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千米的认识教案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千米的认识教案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千米的认识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千米的认识教案1设计理念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千米的长度观念比较难建立,除了选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教师还应该自主开发一些学生身边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对于千米的感受,应将实际感受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结合起来。教学“千米”时,一定让学生们实地走一走,知道从哪里走到哪里(或往返几次)正好走了1千米,使他们初步形成千米的长度观念。学生形成了较清晰的长度单位的观念,对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就容易掌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8页例4、例5,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二中的第1—3题。学情与教材分析“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学、逛超市、乘车旅游、参加运动会等生活经验,这就使得本节课很容易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教材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标: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参考资料,少熬夜!米表示实际长度。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我们都学了哪些长度单位?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具体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长度。2、教师说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比较大的是米。你们还见过或听说过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吗?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到“千米”。二、探究新知1、认识千米。教师出示例3的情境图。(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播放提前录制好的视频录像,录像中出现路牌标志)提出下面的问题:类似图中的情境你见过吗?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看到上面的情境图,学生一下子会调出已有的知识经验,他们会想到周围的路标。]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解释路标上的“21千米”和“23千米”是什么意思。教师指出: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2、出示老师收集到的学校附近的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当地某个标志性建筑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的含义。3、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1)师:那么1千米的路程有多远呢?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都喜欢上体育课,(教师出示学校操场的图片)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注:每个学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这里仅以400米为例说明大体教学思路,实际教学时,尽可能用学生身边的数据),算一算,跑几圈就是1000米?关于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教学准备:参考资料,少熬夜!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我们都学了哪些长度单位?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具体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长度。2、教师说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比较大的是米。你们还见过或听说过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吗?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到“千米”。二、探究新知1、认识千米。教师出示例3的情境图。(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播放提前录制好的视频录像,录像中出现路牌标志)提出下面的问题:类似图中的情境你见过吗?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看到上面的情境图,学生一下子会调出已有的知识经验,他们会想到周围的路标。]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解释路标上的“21千米”和“23千米”是什么意思。教师指出: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2、出示老师收集到的学校附近的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当地某个标志性建筑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的含义。3、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1)师:那么1千米的路程有多远呢?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都喜欢上体育课,(教师出示学校操场的图片)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注:每个学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这里仅以400米为例说明大体教学思路,实际教学时,尽可能用学生身边的数据),算一算,跑几圈就是1000米?教师指出:1000米就可以用较大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就是千米。板书:1千米(公里)=1000米教师:同学们上学,有步行的,有骑自行车的,有坐公交车的,还有父母开车接送的。人步行每小时可以走5千米,骑自行车每小时可行15千米,坐公交车每小时可以行40千米。你们能估计一下从自己家到学校有多少千米吗?(2)实际感受1千米。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并让学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实际走一走,所需时间大约是1分十几秒。(注:这个教学环节也可以放到课前进参考资料,少熬夜!行)。然后告诉学生10个这样的长度就是1千米,一般步行12分左右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并让学生想象一下10个100米有多远。4、完成教科书第8页上的“做一做”。到校门口,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估)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动,感受1千米的距离。(注:如果条件不允许,此题可以作为课外作业)5、教师出示教科书第22页的例5。3千米=()米5000米=()千米教师放手让学生先独立填写,然后让学生在组内互相说说是怎样想的。通过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白: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个1000米,就是3000米;1000米是1千米,5000米是5个1000米,就是5千米。6、练一练。6000米=()千米4千米=()米()米=7千米9000米=()千米[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学,教师没有平均使用力量,教学时把重点放在千米的认识上,长度单位间的变换由于学生基本上属于“教师不讲就会”的状态,所以教师花费的教学时间相对就少一些。]三、巩固练习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2题。第1题,是关于物体运动速度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对常见物体运行速度有一定的认识。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进行反馈。第2题,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2、练习二第3题。学生在教科书上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3、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老师家离学校大约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来学校?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时间?(2)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四、课外拓展1、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千米,磁悬浮列车每小时可行驶()千米,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千米。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大约()千米。(课后可在父母的帮助下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这些资参考资料,少熬夜!料。)2、写1篇数学日记:《我心目中的千米》[设计意图:教师在落实了教材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后,课末布置了学生课后实践调查活动,把学生带向了研究性学习的行为中,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环境。]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3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第五册P、45——P、47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2、运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推算和分析能力3、初步学会用千米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4、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地紧密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感知和认识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引出千米:1、同学们!在长度单位家族中,你认识了哪几个朋友呀?(贴出:毫米、厘米、分米、米)你能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吗?2、同学们走1米大约是几步呢?请看录象:(一个小朋友测量,一个小朋友走。)提问:再想想,走100米,大约是几步呢?(200步)照这样计算,走1000米是多少步呢?3、谈话:我们老学校的跑道一圈是200米,你们走一圈大约是几分钟?走一圈是3分钟,那走5圈大约需要几分钟?走5圈也就是走了多少米,(1000米)1000米也可以写做1千米。不过,1000米和1千米听起来不大容易区分,谁能想个办法通过不同的朗读,把他们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二、联系生活,建立表象1、千米是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又一个成员(贴出:千米)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公里”,可以用符号“km“来参考资料,少熬夜!表示(贴出km)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出示课题:千米的认识)2、谁来说说,你在哪儿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大家请看:(出示4张图片)从这些图片中,你知道了什么?请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张在组内介绍一下。谁愿意把你们组交流的知识介绍给大家。3、看来大家对千米已经有所了解,那你们还想了解千米的哪些知识呢?学生说一说。4、提问: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我们先来看看100米的跑道有多长?(录象:学校中100米的跑道)100米的跑道已经这么长了,那几个100米才是1千米呢?10个100米连起来才是1千米,那该有多长呀?我们学校的跑道一圈是300米,大约走几圈是1000米呢?同学们!新梅广场(出示新梅广场照片)你们都认识吗?想一想,从那儿出发,向南走,你觉得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播放从新梅广场出发,经过邮局、电影院、小商品市场到新区实验小学的录象。好!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跟着老师在脑海里把这段路再走一遍。谁来估计一下,走这段路大约需要几分钟?5、如果从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也是1千米?同桌互说,交流。到底谁的意见比较准确呢?假如让你去验证,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去验证?交流。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课后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去验证一下,好吗?三、加深千米和米之间的联系:1、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这是小明的家,请你们帮小明找找看,从小明家到哪里正好是1千米,先在组内说一说,并且在图上圈出来。想想做做1从小明家到哪里正好是1千米?在图上画出来。再找找看,从哪儿到哪儿也是1千米?2、你们看,小华在干什么呀?他每天都要在这个400米一圈的跑道上跑步,今天,他已经跑了5圈了,你知道,他今天跑了多少米了吗?是多少千米呢?你是怎么想的?(1000米=1千米,2000米里有2个1000米,就是2千米)3、其实利用1千米=1000米不仅可以将米转化成参考资料,少熬夜!千米,还可以把千米转化成米。请看:想想做做3说说怎样想的。四、系统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千米,到现在为止你们一共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朋友呀?你能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在使用这些单位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合理、恰当。五、解决问题:1、步行汽车飞机自行车每小时每小时每小时每小时1800千米5千米16千米40千米2、想想做做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3、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最长的河流是哪一条吗?(长江)对!请看这张表格,从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比较他们的长短吗?4想想做做5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幅简单的铁路示意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⑴从太原到青岛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快
本文标题:千米的认识教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146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