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手指》教学设计【汇集5篇】
好范文解忧愁1/20《手指》教学设计【汇集5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手指》教学设计【汇集5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手指》优秀教学设计【第一篇】学习目标一、能根据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学习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二、通过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和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教学重点教学这篇课文,重点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教学难点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教学流程一、感知整体(一)揭示课题。好范文解忧愁2/20(二)了解学生学习起点。(三)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四)说说课文大意。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板书:总分总二、解读特点(一)根据课文前阅读提示,交流学习任务之一:想想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学生默读,标画相关语句。[设计意图:这是略读课文,可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深入读书,边读边思考,标画语句,记录感受。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看到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和学习的成长轨迹。](二)教师引导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1、亲近大拇指的特点(1)理解大拇指的姿态特点──不美。(2)感受性格。找出具体描写最肯吃苦的词。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用朗读突出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3)引导学生体会写法:围绕手指不同的姿态和好范文解忧愁3/20性格进行描写。板书:姿态和性格2、亲近其它四指的特点以第一人称我是食指(或中指、无名指、小指)选其一来介绍它的姿态和性格。3、适时指导朗读重点语句,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抓重点语句理解文本,使得词语有了温度,文字有了内涵,文本有了意蕴,引领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和写作特点不再是那么苍白。而学生无拘无束的以第一人称来介绍手指,更让明理时语文味亦能香飘飘。]三、升华启示(一)自主研读学习任务之二:这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1、把感受写在句子的边上。2、全班交流。3、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手指一样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举例说明。(二)阅读链接《手》1、初读材料,了解大意。2、说出你的启示。[设计意图:利用课内的时间补充《手》的阅读,好范文解忧愁4/20渗透比较阅读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激发学生感受同是启示性的文章,但不同内容、不同写法的内涵和魅力。更体现了教师促成学生与文本、与其它同学交流互动的个性情感、语言的发展。](三)进行快乐练笔。(选择一题)1、搜集1篇能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的文章;2、请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样生活中普通的事物。板书设计手指姿态性格大拇指不美肯吃苦《手指》的教学设计【第二篇】教材简析本文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教学目标好范文解忧愁5/201、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字词。读读记记“瘙痒、窈窕、秽物、堂皇、缈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重点难点清楚了解五指各自的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领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引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你们猜这是什么?对,就是手指。2、谈话:同学们,我们人人都有一双手,手上长着十个手指(伸出两只手),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可你去仔细想过他们吗?是不是对他们的存在感到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比如我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3、简介作者:丰子恺(出示课件)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好范文解忧愁6/20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他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过渡:那么文章围绕手指主要写了什么?丰子恺先生笔下五个手指各有什么长与短?请大家自己去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答案。1、学生自读。(出示课件)提出自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汇报自读效果,讨论交流。(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瘙痒、窈窕、秽物、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不理解的词语提出讨论。(本文语言浅显朴素,较容易理解。)(2)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课文主要内容: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板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三、细读课文,了解特点,感受内涵。好范文解忧愁7/20过渡:文章主要写了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具姿态,各有长短,那么他们各自都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并作出记号。1、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找句子,理解。(1)找出写各手指长处的句子,读一读,理解。