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部编二年级《绝句》的教学设计
部编二年级《绝句》的教学设计【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部编二年级《绝句》的教学设计”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部编二年级《绝句》的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绝句》,理解古诗的含义,理解诗句中“鸣”、“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积累背诵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3、情感目标:通过对古诗的学习,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难点:对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理解。三、教学流程:(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1、导入:同学们喜欢读古诗吗?我想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吧!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几首古诗就藏在图画里,我们一起去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出示《草》、《宿新市徐公店》的图片,请学生根据出示的图片背诵描写春天的古诗。)2、师: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生:春天)春天是美丽的、多彩的。有许多人歌颂过春天,有许多人赞美过春天,为我们留下了1篇篇优美的诗作。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吧。它的题目是《绝句》(课件出示)(板书:绝句,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生跟着老师书空)课件出示:绝句是一种古诗的体裁,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4、师: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78页,看看杜甫所写的这首绝句是几言绝句。(学生看后回答)(二)初读古诗,尝试感悟1、学生自由读古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古诗,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2、检查生字:要读好杜甫的《绝句》,必须穿过一个美丽的生字花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生字和拼音,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3、师:(课件出示节奏)读诗不仅要读准,还要读出诗的节奏,诗的韵味,这也是绝句的一个重要的特点,让我们通过一个游戏体会一下。4、对对子游戏。师:对对子,同学们都对过吧,和老师一起来对对子!师:两个、对生:一行师:黄鹂、对生:白鹭师:鸣翠柳、对生:上青天师:两个黄鹂鸣翠柳、对生:一行白鹭上青天(下两句同上)师生合作,师1、3句,生2、4句。男女生合作,男生1、3句,女生2、4句。5、师:好了,同学们,读得快乐吧?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去欣赏诗中的美景吧。三、看图说话,领悟全诗。1、同学们快看,多么美丽的风景啊?谁来跟大家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啊?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板书)2、感悟诗中的色彩。师:美丽的风景之所以打动人心,肯定少不了漂亮的色彩。你能找道这些景物的色彩吗?师: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子就发现了藏在这四种景物中的四种美丽的颜色,那么在课前导学单中有没有答对啊?现在,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这些美丽的风景。3、感悟前两句。(1)师:今天老师介绍两个新伙伴给大家认识一下,它们来了。(课件出示黄鹂翠柳的图片)师:谁来说说你看见了什么?(生:我看见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唱歌。如果学生没有说的很完整,比方说漏掉“两只”“翠绿”,就提醒他们说完整。提示:小鸟叫,可以用哪个字?(鸣,板书)师质疑:两个。“只”在古代汉语里不做量词用。师:你能找到藏在这幅画中的诗句吗?(课件出示诗句)(2)指导朗读。师:两只小黄鹂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话呢,它们在说些什么啊?随机采访:小黄鹂,你在说些什么啊?那你的心情怎么样?(指导朗读“两个黄鹂鸣翠柳”。(3)师:近处的柳树上有欢乐歌唱的黄鹂,那么远处的蓝色的天空中有什么啊?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蓝天白鹭图)。师:你看到什么了?(生:我看见了一行白鹭在天上飞。)一行:横着排叫行,竖着排叫列。(随机出示诗句)师:白鹭在蓝天飞翔,作者用了一个“上”字?你有什么感觉?请你来读一读?哪位同学能让白鹭再往上飞高一点?(请学生朗读)(一行行同学赛读,理解一行的意思。)(4)朗读前两句诗。师: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这是多么清新自然的一张画啊!多么美丽的一张画啊,你们喜欢吗?(生:喜欢)此时,大家已经和诗人心意相通了,诗人也很喜欢这风景,让我们用朗读读出你们的喜欢吧。4、感悟后两句。(1)师:看过高飞的白鹭,诗人的视线开始往下移,另一番景色出现在他眼前,这美丽的景色就在这两句诗中。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3)师:对于这两句诗,同学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生质疑,再让其他知道的学生回答,老师补充。)部编二年级《绝句》的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鹂鹭,能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门泊、万里船。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绝句》。3、借助贴图,难词质疑,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的感情,培养审美情趣。4、通过本课学习,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并提高鉴赏能力,同时引发学生萌动诗情,动手尝试写一写关于春天的诗。二、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愉悦之情。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关诗句的意思。2、品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引导学生体会语感。四、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题解题。1、谈话导入:现在什么季节?春天是什么样的?2、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华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这就是(揭题齐读)3、引导学生解题,介绍绝句与杜甫的资料。4、教师简介写作背景。二、初读诗句,读准字音、学会生字。过渡: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想读一读杜甫的这首即兴之作吗?1、学生按要求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会生字)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鹂鹭。