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CX07-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49程序文件文件名称:人力资源控制程序文件编号:Hy/CX07.101-2006-B人力资源部编制:质量部审核:uuu20071126生产部会签:qqq20071126工艺部会签:xxx20071126保障部会签:xxx20071126管代批准:ccc20071224某科技公司Hy/CX07.101-2006-A人力资源控制程序501目的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和目标,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系统、激励机制、员工培训与教育体系,以发挥和调动员工潜能,使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在知识、技能、经验和能力方面能够胜任,确保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2适用范围适用于从事与质量有关的人力资源(包括各级管理、技术、技能人员)的管理。3职责3.1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力资源管理,负责职责及资格的确定以及人员的引进、聘用、调配、教育培训和绩效管理,营造充分发挥员工能力的良好环境。3.2质量部、生产部、企业文化部负责会同人力资源部开展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消防安全、交通安全、6S意识教育培训。3.3各分公司负责配合人力资源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4工作程序4.1人力资源配置4.1.1岗位管理a)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见Hy/CX05.101《各类人员质量职责》,各类人员的任职条件见Hy/SC01.101《各类人员任职条件》;b)根据计划安排,对每一个岗位的职责、环境、任职资格、能力素质、工作目标作出描述,编写《岗位说明书》;c)岗位说明书作为每一位员工合同书附件之《岗位聘用合同书》中第六款“其他事项”的详细说明。岗位说明书一式三份,个人、分公司、人力资源部各存一份。反聘人员也需编制《岗位说明书》;d)新增岗位需求先编制《岗位说明书》,实施公开招聘的岗位同时公布该岗位《岗位说明书》。岗位变动必须及时变更《岗位说明书》,经人力资源部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岗位调整;e)对表明每个过程所要求的能力和每位员工所应具有能力的《岗位说明书》每四年评审一次。评审能力的方法主要采用与员工的绩效面谈,也可采用观察、问卷、小组讨论、专家介入的方式。4.1.2人力资源引进a)每年1月30日前完成上年度人力资源管理总结,根据需求提出当年人力资源引进计划,每年9月30日前对新增人力资源计划进行确认,总公司办公会批准后实施。Hy/CX07.101-2006-A人力资源控制程序51新增岗位编制《岗位说明书》;b)人才引进坚持以高层次为主,适应主体专业发展需要;在公司编制总量控制范围内,通过劳务派遣等方式*****略。4.1.3人力资源调配a)对于中层经理、机关的相关岗位,由人力资源部实施招聘,公布空缺岗位的《岗位说明书》。有调动和应聘愿望的职工填写《岗位应聘申请书》交人力资源部;b)需要答辩的岗位,通过人力资源部资格审查后,参加公开答辩。答辩前须交书面的任职思路和工作目标;c)拟晋升的专业技术人员及中层经理岗位均实行公开招聘,经个人答辩,评委会评审、提问、打分确定人选。调动手续须在原分公司、接收分公司的第一负责人签字确认,总公司领导审批后,方可办理。晋升和新提拔的中层干部需要进行7天的任前公示;d)技术工人工种和岗位调换必须经过人力资源部批准,且需设立3个月的试用期,建立包教合同,经过理论、实际操作考试评价合格后办理上岗证。4.2人力资源培训4.2.1基本培训要求4.2.1.1新员工培训内容a)上岗基础培训:包括公司概况、规章制度、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相关法律法规、产品的常识及6S管理知识等培训内容,由人力资源部组织进行;b)岗前技能培训:包括所在岗位相关作业文件、注意事项、相关设备性能、操作过程、现场实际作业及出现紧急情况时应变的措施等培训内容,由用人分公司与新员工签订包教合同进行培训;c)新上岗生产操作人员应进行理论和实际考试,未通过岗前培训考核的将不得上岗,继续培训或换岗培训。4.2.1.2转岗人员培训内容a)转岗和中断岗位操作6个月以上的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上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岗位技能、相关的安全、质量、保密等知识。生产操作人员需签订包教合同;b)用人分公司在签订包教合同时,须体现对上岗人员进行培训的计划,考核评价合格后方能上岗。4.2.1.3采购、仓库人员培训内容a)采购人员需经过生产物料采购的技术要求、采购基础知识的培训;b)仓库管理人员需经过库存物质的质量特性、仓管基础知识的培训。4.2.1.4技能人员培训内容Hy/CX07.101-2006-A人力资源控制程序52a)生产操作技能、工艺技术基础知识培训;b)设备操作规程培训。4.2.1.5技术人员的培训内容:专业技术及相关的新理论、新工艺、新技术等的培训,依据年度培训计划(或不定期)实施。4.2.1.6检验人员培训内容:a)质量管理规章培训;b)产品知识、检验基础知识的培训。4.2.1.7内审员的培训内容:a)GJB9001A-2001知识、审核知识培训;b)外部培训机构或认证咨询机构进行培训,发相应内审员证书。4.2.1.8需持证上岗人员的培训需持证上岗人员的培训参见《上岗证管理办法》。4.2.2在岗培训时间间隔各级管理人员以及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人员,每季度进行一次质量管理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中层以上经理由质量部会同人力资源部进行,分公司内人员由分公司负责人会同人力资源部进行;对有关岗位的技能和质量知识培训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进行。