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 2005年4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预测2
2005年4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预测(2)2005/3/290:9:13梯田自考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有客观存在客观精神物质和精神思维和存在【】主张世界是运动变化的观点是辩证法的观点形而上学的观点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时代性革命性实践性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人类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关于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实证主义哲学取消哲学的世界观职能,主要是由于它抛弃传统哲学排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重视逻辑、语言分析侧重方法论的研究【】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在于没有自然科学的依据不懂得一般和个别的辩证法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是对物质的自发猜测【】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相对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系统的最本质特性是唯物论辩证法开放性有序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唯心主义的认识观点唯心辩证法的变化观点形而上学的片面性观点【】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强大生命力是不是具有新形式和新特点是不是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承认【】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辩证统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统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区别同质事物的依据是事物的度事物质的规定性事物量的规定性事物的特殊矛盾【】因果联系是事物之间的一种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事物之间的一种外在的联系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联系一切前后相继的事物之间的联系【】由于机遇,科学家获得了新成果,这是必然的结果命运的安排偶然的巧合偶然中隐藏着必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观点表明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获得知识每个人的知识都来自直接经验一切知识归根到底来自直接经验学习间接经验是得不到知识的【】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这种观点是唯物论唯理论诡辩论经验论【】认为“感觉是认识的起点”,这种观点只是唯物主义观点只是唯心主义观点只是不可知论观点既可以是唯物主义观点也可以是唯心主义观点【】一个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是否对人们都有用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是否能被大多数人所拥护是否具有不证自明的性质【】哲学基本问题同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同一个问题没有必然联系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体现哲学基本问题是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具体化【】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表现在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得以实现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社会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自然规律是不可捉摸的【】国家的本质是管理社会各项事业保卫社会秩序的安定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社会意识是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经济基础是指现实存在的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生产力要素的总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总和【】劳动者是指一切人体力劳动者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人的总和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智力的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之所以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的普遍规律,是因为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一般过程它也是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它是人类历史发展中始终起作用的规律它决定并且制约着参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无产阶级的群众观点,就是坚持群众的意见总是正确的观点群众都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的观点群众自己能够解放自己的观点群众运动都是天然合理的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因为生产力是第一性的,生产关系是第二性的生产力决定分配和交换自然关系决定社会关系生产力是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因素【】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共产主义道德和理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先进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有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有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我思故我在物是观念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人为自然立法因果关系是习惯性的联想【】唯心主义的认识根源在于强调了理论的预见性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离开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把认识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或方面绝对化把理论、概念夸大为脱离物质的东西【】人手脱离人体就不再具有人手的价值和作用了,这说明部分依赖于整体研究部分的作用不能脱离整体要从整体和部分的联系中去认识事物部分与整体存在着有机联系失去了部分就没有整体【】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表现为两者相互区别相互包含相互补充重点论是一点论,与两点论对立两点论是均衡论,与重点论对立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表现为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形式为它服务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形式就会有什么样的内容为它服务适合内容的形式促进内容的发展不适合内容的形式阻碍内容的发展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过渡、相互转化【】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因为没有脱离理性的纯粹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和飞跃没有脱离感性的纯粹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认识的真正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活动【】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劳动是一切历史的前提和基础劳动是社会活动的全部内容劳动发展史是打开全部社会史的钥匙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是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继承性各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的特点是阶级斗争已变成人民内部矛盾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阶级斗争表现为人民群众同极少数敌对分子的斗争【】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41、42每小题7分,43、44每小题6分,共26分)简述意识的本质。简述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简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简述社会进步的原因。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本大题满分共24分。在第45、46、47三小题中任选两道题作答,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第47题无效)试述邓小平同志关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唯物主义哲学基础。试述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及其认识意义。试述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相互关系及意义。专家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B2A3C4C5B6B7C8C9B10D11B13C14A15D16C17B18D19B20C21B23A24B25D26C27C28D29C30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ABCDE32BCDE33ABCD34ABE35ACDE36ABCDE37ABCD38ABDE39ABCDE40CDE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41、42每小题7分,43、44每小题6分,共26分)答: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1)从物质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之所以具有这种机能,是与人脑是高度发达、严密组织起来的物质分不开的。人脑是思维和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2)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只有当客观外界事物和现象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并通过神经系统传达到大脑,再经大脑改造制作后,才能产生意识。(3)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无论正确或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无论是感性认识形式还是理性认识形式,都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答: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具有一致性:(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是由它所认识的对象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决定的。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必然坚持真理的一元论,否定真理的多元论。(2)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对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确认,具有客观性、直接现实性和惟一性。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惟一性决定了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3)真理的作用是客观的。真理的作用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以客观实践及其结果而定。真理作用的客观性也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4)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决定了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答:(1)科学是生产力。这里的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它是关于自然界的现象、性质和发展规律的知识理论体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种精神现象,因而不是现实的物质生产力。但是,自然科学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是对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直接反映,把它应用于现实的生产过程,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2)技术是生产力。技术表现为两个方面:①生产的物质设备,即“硬件”,属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②人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即“软件”,属于劳动者范畴。这就是说,技术已经包含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中,它不能离开这三个基本要素独立存在。(3)在当代,科学和技术的联系日益紧密,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过程日益加速,科学和技术成为不可分离的整体。所以,我们把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答:社会总是不断前进的,它发展的方向是上升的,而不是倒退的,其原因是:(1)社会进步的客观必然性根源于社会的内部矛盾,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2)社会进步的必然性还在于,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即“扬弃”的过程。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社会每一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前一段达到的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抛弃了其中那些陈旧的、过时的东西,同时又保存、发扬了其中的积极的、有价值的东西。因此一种先进社会制度或现象的出现,总是高于和优于先前的制度和现象,表现出一种历史的进步。(3)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的观点是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家所宣扬的历史循环论和历史悲观论的一个强大思想武器。历史循环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往复循环的,这种观点从根本上违背了历史发展是前进上升趋势的客观规律。历史悲观论则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代不如一代,这种观点是对人类社会的前途失去信心,同样是错误的。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本大题满分共24分。在第45、46、47三小题中任选两道题作答,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第47题无效)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统一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物质世界是在时间和空间运动发展着的统一体;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2)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思想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①既然世界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统一的物质世界,那么,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应该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一元论。“一国两
本文标题:2005年4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预测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934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