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语文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省级培训者专题讲座
省级培训者专题讲座语文课的有效辅导文昌市教育局中学教研室邢益育2009、10、23语文课的有效辅导(一)了解辅导内容(二)掌握辅导原则(三)运用辅导方式(四)明确辅导要求(五)案例、评点、训练谢谢语文课的有效辅导辅导,也称教学辅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内或课外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沟通思想、强化训练、巩固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行为。作为一种教学行为,辅导自有它独特的内容、原则、方式及要求,对巩固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发现,在很多中学语文教学论方面的专业书籍中,看不到有关“辅导”方面的具体阐述。人们并不把“辅导”视为教师教学的一项基本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一)了解辅导内容1、课业解惑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2、学艺竞赛主要针对参加学艺竞赛的学科特长生所作的强化训练辅导,以提高他们的竞赛技能。3、行为心理语文教学要努力体现对学生施予终极的人文关怀,包括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品质和行为品德等,在必要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沟通、疏导障碍、思维方法引导、传授生活经验等方面的指导。(二)掌握辅导原则1、因材施教原则学生的程度不同,教师辅导的内容、目标、方式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也就是要为学生的个体量身定做,这样的辅导才是有效甚至是高效的。2、平等关爱原则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是教师必须坚持的一条真理。学生有学习需要,教师就应该及时地给予辅导,绝不能以淡漠或歧视的态度对待学困生和所谓的“差生”。3、点拨启发原则辅导不应是知识的二次灌输,也不应是技能训练的无意义重复。辅导之要在于教师能察觉学生的困惑之处,然后巧妙点拨、智慧启发。正如古人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4、耐心细致原则学困生、“差生”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学习上心浮气躁、粗心大意。因此教师的辅导要抓住学生的弱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找出错误,逐步提高。(三)运用辅导方式1、常见方式:(1)个别辅导不论对优秀生还是学困生,一对一的个别辅导最能效果。(2)小组辅导为了提高辅导的效率,有的老师就把需要辅导的同学组织起来,以小组活动方式进行针对性的辅导。(3)班级辅导对班级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采用班级辅导的方式,一次性面对全班进行针对性辅导。2、其他方式:如课内辅导。少数教师充分利用课内剩余的一点时间,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同学进行辅导。不论哪种方式,重要的是要看运用的实效。例如“个别辅导”,可以在“教室”、“家庭”,也可以是特定的生活情境,如校园某一个小景点等。在不同情境下教师选择恰当的辅导方式,就能取得最佳辅导效果。(四)明确辅导要求1、把辅导当作一种常规的教学行为之所以“辅导”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并不认为“辅导”是一种教学常规,而认为是可做可不做的事。只有把“辅导”当作一种常规的教学行为,“辅导”才有可能收到最佳效果。2、通过辅导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辅导就一定有师生间的亲密接触,教师的人格魅力、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以及理想追求等,就能更直接更深刻地影响学生。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就会喜欢了这个老师,进而用心学习老师所教的这门功课,反之,学生就会厌学这门课程。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辅导”,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案例:片断一晚8点刚过,晚修辅导站来的第一位“客人”就是平时最爱问问题的小强。他拿出刚考过的试卷,指着第20题(语病题)问:“老师,为什么这个题的答案是B?”“那你认为,答案应该是哪项?”老师并不急着回答他。因为他常常都是到老师这要答案的,而不是要思路、要解题方法。他说“A项”。“你是如何断定A项没语病的呢?”“不好说,总觉得没错。”他说。“你有用过老师教的——抽句子主干来判断是否有语病的办法了吗?”他脸红了,说:“做题的时候老记不住要用这些方法。”老师告诉他:“国家将继续提高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一句,主干就是“国家——提高——力度”,这个主谓宾显然不搭配,这个句子就是病句。他这才明白,连连几个“哦哦哦”。【点评】从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生不会尝试运用学过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他们来辅导站,大多是为向老师索取正确答案的。如果老师不能利用学生难得的求知欲望,耐心面对学生,点拨困惑,启发思路,那么学生永远只会向老师要答案。这样的辅导,就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这样的辅导就遵循了耐心细致和点拨启发原则。案例:片断二放学了,文漪和老师一起走下教学楼。她问:“老师,为什么我老是做不好阅读题?每次阅读部分丢分最多了,我觉得我也很用心去读了呀。”老师知道,她是一个很喜欢阅读的女孩。平时,在她的书桌上,常常可以看到《中学生阅读》、《读者》等杂志。老师也觉得纳闷:为什么平时喜爱阅读的女孩,在阅读考试时常常做不好题,得不了高分呢?老师的脑子快速运转着。联想到她上课时常常是不按正常的阅读顺序去阅读,别人在研讨文章前面部分,她已经提到后面的问题了。这种不能和大家同步思考的做法,是不是就是问题的根源呢?老师试着问她:“你在考试时,有没有从头到尾完完整整地把文章读一遍?”“看是看完了,不过看得很快,也不像老师说的‘完完整整’。我是看了后面的问题,再来搞文段阅读。”“症结就在这。”老师明白了。其实,她并没有认认真真地去阅读文章。看来,是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制约了她的能力提高,致使她考试失分了。于是,老师详细地帮她分析,为什么要完整阅读文章,为什么不能急功近利地去“挑选”阅读,这当中有一个阅读的整体把握和深入感悟文章的问题。读得不完整,就不可能读得深;读得不深,就不能有感悟;没有理解和感悟,就不可能有准确、恰当的解答。如此,怎么会有高分呢?她听完我的话,似乎有所领悟。“老师,下次我就按您说的试试。谢谢老师!”【点评】下了课,师生一起下楼,即便在这样一个短暂的时空里,老师仍然也应当为学生做很精当的辅导。案例中师生的对话表明,学生之所以有困惑,在于不明白自己的问题出在哪。教师结合自己平时对这位学生的了解,通过问话,较准确判断学生的问题所在,然后及时为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和阅读心理,又在第一时间为学生点拨释疑,这样的辅导就很实在、很高效。教师能够因材施教,辅导就能有效高效。训练1、有一位同学,他除了语文,其它科成绩都很好。