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阿坝州培训(正式稿)
1学科课堂教学研究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冯忠跃2讲授提纲一、学科教学的整合与取向二、改进教学,做好自己3一、学科教学的整合与取向(一)关于教学整合问题“整合”就其字面上解释,就是连接使其完整,英文为“Integration”,即综合、结合。当前教学改革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术语。“整合”是新的科学观念和思维方式。这种方式重视各学科知识、理论、方法间的互渗、互补、互促,以取代相互排斥、相互孤立、相互封闭的思维方式。“整合”用于学科教学中,即为各学科内部的知识和跨学科间的知识,通过渗透、互补、重组,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整合”相比较于“渗透”,更加生动,更强调系统的整体协调性,更注重整个教育的综合优势和整体功能。涉及学科整合的方面有很多,如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学科间的整合、教材的整合、教学内容的整合、课程理念的整合……41.学科课程理念与课改理念的整合7·9年级物理课标7~9年级英语课标7~9年级音乐课标7~9年级数学课标准1~6年级品德课标学科理念与基础教育课程理念的关联依据学科课程理念整合教学内容5物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6英语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7音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8数学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9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尊重儿童的思想,关注学生的生活•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注重学生生活价值,引导学生学会生活10学科理念与课改理念的关联各学科理念关键词:素质、基础、社会、生活、方式、评价总的目标: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目标:培养真正全面发展的人教育价值:为每一个人奠定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基础教育民主:关照并尊重学生的个性教育形式:在生活中学、在活动中学、在实践中学教育评估:以评价促进发展教学过程:师生参与、积极互动、共同发展11坚守本学科的课程理念:以地理学科为例:“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少数民族名称、地区分布表:傣族、侗族、傈僳族、畲族、仡佬族、拉祜族、仫佬族)时间换算12区时和日界线(选学)时区的划分与时间的计算时区和时间计算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老师们就不应该回避这一问题。若时间允许,可以和学生一起来完成本部分知识的学习。130115°E12180°E-12180°W-115°W慢快690°-690°数轴法1.根据经度确定时区(除15,<7.5则“余”舍,>则“商”进)华盛顿:77°W;北京:116°E;日本:139°E;南非:18°E(<15度的不要除,如13°W,即西一区)2.根据两地不同时区,计算时差3.根据时差,推算某地时间(用24时,如晚8点,应该是20点)142.学科内容的整合学科教学,需要相关学科知识的支撑,必须与其它学科内容进行整合,这样有利于学科间知识的横向联系和迁移,使教学有的放矢,提高效益。英语课与生物、地理衔接美术课与地理的衔接历史课与地理的衔接151617183.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Ppt、Authorware、Flash、3Dmax等。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学科教学,突破教学难点,非常重要。注意:传统的教学手段(板书、版画等)也很重要。课件只是辅助教学。信息技术辅助地理学科案例19第三单元海洋和陆地第1课海陆的分布20我国的地势特征你的观点得到证实了吗?21224.其它的整合:教材内容的整合(新老教材的整合、各套版本教材的整合、各章节前后秩序的整合等)教学方法的整合(除讲授法外,还辅以哪些教学方法)教材中叙述性课文和活动性课文的整合课程资源的整合……23(二)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的有关问题1.新课程为推进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举措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教学微型课题课标、教材学习……24近年来学者形成的共识有:一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体现;课堂教学关注学生有效的学习二是有效教学必须符合教学规律;教师的因材施教、学生年龄特点、教学效益三是有效教学要能满足特定的社会和个体的教育需求;初中的有效教学?(品质、可持续发展)高中的有效教学?(素养、成绩和位置)25微型课题•小切口;•短周期;•低成本;•深研究;•重实效。262.对教学的价值取向的问题基础内涵的认识接受与探究的争论对创新教育的质疑学校教育的着力点……27关于“基础”,我们在认识上可能窄化了它的内涵。我的认识是:除“双基”外,反思和怀疑批判、独立思考的精神,以及搜寻信息、动手操作等实践能力等也是“基础”。我们认识的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学生“基础不牢”,可能片面了。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应该在这方面加强?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等良好的品质。28能力的产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仅仅起奠基性作用。一种能力的形成,是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后个体能力素质的突变,具有极大的不可掌控性。