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实用5篇】
好范文解忧愁1/25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实用5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实用5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要求1、记忆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理解初步理解课文资料3、应用理清文章结构4、教育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毅力,有信心。做事坚持不懈的情感。教学重点初步理解课文资料,理清文章结构。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结构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一个颇有名望的教授,以一种特殊的身份,鼓励帮忙一位失去信心的小提琴手,使他最后能够应对成千上好范文解忧愁2/25万的观众成功的演奏,这就是我们这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16、唯一的听众)二、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资料。要求: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思考后发言: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忙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演出上为成千上万的观众演奏的事。三、自读课文,检查预习状况。请同学自由读课文,然后交流预习结果。练习:1、正音:沮丧大搅甭想调弦蹑手蹑脚2、写出下列字的部首:丧()幽()置()舍()学生用自我喜欢的方式交流汇报,教师行间巡视,适当点拨。3、组词:锯沮蹑扰溢授好范文解忧愁3/25据咀镊饶益受4、多音字组词:传舍乐觉5、填上适当的词语:真正的()可怜的()和谐的()美妙的()慈祥的()唯一的()有声望的()成千上万的()6、填关联词:(1)()每一天早晨,那位妇人都准时到树林听演奏,()我每一天演奏都极为认真,()两臂累得又酸又痛,()不间断。(2)我()能够应对观众演奏小提琴,是()得到了一位老妇人的帮忙。四、默读课文,理清思路认真默读课文,讨论课文的思路。一(1)。二(2-5)。三(6)默读交流,理脉络,为讲读做好准备。五、质疑问难边读文边思考,看有什么问题不明白?从不一样角度提出问题,并解决较易问题。六、作业:熟读课文好范文解忧愁4/25第二课时一、导入这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唯一的听众二、复习旧知1、透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资料有了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2、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肯定学生的提问)学生提出问题:1、课文为什么总是写到“平静地望着我”这句话?2、为什么结尾说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个“耳聋的老人”?教师根据学生了解和疑问,进行教学,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三、浏览课文1、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看一看课文几次写到“平静地看着我”这句话?用笔在书上勾出来。2、引:课文为什么三次写到这句话,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呢?下方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研究探讨。生快速浏览课文,用笔勾画。(三次)以小组为单位,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研究探讨。每个小组重点研究一次“平静地望着我”。好范文解忧愁5/25四、小组汇报,深入学文引导学生按顺序汇报师:“我”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变化?师:老教授对“我”说了些什么?读一读,谈一谈你的感受。小结: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给了我继续练琴的勇气和信心。第一次“平静地望着我”。(1)“她双眼平静地望着我”—在给我信心和继续练琴的勇气。(2)情绪变化的句子:兴奋-灰心-内疚-信心我锯床腿的声音并没有打搅老人,她反而平静地看着我,她在默默地鼓励我。语言:(三句)(1)感受:从老人的几句话中,能够体会到老人的良苦用心,她说自我是聋子,实际是在消除“我”的心理障碍。(2)练习读好这三句话。同学试读,互相评议。指读、齐读。边朗读边交流汇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读文,自主感悟,自由交流。引导学生读出每句话的不一样语气,培养学生的语好范文解忧愁6/25感。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体会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谈一谈。指导读好老人的语言第二次“平静地望着我”。(1)“她总是很平静地望着我”:她一向在鼓励我不断努力。(2)“我”行动上的变化:“我”不在乎别人怎样看,有毅力,这些都来自老人的鼓励。(3)找出人物语言,读出语气。(感谢、称赞)指读、齐读。边朗读边交流汇报小结:在老人耐心热情的鼓励下,我的技术在不断提高,这也正是老人所期望的,她发自内心地感到无比的喜悦。师:经过努力,“我”最后取得了成功。思考同学们提出的另一个问题。第三次“平静地望着我”。(1)“聋”为什么加引号?(2)老人双眼平静地望着我:好像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填词练习:词的特点:叠词好范文解忧愁7/25练习读好:齐读最后一层:回答问题:为什么总想起?(鼓励、帮忙)填词练习,训练学生的语感,帮忙理解课文资料。回答问题,水到渠成。五、回归全文1、激情朗读:课文“平静地看着我”等句子。2、语言训练:向老人说些什么?教师引读,学生接读。生发自内心地表达自我的感情。朗读法师生共读,升华情感。六、全文总结“我”对老人是一种什么情感?板书设计16、唯一的听众老教授平静地望着“我”应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感激敬佩《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第二篇】教材分析这是出自作者岳永利(落雪)先生笔下的1篇文章,好范文解忧愁8/25讲述了一名乐感极差的小提琴演奏男孩,羞于自己的乐技,而避开人群前往人迹罕至的小山上练琴。然而一旁的老人时常光顾听琴,默默地鼓励着男孩,使男孩恢复自信,不再羞于在人前拉琴,而日后每当在人群前演奏时都会想起当年那位鼓励自己的聋老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听过小提琴演奏的曲子吗?好听吗?当你们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时,你们,就是那曲子的(生齐:听众)师板书两字。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有一位小提琴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得益好范文解忧愁9/25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板书:唯一的)什么意思?2、师:来,咱们把题目读一遍,把“唯一”这个读好。