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蒹葭》教学设计(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蒹葭》教学设计(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蒹葭》教学设计(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蒹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2、反复朗读,直至成诵。3、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教学重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中人物的情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2、这首歌就是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板书“蒹葭”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4、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情感,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二、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1、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2、学生试读。读准字音,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3、指名读,正音,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感,感受诗的节奏美。三、学生交流资料,译读全诗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2、小组交流,自学全诗。3、汇报自学成果。四、再读,感受诗的绘画美参考资料,少熬夜!1、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2、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画面之美。五、三读,感受结构美1、下面再请同学们再来读一遍诗歌,你发现了什么特点?2、全班交流。3、《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达逐渐强烈的感情。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叠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六、情读,感悟诗中情1、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边,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静寂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他的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请你在朗读中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学生练读。2、指名读,评议。3、全班诵读。七、课堂小结1、《诗经》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对情感的感悟,让我们用心来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2、全班齐读。《蒹葭》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2、学习《蒹葭》,边想象边体会句意。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4、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教学重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中人物的情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2、这首歌就是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板书“蒹葭”参考资料,少熬夜!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4、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情感,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二、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1、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2、学生试读。读准字音,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3、指名读,正音,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感,感受诗的节奏美。三、学生交流资料,译读全诗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2、小组交流,自学全诗。3、汇报自学成果。四、再读,感受诗的绘画美1、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2、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画面之美。五、三读,感受结构美1、下面再请同学们再来读一遍诗歌,你发现了什么特点?2、全班交流。3、《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达逐渐强烈的感情。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叠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六、情读,感悟诗中情1、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边,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静寂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他的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请你在朗读中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学生练读。2、指名读,评议。3、全班诵读。七、课堂小结1、《诗经》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对情感的感悟,让我们用心来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参考资料,少熬夜!2、全班齐读。《蒹葭》教学设计3教材分析《蒹葭》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学生分析八年级(初二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一)导语设计: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参考资料,少熬夜!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二)初读诗歌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二、品味赏析(一)整体感知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执着追求的感情。(二)品味语言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落的语言2、创新设计:请同学把大屏幕上的诗歌中加点的词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这个设计迁移性、挖掘性很强,它点燃了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火花。诗歌中的加点词语为三段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学生改换后的词大多是贴切的、和谐的,多元的。在这创新的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潜移默化的。3、熟读成诵。(采用男女声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三、激发激情(一)深层理解:1、课后思考练习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目的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为理解诗歌中的深参考资料,少熬夜!层叙往往是从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为切入口的。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让学生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相象和联想,准确体会意象的象征意义。(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1、多媒体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词,同时播放这首歌。2、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词好吗?为什么?在讨论中,学生发现歌词将原诗中的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意境,反复咏唱的形式等精华部分保留了下来。这一发现,加深了学生对原诗的理解。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声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体验。3、您也许不是诗人,也许不是艺术家,但老师相信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情景吗?(各学习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讨论)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这种开放型的题目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层出不穷,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创造的激情激发出来。《蒹葭》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能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体味本诗优美的意境。3、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品味赏析诗歌美的语言,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课前准备1、了解有关《诗经》知识。2、学生朗读并疏通全诗。教学过程一、导入本课1、导入《诗经》,复习前课有关《诗经》知识。2、导入《蒹葭》:吟诵三千年华夏优美文字,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璀璨。二、内容解读体味意境(一)静心聆听学生配乐朗读。(古筝曲很适合本诗的意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优美的情境;身边同学的朗读更容易激发学生投入的愿望)(二)谈谈这首诗给你的整体感受。(整体把握,参考资料,少熬夜!各抒己见)填空:这是一首的诗(朦胧凄美)(二)从诗句的哪些内容感受到的?(学生讨论、交流,幻灯片一一呈现学生讨论的结果:写景句;追寻伊人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1、写景句(每章的第一、二句)(1)景物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明确:芦苇——丛生茂密。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给人以清冷之感。秋水——崎岖、蜿蜒、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一汪秋水。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2)这些景物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明确:凄清、迷离(3)请你运用散文笔法描绘一下这幅画面。2、追寻伊人的过程。在这苍茫凄清的背景下,主人公出现了,他的心情如何?请结合具体语句体会。(1)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坚定——方、湄、涘,地点空间的变化,说明他追寻得坚定而执著(2)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和坚定、执著(3)“宛”字,好像仿佛之意;央、坻、沚的变化——说明追寻而不得时、可望而不可即的痛苦、惆怅、凄凉、孤独的心情。3、那么主人公追寻的伊人到底是谁呢?(对于课本思考与练习一的讨论)——主旨的多义性、模糊性,使诗歌更具一种朦胧美。总结:无论是从诗的写景、具体事情的铺叙、主旨的不确定性,都使本诗给我们留下了朦胧凄美、委婉有致的感受。通过以上环节,对诗歌的理解应该更(三一刀客★)深入了,再一次朗读本诗,读出感情,读出个性化的理解来。参考资料,少熬夜!朗读的共同体会:①读前两句时语速应该较缓慢;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连续动作焦急急迫应该语速较急促;③“道阻且长”等相同句式应慢以体
本文标题:《蒹葭》教学设计(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980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