他以前是因为不喜欢那位语文老师,所以不想学语文。现在他很喜欢你这位语文老师,希望在你的指导下,他的语文成绩有所提高。面对这位同学,你准备如何对他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外辅导?请谈谈你的设想。2、有一位同学,在一次课前三分钟自选主题演讲时,以“人应该追求金钱”为题,谈了他对理想、价值的看法,没想到他的观点竟是这样世俗。演讲完毕,全班大哗,议论纷纷。如果你是他的语文老师,而你又不能占用课堂时间与他交流,只能于课下找他,你怎么办?请谈谈你将如何与他进行交流,疏导他并让他感觉到自己的观点是有偏误的。(一)什么是教学评价1、福建师范大学有一门精品课程叫《课程与教学论》,授课的教授认为,“教学评价是在系统收集各种教学信息、资料和证据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的内在价值(本身固有的价值)和外在价值(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进而推动教学活动不断改进的一种活动。”2、北师大的何克抗教授则认为,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订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尽管学者们对教学评价见解不一,但有一点他们是认同的,即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进行的价值判断。(二)明确教学评价目的和类型1、教学评价的目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美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要“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存在问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2、教学评价的类型(1)按评价功能划分: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一般是在单元、学期、学年开始时,而正常的教学活动尚未纳入轨道之前,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智力和体力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摸底”,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使教学活动适合学生的需要和背景。”在这里,“诊断”的涵义比较宽泛,它不限于查明、辨认和确定学生的不足之“病症”,也包括对学生优点和特殊才能的识别与确认。“诊断性评价”更多的是指“诊断”测试(也叫摸底考试)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测定,叫形成性评价。它强调的是过程或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教学的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教师经过分析,拟定和调整改进的方案,使教学成为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终结性评价:也称“总结性评价”。一般认为,在一定学习阶段(学期、学年或学段)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所作的全面评价,就是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不同就在于它突出了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评价。例如,一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或一个学段的升学考试,即为终结性评价。(2)按评价方法划分定量评价: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能够直接数量化并且存在量化途径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的评价方式。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有些情况是可以数量化的,如教师所任教班级的学生成绩、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民主测评、教师个人教育教学成果等等都可以进行量化评价。但教师或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教育教学扶技能的熟练程度就很难进行量化评价。定性评价:指对不便量化的评价对象、内容、行为表现等,采用客观描述、事实呈现等方法所作的性质或价值判断。“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3)按参照标准划分绝对性评价:根据已定的教学目标为标准,对教学质量作出评价。例如期中期末或水平或升学考试,大都以学科的考纲考点为标准,具体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相对性评价:把学生放到一个较大的群体当中,看其所处的相对地位,根据学生间的差异情况对学生作出评价。这种评价方法,许多班主任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到。例如,班主任会把学生放到一个年级或与校外同年级的同学进行横向比较,找位置,以此激励学生。(三)客观、全面地进行教学评价客观性教学评价的一个基本原则。它强调评价的主体不能带有色眼镜看待评价对象,尊重客观事实和相关资料的真实性,严格执行事先制定好的评价标准,努力做到评价不偏不倚、公正客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没有评价经验的教师,常常会因为一个学生在某一方面突出的好或差,就对他作出比实际更好或更差的价值判断。甚至因为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好或差,评价时教师也会有意无意地把学生其他方面的情况认为也是好的或差的。全面性也是教学评价的一个基本原则。所谓全面,是相对于片面而言。坚持全面评价原则,就是要求评价主体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从事物的整体出发,把握评价各个因素,多角度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价值判断。就教学质量评价而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如对学生的成长评价当然要考虑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与收获,不能只看一面,或只看过去不看现在,更不能只看枝节,不看主流。如果只抓住一件事就轻率下评价结论,往往容易以偏概全,弄不好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四)依据教学评价结果改进教学工作要能够依据教学评价结果改进教学工作,就要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改进功能。例如,评价指标就有指挥棒的作用,即你要评什么我就抓什么,不评的就不抓或少抓,这是学校常见的现象。因此,要使评价结果的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我们要重视评价的目的、指标、过程与方法,从源头抓起,努力做到评价结果的全面、客观
本文标题:语文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省级培训者专题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77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