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4篇)
好范文解忧愁1/37《数星星的孩子》教案(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数星星的孩子》教案(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数星星的孩子》教案1教学目的1、学会五年制第三册12课《数星星的孩子》的12个生字和这些字组成的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长大以后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刻苦钻研精神的结果。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张衡小时候是怎样观察和研究解课文星星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使学生懂得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好范文解忧愁2/37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抬起头,就看见蓝天上有许许多多明亮的星星,一闪一闪的,非常有趣。你们有没有数过星星呢?离我们现在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小孩,他却数起星星来了。他为什么要数星星,又是怎样数星星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读课题。指名读、齐读,注意多音字:数(shǔ)星星。二、审题从课题中你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吗?(在“孩子”下加着重号)写这个孩子的什么事?(“数星星”下加着重号)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范读全文。问:数星星的孩子是谁?简介张衡:张衡是我国古代东汉人,离现在已经近二千年了。他从小就喜欢观察大自然,以后又刻苦钻研天文知识,后来成为一位非常有名的天文学家。2、自读课文:①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②哪几段写张衡小时候的事?写他小时候的什么事?他长大后怎样了?课文哪段写了?好范文解忧愁3/37③在文中划出本课田字格中的生字词,看看是在哪句话里出现的;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3、检查以上三个问题的落实情况:(1)抽卡片认读生字词。①数:多音字。在“数星星”中读shǔ,在“无数”中读shù。②“之、勺、睡”几个字是翘舌音,“组”是平舌音,“名”是后鼻音。(2)指名分段读课文:课文第1—5段写张衡小时候的事,第6段写长大以后的事。四、讲读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张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干什么?(读词卡:“晚上”、“院子”、“数星星”)2、演示幻灯片,理解比喻句: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夜空,课文用哪句话来描写?请小朋友划出这句话,并读一读。比较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天空中有无数颗星星。(读词卡:“颗”)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分析第二句话。这句话把星星比作了什么?为什么好范文解忧愁4/37把星星比作珍珠呢?“无数”说明了什么?“碧玉盘”指的是什么?课文用这个比喻句写出了星星的美。再齐读这句话。3、观察插图。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读词卡:“靠着”)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他数得认真?“一直数”4、指导朗读句子“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读“一颗、两颗”时要放慢些,“一直”要读重音,表现出他仔细、耐心。5、齐读第一段。五、学习部分生字词1、指名读词卡:数星星、晚上、院子、靠着、颗。2、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熟字和部首分析,记忆字形。3、组词:数()()()靠()()()除了说“一颗星”外,还可说一颗什么?六、指导写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好范文解忧愁5/371、出示词卡指名认读:晚上、院子、靠着、数星星、颗。2、根据以上的词语把第一段意思说一说。张衡数星星多认真呀!一直数到几百颗。奶奶和爷爷是怎么说的?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讲读课文第二段1、奶奶怎么说的?小朋友自己读读看。2、女生读奶奶说的话。注意奶奶是笑着说的,要读得很亲切。(女生朗读第二段)。3、奶奶说的话里哪个词说明张衡是经常数星星的?“又”说明他经常数。今天又数了,一数就数了几百颗。张衡数星星真刻苦啊!4、奶奶对数星星有什么看法?把奶奶说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三、讲读课文第三段1、张衡是怎么说的?默读张衡说的话。张衡同意奶奶说的话吗?你怎么知道?(“看得见,就能数得清。”)2、他为什么说能数得清?“总是”是什么意思?(指名两个小朋友读二、三句话。突出:是……不是……总是)3、张衡怎么会知道这些的呢?(仔细观察)好范文解忧愁6/374、齐读第三段。指导读出肯定的语气。5、分角色朗读第二、三段。小结:奶奶认为星星数不清,张衡却说数得清。因为张衡他经常数星星,而且仔细观察,知道了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那么远。四、讲读课文第四段1、爷爷走过来怎么说?把爷爷说的话全部找出来。(自由读爷爷说的话)齐读词卡:“爷爷”。2、爷爷说了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指名读爷爷讲的话。一人读一句。(指名轮读)指名五个学生讲这五句话。一人说一句,用讲话的语气说说。(指名讲述)3、爷爷赞成谁的意见?为什么?爷爷说的话跟张衡说的哪些话意思是一样的?齐读词卡:“之间”。“之间”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明星星的运动是有一定规律的)4、爷爷还告诉张衡哪些新知识?读词卡:“一组”、“名字”5、出示图片,让学生区分哪是北斗星?哪是北极星?并让学生用笔把北斗星连起来,说说北斗星是什么样子?好范文解忧愁7/37比较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那七颗星叫北斗星。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读词卡:“勺子”、“北斗星”)分析第二句话。(具体地说出了北斗星分布呈勺形)6、北斗星和北极星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在图上比划一下北斗星是怎样绕着北极星转。师简单介绍:北斗星以逆时针的方向绕着北极星转。在地球上看北极星,它几乎是不动的。北斗星绕北极星一圈就要用一天一夜的时间。7、齐读第四段。8、指导学生用“爷爷告诉孩子……还告诉他……”的句式口述爷爷的知识。(两点新知识:第一,我们的祖先把星星分成一组一组的,还给起了名字;第二,教他认识了北斗星和北极星以及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五、学习部分生字词1、指名读词卡:爷爷、之间、一组、名字、勺子、北斗星。2、记忆字形。比一比:爷——爸,组——姐——祖,名——各,勺——句。好范文解忧愁8/37数笔画:之、斗。六、指导写字七、巩固生字1、抽读两节课中学的生字词。2、做课后题2。指名上台写。写完后齐读。