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小学数学教案通用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数学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网友收集分享的小学数学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小学数学教案【第一篇】课题:练习十三第3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特点,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2.在练习过程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3.在练习过程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教学重点:加深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特点的认识与理解。教学难点:综合运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通过学习三角形的分类这部分知识,你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对三角形的分类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进行复习和整理。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完成下面的板书:锐角三角形:3个角都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1个角是直角(按角分)钝角三角形:1个角是钝角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运用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二、基本练习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86~87页“练习十三”。1.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交流。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解法:解法一:180-90-45=45解法二:90-45=45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师引导学生对两种解法进行比较和优化,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三角形是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第5题。这道题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懂得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在对称轴上,并掌握对称轴的画法。先让学生独立操作,交流时教师强调对称轴的画法。3.第8题。课件出示习题中被遮住一部分的三个三角形。先让学生量一量露在外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提问:你能根据露在外面的角判断它是什么三角形吗?小组交流讨论。组织汇报交流得出:第一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第二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第三个三角形有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有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三、综合练习1.第9题。这道题是将一个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通过操作和交流找出规律,分成的两个三角形有两种情况:一是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二是分成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2.第11题。这道题是感受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四边形的内角和。当两个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时,内角和是180,当两个三角尺拼成一个四边形时,内角和是360。3.第13题。由于题目中没有指出等腰三角形的腰具体有多长,因此需要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来判断,得出只能用20米作为三角形的腰。因此菜园的三条边长就是:10米、20米、20米。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最后进行解答。4.第14题。(1)让学生取出小棒摆一摆。(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摆法。(3)全班交流。师提醒学生注意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要大于第三边,所以“3、3、8”这种情况不能摆成三角形。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小学数学教案【第二篇】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目标1、探索长度单位间的换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换算;2、培养目测与估计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探索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长度单位的换算的算理。教学准备:直尺、米尺、课后延伸的表格、7厘米或20厘米长的纸条。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并让学生比画单位的长度。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2、你知道这些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填空:1米=()分米10厘米=()分米1厘米=()毫米二、探索方法1、教学例题(每个学生准备一根纸条:长7厘米或2分米)学生用直尺量一量纸条的长度并汇报,教师板书:7厘米70毫米20厘米2分米7厘米2分米(1)7厘米与70毫米的纸条,哪个长,为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重点讲解方法之一:因为1厘米=10毫米,7厘米有7个10毫米,也就是70毫米,所以7厘米=70毫米。(将两个纸条比较,验证。)(2)20厘米和2分米,哪个长,为什么?学生讨论,并小结:因为10厘米=1分米,20厘米有2个1分米,也就是2分米,所以20厘米=2分米。(将两个纸条比较,验证。)(3)7厘米和2分米,哪个长?能不能直接比,怎么办?引导学生讨论,2分米=20厘米,7厘米小于20厘米,所以7厘米小于2分米。(将两个纸条比较,验证。)并小结:两个数量的单位不同,不能直接比时,通常把他们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单位间的换算。(出示课题)3、巩固练习,完成P30两个例题。参考资料,少熬夜!问题出示后,学生直接汇报答案,并说说是怎样想的。三、课堂练习1、想想做做1学生按要求先用厘米作单位测量图形中各条边的长度,并用毫米作单位,说出图形中各边的长度。汇报时,引导学生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点。2、填空:50毫米=()厘米9分米=()厘米()分米=3米40分米=()米3、完成想想做做3学生汇报时,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并小结:当单位不同时,我们通常怎样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单位不同时,通常可以把它们化成一致的单位,再进行比较。)4、完成想想做做2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再让学生合作测量自己的手掌宽度以及步长,汇报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单位进行描述。教师小结:手掌的宽度、步长都是我们的身体尺,了解了自己的身体尺,有利于我们进行估计和测量。5、想想做做4按要求完成练习。6、综合运用(每个合作小组课前准备了一只盒子、一份表格)能装得下吗?第小组能装下装不下目测通过测量进行判断实际装一装教师出示一只乒乓球: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估计你们这组的盒子能装得下老师手中的乒乓球吗?小组讨论,将目测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教师给出数据:这只乒乓球的直径是37毫米。