情节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放在前面先说,然后再按照顺序来叙述的方式。)2、略说人物自由朗读集中写风筝事件的两段后,说说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大致会这样说:四、研读课文中的难句1、朗读体会提问:读全文,我们能感受到全篇都笼罩着一种怎样的感情?(悲哀)把全篇抒写悲哀心情的句子找出来朗读,体会作者感情。2、合作探究学生从抒写“悲哀”的句子中就表达隐晦含蓄、不合常情的语句进行自主提问。即你感觉文好范文解忧愁4/24中的哪些语句理解起来比较难。教师将提出的问题归纳成以下几个,先由四人小组合作探讨,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①教师示范提问:看见风筝本是令人快乐的,为什么在我却是一种惊异和悲哀?②“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③我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的?④文章结尾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我为什么要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四面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有没有别的含义?五、布置作业:1、解释并自己记住下列词语的意义:伶仃、诀别、瑟缩、嫌恶、恍然大悟、苦心孤诣、虐杀、肃杀写在书上的空白处第二课时: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对比感悟如何将1篇文章写得更加具体、生动。一、复习检测:听写并解词二、讨论深入,拓展扩充1、讨论主题感悟警句好范文解忧愁5/24①引导思考:一件记录着某种遗憾的往事,兄长追悔莫及,小弟为何全忘了呢?对鲁迅先生而言,小兄弟不怨恨好不好?②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是想告诉读者什么道理呢?文中有一个警句,请找出来,齐读。③你赞同这个道理吗?谈谈自己的理解。2、联系生活讲述故事回忆你玩玩具、玩游戏的快乐与忧伤,选一个最难忘的,讲给大家听。教师小结:玩具与游戏能让孩子得到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快乐、思考、创造和智慧,难怪偶然明白道理的兄长心底的悲哀久久拂之不去,受尽一生的内心折磨。3、就这篇材料,作者还写过1篇文章《我的兄弟》,将两篇文章进行对比,看一看你更喜欢哪1篇?为什么?投影《我的兄弟》并请一名学生朗读对比发现,课文中有较多的描写。学过课文,会了解到兄弟二人的行为和内心情感,会从兄长的善良、严于自省,小弟的怯弱、纯真、宽容,兄弟间的手足情深,封建教育思想的弊端等角度展开,在与人物对话中多角度地理解主题,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结束语:一出风筝事件,牵动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兄长严于自责,小弟全无怨恨,这兄弟间的情谊因风筝事件而显得更美、更和谐。鲁迅先生在这篇散文里不仅好范文解忧愁6/24揭示了传统观念对儿童的毒害,也为我们吹奏了一曲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还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童心的浪漫,自由的可贵,愿同学们都能拥有自己自由、快乐发展的天地,让我们一起来背诵清朝高鼎的一首《风筝》的诗吧!学生十分愉悦地、无限向往地齐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放纸鸢”,结束新课。三、总结收尾谈一谈你对你对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尝试归纳出本文的主旨。1、可以从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来谈;2、可以从鲁迅先生表现于文章中的精神方面来谈;3、可以从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来谈;4、可以从“我”对放风筝前后看法不同的原因来谈。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外练习2、在你与家人相处的过程中,有没有因为一件东西而产生矛盾的呢?如果有请你将矛盾发生的过程记录下来并加入自己对这件事的评价写1篇小文章。文体不限,你可以记述故事,也可以进行评价,也可以给与你发生过矛盾的人写一封信。学生预习熟悉课文学生谈自己放风筝的感受,学生描绘看风筝的人的表情。学生听录音,并回答问题。学好范文解忧愁7/24生可能会说:这是一个发生在鲁迅和他的弟弟之间的故事。学生可能会说:这是一个发生在作者小时候的故事。学生可能会说:这是一个让我悲哀和沉重的故事。学生可能会说:这是一个作者在小时候撕坏弟弟的风筝,在长大后想得到弟弟谅解但弟弟却已忘了的故事……四部分:(时间顺序)第1段北京的冬天看见风筝,想起儿时的事。第2—4段回忆小时候撕毁弟弟的风筝的一件事。第5—11中年后,我希望得到弟弟的谅解,但弟弟早已忘记了这件事,没有谅解他。最后一段,回到现实中,自己仍然要面对着肃杀与悲哀的现实(社会、亲情双重)从“体弱多病”可以看出小弟是病弱的,需要锻炼的。(可见小弟走出户外去活动,对健康有多重要。)从“惊惶,失了色瑟缩着”可以看出小弟是软弱的,胆小的;从“可鄙”一句看出,“我”是老成古板的;从“惊呼、跳跃”即可看出小弟痴迷于风筝、热切向往放风筝;从“做出蝴蝶风筝”看出小弟是心灵手巧、聪明的;从“伸手抓断”、“踏扁”、“傲然走出”可以看出“我”是粗暴专横的,活脱脱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学生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感情,画出这些句子。课文一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哀,不仅表现个人的悔恨,而是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的感情。画出难理解的句子,讨论好范文解忧愁8/24交流后将仍然不明白的句子提出在全班进行交流。