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腊八粥教学设计(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腊八粥教学设计(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腊八粥教学设计(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腊八粥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学习通过自己所看到的实物图片,创作出自己带有想象的作品。2、尝试运用线条的绘画手法表现自己的想法。重点难点重点:尝试用线条的绘画手法绘画。难点:能熟练运用线条,认识更多线条。活动准备材料:水彩笔、白纸、超轻黏土、桌布。多媒体设备:电脑、交互白板、视频、图片。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1、引入活动(1)“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喝腊八粥了吗?知道为什么要喝腊八粥吗?”。(2)教师讲述腊八粥的缘由。2、经验分享教师将在网络上收集的图片信息进行整理后,把图片展示给幼儿并提问。幼儿可以根据自己讲述的内容,利用标记笔的功能标注出图片中的重点。二、引导幼儿将自己收集的信息用语言进行表达,体验分享的快乐。“现在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腊八粥里有什么?”(1)“首先,我们来看看腊八粥的图片,哇!好多豆子,那只有豆子吗?有没有其他的食材,小朋友们喝的腊八粥里有什么呢?。幼儿可以根据自己想象和记忆中的腊八粥样子,在白板上用标记笔添加或装饰。(2)“腊八粥里只有8种食材吗?哪位小朋友代表你们组说一说你认为腊八粥里有什么?”三、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各种样式的腊八粥,丰富幼儿的想象。有层次的提问,使幼儿的思维更加有条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1)播放视频腊八粥的做法“魏老师在网上找到了关于怎么做腊八粥的视频,接下来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要求:(仔细观察,腊八粥里放了什么,看一看谁记得最清楚,谁记得最多。)播参考资料,少熬夜!放视频。(可以点击视频中的任何一点对视频暂停,帮助幼儿观察。同时,利用白板中图片可以自由移动的功能,老师把视频中出现的重点图片放在桌面上,然后根据幼儿回答问题的情况,随机进行拖拽,有利于幼儿对腊八粥的描述。)四、1。解决活动重难点。2。锻炼幼儿的记忆能力和绘画能力。绘画演示:(1)教师在白板上用黑色彩笔绘画出碗的形状,运用椭圆形描绘,并给碗加以装饰(用装饰线)。(2)教师引导幼儿自己画出碗,要求每个碗的装饰要不一样。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我们之前也学习过线条,比如直线、锯齿线、波浪线、螺旋线等等。今天我们就试着用水彩笔画一画吧。要求:看谁画的碗又漂亮又圆还和别人的不一样。(3)欣赏多幅腊八粥图片,增加对腊八粥的感知。师:“我们已经画好碗了,那你们知道腊八粥里有什么吗?”师:“红色的是什么?是红豆!”“还有什么呢?红枣、栗子、桂圆、莲子、花生、糯米、黄小米!五、尝试自己画出自己认为的腊八粥的样子,大胆用色。师:“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可以用超轻黏土代替豆子装饰在碗中呦。”(教师巡回指导)六、活动结束: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进行拍摄并放到电脑里,供幼儿欣赏点评。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其他幼儿可以提出建议,利用白板中的标记笔的功能,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对作品如果需要有完善的地方,可以直接在白板上进行添加。让幼儿体验自己创作作品的快乐。活动总结此次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项活动,使幼儿通过活动表达自我的情感和与他人的情感,也是表达自己内心世界最直接的一种方式,让每个幼儿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用自己的意愿来创造,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孩子想象,把他们见过的,通过想象创造出来,鼓励孩子大胆去表现,让幼儿与生活结合,并用自己特有的形式表现生活,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传统节日,对幼儿加深思想教育,增加爱国的思想。在老师经验总结提升方面,我是一名新老师,经验不足,在应对孩子回答问题时的反应能力还不够,幼儿与老师的互动性不是很积极,如在观看视频后讨论的环节,让幼儿回答问题的人数较少,不能让所有小朋友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后面的活动过程中,我做了准备,首先让幼儿自由发挥,在发挥的基参考资料,少熬夜!础上我再进一步地提升幼儿的观点,同时向幼儿发出“挑战性”的问题——要求幼儿有层次、有顺序地进行描述。接下来是请幼儿分组进行,然后派出小组长发言,然后要求别的小组可以提出意见或者添加。最后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通过最后的展示,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与创造,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还是比较有效的完成了目标。腊八粥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重点词句、联系提示语、分角色朗读等感悟课文。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内容,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体会八儿一家其乐融融。3、学习文中人物对话的描写,通过读文及拓展阅读,感受亲情给人带来的温暖。重点: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难点: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教学过程:一、引入1、认字,说出带有生字的成语2、回顾课文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2——19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板书)二、精读感悟过渡:美味的腊八粥会让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馋涎欲滴,方家大院的八儿正是这众多喜爱腊八粥中的一员,那么面对甜甜、腻腻的一锅粥,他的表现如何呢?我们首先来学习盼粥这一部分。1、盼粥(1)默读2——8自然段,要求: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品读你画出的句子,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学生汇报①“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你能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喜悦之情吗?②“眼睛可急红了”说明什么?八儿真的饿了吗?从对八儿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此时此刻八儿一种怎么样的心情?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板书迫不及待)③省略号有什么作用?指导朗读四五自然段的人参考资料,少熬夜!物对话,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④怎样理解第八自然段的反问句?八儿对腊八粥虽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板书苦苦等待)过渡:八儿多么想让妈妈早点给他端上一碗喷香的腊八粥啊,那么一旦粥煮好了,他想怎么吃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想粥这一部分2、想粥(1)分角色朗读9——11自然段,思考:八儿开始计划粥怎么分?后来想怎么分?为什么变卦了?(理解八儿的讨价还价、得寸进尺)(2)“孥孥”是什么意思?从妈妈的的话中你能看出什么?(3)再分角色读,要读出八儿的天真可爱和妈妈对他的宠爱。