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公路建设市场自查报告4篇
公路建设市场自查报告4篇【导读】这篇文档“公路建设市场自查报告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某市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自查报告【第一篇】xx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公室关于2011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自查报告2011年以来,我市的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在市委、政府和省交通厅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交通系统坚持以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农村公路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任务,继续坚持市委提出的“一路二水三产业四增收”的发展要求,全力推进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以方便农民出行、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交通保障。一、2011年农村公路建设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一)主要工作目标。2011年市政府下达的农村公路建设目标任务是:完成投资6亿元,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000公里,其中:农村断头公路336.9公里,通乡破损油路(水泥路)改建47.7公里,通村油路(水泥路)615.4公里;渡改桥:渡改公路桥31延米/1座。(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截止11月25日,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完工里程1282.3公里,占目标任务的128%,累计完成投资9.58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60%。其中:建成通乡油路(水泥路)475.1公里,占目标任务的124%;建1成通村油路(水泥路)807.2公里,占目标任务的131%;已完成渡改公路桥31延米/1座。总体来看,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到12底将超额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二、自查打分根据《xx市交通运输局关于2011年度目标考核的通知》市交办[2001]358号文件,我办对2011年度工作目标执行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业务目标自查得100分。三、主要做法(一)领导重视,把农村公路民生工程建设的责任落到了实处。年初,我市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会上市委、市政府领导强调了今年农村公路建设的重点,要求县(区)继续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并与各县(区)签订了民生工程目标责任书。各县(区)及时召开了交通工作会议,层层落实责任,与各乡(镇)签订了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的目标责任书,县(区)交通运输局进一步加强了业务指导和质量监督,做到了主动“送技术上门,送图纸下乡”,服务农村公路建设,形成了上下统一,工作协调,积极推进的良好局面。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在2009年至2010年度,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交通项目绩效考核中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得到了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的通报表彰。(二)积极争取规划外县乡断头路建设项目,加大县乡道路的改造力度。我市2009年及2010年已争取了682.3公2里县乡断头路项目,但还有613.6公里无法获得省和中央的资金补助。通过市、县(区)交通部门不断完善优化路网结构,扩大宣传,共同努力向上争取,2011年7月省厅公路局下达了规划外断头路建设项目87公里,目前,大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将促进我市农村公路干线的改造力度。(三)继续加大资金投入,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保障。由于路面结构的提高和建筑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为减轻农民筹资负担,“十二五”期间,XX区修建通村水泥路和块石路除省市补助、区配套资金、村民自筹外,剩余缺口资金5-7万由乡(镇)政府兜底,XX县通村水泥路配套资金由3.5万元/公里提高到10万元/公里。同时,充分利用土地整理、以工代赈、新农村建设等涉农项目资金,打捆使用到通村公路民生工程建设上来,从而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四)以“康庄惠民工程”建设为契机,推进通村公路建设进程。我市结合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市政府出台了“康庄惠民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把全市各乡(镇)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油路)作为“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内容来抓。具体目标是:XX区2011年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油路);XX区、XX县、XX县、XX县2013年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油路)。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单位全力抓”的工作机制,在省厅目前还未下达通村水泥路资金计划的情况下,针对我市今年提前实施的通村水泥路项目较3多的实际,各县(区)不等不靠,积极发动群众,通过自筹资金与涉农项目打捆实施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并采取措施,包括先拿部分贷款垫付,确保已开工的项目能按期建成。市政府把“康庄惠民工程”完成情况纳入目标进行考核,扎实推进农村公路民生工程建设进程。(五)强化建设管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资金管理。一是严格质量把关,把好简易设计关、施工单位比选关、原材料准入关、施工现场管理关和工程检测验收关,保障工程质量。二是强化资金管理,保证建设资金合理有效使用,建立专项资金帐户,实行专户存储、单独建帐、单独核算。三是强化项目程序化管理,全面实行项目公示制,继续按照市、县(区)制定的“通村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办法、管理实施意见、质量管理指南”等指导性文件执行,使项目管理程序化。四是推行“六项制度”,即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业主负责制、项目监督制、廉政责任制和安全施工责任制,杜绝人情工程、面子工程和腐败工程,确保“康庄惠民工程”建设“工程优质、干部优秀”。(六)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广大群众监督。2011年,我们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农村公路建设等方面的建议案12件,接到农民群众电话咨询及信件投诉20余件,我们均耐心细致解答,需要调查书面回复的,与县区交通运输局有关人员4到现场核实,按工作程序形成调查报告,回复率、满意率均为100%。一年来,我办发布了20余篇农村公路建设方面的信息。同时完成全市农村公路建设通报7期,汇报材料6篇,工作总结5篇,领导讲话2篇,协助市发改委和市交通局完成全市有关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等方面的调研报告2篇,撰写并发表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的论文1篇。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1、通村公路资金计划下达的里程太少,不能满足建设进度的需求。