4、想起了自己而是对弟弟玩的天性的虐杀5、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这使我发现了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引发了我对自己行为的剖析作者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因无法补过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既意想不到,“无可把握”,想摆脱也不可能了。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习以为常,并不在意这样的虐杀,而这样的虐杀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施展威力。作者极其希望弟弟一样的人能够怨恨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例如:多玩游戏能使儿童活泼、聪明、健康。玩游戏(如搭房子、过家家等),能放飞人的想象,想像的世界奇妙无穷。爱玩的孩子显得机灵、活泼,而在家长管束下老实安静听话的“乖孩子”,可能因天性被抹杀而缺好范文解忧愁9/24少头脑和灵性,依赖性强。玩玩具或游戏过程中,人是要仔细动脑筋的,要观察要思考,这将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开发。学生讲故事,拓展主题的意义。学生对比阅读,探讨你更喜欢哪1篇,并说明理由。学生讨论:环境描写:衬托出了作者因这件事的心情惊异、悲哀。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更清楚、细致学生讨论1、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出“我”对小兄弟浓烈的兄长之爱,歌颂了兄弟情深。2、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了鲁迅先生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3、通过回忆幼时粗暴地禁止小兄弟放风筝,到了中年时补过已晚的事实,说明我们应注重游戏对于儿童的重要作用,并批判了落后的儿童教育思想。4、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补过兄弟二人不同的表现,说明了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不干出违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对自己的正当的权利也应该去捍卫。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读时简单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人物的特点明确文章的结构及技术方式理解文章的难句、重点句理解文章的主题对比明确将文章写具体的方法。拓展到课外好范文解忧愁10/24板书设计风筝鲁迅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是一个______的故事时间顺序:北京的冬天—儿时—中年—现在这种记叙的方式叫作倒叙。文章分为四部分多角度认识文章的主旨1、可以从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来谈:歌颂兄弟情2、可以从鲁迅先生表现于文章中的精神方面来谈:严于自我解剖3、可以从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来谈:游戏是儿童的天性4、可以从“我”对放风筝前后看法不同的原因来谈: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课后记《风筝》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莓等8个字。2、能根据图意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3、通过看图和学文,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珍惜两人之间的友谊的情感。好范文解忧愁11/24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3、抓住小松鼠和小熊吵架后的心理变化,感受他们珍惜友谊的清感。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挂图、小黑板。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折纸船、放风筝吗?你们不知道吧,它们除了带给我们欢乐外,还是小松鼠和小熊增加友谊的信使呢!不相信,我们就来学习《纸船和风筝》这一课。(板书课题。)二、看图,初步了解图意。1、出示挂图,一幅一幅地看图。第一幅图:小熊从家门前的小溪里拿起一艘纸船,看到里面的松果,他乐坏了。第二幅图:在山坡上,小松鼠收到了一只风筝,他好范文解忧愁12/24看到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也十分高兴。第三幅图:小松鼠看到了天上飞着的风筝,把一只只折好的纸船放进了小溪里。2、把三幅图连起来当成一个故事讲讲。三、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语。l、初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2、认读生字,词语卡片,读准字音。乐坏吵架难受祝福松果草莓幸福四、指导写字。1、同桌互相交流用什么好办法记生字。2、重点指导。祝:左右结构。福:左右结构。幸:上下结构,注意下边不要写作羊字。扎:平舌音。抓:右边笔顺是:一厂厂爪。漂:多音字,漂流。3、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汉字。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第二课时一、我会读好范文解忧愁13/24山顶山脚小溪风筝纸船松果草莓纸条屋顶门口幸福快乐愿意漂流飘荡1、自由读,同位互读2、开火车读3、用词说话4、你还喜欢本课中的哪些词语?二、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媒体出示图:老师这儿有一幅图,谁能用几句话说一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山、房子、小河)听说
本文标题:风筝精编教学设计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950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