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课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通用4篇】
好文档,供参考1/18课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通用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课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通用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课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第一篇】课时目标:1、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2、辩证地认识“井底之蛙”。3、懂得对有缺点的人,应当给予帮助。教学过程:一、引出青蛙1、同学们,昨天王老师已经带着我们痛痛快快地读过了这篇课文,这是1篇非常有意思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坐井观天。2、什么叫“坐井观天”,你知道吗?这一口井里有水吗?(这是一口枯井,只有下雨时才有那么一点儿水。)3、“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这一个故事在我国好文档,供参考2/18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板书:青蛙)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二、认识青蛙1、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想站起来读的同学自己站起来。2、下面俞老师要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不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青蛙说的话,不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小鸟说的话,俞老师读作者的话。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板书:这是一只的青蛙)4、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谈自己的见解。并将自己的“理解”写在黑板上,学生不会写的教师写。(如:自以为是、骄傲、没头没脑、没有知识、眼界不开阔、不听话等)5、在同学们(大多数同学)看来,这是一只不受大家喜欢的青蛙,不受大家欢迎的青蛙,因为他……(根据板书),咱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读这篇课文。哪些同学愿意读小鸟说的话?请站起来(估计比较好文档,供参考3/18多)。俞老师读青蛙说的话,坐着的同学读作者的话。三、理解“坐井观天”1、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人们常常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人。2、俞老师这儿就有几个例子(出示):(1)小明这次到北京转了一圈,可开眼界啦!以前整天呆在村里,坐井观天,没想到外面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2)有些人坐井观天,自我感觉特别好,却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3)我们很多同学坐井观天,很少读课外书,不懂的东西太多了。(4)原以为我们的设计、规划够先进了,可去外地一看一比,才知道我们是坐井观天,比起人家就差远了!这四个例子中的“坐井观天”是说这些人坐在井底看天吗?3、所以,咱们每一个同学从小就要多学点知识,多读一些课外书,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断地增长自己的见识,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坐井观天的人,而是一个见多好文档,供参考4/18识广的人。四、再次认识青蛙1、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都认为这一只青蛙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甚至自以为是,他一直受到人们的批评指责,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太可怜了,这是一只可怜的青蛙!(板书:可怜)俞老师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交流,联系课文、图画等进行引导。参考:(1)青蛙并没有说错,他说的是真话,他看到的天的确只有井口那么大,没有说谎,这是一只诚实的青蛙。(2)这一口枯井太深了,青蛙那么小,光凭他自己的力量,怎么跳得出去呢?如果自己能跳出去,他早就跳出去了。(3)这一只青蛙一生下来就呆在这一口枯井中,没有亲人,没有同伴,太孤独太寂寞了。(4)井底没有丰富的食物,只能吃一些不小心掉进来的小虫子,有时还要饿肚子。(5)这只青蛙很有礼貌,见到陌生人就跟他们打招呼。(6)他永远也无法享受外面精彩的世界。好文档,供参考5/18五、结课同学们,今天咱们这节课,全面地认识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咱们不应该讨厌他、批评他、责怪他,而应该可怜他、同情他、帮助他。对像坐井观天的人也一样,要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才对。现在,谁来想个巧妙的办法帮助这只青蛙离开这口枯井?青蛙被你们救上来以后,他惊呆了,他会说些什么呢?课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通过拼读音节会读4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寓言两则的内容。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教学重难点:1、认读生字,会写生字。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好文档,供参考6/181、让学生欣赏《坐井观天》课文中的插图,说出课题。2、出示课题12坐井_____天补充课题,出示“观”字的写法及其在成语中的解释3、板书课题,读题,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二、过生字关1、出示生字“井沿、青蛙、回答、弄错、不信、抬头、坐井观天、无边无际”老师带读。2、小组交流,小组齐读。3、老师指名请学生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4、出示“我能辨认并组词”让学生辨别生字三、初读课文,交流感受1、根据“学习目标”让学生自由读课文。2、检查自读效果。(1)指名读课文,教师注意正音和范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通顺。(2)交流初读感受,解决次要问题。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些什么通读归纳、整理,形成如下认识:A、弄清故事的人物形象──青蛙和小鸟。B、知道青蛙和小鸟的位置。C、明了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原因及主题。好文档,供参考7/183、学生在谈到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关系时,教师顺势切入,学习文章第一自然段次要内容。(1)教师出示“水井”,让学生观察在水井上青蛙和小鸟图片的位置。(2)学生自读文章第一自然段。(3)指导朗读。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一)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1、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2、点名读,师生评读,体会青蛙打招呼的文明礼貌行为和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的情形。3、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形。4、教师引读,男女生分组加上动作表演读。师:一只小鸟飞呀,飞。飞过山川,飞过河流,飞过田野。它口渴了,落在井沿上,井底的青蛙看见了问:____________男生:“朋友,你从哪儿来呀”女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水喝。”