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探索村改转型社区治理工作总结
探索村改转型社区治理工作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固有的城乡区隔格局使得各种社会经济问题频出不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想逐渐得到关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村改转型社区党组织领导作用不强、新老市民融合程度不够、基层治理能力不足等“二元化”问题,制约了基层治理现代化、品质化水平提升。山东省青岛市*家庄社区为试点,坚持“党建引领惠民生”的服务理念,聚焦多元主体融合发展、互促共进,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结果导向,以“1234”工作法,探索形成党建引领下村改转型社区治理新模式。一、坚持党组织领导“一个核心”凝聚“红色引领力”社区党委把强党建作为“一号工程”,坚持破除论资排辈、宗族“轮值”等老旧观念、做法,通过老班子主动让贤,注重选拔有活力、有思路、有干劲的退役士兵、大学生等加入社区工作者队伍,换届后“两委”成员中40岁以下年轻骨干达50%,有力增强了社区工作力量。主动转变治理理念,以城市基层党建内涵为指引,调整老村传统管理模式为纯城市社区治理新思路,以“聚享合创”品牌建设为抓手,建全建细建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锚定共建单位、“双报到”单位、律所、公安、社会组织5方36家资源常态化沟通协作,赋能社区治理,搭建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治理“生态链”。二、突出居民群体“双向嵌入”强化“二元共情力”实施党组织嵌入行动,打破社区党委只接受原村民党员组织关系壁垒,对符合转入条件的28名新市民党员“应转尽转、应收尽收”,全部编入社区网格党支部,与原住民共同参加组织生活、开展党性锻炼、参与换届选举,以嵌入组织“内核”,激发党员内生动力。实施近邻嵌入行动,成立一支由原村老党员、退休老干部、道德模范家庭等15人组成的乡贤队伍,发挥乡贤资源优势,与社区“两委”一起走访调研新市民435户,建立“党群提案”制度,针对调研发现问题,由乡贤进行任务认领,为12户居民解决房屋漏雨等问题,新增停车场车位175个,通过原住民主动“走出去”带动78名新市民加入“新乡贤队伍”。三、聚焦共治共享“三维融合”提升“协同促进力”坚持在交流中破冰、在共事中增情、在奉献中互信,开展“三维融合”工程。以活动融合促和谐,结合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兴趣爱好,构建“需求—资源—项目”清单化治理模式,引入2家专业社会组织,聚焦全体居民需求反馈,启动青少年成长计划、球类俱乐部等项目12个,服务居民18000余人次。以服务融合优治理,搭建“楼院议事会”制度,共商共议社区治理难题,让社区治理平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作主,比如,对居民反映集中的安保问题,社区协调绿城集团、立德社会组织等,搭建“天眼”智慧社区安全平台,实现社区6个片区监控全覆盖、零死角,不断提升居民安全感。以志愿融合提温度,针对疫情防控、矛盾化解、邻里互助、文明城市建设等重点难点,以“红烛”志愿队品牌打造为载体,招募社区党群志愿者287名,开展“守‘侯家’园,‘疫’路同行”“点亮微心愿”等活动520余次,社区获评青岛市“战役先锋示范岗”荣誉称号。四、建立长效发展“四项机制”夯实“支持保障力”做强阵地保障,高质量打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享平台,依托专业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社区自组织34个,建立居民“红粉”参与率指标,由社区党委对优秀“红粉”在积分兑换、文明家庭选评等方面给予支持,提升居民参与治理积极性,目前社区“红粉”覆盖达居民户数的92%。做实资金保障,建立社区“双精”服务专项基金,专项用于支持惠民服务项目。将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100%投入到社区融合治理上,开展涵盖全年龄段专业服务项目26个。做精人才保障,以联建共建拓宽“朋友圈”,开展党建联抓、项目联合、发展联促活动,引入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3所高校6名专家和18个单位的22名专业能人作为“红色治理合伙人”,共同为社区精治、善治会诊把脉,助力提升。做优队伍保障,创建“支点撬动——党员微课堂”学习品牌,挖掘、培养62名年轻党员作为社区治理中坚力量,通过“裂变计划”,让党员带群众,让群众带家庭,持续激发整个社区在学习提升、邻里互助、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等领域的治理活力。
本文标题:探索村改转型社区治理工作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011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