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海上搜救中心年度工作总结范文(4篇)
海上搜救中心年度工作总结范文(4篇)【导读】这篇文档“海上搜救中心年度工作总结范文(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海上搜救情况简报【第一篇】海上搜救情况简报(第二期,总第九十一期)2001年全国海上搜救情况2001年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及全国各级海(水)上搜救机构在国务院、中央军委及交通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作下,认真履行海上人命救助的职责,充分发挥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及各地方搜救中心、分中心的职能作用,尽职尽责,忠于职守,克服困难,取得了较好成绩,为航行在我国搜救责任区水域的船舶提供了救援保障,为我国经济、航运、海洋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搜寻救助工作总体情况2001年中国搜救中心及全国各级海(水)上搜救中心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南,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牢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从事各种海上及航空活动的人员提供人命救援保障的思想,充分发挥在海(水)上搜救活动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在历次海(水)上人命救助活动中,组织、协调了海事系统、救捞系统、海军以及大量社会各部门、各单位的救助力量对海(水)上遇险人员进行救助,较好地履行了所担负的职责和应尽的国际义务。2001年1月1日2029时,广东省汕头大明船务公司所属“昌盛”轮在福州海面东引岛附近海域因遇大风,船舶左倾20度,船舶发出遇险求救信号。福建海事局接报后,迅速组织协调救助船“沪救1”和海军“758”舰前往救助。救助船克服风大浪高等不利条件,1月2日0820时,赶到“昌盛”轮所在海域,由“沪救1”轮将船上11名船员全部安全救下。1月7日1430时,浙江台州路桥秦丰船务公司所属“秦丰16”轮,因遇大风在长江口附近海域搁浅,船舶随时可能翻沉。上海海事局接报后,立即派出所属“海巡1006”艇对遇险船员救助,1月7日1905时“海巡1006”克服风大等不利因素,赶到事发现场将遇险船上12外船员全部救下。2月17日1430时,福建籍渔船“闽诏龙58041”在湛江外罗门水道外遇风浪搁浅,船上15名渔民发出求救警报。湛江海事局接报后迅速组织协调“边防44074”艇4等艘救助船前往救助。事故现场风大浪高,周围水很浅且有浅点,救助非常困难。经过救助人员共同奋战终于使14名渔民获得生还。2月25日2255时,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接福建省华江海运公司报:该公司所属“汇丰”轮在厦门市西南约60海里海域,因船舶遇险,船上15名船员乘救生筏在海上漂泊待救。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接到中国海上搜救中心通报后,果断组织协调当地海军“712”舰前往救助,26日0720时,海军所属“712”舰发现15名船所乘的救生筏并将他们救起。7月1日1300时,海南金海船舶运输公司所属“金海鸥”轮在海南省海口港东北40海里处遇今年第3号台风袭击,船上共有12名船员落水失踪。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接报后迅速协调交通部救捞局所属“德鲲”轮赶往现场。同时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广东省搜救中心、湛江海上搜救分中心迅速行动,与广州军区、中海直、南海舰队等单位联系,组织、协调救助。经历时3天的海上联合搜救行动,终于救起9名船员。7月15日1145时,重庆市金宏祥航务有限公司所属客船“宏发”轮,在长江重庆市忠县附近水域,因机舱高压油管爆炸导致失火,船上共有船员和旅客292人。险情就是命令,长江海事局及其所属部门接报后,立即组织力量,派出“监督055”、“监督6”、“监督95”三艘巡逻艇赶赴现场施救,同时协调“公路304”、“长通2号”及客渡轮“冬忠号”等船舶过驳“宏发”轮上旅客。经当地海事部门和船方的共同努力,“宏民”轮大火被补灭,船上262名旅客的生命转危为安。7月28日1020时,中波轮船股份公司所属“永兴”轮在海南岛东南240海里处,一名船员二个手指被压断,请求救助。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接报后,立即协调救助力量前往救助,并通知“永兴”轮转向,全速开往海南三亚港。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先后协调了海军9115号直升机和789号艇前往“永兴”轮,于2300时由海军789号艇将受伤人员接下送到永兴岛,并由海军派飞机将伤员关往海口市救治。