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 2010秋企业集团财务计算判断选择
12010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复习资料(计算、判断、选择)二、判断题1.明晰产权利益关系,是公司治理的根本目的或宗旨。答案(错)2.在财务管理主体上,企业集团呈现为一元中心下的多层级符合结构特征。答案(对)3.经营者对剩余贡献的分享比例必须以50%为起点。答案(错)4.资本结构中的“资本”是营运资本,即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的差额。答案(错)5.融通资金、提供金融服务是财务公司最为本质的功能。答案(对)三、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支付策略中,对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效应影响最为短暂的是()。A即期现金支付策略2.在现金支付顺序上,下列最不具优先地位的是()。C派发股息红利3.分权制可能出现的最为突出的弊端是()。D子公司等成员企业管理目标换位4.下列哪种指标值的组合,预示着企业可能处于过度经营状态()。B资金安全率小于零,而安全边际率大于零5.已知资产收益率20%,负债利息率10%,产权比率3:1,所得税率30%,则资本报酬率为()。C35%四、多项选择题(举例)1.集团总部购并决策的重点是(ABCDE)。A购并目标规划B制定目标公司搜寻与抉择的标准C购并资金融通D制定购并一体化整合计划E购并陷阱的防范2.母公司在对子公司股权控制比例的确定上,应结合下列因素来进行(ADE)。A子公司的重要程度D股本规模与股权集中程度E市场效率3.企业集团股利政策决策的基本权利层面包括(BDE)。B母公司董事会D母公司财务部E母公司股东大会4.下列不具备独立法人地位的组织有(AD)。A股东大会D董事会5.无形资产的基本功能包括(BCE)。B本质的财富性C功能的利销性E价值的核变性五、简述题1.简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主体的基本特征2.简述产权比率的涵义与功能3.简述税收折旧政策选择必须遵循的基本前提4.比较公司分立与分拆上市5.比较股东财务资本与经营者知识资本六、计算分析题:1.已知甲企业销售利润率为8%,资产周转率为2.5(即资产销售率为250%),负债利息率12%,产权比率(负债/资本)3﹕2,所得税率30%要求,计算甲企业资产收益率与资本报酬率。解:甲企业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2甲企业资本报酬率=〔资产收益率+×(-)〕×(1-所得税率)则:资产收益率=8%×2.5=20%资本报酬率==22.4%2.已知目标公司息税前经营利润为2000万元,折旧等非付现成本300万元,资本支出900万元,增量营运资本200万元,所得税率30%。要求:计算该目标公司的运用资本现金流量。解:运用资本现金流量=×(1-)+--=2000×(1-30%)+300–900–200=600(万元)3.2001年底,K公司拟对L企业实施吸收合并式收购。根据分析预测,购并整合后的K公司未来5年中的股权资本现金流量分别为-4000万元、2000万元、6000万元、8000万元、9000万元,5年后的股权资本现金流量将稳定在6000万元左右;又根据推测,如果不对L企业实施购并的话,未来5年中K公司的股权资本现金流量将分别为2000万元、2500万元、4000万元、5000万元、5200万元,5年后的股权现金流量将稳定在3600万元左右。购并整合后的预期资本成本率为6%。要求:采用现金流量贴现模式对L企业的股权现金价值进行估算。解:2002-2006年L企业的贡献股权现金流量分别为:-6000(-4000-2000)万元、-500(2000-2500)万元、2000(6000-4000)万元、3000(8000-5000)万元、3800(9000-5200)万元;2007年及其以后的贡献股权现金流量恒值为2400(6000-3600)万元。L企业2002-2006年预计股权现金价值==792(万元)2007年及其以后L企业预计股权现金价值==29880(万元)L企业预计股权现金价值总额=792+29880=30672(万元)4.甲公司意欲收购在业务及市场方面与其具有一定协同性的乙企业60%的股权相关财务资料如下:乙企业拥有20000万股普通股,1999年、2000年、2001年税前利润分别为1100万元、1200万元、1300万元,所得税率30%;甲公司决定按乙企业三年平均盈利水平对其作出价值评估,评估方法选用市盈率法,并以乙企业自身的市盈率20为参数3要求:计算乙企业预计每股价值、企业价值总额及甲公司预计需要支付的收购价款。乙企业1999-2001年平均税前利润=(1100+1200+1300)/3=1200(万元)乙企业1999-2001年平均税后利润=1200×(1-30%)=840(万元)乙企业1999-2001年平均每股收益==840/20000=0.042(元/股)预计乙企业每股价值=每股收益×市盈率=0.042×20=0.84(元/股)预计乙企业价值总额=0.84元/股×20000万股=16800(万元)甲企业预计需要支付收购价=16800×60%=10080(万元)5.已知某年度企业平均股权资本50000万元,市场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企业实际净资产收益率为28%。若剩余贡献分配比例以50%为起点较之市场或行业最好水平,经营者各项管理绩效考核指标的有效报酬影响权重合计为80%。要求:(1)计算该年度剩余贡献总额以及经营者可望得到的知识资本报酬额。(2)基于强化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效应,促进管理绩效长期持续增长角度,你认为采取怎样的支付策略较为有利。解:(1)剩余贡献总额=50000×(28%-20%)=4000(万元)经营者可望得到的知识资本报酬额=剩余税后利润总额×50%×=4000×50%×80%=1600(万元)(2)采取期权支付策略最为有利,此外还可以选用递延股票与递延现金支付策略。6.已知2000年、2001年A企业核心业务平均资产占用额分别为1000万元、1300万元;相应所实现的销售收入净额分别为6000万元、9000万元;相应的营业现金流入量分别为4800万元、6000万元;相应的营业现金净流量分别为1000万元(其中非付现营业成本为400万元)、1600万元(其中非付现营业成本为700万元)假设2000年、2001年市场上同类业务的资产销售率平均水平分别为450%、530%,最好水平分别为550%、620%要求:分别计算2000年、2001年A企业的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核心业务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率、核心业务非付现成本占营业现金净流量比率,并作出简要评价。