(生齐读)3、师: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生提问)师: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很会学习,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二、初读课文1、师: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听好要求了: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还要认真思考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开始吧!(生自由读)读好了可以四人小组讨论讨论这两个问题。2、师:现在,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了吗?(1)“唯一的听众”师指谁?(生:老妇人)师板书师: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妇人呢?不错,好多同学都有了答案了,但老师相信学了文中的语句你的体会会更深。3、师:一看题目,我们知道这是1篇写人的文章,好范文解忧愁10/25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写人的文章呢?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学习方法。(生:语言、神态、动作、外貌、心理等)师板书。三、研读老教授语言1、师: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老教授那诗一般的语言,抓住语言来感受人物。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老教授的话,细细地读读,看看你能体会到什么?2、师:好的,谁愿意来展示展示?(1)“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师:老人真的聋了吗?她为什么要撒谎呢?(生:是想让小伙子留下来继续拉琴,不要灰心。)师:此时,你感觉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善良,板书)再来读读这个句子,用心感受老人这番真诚善良的语言。(2)师:当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可老人却说:(生读“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师:这句,你又读懂了什么?你说。此时,你又感觉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生说)好范文解忧愁11/25师:是啊,如此诚恳的老人,如此诚恳的请求啊,我们也来请求一次吧!(生齐读)师:谁会拒绝你的要求呢?对于我这音乐白痴,竟有人想当我的听众!谢谢你,很荣幸!(3)师:老人如诗一般的语言,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增添了几分自信,所以我每天坚持(生:练琴)。而老人也总不忘说上一句:(生:“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师:听出来了吗?老人在——(夸你、鼓励你呢)女孩子当当老妇人,也来夸夸!(齐读)男孩子也试试。师:此时,老人的心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呢?(生:我的进步)师:是啊,我呢?我的心呢?想象一下,此时你就是那位小伙子,你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感受呢?(生:感激老人的鼓励、肯定)师:正因如此,我的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生:喜滋滋的,有了继续努力的信心。)此时,你觉得这又是怎样的一位老人呢?(生说,板书)3、师:咱们再一起来感受感受老人那诗一般的语言。(齐读老人的话)4、师:现在,第二个问题有答案了吗?“唯一的好范文解忧愁12/25听众”,这位老人做了什么事情?(指名)四、小结师:在老人的不断鼓励下,我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咱们下节课来揭开谜底。好,下课。《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第三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溜走、割舍、抱歉、悠悠的小令”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老人的敬佩、感激之情。4、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二、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老人的敬佩、感激之情。三、教学准备课件三、教学过程好范文解忧愁13/25(一)导入1、今天我们来学习1篇新课文——《唯一的听众》(板书课题)。2、检查预习课件出示词语,教师重点指导“割、歉”的写法。理解“悠悠的小令”,读所在的句子,体会“反衬”这种写作方法。读“悠悠的小令”所在的段落,体会并理解写作方法:“一切景语皆情语”。(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我”先后在哪些地方拉小提琴?都有哪些听众?心情有哪些不同?请你用心读一读课文,然后概括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家人是如何评价“我”的琴声的?这样的评价对我来说犹如什么?“我”的心情如何?(四)、品读文字,体会情感过度:后来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我”,她是?1、品味描写“我”发生变化的句子,引出老人的“三次望”,体会人物情感。2、最美不过初相见读课文的4—6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我”心情好范文解忧愁14/25的变化,老人语言的魅力。3、升华情感,体会“我”对老人的敬佩之情。引读:在许多年后,当你遇到各种困难时,你的耳畔总会有一个声音对你说:“真不错。.。.。.小伙子。”小结:也因为这种情感,他发现自己变了,我们一起来读:(课件出示句子)。(五)、揭开美丽的谎言1、当你知道老人的真实身份后,你会说()。2、拓展:读一读原文。3、大声的对老人说一句,“谢谢你,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第四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文中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语句,通过老妇人的语言和眼神,体会“我”练琴过程中心理、行动上的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老妇人的美好品德,鼓励学生建立自信,努力进取。二、教学重点:好范文解忧愁15/25通过老妇人的语言和眼神,体会“我”练琴过程中心理、行动上的变化三、教学难点:合理想象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四、教学过程候课活动:用“美”组成词语来填空:()的心灵()的曲子()的早晨一、谈话导入,复习激趣。(导入)同学们,人世间最动听的话语是关爱的话语,最感人的故事是真情故事,最伟大的力量是爱的力量。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令人心动的文章——《唯一的听众)1、谈谈上节课的收获。说话练习:开始,“我”连一支曲子都拉不好,后来开始,“我”害怕拉小提琴。后来开始,“我”被家人称为音乐白痴。后来2、说说上
本文标题: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实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290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