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农技人员个人先进事迹最新4篇
农技人员个人先进事迹最新4篇【导读】这篇文档“农技人员个人先进事迹最新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农业技术人员先进事迹【第一篇】农业技术人员先进事迹丹心一片献“三农”殚精竭虑解民忧——记共产党员衢江区高级农艺师胡水泉“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时刻想着群众、关心群众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职责。”在衢江农村,提起胡水泉,农民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人们亲切地称他为“专家朋友”。他常常穿梭于田间地头,传技术,忙指导,带领衢江农民走上科技兴农的富裕之路。敬事业重实干当好领头雁“胡水泉是个工作踏实、勤奋好学、作风正派、开拓创新的好党员。像他这样科班出身,能安心扎根,干出了一番成绩者,堪称楷模。”对胡水泉,衢江区农业局长江永华赞誉有加。自1976年从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毕业后,他始终坚守植检岗位,十几年的工作经历造就了他过硬的业务能力。1993年前,衢江区(原衢县)植检力量薄弱,只有2名干部,基层没有配备特约植检员,十分不利于工作的开展。1993年被提拔为植检站站长后,在他的提议下,植检队伍得以发展壮大。目前该站配有植检干部5名、职工2名,各乡镇、村配备特约植检员67名,原创:一跃成为全省县级技术力量最强的植检站。队伍壮大后,他又从抓植检队伍的建设入手,坚持外树形象、内强管理相结合,抓好内部管理,健全制度,造就了一支技术精良、服务优质的植物检疫队伍。在他的带领下,植检站屡获殊荣,个人得到了组织上的肯定。该站自1994年以来,多次被衢县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1992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工作者;1992年、1999年和2002年先后三次被浙江省农业厅授予“全省植物检疫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1993年来连续多次被局评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1996年被衢州市委授予衢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加拿大一枝黄花和柑桔黄龙病简称“两黄”,都是危害严重、危险性极大的植物有害生物,做好防范工作意义重大。2003年,杜泽镇首次发现柑桔木虱。2004年,胡水泉马上在杜泽、安仁、全旺等地设立三个监测点,初步掌握柑桔木虱本地一年发生不完整的4代,并发动桔农开展科学防治,2005年桔园监测结果显示,柑桔木虱已在衢江大地绝迹。2004年9月20日,在疫情调查时,胡水泉发现安仁、樟潭铁路沿线有加拿大一枝黄花,马上向局领导汇报,积极争取领导支持。由于部署周密、措施有力,疫情得到有效防控。2005年11月,经省、市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防控指挥部现场检查验收,衢江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控工作综合考核得分居全省首位,荣获2005年度全省植物检疫防疫优秀奖。2006年,衢江区植检站又被浙江省农业厅授予农业植物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衢江区素有中国柑桔之乡的美称,柑桔是衢江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1999年柑桔产量高达30余万吨。柑桔调运检疫的工作量大,任务艰巨,正常年份调运时间长达半年之久。为抓好柑桔检疫工作,胡水泉通过长期摸索,在省内率先试行桔果调运检疫责任制。该责任责任制试行后,即方便了柑桔运销户,又便于管理,一时好评如潮,省内其他县、市、区纷纷仿效,省植检站也先后两次在衢县召开现场会,对此方法予以推广。为方便桔农及运销户签证,胡水泉又积极争取铁路、交通运输部门的支持,实行联合办公、现场签证,把办理柑桔调运签证点设在火车站和各乡镇的公路旁,并坚持节假日值班,调运高峰实行昼夜值班。促进了衢江区的农村经济和植检事业的发展。农作物种子、水果、苗木的产地检疫是植检工作的重要一环。为保证无病种苗供应给农户,胡水泉带领大家在省内率先开展了杂交制种基地、桔园的产地检疫工作。10余年来,对2.48万亩次杂交制种基地开展检疫,查出染疫基地123亩次,及时作烧毁和改用处理;产地检疫柑桔苗木2233.45万株,其中有疫情的1.13万株,全部作烧毁处理;产地检疫桔园面积136.46万亩次,查出有柑桔溃疡病面积2.47万亩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严格实施水稻种子产地检疫工作,衢县水稻细条病的发生比全省推迟了6年。视农民为亲友甘当孺子牛高家镇干部徐樟林从胡水泉分配到植检站就认识了他。在他的印象中,三十年余来,胡水泉每年有半年多时间会出现在田边,指导农民开展病虫害防治。哪里发生过水稻细条病,哪里发生过柑桔溃疡病,他比谁都清楚。