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分别是凶字框、口字旁、春字头。2.会认3个字。3.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理解每句诗的意思。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2.能理解每句诗的意思。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愿意说一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学生说,学生猜)。老师说一个谜语,请你们大家猜一猜谜底是什么?看谁听得准,猜得对。“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我们学完这篇课文,你就会知道的。二、看图。1.出示图: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2.请同学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近到远的顺序。(图上画了山、水、花、鸟)那么这首诗是怎么写山、水、花、鸟的呢?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2.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3.同桌小伙伴互相读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准确。4.指名读课文,大家纠正读音。四、学习生字的字形结构及字义。1.先让学生识记生字,识记时可以联系诗句内容,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记忆字形,了解字义。参考资料,少熬夜!2.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的?3.请记忆字形巧妙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人:独体字,笔画记忆:撇,捺。也可以用手势记忆,左右手心相对,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就是“人”字。组词:好人,人民。色:上下结构,可以用熟字“鱼”来记,去掉“田和横”换成“巴”字就是“色”字。组词:景色、彩色。无:独体字,可以用熟字“天”来记,“天”字最后一笔“捺”改写成“竖弯钩”就是“无”字;也可以用“二”字加上一撇一竖弯钩。“无”就是没有的意思。组词:无有、无用、无人。画:先认识“”(凶字框)可以用熟字换笔画的方法记忆。用“鱼”字来记,去掉上面的角字头,换成“横”,下面的“横”写成“凶字框”就是画。组词:画画,图画。春:先认识“春字头”。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春字头”,下面是“日”字,合起来就是“春”字。学生书空“春”字笔顺。组词:春天、春雨、春风。听:认识“口”字旁。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斤”字,合起来就是“听”字。组词:听讲、听话。4.抽读生字和词语的卡片,巩固生字。五、正确书写生字。1.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在书上描红。3.教师重点指导“画”和“春”两个字。4.其他几个字学生自己照书中的范字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5.学生在生字本上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六、学习诗句,理解意思。1.学习前两行诗句。(1)自己小声读读这两行。边读诗句,边看图边思考,这两行诗句的意思是什么?(2)指名读这两行。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板书:远山有色近水无声(3)让学生找找二行诗句中的相对应的词。“远看”和“近听”、“山和水”、“有和无”、“色和声”是相对应的词。(4)认真看图,远处的山、近处的水怎么样?眺望远处的山峰,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朦朦胧胧)看图水流从高处往下流,会发出什么声音?那么诗中却说走近了还是听不到水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呀!你们猜到这则谜语的谜底了吗?(画)参考资料,少熬夜!(5)指导朗读。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同桌读,指名读。2.学习后两行诗句。(1)总体学法:①读诗句,对照图,说说这两行的大致意思。②想想诗句中是怎样写画中的山和水的。③联系实际想,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色,而书中为什么这样写?找到诗句与画的联系。(2)学生结合学习方法自学后两行的内容。(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4)指名说说对后两行诗句的理解。(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是那么鲜艳、美丽。当人们走近的时候,枝头上的鸟不害怕,仍然停在枝头上)板书:去花还在来鸟不惊(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又是什么样的情况?(春天过去了,花就谢了,当人们走近鸟时,鸟一定会飞走的。)(6)指导朗读。教师范读,突出“去、还在、来、不惊”这几个词。学生练习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3.朗读全首诗。(1)在诗句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远——近来——去有——无(2)找出相对应的词读一读。花——鸟山——水声——色4.结合板书练习背诵。(1)自己练习背诵。(2)同桌互背。(3)指名背诵。板书设计:14.画远山有色近水无声去花还在来鸟不惊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我会教学重难点:画》教案教学重难点:1、激发想象动手拼图。2、培养口语表述和互相交流的能力,能质疑和解答别人的询问。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引入揭题。参考资料,少熬夜!春天来了,百花盛开。前些天,我们一起来到校园,来到田野,找到了五颜六色的春天。今天,我们一起去动物园欣赏可爱的动物,好吗?(出示课件)在这些动物中老师最喜欢的动物藏在这个谜语里:“耳朵长,尾巴短。红眼睛,三瓣嘴。爱吃白菜和萝卜。蹦蹦跳跳人喜欢。”你们猜猜老师最喜欢什么动物?2、回忆拼法。对,老师最喜欢兔子,上学期我们是怎么拼的兔子?(它的头像……)这只兔子主要是用圆、半圆画成的,(师用图片拼图)今天我们将用更多的图形画画,在我们一、1班谁最棒?谁会画?二、合作拼画,互动交流1、认识图形。师出示图片,认识图形,请举起你们手中相应的图形。小朋友们认识了这么多图形,我们用这些图形来拼一些事物,好吗?2、说说事物(1)请听老师描述风景,闭上眼睛,想想老师描述了哪些事物?比一比谁记住的事物多。(早晨,太阳升起来了,我来到山下,看到小树发芽了,绿绿的,葵花开了,像一个大圆盘,多美呀!这时,一列火车从远处开过来。)(2)你能用上两种以上你喜欢的事物说一、两句话吗?A、抽生交流。B、在小组内相互交流。3、拼画交流小朋友们真能干,说得特别棒,你能把你最喜欢的一种事物用一些图形拼出来吗?如果你想拼不是书中,别的事物也行。拼好后,想想你喜欢什么,是怎样拼的?