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标准工时测定培训教材
标准时间培训标准时间指操作熟练程度和技能都达到平均水平的作业人员按规定的作业条件和作业方法,用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生产符合质量要求的一个单位的产品时所需的作业时间。标准时间的五项主要因素①规定的作业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不易于引起疲劳的条件,如女工搬运重量不超过4.5KG。②熟练程度:大多数普通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者要了解流程,懂得机器和工具的操作与使用。(80%以上)③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④劳动强度和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和速度。⑤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检完成。标准时间的构成标准时间分净作业时间和空闲时间标准时间=净作业时间+空闲时间=净作业时间×(1+余率)标准时间的构成要素标准时间作业分析准备作业时间点分析主作业时间净作业时间辅助作业时间主要作业时间空闲时间空闲时间净作业时间一般空闲特殊空闲一般空闲特殊空闲标准时间的构成要素①主作业时间:一批(LOT)的加工要素时间,分为净作业时间和空闲时间;②准备作业时间:加工品准备、设备及工具准备、作业现场整理等,加工一批时每次发生的准备及整理时间;③净作业时间:用对象作业的基本内容,规则地、周期性地重复进行的作业部分的时间。④空闲时间:用对象作业所需的内容不规则地偶然发生,分别调查其发生率和平均时间后,加在净作业时间上才能求得主作业时间的作业部分时间。⑤主要作业时间:作业目的本身在进行中的主体作业时间。⑥辅助作业时间:发生在与主要作业时间节拍中的辅助时间。标准时间的具备条件标准时间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具有公正性、适当性、普遍性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标准时间是科学管理的最基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通过标准时间的应用使参与工作的全体人员都可以客观准确的计划、实施并评价工作结果。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作业管理基准。标准时间的应用①制定生产计划②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③评价:同作业者的工作表现;不同供应商的效率成本;不同作业方法的优劣④用于作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包括记件工资的基准⑤对客户的估价与报价⑥设备及工装的需求计划⑦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时间观测及分析时的注意事项①事前联络:测标准工时前,应于生产现场的基层管理者取得联络,说明目的争取理解和配合。注意无需联络被测人,避免对其产生心理影响,目的是使其能以平常正常速度状态工作;②现场工作优先,不可以因为测量对现场工作造成困扰;③观测位置应在斜前方2m左右为佳;④由于熟练度及作业态度的影响,不应只取一次数据来计算;⑤不允许随便修改记录的时间值。时间研究的步骤对于重复性周期作业的测量,一般采用对连续多个周期的作业进行测量后,再平均算出单个周期的时间,这样可以使结果更具普遍性及准确性,而其中对作业动素单元的分解及测量是时间分析的关键。第一步:收集资料,确定研究对象。仔细观察作业周期的全过程,在头脑中对整个程序有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第二步:划分操作单元。首先要对作业单元进行清楚的区分和界定,每一单元都应有明显易辩认的起点和终点,这是测量的重点。划分操作单元的原则①根据作业性质对作业单元进行划分,如准备、安装、加工、检测等,不同作业之间的动作连接点既是测量的界限。②作业单元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降低测量的精度,但以使时间研究人员能精确测记为宜。