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1、期末车辆数量:指报告期末即最后一天的在册车数,包括完好和非完好停驶车数,即营运车数总和。•2、标计吨位:指车辆在落户登记时车辆管理部门核准的车辆装载吨位。•3、实载吨位:指罐车罐体容积与运输货物比重乘积,混装货物的罐体,以主要装载货物比重为依据计算,除罐车以外的其他货运车辆实载吨位与标记吨位相等。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4、“货运量”与“货物周转量”总称为货物运输量。•①货运量:在报告其内实际运送的货物重量。•在核算时,以货票记载的货物实际重量为计算依据。其计算单位为吨。在计算货运量时,不论货物运距的长短或货物种类如何,只要是办理运输手续收取运费的,每运送一吨即计算一吨货运量。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②周转量:在报告期内实际运送的每批货物重量分别乘其运送里程的综合数。•在核算时,货物运送里程应以货票上记载的起运和卸货地点的距离为计算依据。其计算单位为:吨公里。•周转量=货运量(吨)×载重运距•③运输收入:主要有长途收入和短途收入两种•长途运输收入=货运量(吨)×载重运距×合同运价•短途运输收入=货运量(吨)×合同运价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5、完好率:是指完好车日在总车日中所占的比重。又称车辆技术完好率用以反映车辆的技术状况、技术管理和车辆修理、保养工作水平。其计算公式为:完好率=完好车日/总车日×100%•6、工作率:是指工作车日在总车日中所占的比重。用以反映车辆的利用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工作率=工作车日/总车日×100%•7、停驶率=停驶车日/总车日×100%;停驶率+工作率=完好率8、里程利用率是指重车行程在总行程中所占的比重。用以反映车辆行驶里程的利用程度。其计算公式为:里程利用率=重车行程/总行程×100%•9、月平均车数: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所拥有的营运车辆。计算公式为:月平均车数=总车日÷当月日历天数。•10、月平均车吨: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所拥有的车辆总吨位,均按照车辆实载吨位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月平均车吨=总车吨日÷当月日历天数。•11、营运总车吨日:为报告期内每日拥有车辆实载吨位累加而得,其计算公式为:∑(单车总车日×单车实载吨位)。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11、总车日:指报告期每天所有营运车辆的累计数。不论车辆技术状况如何,只要在企业保有一天,就统计为一个车日。统计方法为:报告期内每日车辆拥有数累加之和。•12、完好车日:报告期总车日中,车辆技术状况完好,不进行修理或保养即可参加运输的车日。包括由于各种非技术性原因而停驶的车日。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13、工作车日:指在完好车日中,实际进行工作的车日。车辆只要在当天出过车(以签发的行车运单为准),不论其出车时间长短、完成任务多少,也不论其是否发生修理、停驶或中途机械事故,均统计为一个工作车日。•14、全行程:是指车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行驶的总里程数。•15、载重行程:是指车辆在总行程中载有货物的行驶里程。车辆只要是重车行驶,不管装载多少,均应作为重车行程计算。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16、载重行程载重量:又称重车吨位公里。指车辆重车行程的载运能力。计算公式为:载重行程载重量=∑(单车单趟载重行驶里程×单车实载吨位)。•17、全行程载重量:又称总车吨位公里。指车辆在总行程中的载运能力。计算公式为:全行程载重量=∑(单车单趟全行程×单车实载吨位)。•18、运输配送车辆油料定额消耗量:指营运汽车实际行驶里程或完成运输量,按规定的燃料消耗定额应消耗的燃料数量,计算公式为:汽车定额消耗量=重车定额×(短途重车+长途重车)/100+空车定额×(全行程-短途重车-长途重车)/100.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19、运输配送车辆油料实际消耗量:指营运汽车进行运输生产实际消耗的燃料数量。•20、油料节超:实际油料消耗-定额油料消耗.•21、轮胎报废条数:是指报告期实际报废的轮胎数。翻新轮胎各单位按照一定比例折算后进行统计。•22、“报废轮胎行驶公里”应按照报告期已报废轮胎的轮胎卡片内容填写定额胎公里和实际胎公里数据。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23、定额总胎公里:指按照轮胎行驶里程定额计算的各类轮胎定额公里数的合计。统计方法:定额总胎公里应为各报废轮胎定额公里数累加和。•24、实际总胎公里:指各类轮胎实际行驶里程的合计数。统计方法:实际总胎公里应以报告期报废轮胎的轮胎卡片中登记的实际胎公里数值累加而得。•25、材料费消耗定额:指报告期单车完成工作量与单车材料消耗定额乘积的累加和。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26、实际材料消耗费:指报告期单车实际材料消耗费累加和。•27、修理费消耗定额:指报告期单车完成工作量与单车单位修理费消耗定额乘积的累加和。•28、实际修理费:指报告期单车实际修理费累加和。•29、趟次:•在运输趟次统计中,单车每派出执行运输、配送任务一次记为一趟,多仓车辆一车分卸几处的只能统计为一趟,如果分卸地点既有短途又有长途的,统一规定计入长途趟次统计,同时车公里也计入长途统计,不得在短途趟次和短途车公里进行重复统计,但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应按长短途分别统计。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如一辆双仓车辆载运10吨汽油和12吨柴油,汽油载重行程25公里,柴油载重行程32公里,则应将汽油运量10吨和周转量250吨公里计入短途统计,应将柴油运量12吨和周转量300吨公里计入长途统计。短途趟次记为0,长途趟次记为1,不能统计为2趟。短途车公里不予统计,只统计长途车公里32公里,不能在短途栏填报25公里又在长途栏填报32公里或者在长途栏汇总填报25公里+32公里。如果从卸完汽油地点到达柴油卸运点有绕路情况,则应将多行使的公里数计入全行程进行统计。•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30、固定成本:按实际上报,其中“其它”是指运管及附加、罐检标定费、年检年审费、修理二级检查发证费、车船使用税、城市年票。•31、变动成本:“燃油费”用仅填报单车消耗燃油的费用;“材料”包括配件和其它材料;“修理费”为车辆维修工时费;“人工费用”包括驾驶员、押运员工资及工资附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公积金、差旅费和奖金等;“其它”包括:洗罐费、油品进出口铅封费、GPS监控系统运行费等费用。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32、管理费用(仅指车队或配送中心管理费用):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及附加、奖金;办公用车、电话通讯及办公用品费用;车场、办公及员工住房租费;“其它”是指业务招待费;出差、会议和探亲费;水电暖和递延资产摊销费;财务费用;劳保费等。•33、税金:指营业税。•34、在“运输车辆单车统计核算表”中增加了单车考核奖罚栏,用于车队对单车考核时对驾驶员进行奖励和扣款。要求各车队实事求是按照本单位实际节超情况填写油料、材料、轮胎、修理的奖罚金额。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35、各级机关管理费:机关分摊管理费栏填写省级机关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分摊到各单车的费用;资占费填写下达给各单位的资占用费分摊到各单车的费用。•36、营运利润:在报告期内车辆承运货物产生的收入扣除承运过程中发生费用的所得。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本文标题: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53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