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每组选出一个同学交流。4、汇报交流生边说,老师边用电脑画图。三、自主画画,交流质疑1、想画。刚才同学们拼的画非常棒,前几天,我们班有个小朋友,遇到了一个小小的麻烦,想请同学们帮忙,你们愿意吗?现在有请何一博。(我家刚修了一所新房子,我房间白白的墙上什么也没有,我想请同学们帮我画一些画来贴在墙上等。)想想你最喜欢画什么送给同学何一博?2、说物。说说你最想画什么?3、作画。(1)老师也想画一幅画送给你。展示范画。(2)用一些图形,把你最想画的,最喜欢的东西参考资料,少熬夜!画下来。4、说画。(1)示范。(找一个学生作交流。汇报时这样说。我喜欢……,用……画……用……画……提问交流。老师说完,你可以向我提问。我告诉你答案。)现在找你的好朋友或老师交流交流。(注意:交际时要有礼貌。我最喜欢……,用……画……,并且向对方提1个以上的问题,并记住对方是怎么回答的。)四、拓展延伸,汇报评奖1、全班交流。2、全班评奖。(评一评谁说得好?谁画得好?为什么?)3、你还想画什么?下次微机课我们还可以在电脑上画画,好吗?你回家还可以用碎布拼画!小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篇】一、教材分析本课的识字内容主要是看图识字。教材呈现了两幅图画:第一幅是生活场景图。图上画着三个小朋友赏花的情景,对应的是5个表示人体部位名称的词“口、耳、目、手、足”;第二幅是京剧表演场景图,呈现的是两个京剧人物表演的“站”和“坐”的标准动作,配合是“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的两句俗语的学习。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初步学会借助图画来认识汉字、理解字义,还能学会生活中规范的礼仪动作,养成良好的坐立行卧的生活习惯。二、学情分析这一课的识字与儿童的日常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课文的学习遵循这一阶段的儿童的学习规律,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图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身上的身体部位名称词。再从生活中的俗语学习,引导他们学习规范的生活习惯。简单明了的图画,有助于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各身体部位的名称以及表示的意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说身体各部分的名称的时候,一般都是用双音节词语来表达的,如“嘴巴、耳朵”,而教材中是用单个的字来表达的,如“口、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注意两者之间的转化过程。三、教学目标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参考资料,少熬夜!范。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认读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教学难点:“目”容易与音近字“木”混淆,教师要重视“目”字义的理解,尝试在不同语境中运用理解。“坐”是一个动词,在生活中学生容易与“座”混淆。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做动作、看图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字义。五、课时2课时六、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有关本课7个生字的字卡。2、有关“口耳目手足”的图片。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学过的生字:天地人你我他一二三四五上下(指名读——开火车带读)2、复习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金木水火土》。(男女生对背──全班齐背)3、下面的句子,你会读吗?试试看,把学过的字读准确。◆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上天了,入地了,我和你都笑了。4、谈话:今天我们继续要来学习新的生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生字,都藏在图画当中,我们要仔细看图。(二)观察图画,集中识字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给插图中的三个小朋友,分别取名叫小美、小丽、小刚)小眼睛仔细看图,想一想小美、小丽、小刚在干什么?2、学生反馈。(学生反馈时,教师要注意聆听,及时纠正读音错误的字。)3、根据图画,教师讲故事,随机出示要学习的生字。花儿开了校园里的花儿开了,有红的,有黄的,好多的小蝴蝶纷纷来花上跳舞。小美和小丽站在花前看花。(出示:足)小美伸出手指,(出示:手)嘴里开心地数着(出示:口):“一朵,两朵,三朵……”这时,小刚听到小美数花的声音(出示:耳),也跑来了。他的眼睛盯着每一朵花,(出示:目)说:“我们种的花终于开了,太好了!”①上面的5个生字,你认识哪一个字?请你自由地参考资料,少熬夜!读一读。②指名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重点正音:“手”是翘舌音、“足”是平舌音。)4、看图了解生字所指的身体部位。①(出示:5个生字“口耳目手足”和5张相关的身体部位图片)②“口、耳、目、手、足”,分别指图片上所指的哪个身体部位?说一说,给生字和图片配对。(强调:“目”指的是眼睛,不是“木头”。“足”指的是脚。)③给“口、耳、目、手、足”分别组词。(重点词语朗读:人口耳目手上足下)5、想一想,说一说: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例:口可以用来喝水、吃饭、唱歌……(板书:喝、吃、唱)其他的类推。6、举字卡游戏。老师做动作,学生举字卡。要求举得又快又对。师:我眨眼睛。生:我举:“目”。师:我摸耳朵。生:我举:“耳”。师:我张嘴巴。生:我举:“口”。师:我拍小手。生:我举:“手”。师:我踏小脚。生:我举:“足”。(游戏中加强反馈:字卡有举错的学生,要及时指出和改正。)设计说明: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以故事为切入口,与本课的生字学习相结合,落实《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的“在情境中识字”的建议。并以学生喜欢的游戏,进行巩固,识字教学实现提效目标。(三)认识笔画,书写生字1、学习正确书写“口”字。①(出示:田字格中的“口”字)认识关键笔画“横折”。“横折”只有1笔。②观察“口”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口”字居中。③教师示范写,学生跟着书空笔顺。④学生先描红,再尝试独立写。教师巡视,及时表扬。⑤讲评“口”字书写要诀:“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⑥学生再尝试写一个更端正、美观的“口”字。2、学习正确书写“目”字。①出示:田字格中的“目”字。②观察“目”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目”字居
本文标题: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551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