过渡:这让小小的八儿想吃三碗半的粥,在他的猜想中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猜粥这一部分3、猜粥(1)男生齐读第十四自然段,大家思考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的(2)粥里的栗子、赤饭豆、花生仁儿、枣都是什么样的?找出文中的关键词画下来。(3)文章用了一个什么字来形容八儿的猜想?(板书奇妙)4、看粥(1)师读第十六自然段,同学们思考: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八终于看到了让他垂涎三尺的腊八粥,课文中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表现八儿的心理?(板书惊异)(2)妈妈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女生齐读第十七自然段,画出相关词语(3)找出关键词和第十四自然段比较,你有什么发现(4)看了腊八粥之后的八儿,他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5)男女生分角色读人物对话,注意要读出八儿的心理变化三、回读赏评1、吃了一枚大枣的八儿,总算暂时堵住了小馋嘴巴,请同学们再通读课文,谈谈自己读了《腊八粥》之后的感受2、你喜欢文中的那些句子,给大家读一读,课下可以抄在你的积累本上四、拓读升华阅读沈从文的《腊八粥》全文,出示阅读提纲,指参考资料,少熬夜!名读五、作业:上网查一查腊八粥的来历或者查一查关于腊八有哪些有趣的传说和故事,查到之后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六、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腊八粥盼迫不及待想苦苦等待猜美妙看惊异腊八粥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4、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教学重点文中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教学难点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教学准备建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腊八粥”的相关民俗。有条件的可以找来沈从文《腊八粥》的全文,仔细阅读,对小说全文的大概内容先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腊八粥》,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题。二、初读课文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请其他同学们认真在心里跟着读。3.这篇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三、默读课文,圈画批注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八儿”。2.“八儿”这个人物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请默读圈画相关语句3.学生圈画后汇报。4.教师及时总结:他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可以此为突破口。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四、总结升华1.文章中有关腊八粥熬煮的描写也不可忽视。如第一自然段写的:“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参考资料,少熬夜!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2.学习作者语言的妙处。3.当堂积累下来。板书设计腊八粥沈从文主人公:“八儿”迫不及待苦苦等待美妙的猜想亲见时的惊讶腊八粥教学设计4腊八粥教学目标1、会写“腊、粥”等13个字,正确读写本单元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体会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氛围。3、学习文中人物对话的描写,通过读文及拓展阅读,感受亲情给人带来的温暖。重点难点重点: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难点: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师:上一课我们从《北京的春节中》了解到腊八这天,北京的家家户户都要熬腊八粥。老舍先生笔下的腊八粥带着京味儿。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写腊八粥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腊八粥。板书:腊八粥沈从文(解读“腊”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自学效果(生字词),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生字:腊粥腻咽匙搅稠嘟肿熬褐缸脏2、自由读课文,思考:(1)围绕“腊八粥”这一线索课文为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否用小标题概括出故事情节来。(2)文中的“八儿”对腊八粥怀着一种怎样的心参考资料,少熬夜!情?从哪些语句中,能够看出八儿对腊八粥的这种感情的?3、介绍作者沈从文。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分析第一部分:1、作者写吃腊八粥为什么要不惜笔墨介绍这种粥的原料和这些原料煮在锅里的状态?(衬托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为下文做铺垫。)2、作者在文章开篇是如何写出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的?(运用排比写出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喜爱)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介绍腊八粥的手法。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了腊八粥的香甜诱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围绕这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学生默读课文第2-17自然段,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思路来写的。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2-17自然段)1、指名学生回答用一个词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等粥)2、想一想,这一部分可以分为几个小部分?(盼粥、想粥、猜粥、看粥)3、精读感悟。过渡:美味的腊八粥会让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馋涎欲滴,方家大院的八儿正是这众多喜爱腊八粥中的一员,那么面对甜甜、腻腻的一锅粥,他的表现如何呢?我们首先来学习盼粥这一部分。4、盼粥。默读2——8自然段,要求: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品读你画出的句子,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什么。(1)“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你能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喜悦之情吗?(2)“眼睛可急红了”说明什么?八儿真的饿了吗?从对八儿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此时此刻八儿一种怎么样的心情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板书:迫不及待)(3)第4自然段中省略号有什么作用?指导朗读第4、5自然段的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4)怎样理解第8自然段的反问句?提示:八儿对腊八粥虽
本文标题:腊八粥教学设计(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039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