(二)尝试朗读第二次对话。1、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第二次对话。好文档,供参考8/182、理解“大话”的具体含义。深入探究:青蛙为什么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或做实验了解青蛙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原因)理解“无边无际”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练习说话。(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田野等)4、我能用“无边无际”说一句话5、学生练读对话,想象它们争论的情形,体会语气,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来。6、指导朗读。(三)学习青蛙小鸟的第三次对话1、教师引读,小鸟说天空无边无际,青蛙却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相信了吗青蛙笑了说:“”小鸟也笑了说:“”。2、指导朗读。3、分角色表演读故事。4、小组探究。(1)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2)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寓好文档,供参考9/18意。寓意:看问题,认识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要像小鸟那样,站得高,望得远。五、课外拓展1、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看见了什么它们飞过大海……它们飞过城市……它们飞过草地……它们飞过树林……它们飞过沙漠……它们飞过丘陵……它们飞过河流……它们飞过峡谷……它们飞过高山……六、总结全文,感悟寓意1、学习了故事你知道了些什么(看问题,认识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要像小鸟那样,站得高,望得远。)七、课后作业1、把这个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一听,课后继续编写这个故事。好文档,供参考10/182、问问大人或上网查阅,看看天究竟有多大?课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第三篇】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经常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异于“坐井观天”啊。因此,进行本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会认“沿、际、信”3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沿、无边无际、大话”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合作探究学习,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通过游戏等方式学会生字词。(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坐井观天的意思,知道做人要眼界开阔,不能好文档,供参考11/18做井底之蛙。教学重点:识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青蛙和小鸟图片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教学生字词语。教学过程: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语导入新课:1、复习生字。2、“摘苹果游戏”复习词语。二、揭题,理解课题。1、交流积累的成语。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理解题意。三、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一)屏幕出示本课自读要求好文档,供参考12/18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四人小组合作:用“谁在干什么?”的句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交流有几个自然段。(三)交流课文内容,明白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四、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1)齐读第一自然段,交流知道的信息。(2)区别“沿”与“没”(2)理解“沿”的意思。2、浏览课文,学习青蛙与小鸟的对话。·理解第一次对话(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青蛙与小鸟共有三次对话。(2)理解第一次对话。(3)指导读第一次对话中小鸟的话。(4)区别“渴”“喝”·理解第二次对话(1)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2)抓重点句:“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进行句式变换。好文档,供参考13/18(3)回到对话,理解“无边无际”。(4)练习用“无边无际”说话。(5)指导有感情朗读小鸟的话。·理解第三次对话(1)小组合作探究:青蛙为什么笑了?小鸟为什么也笑了?(2)汇报交流。(3)接读小鸟的话。(4)总结、明确课文寓意。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六、拓展、延伸作业:1、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听听。2、续编故事。3、课外读读《成语故事》一书。课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第四篇】设计理念:以孩子为主体,重视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在以情激趣、以趣诱知,情知和谐的教学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趣味中获得知识,让阅读真正成为学好文档,供参考14/18生的一种生命体验。知识和能力: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2、发挥想象,理解寓意。过程和方法:抓住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朗读感悟,了解他们对天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阅读能力,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寓意,中受到受到启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问题为线索,理解为什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青蛙眼中天只有井口大?通过学习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懂得学习、做事要开阔眼界,不能自以为是。教学重点:朗读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教学难点:懂得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剪贴画(青蛙、小鸟)。教学过程:一、师生互动,情感交流。好文档,供参考15/18“小火车,跑的快,比一比,谁厉害。”(出示字词卡)大话无边无际相信坐井观天口渴喝水抬头回答“孩子们,你们的火车跑的好快,我好喜欢,相信你们今天的表现更精彩。”(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孩子们复习学过的字词,巩固、加深记忆。)二、激发兴趣,乐学新知。从前,有一口老井,井里住着一只可爱的青蛙,有一天,一只小鸟唱着欢乐的歌落在了井沿上,它们俩发生了一次有趣的争论,它们究竟在争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寓言故事《坐井观天》。(板书课题)(讲故事历来受孩子们的亲睐,课始安排能将孩子们的兴趣激发起来。)三、初读
本文标题:课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575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