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人力资源管理课件1(北京大学)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向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助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三教306室创意管理和创意经理人研究安排时间课程内容2月18日文化产业:回顾、趋势与商机2月25日文化产业人才分类、现状与特点3月4日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在文化产业中的运用(一)3月11日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在文化产业中的运用(二)时间课程内容3月18日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在文化产业中的运用(三)3月25日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在文化产业中的运用(四)4月2日文化产业创意经理人胜任力研究的相关理论4月1日文化产业创意经理人胜任力研究的基本方法时间课程内容4月8日文化产业创意经理人胜任力研究的基础素质提取4月15日文化产业创意经理人胜任力研究的专业素质提取4月22日4月29日文化产业创意经理人胜任力研究的基本结论和验证文化产业创意经理人胜任力研究的成果应用时间课程内容5月6日5月13日专题1:演艺经理人案例研究5月20日专题2:影视制片人案例研究课堂讨论15月27日6月3日课堂讨论2期末考试参考书目向勇主编:《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湖南文艺出版社,长沙,2006年9月版1向勇主编:《北大文化产业前沿报告》(第3辑),新世界出版社,北京,2008年3月版2北大文产院北京商报社:《文化创意产业周刊》,北京商报社,北京,每周一出版4陈少峰主编:《北大文化产业》(共三辑),湖南文艺出版社,长沙,2006年9月版3ChrisBilton:ManagementandCreativity,BlackwellPublishing,20075分组组次组名第一组文化产业出版经理人的开发研究第二组文化产业广告经理人的开发研究第三组文化产业影视制片人的开发研究第四组文化产业演艺经理人的开发研究方式方式内容和比例平时成绩出勤次数、课堂讨论10分专题讨论小组调研、专题发言、专题论文40分期末考试开卷考试50分授课教师¾向勇¾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讲师、院长助理¾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¾1391152820262758022¾xiangy@pku.edu.cn¾助教¾周琳¾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08级硕士研究生¾1346639842952764302¾michellezhou034@yahoo.cn2009年2月18日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一讲中国文化产业十年回顾第一讲中国文化产业十年一、中国梦与改革开放三十年二、中国文化产业十年回顾一、中国梦与改革开放三十年2004年保密文件、版权所有第19页北京新华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简介中国,已是外汇存底世界第1,煤、钢铁和水泥生产世界第1中国,已是能源消耗世界第2中国,已是贸易金额世界第3,石油进口世界第3中国,经济总产出为世界第4超速建設中国城市的地图,每三个月就要改版一次,才能赶上建设的脚步。世紀工程一世纪的梦想,短短五年即告完工。海拔五千公里冰原上,全长1118公里的青藏铁路,更打通了西南的战略通道。•1、国家文化创意战略商业创富科技创新文化创意时间国家战略2002年……1978年……1986年3月……二、中国文化产业10年回顾(一)前史小序:近代的积蓄与新时代契机2008年是中国的大事年,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促使我们在这一年更多的回顾与小结。对中国文化产业来说,2008年也是一个结点:1998年朱鎔基政府国务院机构改革在文化部成立文化产业司,正式拉开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全面建设的序幕,发轫期至2008,构成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实践最初的十年。(一)前史小序:近代的积蓄与新时代契机第一时期,20世纪初到1949年,中国文化产业的“神话期”:1896年西洋影戏在上海的徐园上演,1904年第一张国内唱片,1905年中国最早的电影《定军山》,1908东方百代公司成立,1913年郑正秋的家庭短剧《难夫难妻》,电影、唱片产业在国家动荡的年代成就奇葩,不论是文化性、艺术性,还是产业管理、资本运作都曾达令人慨叹的高度。20世纪30年代中期,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文明书局、大东书局等近代印刷企业的创立和发展,促成上海的新闻出版、电影和娱乐业规模化产业经营,上海成为近代中国的印刷工业中心,对20世纪整个后半叶东南亚地区的娱乐业都有深远影响。(一)前史小序:近代的积蓄与新时代契机第二时期,1949年到1985年,中国文化产业的“冬眠期”:这一时期,“文化”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管理的主要门类,成为新生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事业的主要内容,无论从组织体制上还是在经费抑或消费方式上,在中国陷入意识形态争论的年代,自由市场经济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形态失去了根本的合法性基础。(一)前史小序:近代的积蓄与新时代契机第三时期,1985年到1998年,中国文化产业的“浪漫期”:以1985年颁布实施《关于第三产业的统计》为标志,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的浪潮扩展到了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文化企业开始蓬勃发展。有关“大众文化”的大讨论,是中国知识界阳春白雪的80年代激荡中的一朵浪花,充满骑士之风的争论昭示着一个新兴产业及其观念即将在中国本土再次落地生花。1991年,《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正式提出“文化经济”概念。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第一次提到了“文化产业”。(一)前史小序:近代的积蓄与新时代契机第四时期,1998年至今,中国文化产业的“史诗期”:1998年,文化部成立文化产业司,标志着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对于文化产业的正视与认可。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文化产业”首次写入中央文件。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文化产业”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并对文化产业的地位作用、发展目标、发展途径、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辩证关系做了论述。《十六大报告》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由“合法性”论证进入“合理性”建设探索的标志。2006年,国务院《我国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颁布。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共十二章,其中第七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十一五”期间中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下基调。