2000年:A企业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6000/1000=600%A企业核心业务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率==4800/6000=80%A企业核心业务非付现成本占营业现金净流量比率==400/1000=40%行业平均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450%行业最好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550%42001年:A企业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9000/1300=692.31%A企业核心业务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率==6000/9000=66.67%A企业核心业务非付现成本占营业现金净流量比率==700/1600=43.75%行业平均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530%行业最好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620%较之2000年,A企业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且也高于行业最好水平,说明A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与营运效率得到了较大的增强。A企业存在着主要问题是收益质量大幅度下降,一方面表现在核心业务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率由2000年度80%下降为2001年的66.67%,降幅达13.33%,较之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快速提高,A企业可能处于了一种过度经营的状态;另一方面表现为现金流量自身的结构质量在下降,非付现成本占营业现金净流量的比率由2000年的40%上升为2001年的43.75%,说明企业新增价值现金流量创造能力不足。一、判断题1、企业集团是由多个法人构成的企业联合体,其本身并不是法人,从而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以及相应的民事权。(×)2、经营者的薪金水平,主要取决于经营者风险管理的成败。(×)3、由于经营者及其知识产权完全融入了企业价值及其增值的创造过程,所以知识资本是与财务资本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一种资本要素。(√)4、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与高效率的核心控制力依存互动,构成了企业集团生命力的保障与成功的基础。(√)5、对于企业集团来说,核心竞争力要比核心控制力更重要。(×)6、财务资本更主要的是为知识资本价值功能的发挥提供媒体和物质基础。(√)7、无论是站在企业集团整体的角度,还是成员企业的立场,都必须以实现市场价值与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的基本目标。(√)8、遵循激励与约束的互动原则,要求企业必须以塑造约束机制为立足点,不断强化激励机制的功能。(×)9、经营者各项管理绩效考核指标值较之市场或行业最好水平的比较劣势越大,股东财务资本要求的剩余贡献分享比例就会越高。(√)10、从风险的承担角度来看,财务资本面临的风险要比知识资本大得多。(×)11、判断企业财务是否处于安全运营状态,分析研究的着眼点是考察企业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彼此间在时间、数量及其结构上的协调对称程度。(√)12、同样的产权比率,如果其中长期债务所占比重较大,企业实际的财务风险将会相对减少。(√)13、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的宗旨在于谋求更大的、持续性的市场竞争优势。(√)14、公司治理面临的一个首要基础问题是产权制度的安排。(√)515、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者、董事会、经营者构成了企业治理结构的三个基本层面。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所有者。(×)16、对母公司而言,充分发挥资本杠杆效应与确保对子公司的有效控制是一对矛盾。(√)17、母公司要对子公司实施有效的控制,就必须采取绝对控股的方式。(×)18、就本质而言,集权与分权的差别主要在“权”的集中或分散上。(×)19、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就是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而对企业集团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事先进行监测预报的财务分析系统。(√)20、总部对集团财务资源实施一体化整合配置是财务集权制的特征。(×)21、薪酬计划的立足点是:经营者为企业取得了税后利润,它既能满足持续再生产的需要,又能为扩大再生产的提供保障。(×)22、财务决策管理权限历来是企业集团各方面所关注的首要问题。(√)23、股东与经营者之间激励不兼容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代理成本、道德风险、效率损失等,是委托代理制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24、母公司制定集团股利政策的宗旨是为了协调处理好集团内部以及与外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25、在实际操作中,财务公司适用于集权体制,而财务中心适用于分权体制。(×)26、企业应否发放较多的现金股利,完全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较强的现金融通能力。(×)27、财务主管委派制同时赋予财务总监代表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财务监督与财务决策的双重职能。(×)28、对企业来讲,满足股利支付优先于经营活动和纳税的现金需要。(×)29、一般而言,低股利支付率较之高股利支付率对企业更为有利。(×)30、就企业集团整体而言,多元化战略与一元化战略并非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31、一般而言,初创期的企业集团应以股权资本型筹资战略为主导。(√)32、融资决策制度安排指的是总部与成员企业融资决策权力的划分。(×)33、我国现有财务公司属于大型企业集团的附属机构,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权力。(×)34、处于发展期的企业集团,由于资本需求远大于资本供给,所以首选的筹资方式是负债筹资。(×)35、是否完成企业集团的融资目标是对融资完成效果评价的依据。(×)36、融资帮助是指管理总部利用集团的资源一体化整合优势与融通调剂便利而对管理总部或成员企业的融资活动提供支持的财务安排。(√)37税收筹划作用于收益实现的基础与实现的过程。(√)38、标准式公司分立是指母公司将其在某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母公司股东在母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639、解散式公司分立是指将子公司的控制权移交给它的股东,但原母公司还继续存在。(×)40、预算控制就是将企业
本文标题:2010秋企业集团财务计算判断选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980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