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实录精编3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实录精编3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实录精编3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实录1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知错就改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教学重点1、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难点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搜集列宁的资料导学过程二次备课预习提纲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新词。2、出声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读顺。3、大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标记有疑问的地方。4、查找有关列宁的资料。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在上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蜜蜂引路》一课,认识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列宁,说说你对他还有那些了解。(指名交流资料)2、读这样一位伟人的故事一定是受益匪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篇有关列宁的课文——《灰雀》。3、板书课题,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齐读课题。参考资料,少熬夜!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面包渣、自言自语、肯定、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集体正音、评价。强调“桦、脯、渣”的读音。3、同桌对读课文,相互正音、评价。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完成以下练习:列宁在公园里看见了_____,他很_____。一天,列宁发现_____,他很_____,一个小男孩说灰雀一定_____。第二天,列宁果然_____。三、细读品味,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2、用“——”标出描写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从颜色和叫声体会它的可爱。通过指导朗读,体会“惹人喜爱”一词。3、找出表现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引导学生去掉括号里的词语,进行对比朗读,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4、练习感情朗读第一段。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找出自己认为最难写的字,想办法记它们的字形。2、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范写“胸”字,生书空练习;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范写“步”字,生书空练习。3、学生练写“胸脯、散步、或者”,小组内评议写得又漂亮又端正的同学。五、布置作业1、练习写好剩余的生字。2、背诵描写灰雀可爱的句子。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词,指名认读后齐读。白桦树胸脯郊外婉转散步或者勇敢面包渣诚实2、背诵描写灰雀的句子。二、研读体会,感悟真情过渡:多可爱的灰雀呀!列宁每天来到这儿,都和参考资料,少熬夜!它们打招呼。可是有一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他找遍了周围的树林,都没有找到。(一)、朗读感悟列宁对灰雀的爱1、读3——10段,画出列宁的话多读几遍,体会列宁当时的心情怎样?2、全班交流,着重引导体会:(1)、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从这一句中看出列宁很关心灰雀,心里很着急。(借机指导学生把列宁对灰雀的关心,内心的着急读出来。)(2)、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列宁当时很担心灰雀。(指导朗读,读出担心的语气。)(3)、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从这一句中体会到这时候列宁觉得很可惜,已经有点伤心了。(指导读好这一句。)3、齐读列宁的话,读出他的着急、担心、惋惜、伤心。小结:列宁为这只失踪的灰雀着急着、担心着、惋惜着、伤心着,都是因为他心中充满了对灰雀真诚的爱。(板书:爱)(二)、研读讨论灰雀去了哪里过渡:此时此刻,大家肯定想帮列宁找到那只灰雀。回到底气了哪里呢?(被小男孩捉走了。)1、仔细读一读3——10段,把能看出灰雀的消失和小男孩有关的句子一句一句都找出来,并说明理由。(板书:灰雀小男孩)2、同桌之间交流补充。(生交流)3、全班交流,着重引导研读讨论:(1)“没……我没看见。”因为这里“没”的后面加了省略号。A师示范读好省略号,生听后谈体会。B自由读读这句话,补充:男孩()地说:“没……我没看见。”这句话。C指导朗读: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没……我没看见。”男孩(结结巴巴)地说:“没……我没看见。”(2)“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这句可以看出男孩知道灰雀的下落了,说明了灰雀有可能是男孩捉去的,所以他不敢讲。。(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参考资料,少熬夜!的。它还活着。从这儿看到了如果不是男孩捉的他就不会这么说,而且他不会知道灰雀到底死了没有。(两句话里都有一个“一定”,指导读好肯定、坚定的语气。)4、读到这儿我们已经知道灰雀是小男孩抓去了。那么,男孩为什么要抓那只灰雀呢?(因为小男孩很喜欢那只灰雀。)(三)、对比体会正确的爱鸟方式1、列宁和小男孩都很爱灰雀,你更赞成哪种爱鸟的方式?如果你是小男孩,你会怎么做?为什么?2、分角色朗读3——10段。小结:列宁的爱鸟之情深深地打动了小男孩的心,他决定放回灰雀。(四)、质疑感悟列宁对孩子的爱1、默读11—13自然段,想想你能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2、学生质疑,教师引导抓住关键问题:A列宁为什么不问会说话的男孩,却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B小男孩没有承认自己抓了灰雀,为什么还说他是诚实的?3、交流解疑。做如下引导:A如果你是那个男孩,列宁问你:你昨天把灰雀藏到哪儿去了,还向我撒谎,你太不应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难过)学到这儿我们可以看出,列宁不仅爱灰雀,更爱孩子。他以一颗宽容之心使孩子改正了错误,又保护了孩子,也使我们能重新看到这样和谐的画面。B孩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正了错误,知错就改。4、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大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三、总结。学习了课文,你想对小男孩或想对列宁说什么话吗?