(一)前史小序:近代的积蓄与新时代契机国家文化创意战略商业创富科技创新文化创意时间国家战略2002年……1978年……1986年3月……文化产业的出现得益于改革的物质积累与精神能量,更是国人能动性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新技术革命背景下、新兴产业高度上的表达。(二)10年概貌: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一支新生力量1、现代产业经济的本质:国民经济的新宠在以经济改革为主体诉求的宏观环境中,文化产业的横空出世被寄予厚望:拉动经济(GDP)增长、推动经济及产业结构升级、创造劳动力就业。作为新生的产业形态,文化产业10年发展,总体表现不俗。1996—2007是我国“九五”、“十五”规划的实施与“十一五”起步,其间数据可以反映出最初十年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二)10年概貌: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一支新生力量2、文化“软实力”:综合国力与国民素养的考量(1)政策决策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对现代政府思维与决策能力的考验。尤其在我国这个后发现代化国家,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产业的走向与成败。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全面施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对文化产业本质与中国发展文化产业路径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摸索与循序渐进的过程。文化产业10年,相关政策法规相继出台,与中国本土文化产业实践相呼应,无论其广度、深度还是力度,都充分表现了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对发展文化产业所寄予的热忱与厚望。(二)10年概貌: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一支新生力量2、文化“软实力”:综合国力与国民素养的考量(2)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作为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伴随产业实践,也在10年中取得了初步的成绩。有关文化产业研究,以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出台为标志,划分为“合法性”论证阶段与“合理性”研究。前期的代表表学者有叶朗、花建、金元浦、熊澄宇、胡惠林等,合理性研究阶段即2002年以后,代表学者有陈少峰、顾江、喻文益、焦斌龙、李向民等。(二)10年概貌: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一支新生力量2、文化“软实力”:综合国力与国民素养的考量(二)10年概貌: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一支新生力量2、文化“软实力”:综合国力与国民素养的考量(2)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第一类,从A——文化资源维度进行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如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院校,文化产业专业设置在“文学”下。第二类,从T——技术、人才与环境维度设置文化产业学科,如北京邮电大学、重庆大学等,文化产业学科分类属“工学”。第三类,从E——区域发展模式与企业商业模式维度建设文化产业学科,如云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文化产业属于“管理学”分支学科。(三)政策分析:10年文化产业重大政策、法规1、宏观政策指向(三)政策分析:10年文化产业重大政策、法规自改革鼓励发展第三产业以来,中央政府颁布的文化产业相关政策法规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见下图):第一、宏观规划,第二、“文化产业”基础界定与统计规范。第三、相关体制改革。第四、文化市场管理。第五、区域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与基地建设。第六、其他方面。(三)政策分析:10年文化产业重大政策、法规(三)政策分析:10年文化产业重大政策、法规2、具体政策规划与法规建设九个方面推进文化产业整体建设进程:第一、推动文化传媒产业主要在电影电视、新闻出版领域的集团化。第二、允许进行跨媒体经营和媒体跨地区经营,提高行业集中度。第三、有序推动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进程,建立安全有效的融资渠道。第四、放宽民营文化产业市场准入标准。逐步、分行业使民营企业获得了与国有资本平等竞争的权利和政策空间。第五、对外开放图书、期刊和音像分销领域。允许设立从事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业务的中外合资(包括合作和独资)经营企业。第六、实行行政和事业分开的文化管理新模式。党委领导,政府行政部门实行行业管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第七、实行新的行政审批制度。第八、加强行业规范和市场规范。第九、WTO与文化产业政策开放,逐步确立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方式规范(三)政策分析:10年文化产业重大政策、法规2、具体政策规划与法规建设(四)文献比较:文化产业研究文献作为参照样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编撰的《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从2002年起每年一册连续出版7本(2001、2001年度报告为合订本),是国内较权威、连续性较好的文化产业研究文献,尤其是每年报告的总论部分,对年度文化产业发展的要点总结相对中肯客观。我们收集整理全部7本“总论”要点,重新结构梳理,大略可以反映出中国文化产业10研究者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及关注度。(四)文献比较:文化产业研究文献作为参照样本(四)文献比较:文化产业研究文献作为参照样本1131428436510760510152025303540宏观背景制度规则生产供给消费需求科技推进环境契机客观条件主观动力产业政策体制改革理论研究生产模式生产要素消费规模、结构数字化等公共服务、农村(四)文献比较:文化产业研究文献作为参照样本02468101214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宏观背景制度规则生产供给消费需求科技推进环境契机(五)小结:中国文化产业本土特征与研究框架1、中国文化产业独特的本土面貌第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一起作为文化建设的整体,在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经济复兴的旗帜下,被赋予现代社会公民内在精神建设、普遍民生关怀等浓厚的人文情怀以及社会、历史责任,也因而具有了强大的感召力量,成为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的具体实践方式。(五)小结:中国文化产业本土特征与研究框架第二、与国家自身发展意愿相对应,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文化产业传达参与世界的强烈意愿。中国作为21世纪“负责任的大国”,需要文化作为政治外交之外的
本文标题:人力资源管理课件1(北京大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06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