8月10日,受2001年10号热带风暴影响,有9艘中国渔船,共128名渔民在海南岛三亚港西南20-30海里范围内遇险。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接报后,中国海上搜救中心领导亲临搜救中心值班室指挥协调搜救工作。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协调了救捞局、南海舰队、渔政、海警、海关等部门,先后派出“穗救202”、“163舰”等4艘舰艇及“南海215”、“滨海511”、“中国渔政46011”和“南澳”轮等40多艘其它船舶赶赴现场实施救助。海南海事局发布航海警告,通知过往船舶注意协助搜救。11日0800时,又协调5架直升机参加搜救(其中南航部队3架、阿科中国公司南山基地2架),经全力救助,共有100名渔民和3艘渔船获救。11月10日2350时,广州运洋运输公司所属“毓淇海”轮在南中国海黄岩岛东北20海里处,发现“HOFENG8”轮的救生艇,艇上共有19名菲律宾船员,经“毓淇海”轮全力救助,遇险船员全部被救起,并于11日1925时将获救人员安全转移到菲律宾籍“EDSA002”船上。11月14日1150时,香港友航轮船有限公司所属“HAMGMAM”轮,在距高雄港120海里处,因船上有1名船员受伤,请求救助,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接报后,迅速与台北中华搜救协会协调求援事宜,11月14日1620时,台湾中华协会派出的直升机飞往求救船舶所在海域将受伤船员接走,送往高雄救治。11月16日0350时,玻利维亚籍“星光”轮,从大连开往仁川途中,在大连圆岛以南附近水域发出遇险求救警报后沉没。辽宁海事局接到报警后,迅速组织并派出所属“海巡021”、“海巡022”赶赴现场,并协调事故现场附近的“白龙泉”轮、“鲁荣油27”轮、“建设”轮等参加搜救。在辽宁海事局全力组织、协调救助下,11人全部被救起。12月11日0430时,深圳海事局接香港海上搜救中心通报:广东东莞石龙水上运输公司“东运419”集装箱船,在深圳赤龙湾蛇口洪附近水域沉没,船上共6名船员全部落水。深圳海事局接报后,迅速派出所属“海巡1601”、“海巡1602”赶赴现场,并协调蛇口公安派出所、蛇口水上消防中队快艇到现场协助搜救。11日0525时,成功将6名落水船员全部救起。12月17日0700时,山东省青岛大洋船舶货物运输有限公司所属“航海6号”轮,从天津开往福州途中,在江苏射阳河口东南约100海里处因遇大风,船体进水发出求救信号。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接报后,迅速通知连云港海事局组织救助,经连云港海事局协调,附近航行的“长新101”、“海发运5”全速前往现场搜救。经全力救助,23名船员全部生还。2001年海(水)上人命救助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全国海上搜救工作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重视。交通部黄镇东部长、洪善祥副部长经常到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了解、检查搜救工作情况,对水上险情及应急搜救工作多次作出批示。一旦发生重特大险情时,从交通部、交通部海事局到各级人民政府领导都亲临搜救中心值班室组织、协调、指挥搜救行动。其次,在海上人命救助中,特别是在情况紧急,远离海岸的情况下,军队积极参加海上人命救助活动,对目前增强我国海上人命救助力量是极大的支持。而且,使我国人命救助工作在远离海岸也能有效实施,提供救助保障工作最大限度的覆盖了我国承担的搜救责任区。三是加强协调和合作。通过各种救助力量的相互补充和配合,国际和地区间的搜救合作得到了加强。我国各海上搜救中心在过去的一年中,除与军队加强合作外,还加强了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等航运单位及海洋石油、海洋局、渔业水产部门、沿海城市所属的直升机公司等的协调工作,使全国海上搜救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四是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一年来,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及全国各级海上搜救中心,在海上搜救活动中积极与越南、日本、韩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多次成功合作完成了对海上遇险人员实施救助的任务。五是非运输及乡镇个体运输船舶是造成水上死亡、失踪人数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这两类船舶造成死亡和失踪人数占全年我国水上死亡失踪总人数的80%以上。特别是水库、湖泊及各水网支流水域突出,险情发生次数不到全国总数的14%,而死亡失踪人数却占全国总数50%以上。二、提高认识,注重管理水上发生人员遇险情况大多是突发事件,由于人在水中特别是低水温情况下存活时间短,加上受气象条件等不利因素影响,海上救助工作的难度很大。