他编印的农技术资料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村里用广播一念,不识字的农民都明白。农民每次看到他下乡来,都会像看到财神爷似,欢呼着迎上前把他团团围住,争着向他请教。“衢江有胡站长,是我们这些农民的福份啊!”谈起胡水泉,高家镇郭家村粮农郭雪祥感激之情溢于言表。2006年5月5日,胡水泉正在浮石街道苏塘村一农户桔园搞生物农药防效试验时,突然接到郭雪祥的电话,诉称其承包的178亩早稻发生恶苗病,他当即奔赴现场,指导该农户迅速采取拔除病株、喷西保克保护健株、移密补稀、科学肥水管教职人员个人先进事迹【第二篇】免费分享创新教职人员个人先进事迹一、注重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教职人员,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必须做到政治上合格、业务上过硬、作风上优良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职工作需要,切实担负起自己的工作职责,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厚望。为此,我利用工作之余,坚持每天阅读各类报刊杂志,学习领会和及时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注重自己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积极参加本局理论学习,做到有内容、有笔记、有心得、有调研文章,通过扎实认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坚定了我爱党、爱国的政治信念,工作以来的3年间,思想经历了多次的考验,但是,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对人事管理工作的无比热爱,我始终没有变。我勤奋学习,积极参加各项专业知识培训,注重人事窗口服务意识的加强和业务素质能力的提升,正视实践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运用科学发展观妥善处理,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创新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把人事服务做好。二、认真履行职责,完满完成工作任务凭着满腔热爱、执着赤诚,我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我热爱我的工作,所以在工作中我表现的很积极主动,按时按质的完成各项工作。(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务实职称评审改革工作对于教委高职高专类职称评审变化要求,我认真学习国家、省有关文件精神,吃透改革精神,结合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发展需求,充分结合实际,修订了中级职称评审条件,受到了学校党组的肯定。为加深对职称工作的了解,我珍惜学习机会,积极参与到高级职称评审组织服务工作中去,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二)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做好职称评审和教育培训工作对于职称评审,我向来保持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在进一步调查了解教职工对职称晋升的需求和面临提升困难的基础上,深入教职工群体中,与他们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了解他们的职称现状并对现行职称政策进行详细宣传解读,做好广大教职工职称申报服务,充分发动和指导职工进行高一级别职称申报。由于我校可申报高一级别职称的教师不在少数,我只有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的处理教职工职称申报工作,虽然累一点,但是每当看到获得高一级别职称的同事们免费分享创新越来越多,就看到了学校整体在进步,于是我就更加义无反顾,因为这也是我在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出力!教育培训工作中,我紧紧围绕学校建设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以加强师资培训为重点,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落实优化培训项目,详细制定并执行年度教职工培训计划,做好培训管理,促进了职工队伍素质的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其它的相关工作也是如此处处以学校大局为重、以学校人事工作的新要求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全心投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资料来源:农业技术人员先进事迹【第三篇】农业技术人员先进事迹农业技术人员先进事迹农业技术人员先进事迹农业技术人员先进事迹丹心一片献“三农”殚精竭虑解民忧——记共产党员衢江区高级农艺师胡水泉“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时刻想着群众、关心群众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职责。”