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鼎湖山听泉》教案(最新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鼎湖山听泉》教案(最新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鼎湖山听泉》教案(最新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鼎湖山听泉》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在读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出泉声的美。3、理解文中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4、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1、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出泉声的美。2、理解文中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赏鼎湖山风光片,面对鼎湖山,你最想说什么?二、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找出文中交代作者行踪的词语。(到达鼎湖山———过了寒翠桥——进入山中——行至半山,补山亭——庆云寺———寺旁客房)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黄昏——晚饭后——入夜)2、理清全文思路。三、精读课文1、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对补山亭和庆云寺的描写是否游离于文章中心之外?为什么?3、贯串全文的是“泉”字还是“听”字,为什么?4、作者是如何描写鼎湖山的泉声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赏析。5、作者由鼎湖山的泉声引发了哪些感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6、作者笔下的鼎湖山的泉声为何如此美丽?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质疑交流学习了本文后,对于文章内容,你还有哪些疑问?你有什么收获?五、拓展探究小小辩论会是拉动经济发展重要,还是自然环境、文物古迹的参考资料,少熬夜!保护重要?为鼎湖山拟几则环保宣传标语。六、课后作业1、在“吟哦讽诵”的基础上,背诵优美语段。2、整理古人写景的名句3至5句。《鼎湖山听泉》教案【第二篇】[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背诵第四自然段;2、能联系课文,借助朗诵理解词语的意思;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背诵第四自然段。[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鼎湖山听泉》,读题。二、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已经随作者披着薄雾,踏着泉水,来到了岭南古刹庆云寺,一路上,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鼎湖山的清泉,大家一定还记得,刚过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泉声,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这是描绘的白天的泉声,那么,入夜之后,泉声又是怎样的呢?三、学习第四段1、自由轻声读第四自然段2、指第一句(1)课件出示第一句(2)“万籁俱寂”是什么意思?读出那种意境。(3)如果我们是客人,那么鼎湖山就是主人,他不仅慷慨地捧出他那动人的声音,还一直把它传送到耳边,多热情,多好客啊,读出来。3、指第二句(1)出示第二句(2)这么美妙的泉声,只用耳朵听是不够的,所以作者说要用心细细地聆听、辩识、品味!(3)指4、指第三句(1)、过渡:参考资料,少熬夜!作者是怎样用心去聆听、辩识、品味的呢?让我们设身乍的想一下,此时山中万籁俱寂,唯有泉声不断,作者一边躺在床上,一边在心里不停地赞叹,读第三句,用(出示)“啊,这是的声音,多像一样啊!”哪种泉声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就说哪一种。(2)、自由练说。(3)、指名回答。(4)、放泉声录音,指导朗读。相机板书:轻柔厚重回响清脆雄浑磅礴(5)、指导背诵。5、指第四句(1)、过渡: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那清亮的泉水,听到了那悦耳的泉声,又仿佛在欣赏一曲欢快活泼的响乐。(2)出示句子。(3)指导朗读。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出示:鼎湖山因为有了清泉,所以。2、同座互说3、指名回答。4、齐读最后一节。《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第三篇】教材分析:《鼎湖山听泉》是国标苏教版六年制五年级的1篇精读课文。文章的作者是谢大光。这是1篇游记,作者以细腻的笔触记叙了游览鼎湖山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重点介绍了鼎湖山奇妙的泉声和听泉时的美妙感受,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深爱之情。文章语言优美,条理清晰,想象奇特,是1篇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的好材料。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欣赏鼎湖山奇特的泉水,品读鼎湖山奇妙的泉声和作者听泉时的感受体会,想象泉声美妙有趣,培养学生感悟美,创造美,表达美的能力,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能体会作者的写法,学习迁移运用,能用“像……一样……”造句。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凭借语言材料想象泉声的变化,体会泉声的美妙有趣。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师:板书大写的“听”字(聴)。猜猜这是什么字?师:它是“听”的繁体字,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时候都是有很多讲究的,大家看看这个字,这是一个会意字,从这个字的结构上你能看出些什么?仔细看看它的组成。像这“听”字带个耳朵很容易理解,用心去听,你们尝试过吗?那好,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耳朵、带着我们的心一块到鼎湖山听泉去。[由猜字谜引入课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文的学法指导作好铺垫。]一、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笔画记描写泉水的词语。(学生按要求自学)2、教师出示两组词语:淙淙不绝于耳清纯悦耳欢快活泼清亮时隐时现交错流泻遮断路面3、指名读读这两组词,看看能发现什么?(第一组描写的是听到的泉水的声音,第二组描写的是看到的泉水的样子。)总结:作者听的时候在看,看的时候在听。(板书:入耳入目)4、通过这两组词语,你能感受到这里的泉水有什么特点吗?(板书:多响美)5、大家想不想亲眼看一看那清亮的泉水,亲耳听一听那美妙的泉声呢?