3、形近字组词:颗()爷()组()勺()名()棵()爸()祖()句()各()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1、出示词卡指名认读。2、复问:爷爷告诉张衡哪些天文知识?二、讲读课文第五段1、指名读第五段。2、复问:爷爷的话是真的吗?这句话后面用的什么标点符号?说明什么?应怎样读?(指名朗读)3、张衡听了爷爷的话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读词卡:睡)4、这里“几次起来看星星”的“几次”能省掉吗?一夜起来几次,他观察星星多么细致,多么有恒心啊!好范文解忧愁9/37指导朗读:“几次”要突出,这句后面停顿长些,说明他在仔细观察。5、他看到了什么?“果然”什么意思?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6、齐读第五段。三、讲读课文第六段齐读第六段。思考:张衡为什么会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刻苦钻研”什么意思?四、总结全文1、结合板书,。总结谈话。课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张衡数星星,一直数了几百颗,说明数得认真。从奶奶的话说明他经常数星星;从他自己说的话,说明他数星星认真仔细。爷爷告诉他天文知识后,他认真看,认真想,说明了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刻苦钻研,所以后来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2、分角色朗读全文。提问: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知识?我们要向张衡学习什么?五、指导书写生字“睡”六、巩固生字1、抽读所有生字词卡片。2、听写词语。好范文解忧愁10/37《数星星的孩子》教案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并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的三个问题。3.能按要求完成课后练习2,能说出课后练习3每组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了解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长大以后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12个生字。2.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12个生字,掌握它们的音形义。(二)能正确认读本课生词并理解词意。好范文解忧愁11/37(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四)指导书写生字。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三、教学过程(一)写出课题。提示“数”(sh()的读音。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标出自然段。2.指名三人读课文,分别读1~3自然段,4~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说说这课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这课讲了张衡数星星的事。)3.老师简介张衡生平事迹。张衡(公元78年~139年),是我国汉朝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学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用水力推动的观测天体的浑天仪和观测气象的候风仪。他创制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他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由于张衡在天文、地理、历法、地震、器械等许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学者和科学家,政府于1956年重修了他的坟墓,科学院院长为好范文解忧愁12/37墓碑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张衡小时候的一件事。(三)学习本课生字词。1.自学生字,了解音形义。2.检查自学效果。(1)字音:数:它是一个多音字,在“无数”中读sh),在“数星星”中读sh(。斗:它是一个多音字,在“北斗星”中读d%u,在“斗争”中读d^u。(2)字形:最后一横略短些。楚:上半部分是一个“林”,注意两个捺都改成点,下边的笔顺是:(3)词意:一闪一闪:本课形容星星的光,忽明忽暗。之间:表示在两个事物或时间的中间。距离:在空间或时间上的相隔。在本课是指两颗星相隔。北斗星:由七颗明亮的星星组成的,分布呈勺子的好范文解忧愁13/37形状。无数:难计算出数,形容非常多。清楚:事物容易让人辨认、了解。在本课中是“明白”的意思。3.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然后再读字词,记忆字音、字形、词意。4.指导书写,让学生写字头。(四)作业。1.写生字各一行。2.熟读课文。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中的三个问题。(二)了解张衡从小爱好天文,喜欢研究,长大以后才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一)理解课文第一至五自然段的内容,了解张衡在小时候是怎样爱好天文,喜欢研究的。(二)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好范文解忧愁14/37三、教学过程(一)先学第6自然段,知道这段主要内容。1.课文的哪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第6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2.读了这段你还知道了些什么?(张衡是汉朝人,后来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3.齐读第6自然段。(二)学习1、2、3自然段。1.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夜空的美丽。(1)出示投影。(课文第一幅插图,即夜空的美景。)(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夜空的美丽。然后再读书里写夜空的话。(3)出投影,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这两句话的意思基本一样,但第二句更具体、生动,因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星星比作了珍珠那么美丽。)(4)范读这句,自己练读,齐读。2.出示投影。(课文第二幅图。)(1)找书上有关的句子,说说谁在干什么?(2)指名有语气地读第1自然段。3.学习2、3自然段。好范文解忧愁15/37(1)指名读奶奶的话,说说为什么奶奶叫张衡“傻孩子”,“又”说明了什么?(“傻孩子”说明奶奶对张衡很疼爱,“又”说明了张衡是经常数星星的,他从小就对天体现象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不止一次这样做。)(2)指名读张衡的话,说说他说了几句话。再指三人每人读一句并说出句意。(共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第二句说星星不是乱动。第三句说两颗星之间总隔那么远。)问:从张衡说的这三句话中,你看出什么?(张衡不仅数星星,也注意到了星
本文标题:《数星星的孩子》教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292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