4.2.3培训计划及培训实施4.2.3.1培训计划a)人力资源部每年12月份,根据本年度各分公司及总公司发展方向,制定下年度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对象、时间、内容、教师、教材、经费预算等内容),经总公司教育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b)企业大学的课程学习按相关要求执行,为提高培训效果,强调分公司内部培训和以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岗位技能培训,以及适宜的培训方式,包括现场或非现场的课程和专题研讨会;学徒;在工作中接受即时辅导和建议;自学;远程学习等;c)各分公司应通过编制《岗位说明书》确定影响产品质量的每项工作的能力需求,通过以员工绩效考核为主的方法评价进行该项工作的人员能力,再制定培训计划以弥补可能存在的任何能力方面的差距。每年11月份完成次年培训计划的制定,本分公司不能提供的培训项目报人力资源部,内部培训计划报人力资源部备案;d)各单位负责内部培训计划汇总,负责内部培训的记录、保存与维护,内部培训应满足在岗培训的时间间隔要求。4.2.3.2分公司内部培训Hy/CX07.101-2006-A人力资源控制程序53a)内部培训应紧密结合本单位所承担的任务,以提高员工岗位胜任能力、整体素质为目标,学以致用,培训内容主要是规章制度和政策、质量管理知识、技术标准、工作规范、专业技术知识、岗位技能及相关管理知识技巧等。各分公司应按核准的培训计划实施;b)分公司内部培训每月至少一次;c)通用项目可以安排在同一时段集中培训。文化、团队建设、职业健康安全、技安、消防、6S等要求每季度至少培训一次;规章制度要求每季度至少培训一次;d)培训所需要的教材及讲师可由各分公司自行安排或委托人力资源部统筹安排;e)员工参加培训应于员工培训记录本上个人签到,季度出勤率平均大于80%。每人参加内部培训不低于8次/年,其中不出差的岗位不低于10次/年;f)内部培训后,应由讲师进行培训结果考核,考核方式可选择笔试、口试、实际操作或写总结等方式。针对岗位技能的培训,考核不合格者应重新安排补课,补训以两次为限,两次仍不合格者,内部待岗一个月处理;g)内部培训记录包括课前签到及考核结论,并在培训后一星期内完成统计存档。4.2.3.3外出培训a)外出培训必须是本分公司关键或重大项目、关键技术所需要的,培训内容必须与申请培训人员从事的岗位相关,且为公司内无法完成的培训内容;b)外出培训须提前申请,由申请培训人员填写《职工外出培训申请表》。计划外培训相关分公司以书面申请的形式提出,经人力资源部经理批准后实施。培训费由总公司培训经费支付;c)培训结束后,参加人员需将培训学习总结或培训相关证书复印件交人力资源部存档;d)外出参加各种资格认证培训的人员,不能取得相关证书的须退回相关培训费用。4.2.4每次培训需填写《培训签到表》(电子版)。培训后相关分公司将培训签到表及相应试卷(考核记录)等送交人力资源部。员工如能提供充分的书面证据,并经人力资源部主管认可,可免去相应的培训项目,免除培训的书面记录人力资源部存档。4.3评价培训效果4.3.1每年12月份人力资源部组织,对本年度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评估以座谈、问卷调查、填写评估表、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人力资源部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善。4.3.2短期评价应从学员中获得有关培训方式、所用资源以及培训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包括考试、论文的反馈信息。也可采取绩效考评、岗位胜任能力考核等方式。4.3.3年度培训效果由公司教育委员会通过每年至少一次的会议分析评估,人力资源Hy/CX07.101-2006-A人力资源控制程序54部填写“年度培训效果评价登记表”,并落实整改措施,以不断改进培训的管理和培训质量。4.3.4通过员工绩效考核员工岗位技能、专业技术水平被确认为不能满足岗位要求的,需在下一个考核期停止从事与质量有关的工作,进行相关岗位技能的培训。该培训由用人分公司提出培训计划,人力资源部监督考核。4.4评价和考核4.4.1员工绩效考核a)所属各单位均要按照《科技公司员工绩效考核办法》实施员工绩效考核;b)每位员工在考核期内均有绩效考核目标,考核期末有一个百分考核结论以及与主管的绩效面谈;c)绩效面谈要指出成绩、不足和努力方向并保存记录。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4.4.2员工年度考核a)考核结论分“不称职、称职、优秀”三类。考核结论存入本人人事档案。优秀比例为员工总数的20%。考核不称职者不得从事与质量有关的工作;考核不称职者可安排交人力资源部待岗,进行培训并考核评价重新上岗或转岗;b)该报表中的“岗位职责”、“本年度承担的任务要求”、“对出现问题应承担的责任”需在每年1月30日前填写完成。此表每年1月启用留本单位备查,次年1月交人力资源部存入个人人事档案;c)破格晋升需在考核期至少一年考核优秀。5质量记录科技公司岗位说明书;科技公司岗位应聘申请书;科技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年度总结;科技公司分公司年度人力资源需求登记表;科技公司员工季度绩效考核汇总表及绩效奖励统计表;科技公司员工绩效考核表;科技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暨需求登记表;科技公司教育培训计划;科技公司培训记录;科技公司职工外出培训申请表;科技公司年度培训效果评价登记表;科技公司上岗证发放记录。Hy/CX07.101-2006-A人力资源控制程序556相关文件Hy/CX05.101《各类人员质量职责》Hy/SC01.101《上岗证管理规定》Hy/SC02.101《各类人员任职条件》
本文标题:CX07-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40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