今年全市通村水泥路只下达了32.9公里资金计划,而我市实际修建了727.5公里水泥路,资金计划相差694.6公里。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本来缺口大,再加上工程材料供需矛盾突出,价格居高不下,增加了工程的建设成本,村民的筹资负担加重,影响村民修路的积极性。2、国家资金补助政策尚未出台,群众宣传发动工作存在困难。“十二五”期间,通村公路建设国家补助资金政策目前还未明确,项目计划的下达情况不明朗,造成各县(区)对下的宣传发动工作难以开展,村民自筹资金数额不能确定,持观望态度的还比较多,影响通村公路建设的进展。3、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技术力量薄弱,建设质量通病在部分县(区)有所回升。表现在:断头路和通村公路路面基层宽度不够、路面面层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错车道设臵数量偏少、安保工程设施不规范,混凝土路面压纹及线形外观质量较差、渡改桥伸缩缝不规范等问题。五、2011年工作思路及初步安排(一)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抓住县乡道升级改造和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建设两个重点,不断完善农村公路安保工程,提升路网结构,为我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二)工作任务及工作安排1、2012年工作任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72134.4万元;完成县乡道重要出境公路77.33公里;完成重要县乡道联网升级255公里;完成通村油路(水泥路)755公里。2、工作安排。一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申报工作,争取更多的上级资金支持。根据省“十二五”农村公路发展规划,以及通村公路核查方案,我市已上报了3642.43公里通村通畅工程计划,为推动全市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2012年我们将同各县(区)尽最大限度争取上级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做到早发动、早立项、早申报、早下计划、早开工。二是加强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提升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水平。在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的基础上,始终坚持树立“质量第一,质量是建设工程的灵魂”的理念,细化参建各方质量管控责任,强化质量监督,加大质量责任追究和处罚力度,确保农村公路质量水平再上台阶。三是落实配6套资金,加强协调服务。各县(区)要科学合理调度建设资金,配套资金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减小对建设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影响。四是强化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意识,保障建设项目顺利进行。首先继续坚持农村公路建设要紧密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工作,县(区)交通主管部门及建设业主要督促各施工单位按照“城乡环境整治”对施工企业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规范作业,维护道路通畅、保障行车安全。其次高度重视建设项目的公示制度,项目公示制度落实程度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群众主动监督的积极性,可以减轻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量,保障工程质量。市农建办二○一一年十二月六日公路建设市场自查报告【第二篇】莱阳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建设市场自查报告2010年以来,我局按照公路工程建设有关规定,对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市场实行了严格管理,按照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了工程建设基本程序,并组织开展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从6月份始,我局对照交通运输部、厅公路建设市场督查要求,开展了自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严格把好市场准入关。对参与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施工企业,我局严格管理,把好企业资质关。经自查,2010年我市县乡公路及农村公路大中桥梁项目有关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试验检测等从业单位都具有相应的资质,从业人员均有相应的资格,符合工程建设规定。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管理。1、加强源头管理,严把工程设计关。对列入省厅、市局计划的县乡公路及农村公路大中桥项目必须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设计文件须报市交通局备案。凡无工程设计或未经设计单位签章认可的项目均不得开工建设。在工程建设中,凡是施工达不到设计标准或不按设计施工的,坚决予以返工,坚决杜绝农村公路建设无正规设计或不按设计施工现象发生。2、认真落实招投标制度,严把工程招投标关。我们在县乡公路和农村公路大中桥梁改造建设中继续推行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在新改建工程、大中桥建设中,凡达到国家规定的招标范围的项目,要严格实行招投标,在具体的招投标工作中,所有招标项目要在规定的时间,在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坚决杜绝暗箱操作、虚假招标等行为,保证招投标的公开、公平、公正。同时,根据《公路建设市场准入办法》、《公路建设四项制度实施办法》,对进入公路建设市场的从业单位进行严格筛选,对参与投标单位的资质、从业经历、企业信誉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3、突出重点环节,严把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关。一是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为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我们实行包括施工工艺流程、监理程序、监理月报制度、内业资料管理等规定,定时组织各单位有关人员进行认真学习,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二是狠抓工程监理。县乡公路及大中桥梁改建项目,全部推行监理制,并报相应的监督部门进行项目监督。根据工程规模及工艺复杂程度,一律派驻监理工程师,分别配备驻地监理、旁站监理人员,并安排专业监理工程师巡回检查。三是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主要是严格施工程序,开工前要进行技术交底,报送施工方案、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等,经批准后方可开工;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标准,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不得擅自改变技术标准;建立健全工地实验室,保证在整个施工期间对材料、配比等技术指标进行有效控制,随时进行调整;狠抓内业资料规范化管理,要求专人管理内业资料,保证各项资料的完整、真实,及时归档;搞好附属工程建设,标志、标线齐全、里程碑、百米桩等附属工程不完善的工程项目不得验收。4、实行项目法人制。县乡公路及大中桥梁由莱阳市地方公路管理局作为项目法人全面管理项目建设。5、严格分包管理。在我市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建设中,不允许施工及监理单位进行分包。6、严格变更手续。我局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招投标文件要求,严格控制施工变更手续。工程建设变更5000元以下的,由设计、监理、建设单位签发;5000元以上的,组织
本文标题:公路建设市场自查报告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328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