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量规与仪器校正管理培训(修改后)
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讲师:代忠远目录一.计量仪器管理的重要性二.法定计量单位三.测量方法与基础知识四.计量仪器设备的选择五.计量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六.计量仪器设备的校正管理七.计量仪器设备校准与检定八.ISO9001对计量的要求九.校正程序编撰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培训第一章:计量仪器管理的重要性1-1计量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计量器具是特殊的生产资料一个企业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厂房、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能源都是生产资料。计量器具是最重要的劳动工具。在一般机械类型工厂,万能量具的数量是金属切削机床的6~7倍,在用量具是加工工人的1.5倍左右。长、热、力、电和理化计量器具约占一个企业固定资料的1/4左右。在实际生产中,各种计量室需要恒温、恒湿,其造价是同面积厂房的2至4倍。可见计量器具和计量室在企业固定资产中占有重要比重,它能够控制生产的速度和产品的精度,是特殊的生产资料。计量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产品质量一般可包括设计质量、制造质量、检测质量和使用质量,它涉及到企业每个部门的每个成员。任何企业,只有把技术开发设计、试制、生产、销售和服务等部门的人员充分发动起来,为共同的产品质量目标而努力,产品质量才能有保证。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正是来源于质量问题的多方面性、综合性和复杂性。质量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一切用数据说话,而数据的绝大多数是属计量检测的数据及其换算出来的数据。数据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和科学依据。例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计量,而且计量过程和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从轴的机械加工过程中可见,计量渗透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其生产过程如图1—2所示。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培训(2)计量是客观评价产品优劣的最终技术手段。(3)计量是控制生产过程工艺参数,确保加工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生产中各工序的控制参数,都必须通过计量器具的检测才能显示出来。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是PDCA循环,在采取管理措施时的主要依据还是计量数据,计量检测工作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技术基础,也是技术进步的前提。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培训1-2成本考量a)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如果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计量检测手段,提高自动、快速、连续测量的水平,甚至达到自动控制调节,就能严格按照工艺参数进行生产,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减少了废次品,又能大大降低消耗。b)企业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加强企业管理、推行经济责任制、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在生产和管理之每个环节上都配齐计量器具,完善企业、车间、班组三级计量。1-3计量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避免双方买卖的纠纷(交易证明用)。计量在安全方面的作用。计量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在身体健康中的作用。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培训第二章:法定计量单位2-1基本单位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培训2-2辅助单位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培训2-3导出单位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培训2-4词头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培训2-5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培训第三章测量方法与基础知识3-1有效数字1.有效数字:所谓有效数字就是从仪器上能直接读出(包括一位估计读数在内)的几位数字。1.0005g五位有效数字0.5000四位有效数字0.05400三位有效数字0.0054二位有效数字0.5一位有效数字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培训2.规律:a)数字1、2、3…9都可作为有效数字,只有“0”比较特殊。b)一般0在数字中间或数字后面都是有效数字。c)0在数字前面时,它只是定位数字,用来表示小数点的位置,而不是有效数字。3.加减后有效数字位数△在加减计算中,计算结果的小数点后位数,应与各加减数值中的小数点后的位数最少的相同。乘除后有效数字位数△在乘除计算中,计算结果有效数字位数,应与各数值中的有效数字的位数最少的相同。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培训3-2误差误差来源方法误差仪器误差环境误差人员误差误差分配方案①相等影响原则若测量误差为Δ,则n个误差按平均分配原则进行分配,则每个误差可分配到(1/n)Δ②实际条件进行调整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培训误差1.系统误差2.偶然误差3.系统误差1.系统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变化时,按某一确定的规律变化。系统误差可分为定值和变值系统误差①定值系统误差定值系统误差的发现定值系统误差可用实验法发现,如千分尺调零时就会发现定值系统误差。定值系统误差的消除定值系统误差可用修正法消除。②变值系统误差变值系统误差的发现变值系统误差通过对随机误差分布规律的检查来发现,常用残差观察法,如残差大体正负相间无明显规律变化可认为无变值系统误差;如呈周期或线形分布规律则可判定存在变值系统误差。变值系统误差的消除变值系统误差可用抵消法消除。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培训⒉偶然误差①在一定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②偶然误差一般呈正态分布且有界。③偶然误差可通过概率和数理统计方法,估算其范围,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处理,减少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粗大误差⒊粗大误差①超出在规定条件下预计的测量误差。这种误差是由于某种不正常的原因所造成的,如读数错误、突然振动等。