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复习课教学反思实用4篇
好文档,供参考1/12复习课教学反思实用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复习课教学反思实用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数学复习课教案1一、课题§复习(1)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并通过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知识;2.对线段、射线、直线、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3.掌握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4.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5.了解本章的题目类型.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难点是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四、教学手段好文档,供参考2/12引导——活动——讨论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一)、本章的知识结构(二)、本章中的概念1.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2.线段的中点定义.3.角的两个定义.4.直角、平角、周角、锐角、钝角的概念5.互余与互补的角.(三)、本章中的公理和定理1.直线的公理;线段的公理.2.补角和余角的性质定理.(四)、本章中的主要习题类型1.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的理解.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延长射线opb.延长直线cdc.延长线段cdd.反向延长直线cd解:c.因为射线和直线是可以向一方或两方无限延伸的,所以任何延长射线或直线的说法都是错误的.而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向两方延长.好文档,供参考3/12例2如图1-57中的线段共有多少条?解:15条,它们是:线段ab,ad,af,ac,ae,ag,bd,bf,df,ce,cg,eg,bc,de,fg.2.线段的和、差、倍、分.例3已知线段ab,延长ab到c,使ac=2bc,反向延长ab解:b.如图1-58,因为ad是bc的二分之一,bc又是ac的二分之一,所以ad是ac的四分之一.例4如图1-59,b为线段ac上的一点,ab=4cm,bc=3cm,m,n分别为ab,bc的中点,求mn的长.解:因为ab=4,m是ab的中点,所以mb=2,又因为n是bc的中点,所以bn=.则mn=2+=3.角的概念性质及角平分线.例5如图1-60,已知aoc是一条直线,od是∠aob的平分线,oe是∠boc的平分线,求∠eod的度数.所以∠boe+∠bod=(∠aob+∠boc)÷2=90°.则∠eod=90°.例6如图1-61,已知∠aob=∠cod=90°,又∠aod=150°,那么∠aoc与∠cob的度数的比是多少?解:因为∠aob=90°,又∠aod=150°,所以∠bod=60°.又∠cod=90°,所以∠cob=30°.好文档,供参考4/12则∠aoc=60°,(同角的余角相等)∠aoc与∠cob的度数的比是2∶1.语文复习课评课稿2今天,初中全体语文教师听了王萍老师执教的《古代诗词五首》。这节课,王老师带领大家赏析了《望江南》和《武陵春》。《望江南》这首小令,像一幅清丽的山水小轴,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腾不息的波涛,发出的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连落日的余晖,也缺乏峻刻的寓意,盘旋着一股无名的愁闷和难以排遣的怨恨。《武陵春》为李清照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一喝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在本课教学中,王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欣赏画面,品读词句等方法使学生体会主人公那意味深长,离情正苦的情愫,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从而产生对人生与爱情的感悟。一、创设情境,奠定情感好文档,供参考5/12学生第一次学习“花间词派”的诗词,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走进这一片文学的新天地,在上课伊始,王老师用优美的语言娓娓道来,加上精美的图片和优美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情境,为学生学习课文,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础。二、重视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王老师的课堂上实现了“以读为本”,重视课堂朗读和背诵,在读中感悟、理解、交流。并且让学生融入文本,在学习两首词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大胆发表看法,学生赏析到位,妙语连珠,堪称精彩。三、重视读的层次指导王老师结合诗词特点,以调动学生兴趣为目的,巧妙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悟,以悟促读,以读促悟。抓住两首诗词的情感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读,体会语言美,进而读出其中的韵味。同时,恰当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文中营造的情境,在美妙的音乐中,以情助读。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自然而然地领略到生动形象的语言美。但是,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一些细节,我也有着自己的想法。比如课件上,有几张课件有文字的脱漏,以上几点只是自己听后不成熟的想法,如好文档,供参考6/12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3教学内容:阅读中词语的理解及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把握。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词语理解的技巧;2、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如何把握文章的中心句和过渡句。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及把握文章的中心句和过渡句,并能够灵活运用。