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镇工作总结范文3篇【导读】这篇文档“镇工作总结范文3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镇工作总结1**镇工作总结**镇工作总结**镇在县境中部偏东,东与大理市以点苍山脊分界,南连平坡镇和顺濞乡,西接太平乡,北倚上街镇。面积178平方千米,辖花椒园、秀岭、**、沙河、下街、马厂、光明、金牛8个村委会92个村民小组。人口16594人,其中,农业人口15282人,占%。境内居住着汉、彝、回、白、苗等14个民族,彝族占%,回族占%,白族占%,苗族占%。XX年11月撤乡设镇。乡人民政府驻地**村,离州府(下关)29千米。**镇居漾濞江河谷中段,居民点和农田分布于海拔1520~2400米之间的河谷区和山地间,粮林牧均宜,是县内稻谷主产区之一和玉香梨主产区。大部分镇境属城乡结合部,下街、**二村在县城规划区范围内,县域经济主干道大漾二级公路穿境而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石门关风景区主景石门关、漾濞苍山崖画、唐标铁柱遗迹、点苍山最高峰马龙峰、博南古道部分路段遗址、滇缅公路县境内的主要路段均在本镇境内,旅游文化资源富集。支柱产业为:核桃、畜牧;当地知名产品(土特名产):泡核桃、玉香梨、清真卤腐等;自然景观主要有:天开石门、苍峰玉带、雪映漾川等;人文景观主要有:漾濞苍山崖画、唐标铁柱遗迹、福国寺、普光寺、下街古清真寺等;民族风情主要有:花椒园苗族风俗礼仪和下街回族风俗礼仪等。20年前彝县成立时,**的8个村有2个村不通公路、不通电,71%的社不通电,65%的社不通公路,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59元,农民人均占有粮食274千克,75%的群众居住垛木房、茅草房,农业基础薄弱,群众生活口粮尚未解决,交通、通讯、文化、卫生落后,工业几乎为零。彝县成立以来,**镇在党的民族政策关怀下,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镇情,着眼发展,紧紧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主题,按“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要求,念好“山”字经,培育工业,发展壮大林果业,依靠科学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卫生、农田水利、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经过20年的努力,“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全镇呈现出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景象。XX年末,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11430万元,是1985年451万元的倍;粮食总产量万千克,在1985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1722元,是1985年159元的倍。——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以科技推广为重点,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创造良好条件。一是在稳定粮食作物面积的同时着力依靠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品质。XX年粮食产量万千克,优质率达到85%以上。二是大力发展核桃产业,以光明万亩核桃生态园为龙头,村村抓发展,累计种植万亩。同时,大力扶持核桃加工企业,现有核桃加工大户10户,年加工核桃干果100余万千克,加工收入300余万元,解决1200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季节性就业。三是积极发展林果业。以秀岭玉香梨基地为龙头,鼓励和扶持农户种植玉香梨5000余亩。与此同时,加强科技服务,指导农户增加科技含量,提升其品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四是引导农户种植树头菜、山嵛菜和反季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和蔬菜,增加农民收入。五是加强护林防火工作,加大人工造林力度,打击盗砍滥伐行为,森林植被逐年好转,逐步向良性方向发展。——以小水电开发为龙头的工业取得较大发展。牢固树立工业主导,工业富镇,工业强镇理念,积极招商引资,力作“3篇文章”,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业发展环境。投资2100万元的广益电站于XX年上半年建成发电,水能资源开发迈出新步伐。马厂机制砖厂、下街页岩砖厂等一批工业企业运营正常,经济效益良好,工业经济蓬勃发展。——加快了以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立足旅游资源优势,以着力保护好辖区内的苍山崖画和博南古道遗址、福国寺、普光寺、玉皇阁、古清真寺等古建筑为基础,以石门关开发为突破口,以光明万亩核桃生态园为切入点,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和生态优势,加大宣传与投入力度,建设和完善景点景区的基础设施,着力开发一批旅游产品,鼓励和发动有条件的农民发展“农家乐”,旅游产业逐步由一般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变,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交通便捷的优势,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全镇从事交通运输业的个体户已近百户。——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到XX年底,已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自来水和电话,电视机普及率达95%;村社公路逐步推进,78%的社已通车,90%的社已有手机信号;农业基础得到夯实,马厂官沟、下街白丘沟、**白木大沟、沙河苏家大沟实现了三面光改造,为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按照“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招商,以商富镇”的思路,吸纳社会资金,投资亿元的县城东区开发取得重大成果,小城镇雏形凸现。——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镇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并提倡以教育信息技术为手段,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加大投入,以初中为重点,小学为基础,整体联动,全面突破,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思路,抓实教育事业。通过不懈努力,镇属8个村都有完小,大的自然村有校点,娃娃上学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全镇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XX年,镇中学参加中考成绩名列全州第19名,获得全县总评第一的好成绩。——人民生活明显提高。