指名读,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描红。(2)指名读诗正音。三、精读诗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一)借助贴图,理解诗意。1、学生默读,用笔画出诗中写到的景物。2、汇报交流,教师出示景物图。3、指名学生贴图,说说理由,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含意。4、出示整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那么,谁能读出诗人这种欢快的心情?谁再来读读看?(二)引导质疑,突破难点。1、引导质疑:读到这儿,古诗中还有那些地方,你们弄不懂的?2、交流释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窗含、千秋雪、万里船。窗含:窗?诗人透过什么看到翠柳、黄鹂等这些景物?(教师贴出窗框图)你们看,西岭上的雪就好像是镶嵌在窗户里的万里船:为什么说是万里?3、理解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指名说。4、教师小结:诗人正是透过窗户看到了近处的,远处的(相机板书:近景、远景)(三)诵读诗句,体会语感。1、既然是古诗,就要读出古诗的韵味。谁能说说怎样才能读出韵味?2、同桌诵读诗句,体会语感,尝试用斜线画出诗句中的停顿。3、指名同桌汇报:一生读,一生板演。其他学生点评。4、男女生按标记赛读、背诵。5、配乐齐背古诗。四、拓展练习,尝试作诗。1、引导学生背诵其他春天的古诗,并试着说说古诗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2、引导诗歌写法:这些春天的诗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抓住最能突出春天特色的景物,比如春雨、春潮、春柳,就能写出春天的蓬勃生机。3、出示有关春景图二幅。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春天,你们看(贴图)这是这是这些都是春姑娘的使者,看看图,想想还有哪些景物也是春姑娘的使者呢?让我们拿起笔来当名小诗人,写一写我们身边的春天,好吗?可以写儿歌这类现代诗,也可以模仿绝句写一写古体诗,题目自定。4、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可播放一段古典音乐)五、布置作业,让学生自选两项。1、背诵并默写《绝句》。2、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准备在早晨会的古诗园地向全班同学介绍。3、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春天的诗作,准备参加春之声赛诗会。4、把你已经创作好的春天的诗,向本班春之声诗刊投稿。六、板书设计: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部编二年级《绝句》的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3、有感谢情地背诵全诗。教学准备引导学生透景司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1、导入:同学们,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齐读)2、指句读“绝”。3、指生说记字方法。师:大家都知道,绞丝旁的字多与丝线有关。所以这个字也可以这样说:丝线染成颜色,称为天下独特,就是—绝。4、扩词:绝技、绝活、绝招。二、初读古诗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师范读,注意听老师读诗的节奏。这首诗的节奏是223。3、自由练读,注意节奏。4、师生合作,接读。5、同桌之间像我们师生合作读那样读。6、指名一对同桌读。7、男女生接读。8、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老师准备了这首诗的配乐,教师配乐读。9、指名一名同学来配乐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勒了一幅怎样画面?三、创设情境,细读古诗1、学习第一句诗(1)如果把诗配上画,按诗句的描绘,应首先画什么?(黄鹂)(2)出示“黄鹂”剪贴画。诗中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什么地方呢?(柳树间)(教师随机板画柳树,并贴上黄鹂)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可见此时正是早春时节,那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做什么?(鸣叫)怎样记信这个“鸣”字(谜语:鸟儿把口张,叫声真响亮)扩词:一鸣惊人、鸣叫、电闪雷鸣。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3)让我们用欢快的语调读第一句诗,注意节奏。2、学习第二句诗(1)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你们猜猜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白鹭)(2)出示“白鹭”剪贴画,并介绍: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在天空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3)诗中写的是一只白鹭吗?(不是)哪个词告诉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教师把一行白鹭贴上。)(4)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让我们齐读第二句,读出画面的美来。3、体会诗境(1)诗人作诗用语简洁明快,画面里的色彩,诗中都体现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的字吗?老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标出来(黄、白、青、蓝)。(2)在读课文前。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画面,结合诗句,大家可以按这样的句式来说:出示句式: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树,黄鹂,白鹭。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3)同学们描绘得真美啊,让我们把一、二句诗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4、学习第三句。(1)真是春意融融,生机勃勃,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另一处景物所吸引,是什么?是远处的西岭雪山(板画西岭)(2)西岭是位于成都西边的岷山,那里的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诗人说“千秋雪”。出示“今”的卡片,组词。加一点:“今”变为“令”,组词。现在我们给“令”加偏旁,按学生的汇报板书:岭、铃、羚、领、玲等,口头组词。“令”字变成“含”(变的过程中说:大家看,令字一点被咬掉,放在口中不咽下,就是---含)师:诗人从窗口向远望,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景色像镶嵌在窗框里一样。(教师边描述边画窗框)5、学习第四句诗(1)诗人向近处看,又看见门前的什么?(船只)问:船是停着还是行驶着?(师贴船)你是从哪个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泊位的意思。去哪儿的船?(东吴)我们一起来背一下百家姓前两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吴是一个姓氏。东吴是三国时期孙权在江苏一带建立的政权,所以东吴指江苏一带的地方。而杜甫是在四川成都,真是千里迢迢而来。(2)所以从东吴来的船只路途遥远,诗中用一个词---万里。现在同学
本文标题:部编二年级《绝句》的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079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