能否完成这种突变,除需要依赖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依赖于个体的先天素质等一系列因素。但是在一些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一切任学生随意想象、片面追求课堂的丰富多彩,只要“言之有理”都可欣然接受并名曰“创新”。这样的做法只是一种“无导向教育”。29培养哪些带得走的东西?在学校听课时,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要培养学生能够带得走的能力。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考完试,往往就把老师教的东西都还给老师了。能带走的只是从知识学习中悟出来的观念、方法、思维方式等的“能力”,当然,从广义角度来说,学生离开学校能带走的东西还应包括:各种良好的习惯和品行。所有这些都可称之为素质。美国家长往往不是问孩子今天学了什么知识,而是问向老师提了几个问题,显然在美国家长看来,提问能力是可以带得走的,是比知识和分数更为重要的。30二、改进教学,做好自己(一)针对民族地区学科教学的问题,改进教学1.学科教学尚存的问题课程课标忽视?没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平时依据课标教学(备课、教学、评价、公开课、评课等)①课标是引领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大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应该按“标”行事②课标是国家对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的基本规范和基本要求。一个课标,统一要求。(一把尺子)考虑国情,规定了学生最基本学习的要求。(减负和底线)你只有熟悉和掌握了课标,你才有更多的话语权。学科教材怎样看待和用好现在的新课程教材?教学内容的二度开发?(例如广东版:教材文字少,图多,活动多。有的认为好,有的认为难教)教材313233教学方法研究不多,单一新课程所倡导的用得不多,自己教学通常所涉及哪些教学方法等说不出来。“三维目标”的确定,是否需要改进。教学评价分数(闪光点、喜欢、专注学科问题等需要改进,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教学技能思考自己的教学素养:讲课技巧、专业功底、教学机智等(克服和消除职业倦怠,需要大家体验成功和成就感)课堂管理包括课堂纪律、学生回答问题、活动的开展、教学的调控等课堂教学效果一般化对自己总的评价?是有成就感还是灰心丧气?342.教学对策生物课的学法指导数学教学中的记忆方法特别需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意义学习35副富科学习要求:聪明“望”“闻”“问”“切”——用眼看——用耳听——用口问——用心想日积月累,持之以恒!长此以往,必定聪明!案例三:36MusicSoundssoftloudTypesInstrumentsPeoplerockclassicalsingerguitardrumsguitaristpoppianopianistsadhappy37我个人的观点:知识和能力是发展能力的前提。理科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是思维的体操。文科类基础知识往往上升为人的素质问题。该记的那些终身受益的知识,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并作严格要求。需要研究记忆的方法。编码—→贮存—→提取是记忆的三个环节。记忆分类:结构记忆、图像记忆、口诀、谐音、儿歌等记忆等多种方法。例如:珠峰8844.43;中亚五国理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非常重要!文科学科知识积累也很重要性!。38(二)做最好的自己1.教师的角色教师扮演着许多角色,但主要有三种:教学专家一个对学生进行计划、指导和评价的人。所谓教学专家,学生会期待你知道所有的答案,不仅包括你所教的学科,还包括其他多种科目的知识。管理者安排和建构学习的环境。维持课堂上秩序。顾问尽管你可能没有接受心理咨询的培训,但你应该是一个人类行为的敏锐观察者,当学生行为影响到自身的学习和发展时,你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帮助学生处理这些问题。392.我对学科教师类型的分类:分为五类:睿智型、激情型、安静型、控制型、平淡型。睿智型缜密、方法、魅力(教学轻松自如,有一套自己的东西)激情型投入、张扬、激趣(常见公开课、优质课,有天赋的老师)安静型条理、节奏、轻松(性格因素,说话不紧不慢、教学有条不紊,不会出大的问题)控制型霸气、接受、方法(通常课堂教学纪律比较好,学生能安静的听,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具有一定威望)平淡型认真、程序、枯燥、(见于多数老师,有时,教学效果不是很好,也许分数还可以)……403.校长眼中的老师明星型、骨干型、平凡型明星型教师在学生中,口碑比较好。如果他们离开你的学校,校长可能无法找到其他老师来接替他们的位置,也会因此失去向上级及同行炫耀的本钱。骨干型教师有一定教学经验,教学还拿得起,考试成绩还可以的,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平凡型教师多数是年轻老师,或非学科专业、或个人特长不突出的教师。我个人认为:每个人有不同的特长:研究型的、教学型、考试型、技能型等。我个人建议:根据个人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突出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41让学生喜欢你的为人(魅力、特长……)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每天都向往)42谢谢倾听!(ThanksForAppreciation)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冯忠跃电话:028--85876120(办);手机:13678031304邮箱:xifengdai4642@sina.com
本文标题:阿坝州培训(正式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96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