(播放泉水的录象)6、哪位同学能把这段美丽的文字读一下?(生读)[由找划词语导入学习第二小节,体会白天作者看到的泉水多,听到的泉声响。紧扣语言文字,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利用媒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创设情景,指导朗读。]7、教师再出示一组词:浓阴、繁花似锦、草丰林茂、古木参天8、指名读,这组词是写什么的?(鼎湖山绿树成荫,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9、绿树成荫、蓬勃生机的景象与泉水又有什么关系?、(是泉水滋润了万木。)10、课文中还有一个地方对“草丰林茂”作了更为生动的描述,谁能找出来?11、示句:愈往上走树愈密,绿阴愈浓。湿漉漉的绿叶,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涌向山顶。12、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涌向山顶,这是怎样的气势!谁再来读读这句话?13、古刹中繁花似锦,古树参天是泉水蕴育的结果。对了,文中还特别点明了从斯里兰卡运来的菩提树,在这儿还能成活,更是说明泉水——蕴育生机。看来泉水参考资料,少熬夜!不仅美妙动听还滋润着鼎湖山的万木,蕴育出蓬勃的生机,让我们怀着感激的心情自由地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吧。[文章讲解要主次分明,第三小节的学习一句带过,扣住课文中描写树木繁茂的词句,引导学生感悟到鼎湖山的草丰林茂、蓬勃生机离不开泉水的滋润,为升华课文主旨做好铺垫。]过渡:是啊!在这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听到这悦耳的声音,谁不为之倾倒呢?所以我们忍不住循着钟声,来到了半山腰的庆云寺,并决定就在这座寺院里借宿。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二、学习第四自然段。1、这么多泉声回响在耳边,哪种声音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各自交流,说明原因,并通过朗读体会)2、请大家再次读这四句,体会这四句描写泉水的话美在哪里?(都是比喻句,把泉声比作音乐,句子的形式一样)[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给予他们充足的阅读、思考空间。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受泉水的美,感受四句句子在结构上、修辞上所具有的魅力。]3、夜晚,作者回味着白天所看到的、听到的,渐渐的,自己的心和山泉融在了一起,不禁谱写了一曲奇妙的交响曲,你们说这交响曲真正的作者是谁呢?(大自然)4、大自然就是这交响曲的作者,泉声就是一个个跳动的美的音符,让我们一起来奏响他。(配乐朗读,一组读小提琴,增加一组读琵琶,再增加一个组读大提琴,全班齐读铜管齐鸣。)[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学生充分朗读基础上,通过人数递增的形式模拟出不同泉水的不同特点,再加上音乐的烘托,学生朗读会入情入境。]5、你觉得作者听得对吗?夜晚那么黑,他能分辨得清吗?(他是用心在听,板书:入心)6、其实呀,这里的泉声远不止这些,让我们也用心去聆听、辩识、品味,你仿佛还听到哪些美妙的泉声?(播放泉声)(学生自由发言)7、大家刚才的发言很积极、很有趣,下面我们来做一组练习。(1)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2)那像()一样(悠扬)的,是(泉水绕过树根的声音)。参考资料,少熬夜!(3)那像()一样()的,是(泉水拍打卵石的声音)。(4)那像()一样()的,是()。[利用媒体,调动多种感官,创造说话氛围,让学生乐于表达,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三个小练习,由浅入深,体现了渐进的思想。]8、我觉得此时的你们也和作者一样听懂了山泉优美的乐韵,感受到山泉跳动的脉搏,体会到泉水的生命之美,美的感受往往能孕育出了美的语言。能谈谈你此刻的心情吗?(学生自由发言,感受到泉水的美)9、我们应该感谢作者谢大光,让我品味,引我遐思。作者谢大光在文章的最后他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来一起读。(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10、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鼎湖山听泉,我们用耳朵去听,我们更用心去听,于是我们便发现了与众不同的美。此时,老师只想借作者谢大光的一段话来结束我们今天这次愉快的鼎湖山之旅。(课件示: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蕴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用作者饱含诗情画意的原文总结全文,在学生已有的感知上,激发了学生的内心感受,为学生感受美创设了一个渠道。]三、作业与延伸:1、阅读有关鼎湖山的资料。2、为鼎湖山写一段广告词。板书设计:鼎湖山听泉多、响、美入耳孕育生机入目滋润万木入心《鼎湖山听泉》教案【第四篇】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激发学生热爱和向往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欣赏文中的优美词语,积累和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凭借语言材料想象泉声的变化,体会泉声的美妙有趣。参考资料,少熬夜!课堂流程、具体实施一、导入同学们,听!(点击音乐录象)一股股淙淙流淌的泉水娓娓而来,泉声如摇铃击磐,清亮圆润,依稀我们又来到了鼎湖山,你们瞧!下过几天小雨之后的鼎湖山,满山笼罩着轻纱似的薄雾,此时的鼎湖山更是别具一番韵致。今天,就让我们跟上作者得脚步去(鼎湖山听泉)。二、学习并欣赏1、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有山就有泉,泉是山的眼睛,那么清亮;泉是山的精灵,山因有泉而焕发出勃勃的生机。让我们来欣赏这一幅灵动的山泉图吧!1、聆听磁带课文录音第二自然段,把触发你想象的句子括出来,并在稍后为大家读一读,介绍一下你心中的那幅图画。2、这是一幅有生命的画,这是有着伴奏的会唱歌的画,想来,那清纯悦耳、活泼欢快的泉声和着安详厚重的钟声,该是一种什么样的音乐呢?是一支有着大提琴伴奏的琵琶曲吧?这样美妙的音乐,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在绿和白山水间,该陶醉多少游客的心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2、着重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鼎湖山清亮充盈的泉水和清纯悦耳的泉声使作者情不自禁地留住自己的脚步,天色将晚,作者决定借宿在古老安谧的庆云寺,在这里继续饱览鼎湖山的美景,尽情享受鼎湖山美妙的泉声。1、(引读第一句)入夜,山中——只有泉声——所以(出示第2句)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2、作者听到了哪些泉声呢?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如果有
本文标题:《鼎湖山听泉》教案(最新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815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