突出表现为:救助对象位置不确定、救助环境困难、救助距离远、救助时效性强等。国际海事组织为保障和规范沿岸国切实履行对海上遇险人员的施救和海岸值守及搜救服务的义务,制定了《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我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充分认识到履行国际义务、树立航海大国形象、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的重要意义,结合海上人命救助工作特点,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海上人命救助不仅仅是对海(水)上遇险人员的救助,而且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事,是为从事海洋和航海事业人员的根本利益提供安全保障的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为提高我国搜救人员的业务水平,规范搜救行为,全国各级海上搜救中心建立和完善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和程序,从而提高了我国搜救队伍的整体水平。2001年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编写了《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重特大险情反应程序》。为尽快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搜救技术,与国际接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组织翻译了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海事组织《空海联合搜救手册》。同时还开办了“中国船舶报告系统”培训班,为各海上搜救中心值班人员应用中国船报系统打好了基础。为保障搜救通信中数字选择性呼叫(DSC)系统正常运转和及时接收DSC报警信息,交通部海事局在京组织召开会议,理顺了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了安全遇险通信的畅通。三、加强基础工作,提高搜救水平1、积极部署,充分准备为减少台风、冰冻等恶劣气象条件对我国海上运输生产造成损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下发了《关于做好2001年水上防台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冬季海上航行和作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海上搜救中心、海事局及航运单位提早做好防范措施。广东、海南、福建等各海上搜救中心也在台风季节到来之前,积极布置台风季节的防抗台风工作;辽宁、河北、天津等海上搜救中心在冬季到来之前就北方海区的冬季气象、海况的特点抓紧部署工作,并针对本辖区的具体特点,先后下达了加强冰期防范工作的通知,加强对冰灾认识及防冰措施的宣传教育,同时主动向有关部门了解冰情,做好应变防范工作,保证了冰期船舶航行、靠泊、作业的安全和港口生产的顺利进行。2、锻炼队伍,提高应变能力为更好地履行《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检验我国在海上救助行动中军地联合对遇险人员和船舶救助的组织、协调、指挥水平,锻炼我国海上搜救队伍,提高我国抗突发海难联合救助的能力,经交通部、海军批准,2001年9月26日,命名为“海救一号”的我国首次军地海上联合搜救演习在青岛附近海域举行。由海军北海舰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海事局共同策划了演习方案,在这次演习中,军地共出动舰艇、船舶23艘,飞机5架,成功演练了搜寻救助海上遇险人员、消防灭火、堵漏排水和海上清污等科目。此次演习,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军地各方协调一致、目标明确、任务清楚、部署周密、指挥得力,达到了预期效果,为今后切实做好海上搜救遇险船舶、船员和航空器工作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此次演习是对我国北方海区包括人命救助、海上消防和防污在内的各种应急反应能力的演练,真实地反映了遇险、报警与施救的全过程,同时充分展现了从军队到地方,从专业力量到社会力量,从空中到海上立体的搜救、消防和溢油应急战斗场面,是对我国海上搜救综合的组织、协调、指挥能力的检阅;也是对我国海上搜救采取军地联合救助形式的一种有益尝试。通过演习充分说明了海上搜寻救助是一项需
本文标题:海上搜救中心年度工作总结范文(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499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