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中国传统文化与人力资源
第八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前言: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现在是一个热门话题。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美国的一些学者,由于跨国公司越来越普遍,他们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包括美国本土的许多企业组织,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大批优秀人力资源。对他们的管理也有文化的因素。我国加入WTO以后,在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要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人力资源管理同样如此,因此研究跨国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必不可少,许多版本的教材也都专门有章节阐述跨国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我们本章专门讨论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是基于这样的思考。第一从学科角度看,《人力资源管理》是从西方引进的,因此其中的绝大部分观点都是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思考和结果。虽然我在讲授中力图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但毕竟缺乏系统地研究。第二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中,关于选拔人、任用人、培养人的内容十分丰富。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应是世界上最早有“人的管理”的国家之一,从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到韩非子,都对“人的培养、使用、甄别”有大量研究,而这些宝贵的历史财富,并没有引起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的足够重视。第三在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中,盲目崇洋媚外,诋毁本土文化的现象处处存在。许多人即使在谈到本土的文化时,也常常是以他人之长攻己之短,大有“中国文化的存在是一种错误”的感觉,甚至将中国社会,经济的落后归因于中国的文化。这是违背科学规律的,弄不好就会出现人力资源管理这样“洋花”由于“水土不服”而凋零、枯萎。第四对于我们学习者来谈,本土文化背竟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如果研究不好,学习外域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何用之有?中国古代笑话“屠龙术”就一针见血地说明了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来说,绝大多数人毕竟会在本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或实践。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关于文化的概念和基本含义,我们在《组织行为学》中已经详细地进行了讨论。在这里我们不再重复,直接讨论中国文化的一般特点。对于中国文化的特点,我们大家都能说出一些,但比较全面、准确地加以概括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既使我们身在其中也难以客观地加以概括。用西方学者的分析方法(如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的六维度分析法、霍夫斯塔德的四维度分析方法)虽然可以让我们在分析文化差异的问题上感到轻松一些,但也很难说有多么准确,“事物是一个矛盾体”的哲学观点,用来说明“文化”再恰当不过了。所以,我们只能讨论中国文化关于人性理论,理想人格,成人之道和学习理论几个方面的问题,而不是从《文化学》角度讨论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法三家为代表。其中儒家文化影响最大(一)、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人物,俗称“孔孟之道”。1.孔子的主要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行二;出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大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教育家,是中国儒家的开创者,孔子学识渊博,是大学问家,他一生都企图从事实际政治活动(周游列国),由于未被任用转而致力于教育和古代典籍的整理,相传他“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他的主要思想记录在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其言行的《论语》之中。①“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孔子没有直接关于人性假设的谈论,只是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美国汉学家黄仁宇认为孔子倾向于“性恶论”;但更多的人认为孔子主张“性善论”,因为他强调“以德治国”。孔子对人的后天成长环境及道德实践(即“习”)非常重视,“孟母三迁”的传说为其提供了佐证。②“仁爱为本”的理想人格孔子认为,理想的人格包括以下特征第一、德:“仁爱为本”。孔子的人格理论核心是“仁”,“仁者,爱人”。“爱人”不只是“爱亲”,包括爱所有的人。这是一种“泛爱”。孔子的马厩起火了,他回来后问到:“伤人了吗?”,不问马。另外,孔子强调“忠”,即“以诚待人”。第三,孔子强调的“爱人”不是不分善恶,做老好人。第二、知“知者不惑”。“知”指理性的智慧,是人格的第二个因素。孔子认为,“仁”和“知”是联系在一起的。认为人如果不学习,就会“愚”,就会不“知人”(人与个人之间的的伦理关系)。怎么学习呢?那就是“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第三、志“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志”是指人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孔子主张刚直不阿,见义而勇。第四、仁美“仁者安仁”。“美”指审美意识和艺术情趣。孔子认为人的“美”是和“仁”联系在一起的,并没有把“美”作为独立的因素。“仁者安仁”强调的是一种价值取向,主张仁者应以“求仁而得仁”,但“安”并不是“安贫乐道”,为了“仁”可以“杀身以成仁”。③人的成长之道孔子的成人之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实际是指出了“成人”的几个环节。“志于道”是指确立目标;“道”为一种境界;“据于德”是指具体的行为准则。子贡的解释是“温、良、恭、俭、让”,孔子自己认为是“恭、宽、信、敏、惠”。“依于仁”是指“五德”的内在根据是“仁”;“游于艺”是强调艺术审美活动对“成人”的陶冶作用。另外,孔子认为“成人”具有多样性,所以主张并实施“因材施教”。2.孟子的主要思想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鲁国邹邑(山东邹县)人。孟子之所以成为思想家,与其母亲教子有方密切相关。