②粗大误差明显歪曲了测量结果,应予以剔除。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培训3-4精度①准确度-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②精密度-随机误差的影响程度③精确度-综合影响程度(不确定度或极限误差表示)3-5偏差和公差偏差是指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等)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残余误差多次测量,测得值与算术平均值的差。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3-6极限误差的确定随机误差的有界性可知,随机误差不会超过某一范围,测量极限误差就是指测量结果的误差极限范围。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培训3-7测量方法:①直接测量②间接测量(喷涂漆的厚度)③相对测量(标准件)④绝对测量⑤接触测量⑥非接触测量(二次元,投影)⑦单项测量⑧综合测量⑨离线测量(离开生产线)⑩在线测量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培训第四章计量仪器设备的选择4-1选配考虑因素1.计量特性a.计量设备应具备预期使用要求的计量特性,包括准确度、稳定度、量程、分辨力等;b.能量值溯源;c.检定方法及测量方法要科学、合理、可行、简便;d.具有合理的检定周期(或确认间隔);e.能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价。2.经济、技术特性①经济特性a.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靠;b.易于搬运、安装、拆卸;易于和检定(或校准)装置连接装配;c.使用期易于防护;防磁、防干扰等性能好;d.所须专用辅助设施少;e.对环境、操作人员条件要求合理不苛刻。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培训②经济特性a.价钱便宜;b.操作、维护、保护和检定(或校准)费用少;c.能修理、寿命长;d.利用率高;e.使用时所须场地少;f.需操作人员少。选择原则技术先进、性能可靠、使用方便并节省投资。3.量程、分辨力等指标选择除准确度、稳定度以外,还要满足量程、分辨力要求。另外用于工艺过程监控的计量设备还要对动态性能予以考虑,如频率响应、响应时间及跟踪误差等指标要满足要求。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培训4.稳定度的选择稳定度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计量设备保持测量恒定不变的能力。选择考虑因素a.计量设备的工作原理;b.维护难易程度;c.构成材料、制造方法和组装,关键元件抗老化程度,能耗特性,耐磨损情况等;选择原则稳定度指标优于使用要求指标。5.准确度选择:a.经验选择:测量器具应根据被测量物体的测量准确度进行选择.所选用的测量器具的极限误差应不大于被测量物体的极限误差.通常为测量任务公差的1/3-1/10.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培训b.安全裕度选择法: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培训第五章计量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5-1计量仪器的分类凡直接或间接从事量测、分析、校准、检验、测试等作业的设备统称之。1、按产品特性分类:量规(样板)类:如限样板之样柱、样圈、卡板、螺纹样板,特型样板等。机械量测仪器类:如游标尺、测微仪、厚度规、孔径规及量表等。电量量测仪器类:如电流表、电压表、瓦特表、周率表、电阻计、电容器、电桥类等。电子量测仪器类:如信号产生器、频率计、示波器、高频率表、数字电表、电感表。度量衡器具类:如尺、秤类、量器、温度计、流量计、速率表、里程表、油压器、压力表等。其它检试验设备:如拉力试验机、弹簧试验机、硬度机、投影机、电子比较仪、检力仪、超音波测厚机、镀层检验仪、光谱分析仪、表面粗度仪、扭力试验器、万能试验机。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培训2、按用途分类:仪器种类如下:分析仪器:如显微镜、分光仪或杂音分析器等。测试仪器:如硬度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压缩试验机等。制备装置:如车床、研磨器搅拌器等。量测仪器:如测微计、千分尺或游标卡尺。侦测装置:如压力计、热电偶或流量计。3、按性质分类:(1)计量基准a)计量基准一般又分为国家基准、副基准和工作基准。b)用来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准确度,经国家签定并批准,作为统一全国计量单位量值的最高依据的计量器具”称为国家计量基准。(2)计量标准计量标准是按国家规定的准确度等级,作为检定依据用的计量器具或物质(3)工作用计量器具“不用于检定工作而只用于日常测量的计量器具”称为工作用计量器具。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培训5-2影响量测精度的因素1.量测时的环境影响:如温度、湿度、大气压力及光线等之影响。2.量测时量器本身影响:如刻度分割不匀,灵敏度发生故障,精度面损伤,内部生录机件松动或装置不良,或受使用次数(时间)受磨损衰化等。3.量测人员技术的影响:如保养不良,事后检校不确实,量测压力不当,被量测件夹时方式不对,观察姿态不正确,使用方法不对,及读数错误等。4.选用不当量器的影响:检校不同之量器,应用不同精度之量器,一般依被检校者之精度选用适当量器,量测器之精度必须是被量测器精度之十倍。同精度的量器不可作校准之用,亦应避免作相互核对之用。5.被量测件本身之影响:量测面有油污杂质,受热受压之变形,精度面受损等。6.其他偶然性之影响:如突然日光射入量器,或发生极大振动,或有风吹入量测室,或由人体之辐射热或静电等之影响。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培训5-3量规之使用与保养欲完成精确之量测工作,对量具要深加注意,如何细心慎密,合理使用与良好保养。使用不当,则必增加误差,保养不良则必损伤精度,不但减少其使用寿命,甚至还可能影响产品品质。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前注意事项:A.工作物表面不得有毛头、油污及渣屑等杂物。B.量规应擦拭干净,量面无腐蚀与碰击等痕迹。C.要有定期校验记录,必要时在使用前校验一次。D.量规应整齐分别排列于适当地方,不可重叠放置,并应作适当保养,保持清洁。2.使用时注意事项A.量规与工作物件均宜放正,不可偏斜,并避免手触及量面。B.量测压力适当,使用一般量具时,仅需半磅至二磅之压力即可,相当于铅笔写字时之压力。C.工作夹持方式要适当。D.切不可在机器开动时应用量规量测。E.不可将量规强行推入工作中或夹于虎钳上使用。F.不可任意敲击或乱丢放。G.特定量规之使用有一定方式及步骤,应遵照使用。测量基础与计量仪器校正管理培训3.使用后注意事项A.使用后应擦拭干净,注意量面有无碰伤痕迹。B.量规如需每日使用,或短时存放,应擦拭清洁,涂以轻防腐油分别存于柜内。C.如不需经常使用或较长期储存,应先清洁再涂以防腐油膏,缴库储存。D.保管人员应定期检视保养收存储情况。E.实施定期校验及记录。4.一般注意事项a.不可将量规当作敲击工具,并防止跌落,以免损伤。b.不可用粗布或硬纸擦拭量规之量面,以免损其精度。c.量规之量面及刻度须保持良好。d.使用人员、管理人员及检验人员切忌粗心大意,或动作鲁莽,而招致量规之损耗。e.如发现量规精度受损或跌落情形,立即通知管理单位检验并校准之。f.量规之装配、拆卸、调整及修改等工作,不可擅自施行,应请量规管理单位办理之。g.量规之保养极为重要,应照规定实施。h.量规之存放须有适当容器,放置前先作检查及保养包装。测量基础与
本文标题:量规与仪器校正管理培训(修改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90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