四、作业: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2、课外再读读有关列宁或者名人的故事,组内进行讲故事比赛为语文园地二中的展示台作好准备。板书设计5灰雀爱保护藏起来放掉列宁————————灰雀——————————小男孩——————————————————参考资料,少熬夜!引导教育爱护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实录2一、教学设计说明《灰雀》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组中的1篇课文。课文叙述了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一个小男孩放鸟归园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改正错误由喜欢鸟到真正爱鸟的变化过程。课文以生动具体的语言,简短、含义深刻的对话描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材料。《灰雀》一课教学力求以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意在体现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学设计力求面向全体,全面育人,牢固地树立主体意识、训练意识及创新意识。本课教学突出以“爱”的情感为主线索,凭借列宁爱鸟、爱孩子的故事,唤起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真爱。教学过程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创新。1、确定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是服务者,成功的教学是在教师主导下,学生潜能的最大发挥。针对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即局部)质疑问题,通过读书自己解疑,通过交流与老师共同解疑,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培养。在课文2-10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l)自读自悟:学生通过自己读书了解灰雀哪儿去了和列宁爱鸟的心情;(2)质疑启思:学生读书质疑,读书解疑,师生交流共同解疑,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体会列宁爱鸟之情对孩子的感染、教育,最后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3)读议领悟:通过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列宁对孩子的爱。在本节课中,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进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突破重点难点,发挥多媒体的综合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确定课堂的训练意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靠训练。为了使教学重点鲜明突出,环节简单实用,我们重其所重,轻其所轻,以课文2—10自然段为训练重点,将读、思、议、练贯穿全过程。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可惜”“自言自语”等,联系上下文理解,落实课后作业。为使认知和情感和谐,我们以读为本,加大读书的质量。课文第二段我们设计了以读导情,以议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师参考资料,少熬夜!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使情感升华。将情感贯穿于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中,也是我们的一些新的探索。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质疑问题、自读解疑和读议领悟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创新意识。二、教学实录与评析一、情景引入(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师: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借助“课件”演示和老师的解说,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形象快捷地复习了上节课(讲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多媒体动画:列宁在树下仰望两只灰雀,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已不见了。)师:一天,列宁又来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怎么了——生:不见了!(齐)[借助课件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课件”制作得巧妙。]二、学习第3-10自然段1、提出学习要求。师:列宁在周围的树木中找遍了,也没找到。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列宁和小男孩说了些什么(要求: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用“”画一画列宁说的话,再体会体会列宁这时的心情。)师板书(旁批):读、画、体会(师巡视,辅导)[教给读书勾画方法,提出学习要求,让学生自读自悟,初步感受。](检查学生自读情况:一名学生非常清楚地读出了3、5、7、9自然段中列宁的话。师相机出示字幕:课文3、5、7、9自然段。)[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抓住了重点句。]2、自读体会。师:四处找遍了也不见鸟儿踪影的列宁,这时说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什么样的心情呢自己再读读列宁说的话,体会体会。[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重点句。](学生自读后抽查)生:我体会出列宁非常着急。生:我体会出列宁惋惜的心情。参考资料,少熬夜!生:我体会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关心。师:你们对哪句话体会得更深些,想读给大家听听吗(四名学生各读一句,两名学生重复了别人的朗读。)3、师相机评价指导学生读的四句话,进一步体会列宁的心情。[通过对学生自读自悟的评价,矫正自读中的偏差,进一步理解句子,体会感情。]4、比较体会。(多媒体:课后第二题(2)的句子。)[很自然地结合课后练习,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师:老师也仔细体会了这句话。来,仔细听听老师读的哪句话更能表达列宁失去鸟儿非常惋惜的心情。(师读)生:第二句。(齐)(抽生读)师:我们一起来体会体会。[教师范读,用比较的方式让学生去悟、去体会。这样以读代讲,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5·引导概括。师: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师:一齐说!生:爱师
本文标题: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实录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411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