教学难点:在阅读中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独立地解决类似的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播放课件:阅读中词语的理解、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查找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先一起来做个语文游戏——填词展示课件:种语言遇见未来的话叫-----(预言)应允别人的话叫-----()好文档,供参考7/12非常著名的话叫-----()不满抱怨的话叫-----()写在书前的话叫-----()表示决心的话叫-----()2、这是一道词语解释题,我们平时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只有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够正确地运用词语,才能更好地读懂文章。所以,首先就让我们一起来复习词语的理解。二、教方法、学方法(一)词语的理解展示课件:(一)词语的理解1、师:词语的理解是我们在阅读理解1篇文章的时候需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那么,在我们平时学习语文进行阅读的时候,一般都采用哪些方法来理解阅读文章中词语的含义呢?2、生:同义词换词;联系生活等。3、师:老师在这里也总结出一些有关如何理解词语的方法和技巧。4、(播放课件,同时引导学生读)理解词语的方法有:1、拆分组词法2、同义换词法3、联系生活法4、就地取材法5、联系上下文好文档,供参考8/125、生:(对着多媒体屏幕齐读“方法”)展示课件:(1)、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静,非常沉着。(2)、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3)、过去的日子如青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6、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些句子,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理解这些句子中的词语。7、生:(对着多媒体屏幕齐读句子)8、师:现在我们就用刚才所说的5种理解词语的方法来解释这些词语。9、师:说一说你解释了哪个词语的意思,你用了哪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呢?10、老师引导学生解释其余的词语。11、师小结:刚才我们用了哪几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再说一说,读一读。12、引导学生总结(老师扳着手指头数着):拆分组词法同义词换词法联系生活法13、师:还有哪种方法没有用到?(就地取材法联系上下文)现在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来理解下面的词语。好文档,供参考9/1214、展示课件(并引导学生读):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的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15、师:说说哪句话可以解释“张冠李戴”呢?(引导学生指出句子)这种理解方法就是“就地取材法”。16、师:张冠李戴用来形容读书不认真,这段话里还有哪个词说明读书不认真?(囫囵吞枣)17、师:我们按字面怎么理解“囫囵吞枣”这个词呢?(指名学生解释词语)这个解释是它正确的意思吗?18、师小结:我们在理解一个词语的时候,不仅要根据字面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这个词语在一句话中的真正含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联系上下文。当然,解释词语的方法不仅仅这几种,而是多种多样的。在我们解词时,一定要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词语的意义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释。(二)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查找1、师过渡:刚才我们讲了理解词语的方法,我们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篇,1篇好的文章往往都离不开好文档,供参考10/12中心句和过渡句,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复习“阅读中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查找”。展示课件:1、文章的中心句是指能概括全文中心意思的句子。2、文章的过渡句指文章中用一定词句和段落,提示前后意思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有机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地由上文转入下文,这就是过渡句。2、师:我们在阅读中如果能掌握中心句和过渡句在文章中出现的特点和规律,就能较快地找出中心句和过渡句。从而比较容易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那么,在阅读中如何查找中心句和过渡句呢?一般中心句出现在文章的哪个位置呢?常见的过渡方式有几种?(播放课件并引导生齐读)中心句的位置:1、从题目去找。2、从总起句去找。3、从结尾上去找。4、从议论句上去找。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4第一、能达到我们所制定的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以例题精讲,并与中考相同或靠好文档,供参考11/12近的题目为例,在解题过程中实现三个目标,化解重难点,使学生了解,理解,掌握并应用!第二、突出中考的热点现在中考试题强调个性与创新,我在例题中也突出(如用“curren;”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curren;b=(a*a+b)/3,求3curren;(—2)的值。)这样考察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作适当的拓广。第三、注重基础重在实效题目面对大众,不搞偏难怪。让学生“看起来块块,做起来怪怪”,使学生对此类的题不敢掉以轻心,不敢瞧不起“它”。第四、进行“小题大做”思想贯彻对于如:计算:解题前提问:如何解答?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而后我再作答,比较学生刚才他们的思路有何不同。并注:必须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切记应小题大做!不能单有一个答案。第五、强化书写格式在解题的过程中,我巡视学生的作题情况,对于发现问题作出及时处理以达到规范。第六、同时也存在几个缺点好文档,供参考12/12①有的知识点没有顾及到。②有的学生没有自觉在解决问题。③与学生互动不激烈。第七、以后的努力①夯实基础。②题目靠近中考,让学生了解中考理解中考,实战中考,对其不陌生,觉得中考不过而而。③在授课过程中要精讲多练,多让学生发问,而且也要让学生多多总结,学以致用。
本文标题:复习课教学反思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916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