至XX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1722元,是1985年的倍,农民人均产粮482千克,在1985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99%的人家解决了温饱,家家户户告别了低矮潮湿的茅草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瓦房,15%的农民住进了钢筋混凝土平顶房,大部分群众拥有电视、VCD,部分家庭拥有汽车,群众文化生活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镇党委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坚持抓好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了“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和“学理论、学党章”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实施了以基层党组织“五好五带头”为主要内容的“云岭先锋”工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回首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明天我们信心倍增。**镇各族干部群众有决心有信心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抢抓机遇,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早日实现小康。镇工作总结2**镇二〇一〇年工作总结及二〇一一年工作打算2010年,**镇按照市委、市政府“争占全国十强,推进县域经济进位升级”的总体要求,结合全镇实际,坚持以“强镇、壮村、富民”为目标,扎实推进飞地经济、小城镇建设、农业开发和民生工程的实施,全力推进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良好的发展局面。截止到10月末,实现税收877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73%,其中完成国税收入594万元,完成地税收入283万元,预计到12月末能够完成全年任务。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9100万元,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引进域外资金8000万元,完成了全年任务;出口创汇完成80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67%;工业总产值完成69738万,完成全年任务的86%;预计所有指标在12月末均可完成任务。下面把**镇2010年工作情况及2011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一、2010年工作总结(一)经济社会实现稳步增长一是农村工业化进程扎实推进。一是以“飞地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聚烯氢特种新材料生产项目,投资8000万元,落户**开发区,项目明年竣工投产后,年可实现利润2000万元,税收800万元。二是“四个一批”项目建设工程推进也得到稳步推进,谋划招商项目1个,实施推进项目1个,开工建设项目4个,竣工投产项目3个。三是引进税源项目,引进了**河滨建筑公司、西柳建筑公司成立**分公司,成立**市阳达装修公司,直接增加税收500多万元。此外,盘活了老绢纺厂,投资500万元新建了**市胜德服饰有限公司,为解决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创造良好条件。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首先大力推行机械化作业,春耕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第二是深化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确定玉米制种面积11082亩,比上年增加2000亩;食用菌发展200亩;地膜花生发展1500亩;西香瓜种植2000亩,种植业向多元化发展。第三是开展了农业技术培训,培训农户500多人,农民种养殖业技术有较大的提高,养殖业不断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三是第三产业得到优先发展。龙川山货、大盘线、钟李线为延伸的小城镇商业门点种类不断完善,现代化城镇商业街初见端倪。农产品加工业较快发展,山野菜、大茧加工质量和数量都大幅提高,干白菜晾晒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镇近万名劳动力享受劳务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今年农民工劳务输出一项可增加农民收入500多万元。(二)各项中心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开展了毁林开垦治理工作。按照省、鞍山、**市公安局、林业局的要求,作为全市的试点镇,**镇于春节前开展了全镇的毁林开垦整治工作。全镇抽调40多名机关工作2人员,和林业局同志深入到村,到田间地头,实地测量,开展毁林开垦的整治工作。共勘验非法毁林面积1400亩,治理非法开垦户370余户,不仅有效保护了生态资源而且积累了很多经验,为全市开展治理毁林工作起到较好的试点作用。二是开展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经过细致的调研,制定了合理的实施方案,并针对各村的不同情况制定了各自不同的策略较好地解决选举过程中出现的临时性问题。科学安排时间,在法定时间内完成选举,选举工作于4月12日农忙前圆满结束。实现了村支部书记、主任一身兼、村两委交叉任职98%以上的预定目标。三是推进了“三百工程”的实施。主要是把发展项目作为推进“三百工程”主要内容来抓,确定在五个推进村发展项目7个,投资200万元。其中,柳树村实施自来水安装工程,需资金资金120万元,项目竣工后可解决近400户1000多人的饮水问题。此外加强了与帮扶单位的联系,积极争取外援,现在已争取帮扶资金40余万元,已用于改善村容村貌和富农项目方面。四是开展了环境整治工作。对全镇主要交通沿线、主要河道开展了集中的环境整治,出动机关人员、党员干部和群众500多人次、铲车5辆、机动三轮40余台次,新建垃圾排放场一个,排放点40多个,完成改厕500户,全镇的环境卫生状况发生巨大改观。特别是对大盘线两侧进行了重点整治,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集中清理了两侧的“三堆”和广告牌等杂物,使过境大盘线整洁亮丽。此外,对学校周边的环境开展了集中整治,加强了安全教育、治安、卫生教育,校园环境有效提升。五是确保了全镇的安全度汛镇防汛指挥部积极应对今年的汛情,科学指挥,共动员疏散群众300多人次,组织抢险人员500多人,三线民兵300人,共完成重点交通、电力设施抢险20余处。特别是出动200多人抢险,成功确保了一根6.6万伏高压电杆的稳固,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得到了**电业部门和人民群众的一致赞誉。(三)民生领域成果突出一是投资200万元新建了一所框架式小学,可容纳350人就学;投资60多万元对中心小学和其他校舍进行了修建,校园环境得到极大提升。二是公开、透明、稳妥地完成了的保评定工作,很好地解决了遗留问题;不断加大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完成为无能力者建房2户,为贫困人口修房8户,完成灾后重建1户,发放各种救助金10万余元;投资75万元完成敬老院翻建工程改善了无保老人生活条件。三是开展水毁工程的修复工作,新建桥梁一座,维修公路20公里,解决了洪水造成的交通不便问题。四是全力开展封山育林和春秋两季防火和造林工作,未出现一起森林火灾事故,栽植各种树木90多万株,在15个村开展了村屯绿化工程,全面完成了全年的造林任务。五是争取上级投资100万元开展了庞家村5000亩小流域治理工程。六是投资20万元扩建了镇计生服务站,计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此外,武装、文化和妇女儿童工作也都取得一定的成绩。(四)、社会保持了和
本文标题:镇工作总结范文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264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