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托班手工教案(精编3篇)
好文档,供参考1/9托班手工教案(精编3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托班手工教案(精编3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托班手工教案1设计意图折纸活动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当一张小小的纸片,通过几次翻折,就可以变化出千百种不同的形状或玩具,这种兴奋和满足是无法用言语能表述清楚的。因此,折纸游戏不仅深受大人的喜欢,而且也同样吸引孩子。本学期,根据我园总的教研形式——以美术活动为主,结合小班孩子喜欢小动物的特性,我设计并准备了这节以折纸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快乐的小狗。活动目标1、教幼儿初步学会折小狗的头,添画出小狗的眼睛、鼻子。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初步学会看懂简单的实物步骤图,锻炼幼儿的观察力。3、享受折纸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好文档,供参考2/9活动准备小狗玩具两个,三角形的纸若干、折纸步骤图、水彩笔、大头针、已折好的小狗头数个、用折好的小狗头拼成的“小狗全家福”。用KT板做成的不完整的全家福一个。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师:“小朋友,听一听,谁来了?”(教师学小狗叫)“我们学小狗的叫声请它出来好吗?准备--汪汪”(教师与幼儿共同学小狗叫)二、基本部分,学习折狗头1、教师出示玩具小狗-汪汪以及一幅完整的全家福。汪汪给你们带来了它们家的全家福,我们仔细看看,上面都有谁?它们的耳朵是什么样子?(重点耳朵耷着)与“汪汪”进行对比(引出是用纸折的贴上的)。2、出示小狗“小白”及一幅不完整的全家福,告诉幼儿这张照片上没有“小白”的哥哥、姐姐,“小白”感到很孤单,不开心,请幼儿帮忙想办法,让它高兴起来(引发幼儿折纸的兴趣)。3、出示折纸步骤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每一步,老师进行简单讲解(要提到“倒三角形”)。好文档,供参考3/94、每人发一个三角形纸,跟着老师一起看着步骤图,完成折纸。5、折完狗头,再请孩子把狗的眼睛、鼻子画上。6、用大头针把狗头贴到全家福上。三、教师选部分作品讲评,指出好在哪里,哪儿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四、结束:表情歌师:今天,我们帮助了小狗,开心吗?如果开心的话,大家一起跟着音乐唱起来吧。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中,活动氛围轻松、和谐,幼儿参与性高,能在老师的提示下看图示步骤大胆尝试。教师讲解细致、到位,幼儿能较好的操作。在开始部分,教师能启发幼儿用语言对小狗头的外形进行总结,特别是狗的耳朵是耷拉着的,发展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观察能力。活动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贯穿了对幼儿情感的教育,结束部分幼儿不仅能体验到成功感,活动讲评时能让幼儿尝试评价,发展了幼儿的分辨能力。总之,本次活动比较成功,在多方面提高了幼儿能力。托班手工教案2活动目标好文档,供参考4/9重点难点1、尝试用团纸或者搓纸、撕纸的方法,把比瓶口大的纸片装进瓶子里。2、在教师引导下,愿意观察、模仿教师、同伴的动作,自己动手进行装纸片练习。3、愿意自己动手操作,不依赖成人帮助。活动准备1、每人一个塑料瓶。2、每组一个小筐,内装若干张比瓶口稍大些的纸片。活动内容:1、教师出示空塑料瓶,经瓶子娃娃的吻进行讲述,引起幼儿往瓶里装纸片的兴趣。(1)教师:瓶子娃娃肚子空了,肚子饿了,怎么办呀?谁愿意来喂它吃东西?(2)教师:我们做什么好吃的送给瓶子娃娃吃呢?看看桌子上有有什么材料!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尝试往瓶子里装大纸片的方法。(1)教师:纸片可以喂进瓶子娃娃的肚子里吗?小朋友们动手试一试吧!(每人尝试一张经小纸。)(2)教师根据幼儿的操作提取动作,配合夸张的动作和语言,帮助幼儿归纳几佫把大纸片装进瓶子里的方法。(团纸、搓纸、撕纸等)好文档,供参考5/9(3)教师强调规则:多装几张纸,让瓶子娃娃吃饱。(4)幼儿模仿教师动作,边说:娃娃,我喂你吃饭:边进行操作练习。(5)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帮助个别幼儿观察,模仿教师和同伴的动作,自己的手把纸片装进瓶子里。