“孟母三迁”、“孟母断织”为之佐证。孟子的主要思想在《孟子》中。①“性具善端”的人性论孟子认为,人之所为“人”,是因为人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而他们又分别是“仁、义、礼、智”之“端”。“四心”若火之始燃,泉水之始流,只要将其扩而充之,便可成为“仁、义、礼、智”四德。孟子认为,人的四个善端是天生的,但可能由于环境的因素而“人不为善”,所以“人性”是可以塑造的。②“居仁由义”的理想人格孟子认为,理想的人格是“仁”与“义”的统一。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是因为“以仁存心”,如果再“行由义路”,即能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另外。孟子强调人格的完美性,指出,“充实之谓美”。“充实”是指一种进取,向上的精神。而大丈夫的理想道德情操则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③“反身而诚”的成人之道孟子认为人具善端,所以“成人”之道就是“存心、养心、养气”。他的“成人”之道就是将“善端”保持下去并发扬光大。他说,有的人丢失了自家的鸡犬一定要找回来,而丢失了“善端”却不知道去找,“哀哉!”第一孟子认为,做学问就是“求其放心而已矣”,即把自己丢失的善性找回来。所以“存心养性”是君子的安命立命之本。而具体的做法就是“寡欲”。第二在道德实践上,孟子主张“反身而诚”。“诚”是很高的精神境界,是天道;而“思诚”是人道(即自我反省)。所以他认为,人只要时时反省自己(内求的含义),事情没做好是不是自己的动机端正,并且要真心实意,一心一意地“内求”,就能达到“至诚”的境界。第三孟子认为,在“反身至诚”的过程中,强调“志”的重要性和“气”的重要性。“志”为“志向”,“气”为一种精神力量。他认为道德生活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且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第四孟子强调道德修养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而这种学习必须是刻苦钻研,深刻体会。他认为,学习应有主动性,即“自求”;学习是有规律的,同时要讲学习方法。只有把学到的融会贯通才会变成自己的所得。3.荀子的主要思想荀子(公元前311-前230年),名况,字卿,赵国人,荀子即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又不拘泥于儒家学说,成为先秦的著名学者和思想家,是儒家大师,他的主要思想体现在《荀子》中。①“性伪之分”的人性论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他认为,“性”是天生的,“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伪”是“人为”,即经过学习思考,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而形成的。所以天赋的道德观念是不存在的。荀子认为,人性“好利恶害”,这是人的自然属性。但是,如果听任人的这些自然属性的自由发展,就会产生争夺、残杀、淫乱等不道德行为,故而应该“隆礼”。荀子的“礼”的意思是指控制人的欲求的规则。②“全而粹”与“行法志坚”的理想人格荀子的理想人格是在孔、孟人格思想的基础上加入了“法”的内容。荀子认为,真正的人格是完全而纯粹的,他说,就像射箭,百发一未中,不能谓之“善射”;就像行路,差半步未至,不能谓之“善驭”;就像学习,不通事理,仁义不一,不能谓之“善学”。而君子“不全不粹”,人格“不足以为美也”。而要达到人格修养的极点,取决于他是否对于“道”(仁义)的喜好就如“目好五色,耳好五音,口好五味”那样自然而非勉强为之。荀子认为,人格的内在品性应与“法”联系起来。“法”是规范制度,法律条文。③“注错习俗、积善成圣”的成人之道荀子的“成人之道”与孟子的“成人之道”强调的正好是两个极端。孟子强调内在的主观作用,荀子强调自我的后天发展。荀子认为,人性虽是恶的,但只要举止行为(注错)得当且长此以往,变成“习俗”就会成为君子。他说,长期种地则为农夫,长期削木则为木匠,长期贩货则为商人,长期积礼仪则为君子。就像“工匠之子莫不断事”,人们“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摩)使然也”。由于上述原因,荀子认为,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故小人可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然而不相为者,可以而不可使也”。“成人”之道在于学习,“学不可以已”。而学的目的在于“行”。但学习是一个过程,应该注重“积”,即锲而不舍。《劝学》中,有一段这样的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④“尚贤使能”的用人之道荀子还研究了用人之道。他认为,人才的选拔和任用非常重要,“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这是君子之道,他主张“论德而定次,重能而授官”,“贤人不得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远不是我们通过几篇文章,几本书就能说清楚的,更不是我们通过几次课就能弄清楚的,“文革”时期,我们甚至用“孔孟之道”的思维方式,观念观点去批“孔孟之道”,正说明这一点。(二)、道家文化道家文化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俗称“老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二大学派。1.老子的主要思想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已难考证。约生于公元前580年,逝于公元前500年,主要思想收集在《老子》一书中。《史记》记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老子最主要的思想是将天、地、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无为而治,清静无为”是他的典型观点。①“见素抱朴”的人性论老子认为,“明自然之道和守自然之道”就是人性。“见素”:没染色的丝叫“素”,“见素”就是明自然之道。“抱朴”:没经过雕刻的木叫“朴”,“抱朴”就是守自然之道。“朴素”即为事物的本色。老子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自然的,人的本性也是自然的。老子的“见素抱朴”观点认为,最高道德境界的人就如像是刚出生的婴儿,“内心无利害”,心平气和,精气充足,生命力蓬勃。所以,人性无善恶之规定,没有先天的道德属性,而人的社会化过程便出现了“善”或“恶”,这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异化,认为“返朴归真”便是成人之道。②“上德不德,善为道者”的理想人格老子认为,德是道的体用,道是体、德为用。道以宇宙、自然为对象,德以社会、人生为对象。“以德不德,是以有德”,即持“上德”的人无自持有德但却有德;持“下德”的人自持有德却无德;持“上德”的人顺应自然无所求无所为;持“下德”的人却故意表现他的德。从这里也可以发现老子的“无为”思想。而“上德若谷,无弃人物”,即“上德”的人心灵“虚明宁静,无私无欲”。要达到“上德”的目标,必须少私寡欲。达到“上德”以后,人就能豁达大度,包容万物,进而能够以善对不善之人,即“无弃人”也能珍惜万物,即“无弃物”。③“少私寡欲,守柔处弱”的成人之道老子认为,要达到“上德不德”的理想人格,必须“少私寡欲”。根据这一原则,老子指出道德修养的“三宝”。其中一是“啬”,即“节俭”,二是“知足
本文标题:中国传统文化与人力资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84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