在衢江农村,提起胡水泉,农民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人们亲切地称他为“专家朋友”。他常常穿梭于田间地头,传技术,忙指导,带领衢江农民走上科技兴农的富裕之路。敬事业重实干当好领头雁“胡水泉是个工作踏实、勤奋好学、作风正派、开拓创新的好党员。像他这样科班出身,能安心扎根,干出了一番成绩者,堪称楷模。”对胡水泉,衢江区农业局长江永华赞誉有加。自1976年从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毕业后,他始终坚守植检岗位,十几年的工作经历造就了他过硬的业务能力。1993年前,衢江区(原衢县)植检力量薄弱,只有2名干部,基层没有配备特约植检员,十分不利于工作的开展。1993年被提拔为植检站站长后,在他的提议下,植检队伍得以发展壮大。目前该站配有植检干部5名、职工2名,各乡镇、村配备特约植检员67名,原创:..一跃成为全省县级技术力量最强的植检站。队伍壮大后,他又从抓植检队伍的建设入手,坚持外树形象、内强管理相结合,抓好内部管理,健全制度,造就了一支技术精良、服务优质的植物检疫队伍。在他的带领下,植检站屡获殊荣,个人得到了组织上的肯定。该站自1994年以来,多次被衢县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1992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工作者;1992年、1999年和20xx年先后三次被浙江省农业厅授予“全省植物检疫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1993年来连续多次被局评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1996年被衢州市委授予衢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加拿大一枝黄花和柑桔黄龙病简称“两黄”,都是危害严重、危险性极大的植物有害生物,做好防范工作意义重大。20xx年,杜泽镇首次发现柑桔木虱。20xx年,胡水泉马上在杜泽、安仁、全旺等地设立三个监测点,初步掌握柑桔木虱本地一年发生不完整的4代,并发动桔农开展科学防治,20xx年桔园监测结果显示,柑桔木虱已在衢江大地绝迹。20xx年9月20日,在疫情调查时,胡水泉发现安仁、樟潭铁路沿线有加拿大一枝黄花,马上向局领导汇报,积极争取领导支持。由于部署周密、措施有力,疫情得到有效防控。20xx年11月,经省、市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防控指挥部现场检查验收,衢江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控工作综合考核得分居全省首位,荣获20xx年度全省植物检疫防疫优秀奖。20xx年,衢江区植检站又被浙江省农业厅授予农业植物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衢江区素有中国柑桔之乡的美称,柑桔是衢江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1999年柑桔产量高达30余万吨。柑桔调运检疫的工作量大,任务艰巨,正常年份调运时间长达半年之久。为抓好柑桔检疫工作,胡水泉通过长期摸索,在省内率先试行桔果调运检疫责任制。该责任责任制试行后,即方便了柑桔运销户,又便于管理,一时好评如潮,省内其他县、市、区纷纷仿效,省植检站也先后两次在衢县召开现场会,对此方法予以推广。为方便桔农及运销户签证,胡水泉又积极争取铁路、交通运输部门的支持,实行联合办公、现场签证,把办理柑桔调运签证点设在火车站和各乡镇的公路旁,并坚持节假日值班,调运高峰实行昼夜值班。促进了衢江区的农村经济和植检事业的发展。农作物种子、水果、苗木的产地检疫是植检工作的重要一环。为保证无病种苗供应给农户,胡水泉带领大家在省内率先开展了杂交制种基地、桔园的产地检疫工作。10余年来,对2.48万亩次杂交制种基地开展检疫,查出染疫基地123亩次,及时作烧毁和改用处理;产地检疫柑桔苗木2233.45万株,其中有疫情的1.13万株,全部作烧毁处理;产地检疫桔园面积136.46万亩次,查出有柑桔溃疡病面积2.47万亩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严格实施水稻种子产地检疫工作,衢县水稻细条病的发生比全省推迟了6年。视农民为亲友甘当孺子牛高家镇干部徐樟林从胡水泉分配到植检站就认识了他。在他的印象中,三十年余来,胡水泉每年有半年多时间会出现在田边,指导农民开展病虫害防治。哪里发生过水稻细条病,哪里发生过柑桔溃疡病,他比谁都清楚。他编
本文标题:农技人员个人先进事迹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872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