一般在几秒到20秒左右为宜。③机械作业和手工作业必须分开。④机械作业的主、从作业必须分开。⑤尽可能使每一人工单元内的操作动作为基本动作,以便易辨认。划分操作单元的原则⑥不变单元与可变单元应分开。⑦规则单元、间歇单元和外来单元应分开。⑧关于操作的时间标准仅用于其特定的操作,所以每一单元应有完整而详细的说明。⑨当作业性质在时间上可以划分的话,应优先考虑根据作业性质划分作业要素,详细记录其时间,这是时间分析的重点。⑩对划分完的作业要素与单元进行再次审核,以确定其合理性。时间研究的工具秒表、摄像机测时方法(1)秒表的时间分析法(2)摄像的时间分析法时间研究与分析秒表的时间分析法①归零法:在第一单元开始时按动秒表,第一单元结束时按停秒表,读取记录数字,然后将秒表归零,下单元开始时重复上述工作,因为需要不断归零,因此称为归零法。(此法相对费时)②累积测时法:用电子秒表本身具有每次按停,则显示当时时间,在按则累计走时的功能,利用这一功能记录作业单元及工序时间。秒表的时间分析法③周程测时法:既采用每次去掉一个单元的办法来测时,适用于单元较小及周程较短的作业。(此法计算稍麻烦)④连续测时法:当第一单元开始时,按动秒表,在整个过程中不使用秒表指针归零,任其继续走动。仅当每一单元完毕时,看指针并记录时间。待全部记录完毕,在将两相邻单元的表面时间相减,以求得每单元的时间。秒表测时法的难度①动作速度快,单元时间非常短的测量②周期时间过长的作业测量③数人及人机联合作业的测量摄像分析法当我们对时间精度要求较高,人手操作秒表所带来的误差无法忽视的情况,或从操作难度及精度方面秒表测时法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采用摄像分析法。摄像分析法采用摄像机摄录完整作业过程的方法。摄像时间分析法的特征①可以同时进行动作分析②对肉眼难观察的复杂作业及联合作业,可以多次反复播放,减少遗漏及错觉③可以得到比秒表测时精度高很多的时间值,提高准确性④设定标准时间时,对于作业时间的评价更趋于客观⑤对于现场生产作业改善更具有说服力摄像时间分析法的种类①高速摄影——适合于动作速度快,难于区分动作单元的情况。②普通速度的视频录象——对正常速度下的复杂作业及联合作业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记录观察并分析。③低速摄影——与①相反,作业周期过长的作业进行时间压缩的间隔周期摄影。④数码摄影——广泛适用于对于现场改善、标准时间制定及教育培训(新产品量产)等。观测结果的记录记录用纸可以由技术人员自行设计,也可以使用坐标纸记录。记录要点:(以连续测时法为例)①周期性重复作业的作业单元内容必须在观测前记录清楚。②按作业单元的次序,记录单元作业结束时刻。③进行观测时间记录时,在每次测时栏目的一侧记录秒表的时刻,另一侧则记录相应作业单元的个别单元时间。这需要在作业观测完成后再进行计算并填入表格。另外注意时刻的连续性。观测结果的记录④在周期作业的标准作业条件下,出现偶发的不良对应作业时,应在最下栏“NO”处以(符号标识,并在时间栏以△或※等符号区别记入。⑤记录其平均、最大和最小值。几个周期的观测后会发现个别单元的偏差。此时将个别单元的平均及最大最小时间分别记录的话,会从中发现许多问题。平均时间是用于计算最终标准时间的基准。同时最大最小时间的差代表动作的标准程度,过大的话说明有不确定非标准作业的动作参与其中,必须进一步调查事实来解决这些问题。⑥记录次数:因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作业改善的情况下最少5次,标准时间测定时以5~10次为佳。剔除异常值——三倍标准差法(3s):假设对某一操作单元观测n次所得时间为:X1,X2,X3……Xn。则该操作单元的平均值为:nXin1inXn...X3X2X1X标准差为:nX)(Xi2ni标准工时测算剔除异常值——三倍标准差法(3s):正常值为X+3s内的数值,超过者为异常值。根据正态分布的原理,在正常情况下,若计算同一分布的抽样数值,其99.7%的数据应在均值正负三倍标准差内。如图示:标准工时测算标准工时测算决定观测次数:一般采用误差界限法,误差+5%,可靠度为+95%2n1iin1i2nii2iXXXn40N上式中,Xi——每一次秒表读数;n——试行先观测的次数决定观测时间:根据观测次数来测时,每一单元都有时间值,取所有时间值的算术平均数,即为该单元的操作时间。