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精编3篇
写作好帮手1/7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精编3篇【导读】这篇文档“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精编3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1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认识电解池组成,理解电解原理并初步掌握电解电极反应式的书写。(2)学生学会利用对比总结的方法,比较学习离子放电顺序。(3)综合分析设计实验验证电解池两极产物。2、过程与方法(1)综合应用化学和物理知识动手实验,体验电能与化学能转化的探究过程;(2)应用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取信息,应用分析、推理、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分组实验与讨论,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写作好帮手2/7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2)通过探究实验的操作,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能力,感受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体验科学研究的严谨与艰辛。四、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电解原理;2、教学难点;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放电顺序判断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六、教具准备教师:电解池、CuCl2溶液、KI淀粉试纸、多媒体课件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2板书二、醛类1、概念及结构特点:分子里由烃基和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设问①饱和一元脂肪醛的结构式的通式应如何表示?②醛类的分子式通式应如何表示?(学生讨论,分析,推测)写作好帮手3/7第八区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①醛类的结构式通式为:或简写为RCHO。②分子式通式可表示为CnH2nO追问③醛类分子中都含有什么官能团?它对醛类的化学性质起什么作用?④醛类物质应有哪些化学性质?提示结合乙醛的分子结构及性质分析。(学生热烈讨论后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并板书)板书2、醛类的主要性质:①醛类分子中都含有醛基官能团,它对醛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②推测出醛类物质可能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与银氨溶液及新制的Cu(OH)2反应。联想启发⑤如果醛类物质有这些化学性质,则体现了醛基有什么性质?(学生积极思考,猜测应该是氧化性和还原性。)师:在醛类物质中还有另一种比较重要的醛即甲醛,今天我们来学习甲醛的结构及性质。板书3、甲醛写作好帮手4/7(1)甲醛的结构分子式:CH2O结构简式:HCHO结构式:强调结构特点为羰基两侧是对称的氢原子,与其它醛类物质不同,甲醛分子中相当是含有两个醛基。板书(2)物理性质甲醛又称蚁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35%~40%的甲醛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提示根据乙醛的化学性质思考甲醛应有哪些化学性质。(学生讨论、回答)提问谁能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板书(3)化学性质①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HCHO+H2CH3OH②具有还原性。HCHO+4Ag(NH3)2OH→(NH4)2CO3+4Ag↓+6NH3+2H2OHCHO+2Cu(OH)2→CO2+2Cu2O↓+5H2O板书(4)用途师:甲醛在工业上,可制备酚醛树脂,合成纤维、生产维尼纶等,也用于制福尔马林。小结以上学习的是醛类的概念及甲醛的性质和用途。写作好帮手5/7补充丙酮的官能团是羰基,主要化学性质:可催化加氢生成醇,但不能被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等弱氧化剂氧化。总结指导学生对这节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如:醇、醛、酸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思考、整理、归纳得出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3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之前的章节中,已对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做了详细的介绍,为本章内容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而本节课中对晶体常识的介绍,则是以后学习各种晶体结构与性质的一个重要开端。关于晶体的常识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三部分: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2、晶体的特点;3、晶体的制备。从教材看,本章首先从人们熟悉的固体出发,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引出了晶体的特征和晶胞的概念。从外形、微观角度和物理性质等方面讨论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并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学生充分体会的化学的意义。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是研究晶体结构的最基本概念,教科书利用图片、比喻等方式介绍了晶体与晶胞的关系,并通过例子介绍了如何计算晶胞中所含的原子写作好帮手6/7数。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对晶体与非晶体在宏观上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微观本质了解并不多,基本可以运用在前几个章节学习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知识对本节课进一步学习。再通过设计合适的情境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的各种性质。高一15班是西安交通大学少年预科班,具有较高的实验素养和理论知识以及对科学强烈的探究精神。所以本节课在知识的理论性上可以适当加深,满足学生的需要。三、设计理念:本教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实物展示和形象比喻等教学方式,使学生自主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不同,激发学生探究晶体和非晶体本质区别的热情。通过晶体和非晶体微观上的本质区别,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宏观性质上的区别,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思维方法。建构起晶胞的概念,形象比喻的方式,体会晶胞与晶体之间的关系;再以课本上的问题设置矛盾,通过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的适当点拨,总结归纳出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个数的计算方法,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写作好帮手7/7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与技能1、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2、掌握晶体的基本性质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常识、感情经验从宏观特征逐步过渡到微观特征,认真把握内部有序造就了外部有序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探究晶体结构的兴趣,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辨证思维教学重点:晶体和晶胞的概念;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上的差异教学难点:晶胞的结构、晶胞中微粒数目的计算
本文标题: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491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