3、幼儿将“吃饱”的瓶子娃娃放在小组桌上进行展示,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制作方法,体验制作成艻喜悦。教师:(1)瓶子娃娃肚子吃饱啦,真棒呀!(2)是谁把它们喂饱的?你是怎么喂的呀?(3)瓶子宝宝谢谢小朋友们!你们真棒!托班手工教案3设计意图:每当我跟小朋友们做手指游戏一根手指头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的时候,他们对毛毛虫都表现出了特别的兴趣,但兴趣点各不相同。在一次教学活动《雪花飘》中,孩子们又在谈论毛毛虫到哪里去了,毛毛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的兴趣点达到了共鸣。同时,教师应发现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尊重幼儿的自主活动。由此,我好文档,供参考6/9设计了此手工活动《毛毛虫》,来进一步延伸幼儿对毛毛虫的兴趣,并将蒙氏教育中的五指抓、三指抓渗透其中。活动目标:1、学习用团纸球和套皮筋的方法制作毛毛虫,并尝试为毛毛虫贴眼睛和嘴巴。2、通过练习捏、揉、团、抓的技巧,增强幼儿双手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活动准备:制造成型的毛毛虫一个、裁成小块的报纸若干、袜子人手各一、皮筋若干、托盘、小筐、塑料碗活动重点:将报纸揉成球活动难点:将蒙氏活动中五指抓、三指抓恰当的应用于活动中,给毛毛虫身上套皮筋。活动过程:一、设置情景,引发兴趣。教师:今天,徐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是谁呀?她长得什么样子呀?当幼儿说不出来时可引导幼儿:他的身体长的是什么样子的?长不长呀?教师小结:毛毛虫长得长长的,他的身体是一节一节的。二、通过观察分析,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毛毛虫的制好文档,供参考7/9作材料。1、教师:小朋友们猜猜看,毛毛虫是用什么做成的?(鼓励幼儿说一说做毛毛虫所用的材料)2、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许多做毛毛虫的材料。那,毛毛虫究竟是用什么做成的呢?现在咱们就来看一看。(教师边打开毛毛虫边向幼儿展示所用材料并要求幼儿说出材料名称。)教师小结:噢!原来袜子里面装上纸球,外面套上皮筋,便做成了毛毛虫。三、教师示范。1、教师:那你们知道徐老师是怎样用这些东西做毛毛虫的吗?现在咱们就来看一看一老师究竟是怎么做毛毛虫的,来看老师的手。(教师开始示范)先选一只袜子放在手边——拿纸团成球塞入直到塞满——拿皮筋把口封住——然后用手摸到一个球套一个皮筋——最后贴上眼睛和鼻子。2、现在,徐老师的毛毛虫做好了,谁来说一说,徐老师是怎么做毛毛虫的?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徐老师先选一只袜子放在手边,然后将纸球塞入袜子,套上皮筋,最后,贴上嘴巴和眼睛。把即时贴反面的纸解下后放到小筐里。好文档,供参考8/9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1、教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做一条自己的毛毛虫?2、教师:小朋友们在做毛毛虫时,有时间的可以贴上眼睛和嘴巴,没有时间的可以等下一次再贴。3、教师:遇到困难的时候小朋友可以请老师帮忙,也可以看看你临边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重点观察以下内容:幼儿能否将纸揉成球。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将纸团塞入袜子中,并将皮筋套在袜子上。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将毛毛虫的眼睛、嘴巴贴上。)五、讨论分享。教师:小朋友们的小手真能干,一会儿就将毛毛虫做好了。现在小朋友们拿着自己的毛毛虫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告诉他,你的毛毛虫是什么颜色的,毛毛虫身上套的是什么颜色的皮筋,好吗?六、活动延伸。教师:现在,咱们拿着毛毛虫到另一间屋里去跟毛毛虫做游戏吧!幼儿将毛毛虫的眼睛、嘴巴贴上。)七、讨论分享。教师:小朋友们的小手真能干,一会儿就将毛毛虫做好了。现在小朋友们拿着自己的毛毛虫找到自己的好好文档,供参考9/9朋友告诉他,你的毛毛虫是什么颜色的,毛毛虫身上套的是什么颜色的皮筋,好吗?八、活动延伸。教师:现在,咱们拿着毛毛虫到另一间屋里去跟毛毛虫做游戏吧!
本文标题:托班手工教案(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887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