决定正常时间:正常时间=每个操作单元的观测时间*评比系数决定宽放时间:宽放时间=正常时间*宽放率(一般定为15%——20%)计算标准时间: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正常时间*(1+宽放率)=观测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标准工时测算评比评比的目的评比实际上是一种判断或评价技术,其目的在于把实际操作时间,调整到“合适适当”的操作者的“正常速度”上来,把观测时间转化为正常时间。几种评比方法介绍1、速度评比2、平准化法(Leveling)3、客观评比(ObjectiveRating)4、合成评比(SyntheticLeveling)速度评比就是时间研究人员将所观测到的操作者的操作速度,与自己理想中的理想速度(正常速度)作以想像的比较。速度评比(1)理想速度(正常速度)的建立,以下几种为国际公认的方法:1)行走:平均体力的男子,不带任何负荷,在平直道路上以4.8km/h的速度行走。2)分发扑克牌:30s内将52张扑克分成4堆的速度。230mm和80mm即为发牌的起点和终点距离。3)插销子:将30只销子插入30个空内,用0.41min的速度。速度评比(2)评比尺度:评比时需将观察者的速度与理想速度作精确的比较,所以必须有具体的数字表示其快慢,常采用60分法和100分法。凡观察速度与理想速度完全相同的给予60分或100分,观测速度大于理想速度,就给予60分或100分以上的分数;反之,给予60或100分以下的分数。至于具体多少分数,全凭经验与判断,经验愈多,判断愈精确。该方法带有很大的主观性。(3)化观测时间为正常时间正常时间=每个操作单元的观测时间X(时间研究人员的评比/正常评比)(即评比率)平准化法又称西屋法,为美国西屋电气公司首创,后来为劳雷、曼纳特和斯太基门德完成整个体系。此法应用最为广泛,它将熟练、努力、工作环境和一致性四者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评比因素,每个评比因素再分为超佳(或理想)、优、良、平均、可、欠佳六个高低程度的等级。A10.15A20.13B10.11B20.08C10.06C20.03平均D0.00E1-0.05E2-0.10F1-0.16F2-0.22熟练系数表超佳优良可欠佳A10.13A20.12B10.10B20.08C10.05C20.02平均D0.00E1-0.04E2-0.08F1-0.12F2-0.17努力系数表超佳优良可欠佳理想A-0.06优B-0.04良C-0.02平均D0.00可E0.03欠佳F0.07工作环境系数表理想A0.04优B0.03良C0.01平均D0.00可E-0.02欠佳F-0.04一致性系数表平准化法(Leveling)客观评比法是门达尔(Mundel)博士为将观测人员的主管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创建的一种评比方法。客观评比将评比分为两大步骤:第一步:将某一操作观测的速度同标准速度、正常速度相比较,确定两者适当的比率,作为第一个调整系数。第二步:利用“工作难度调整系数”作为第二个调整系数再加以调整。正常时间=实测单元的平均值X速度标准评比系数X工作难度调整系数客观评比(ObjectiveRating)以上几种评比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带有观测人员的主观判断,莫罗(R.L.Morrow)为了克服此困难,创立了合成评比(综合评比)法,这种方法是将操作单元的实测时间值与预定时间相比较,得到该操作的比较系数,再取其平均系数,作为该观测周期中所有操作单元的评比系数,其公式为:评比系数P=预定时间标准(Ft)/相同操作单元实测平均时间(0)合成评比(SyntheticLeveling)宽放时间作业时间中除净作业时间外,由于“作业者的生理需要”“作业方法问题”“管理需要”等原因,经常会造成作业中断产生作业内容以外的时间增加,这种不可避免的必要的时间增加,即时间宽放。简单的讲,作业中必须的停顿与休息时间为宽放时间。时间宽放的种类:一般宽放与特殊宽放一般宽放是指无论何种作业都需要的基本宽放。特殊宽放是指因作业的特殊性,如作业构成、管理方法的特殊许可的宽放。宽放时间宽放时间宽放一般宽放特殊宽放人的生理宽放私事宽放疲劳宽放作业宽放——由于材料、零件、工具及
本文标题:标准工时测定培训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01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