让学生合作通过测量进行判断。每组发一个乒乓球,实际装一装,对前两次的判断进行验证。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五、课后延伸参考资料,少熬夜!出示一个发了芽的蒜瓣:将一瓣蒜头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盘子里,不久,它就会发芽,就像老师手中的这个蒜瓣一样。听说,植物也像人一样,需要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爱,如果你每天都去和它问好,说一些祝福的话给它听,它就会长得更快,更好。老师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你想做一个这样的实验吗?从同一个蒜头中,选两个差不多大的蒜瓣,分别放在两个盘子里,放同样多的水,放在不同个两个地方,你认定一盘,每天都去关心它,而另一盘则不去管它。每天记录它们发芽的情况:蒜叶生长情况对比记录天数A蒜叶长度B蒜叶长度小学数学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并动手操作,能正确辨认照片分别是从什么位置拍摄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辨认照片分别是什么位置拍摄的,体会不同方向观察对象形状的变化。2、能正确辨认以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教学过程一、活动11、事先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人行道上观察从面前开过的汽车,先看到什么?最后看到什么?观察周围的社区或村庄,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画面怎样,从高楼上或山顶上观察地面的景物,看到地画面是什么样的。2、师:同学们都很注意周围的事物,如看从面前开过的汽车,从不同位置观看附近的社区和村庄,同学们都有体会,我们交流一下。3、师:刚才同学们交流了很多观察景物的实际体会,现在请打开课本第58页的上半部分。从①②③三个不同的位置,拍摄了天安门广场的三幅照片,请你辨认一下,各是从几号位置拍摄的。先个人思考,再与同伴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二、活动21、师:根据同学们的体会,同一个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现在请同学们看“练一练”第一个问题,先想一想,再用小立方体搭一搭、看一看。参考资料,少熬夜!2、与全班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3、师:两辆汽车从摄影师面前开过,摄影师自拍摄了以下三幅照片,请大家在○内标出摄影师的拍摄顺序。与同伴交流,说说你的想法。师:因为两辆车以摄影师面前开过的,先看到什么?(车头)再看到什么?(车身)最后看到什么?(车尾)4、P58、试一试a、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懂从空中拍下的照片,说一说图中有哪些物体。b、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吗?c、先尝试解答第(1)题第(2)题,并与同伴说一说理由。d、师用模型验证,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想像。三、活动3P59、1、连一连先独立观察、填写,再用相似的实物摆一摆、验证。P59-2审题、填写全班汇报交流想法小学数学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组成数序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概念的认识和理解。2、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3、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点20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审清题意。教学难点关键教学资源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安排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加减法的意义二、提高计算能力的训练。三、小结1、出示图。师: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用加法呢?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6+4=10。参考资料,少熬夜!师:这帽图还可以怎样列式?生:4+6=10。师:在日常生活中,6+4=10这个算式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例子,说说加法算式的其他内涵。2、出示图。(1)说说每幅图的意思。(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3)集体交流反馈,并结合图意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含义。1、做课本97页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计算答案写在算式的下面,以便于连线和比较大小。2、做题单中的加减混合运算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3、做课本97页的第8题。(1)比一比谁开的花最美。教师说明完要求后,学生独立完成,做对的你的花才能开得美。(2)填空,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学互相订正。4、做98页的第13题。(1)想一想,算一算。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找出算式的规律后,独立完成。(2)破密码。可以采取比赛的形式,比一比谁最快打开保险箱的门。今天我们复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还要自己复习两个加法表和两个减法表。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做口算游戏。每个同学对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要算得又快又对。学生快速口算。讨论:指名回答。学生做完后,问是怎样想的。学生观察,分组讨论,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完成题单时,师巡视。作为复习课,不能只是单纯地做习题,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因此设计了这样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复习课的主线,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总结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路,归纳解决问题的办法。20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教学设计是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数学教案【第五篇】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计算、讨论,使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过程,巩固统计基础知识,培养数感;(2)通过真实的数据,结合自然知识的渗透,使学生认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改变学与教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4)发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创造意识。教学准备:(1)硬件方面:网络教室(40台以上计算机并连接Internet)(2)软件方面:WEB课件、《聚焦环保》网站、多媒体教学网监控系统教学过程:(以下字体加粗的内容突出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教师角色转换为记者,创设一种轻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2、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监控系统向学生广播一些实地拍摄的照片,并提问:同学们,看完这些照片以后,你想到了什么?3、学生汇报感想,教师根据其回答的情况做适当的点评,渗透有关环境知识,引出课题白色污染(板书),同时提出要和学生合作完成一篇有关白色污染调查报告。二、师生互动,合作学习。1、过渡:要使这篇调查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教案通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884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