重点体会表现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特点句子:a抓住“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等词语。b体会“排比”的修辞手法在这里起的作用。c感情朗读。其余句子略加点拨。(2)找出写各手指短处的句子,读一读,理解,师简单点拨。2、议一议:(1)你喜欢其中那个手指头?为什么?那么让你只保留这个,其他不要怎么样?为什么?(2)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你现在还认为你说的那根手指最有用吗?(3)丰子恺先生是怎样理解五根手指之间关系的?从哪里知道的?(最后一句——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好范文解忧愁8/20分了。)板书:团结一致,根根有用,根根有力。(这里可以相机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结构——总分总)四、品读课文,升华感悟,迁移运用。1、在读最后一段,升华内涵。(1)你能说出几个关于“团结就是力量”名言警句。(2)团结为什么能使力量变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充分发挥各人的作用,凝聚成一股合力;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等。(3)手指需要团结合作,才能扬长避短,发挥最优效果,从而帮助主人完成各项任务;那么,自然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你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吗?a、做饭时需要油、盐、酱、醋……他们各有各的品味。b、班级大扫除的分工,扫地,擦玻璃,抹桌子,倒垃圾各有各的分工。c、同学们当中也各有各的优缺点……2、(课件出示)“阅读链接”的小诗《手》,自读感悟。五、作业:好范文解忧愁9/20小练笔。(任选1篇)1、大家还记得五官争功的故事吧,下面就根据我们所学内容,以《五指争功》为题,编写课本剧或小故事。2、想想身边有哪些事物让你有所感触,有所启发,学习本课写法写一写,以平凡的人或事为对象,写1篇有自己感悟的短文。板书设计13手指各有所能根根有用团结一致各有所短根根有力《手指》的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课题:六年级下册第五课《手指》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了解五指各自的特点;好范文解忧愁10/202、能力目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3、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以及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清楚了解五指各自的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2、教学难点——领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寓言小故事、一些富有哲理的小品文篇目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生活中除了个别伟大的人和事,更接近我们生活的是一些平凡的人和事,而这些平凡的事物也总能给我们带来启示。像我们前面认识过的顶碗少年和那一棵棵桃花心木。我们常常对一些普普通通的事物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也能从中收获耐人寻味的启示。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好范文解忧愁11/20看,哪根最有用?我们今天就来读读课文《手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我们的手指的。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板书填空题,让学生寻找出答案。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1、出示多媒体课件中的自读思考题,让学生先自学再和小组同学交流;2、通过讨论和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五指各自的特点;3、小结问题,依照课文分析五指各自的特点填写自读思考题中的表格,并注意抓住以下关键句进行分析:①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②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好范文解忧愁12/20着养尊处优。中指所处的独特位置,受到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所以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养尊处优”的性格。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态和高傲的特点。③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作者运用设问的句式,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最优美的。④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句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四、品读课文,体会写法1、作者通过描写五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反复朗读品味最后一段课文;2、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真的好范文解忧愁13/20“无爱恨在其中”吗?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五、拓展延伸,启迪思维1、总结该单元——学习了这一单元的内容,我们基本悟到了读文明理的方法;2、生动地给学生讲述《断手指的国王》的寓言小故事,让学生体会其中的道理,并交流发言。断手指的国王从前,远方有一个很会治理国家的国王,他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丞相,每当国家有什么重要大事的时候,他都会谦虚地向丞相请教,但无论国王问什么事情,这个丞相总爱说“好”。这令国王非常生气,他要找个理由治治丞相的这个毛病。有一次,国王在打猎的时候,不小心被猎器斩断了一截拇指,他连忙问丞相:“我的拇指被斩断了一截,好不好?”丞相不假思索地回答:“好!国王陛下。”这个回答使国王满腔怒火,他以落井下石为罪名将丞相关了起来,并问丞相:“现在你被关在牢房里了,好不好?”丞相毫不犹豫地回答:“好!”国王说:“既然你觉得好,便在牢房里多住几天吧!”过了两天,国王又想外出打猎了,他不想释放这个倔强的丞相,只好一个人单独出发了。没有熟悉地形的好范文解忧愁14/20丞相做伴,国王很快迷了路,并且掉进了一个捕捉动物的陷阱里。这个陷阱是当地的一个食人族部落挖的。当天晚上,食人族的几名大汉把赤身裸体的国王绑在了一个十字架上,然后堆满了木材,准备吃烤人肉。一名巫师引导着众人举行了祭礼,他把清水喷到国王身上,逐步检查他身体的各个部位。当他检查到国王的手指时,这个巫师开始摇头叹息。检查完毕,巫师向酋长报告说
本文标题:《手指》教学设计【汇集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542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