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全面提高员工素质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互联网为了实现银监会提出用5至10年的时间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分期分批逐步过渡到现代金融企业的目标,中国银监会日前下发了《关于优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力资源结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国银监会合作部负责人就《意见》的有关精神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记者:中国银监会出台《意见》的背景是什么?负责人: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管理和风险责任移交省级政府,在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上迈出了积极步伐,各项业务有了较快发展,经营状况有所改善,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今年初,银监会提出用5至10年的时间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分期分批逐步过渡到现代金融企业的目标。实现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目标人才是关键因素,但目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和队伍素质低的问题日渐突出,与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极不适应。一是员工总量偏大,超过业务量的需要;二是文化程度低,高素质人才缺乏;三是年轻员工占比低,年龄趋于老化;四是分布不合理,基层营业机构和业务岗位人员不足。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银监会出台了这个《意见》,以指导和推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结构,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记者:优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力资源结构有何重大意义?负责人:优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力资源结构,一是有利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只有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在金融产品、服务质量等方面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二是有利于向现代金融企业过渡。目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大部分员工只能满足传统业务的经营,缺乏具备现代金融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管理、市场运作和业务创新等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特别是缺少能够担当改革和发展重任的核心人才。因此,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尤其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核心人才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实现现代金融企业目标的当务之急。三是有利于提高竞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银行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也将面临新的挑战。目前,多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方式落后,一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当地独家提供信贷服务,独占卖方市场,竞争意识、市场化经营意识淡漠,在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记者: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目标是什么?负责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加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核心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市场化的人力资源配置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紧紧抓住培养、引进、配置人力资源三个重要环节,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员工队伍,为5至10年后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逐步过渡到现代金融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保证。具体目标是,今后3至5年,员工总量应调整到与业务发展基本相适应的范围内;年龄老化问题基本解决,形成比较合理的年龄梯次;文化程度持续提高,初中文化程度的员工占比逐步降低为零,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员工占比不低于50%,其中本科、研究生占比在现有基础上提高十个百分点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的高、中、低比例基本匹配;员工的地区分布、层次分布趋于合理。到2016年,形成与现代金融业发展相协调的员工总量及合理的年龄梯次和文化、专业、分布结构。记者: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应遵循哪些原则?负责人:一是先进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优化人力资源结构要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依据,着眼未来的发展,符合现代金融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同时要考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特点,实事求是,面对现实,不同地区、不同机构人力资源结构要与其业务状况、岗位需求相适应。二是整体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的原则。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根据整体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业务需求,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经营管理体制和内部控制相协调的原则,建立统筹配置与调控、引进与使用、激励与保障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实现人力资源整体配置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同时,要注重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相对独立性,通过建立科学的劳动用工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引进分流制度等,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高队伍素质。三是经济性与合规性相结合的原则。要坚持人力资源配置的成本核算,将人力资源成本量化到所有机构、部门和岗位。同时要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符合内部控制制度和审慎经营要求。记者: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有哪些具体要求?负责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优化人力资源结构要从四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一是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结构规划,各省联社(含北京、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天津农村合作银行)要在银监会提出的目标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更加具体、详细、数据化的目标规划。二是加快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建立一套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将传??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建立引进和开发人才的激励机制,面向社会广泛吸收人才,同时要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大力开发人才,充分挖掘现有人力资源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四是加大员工的教育培训力度。记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从哪些方面推进用工制度改革?负责人:用工制度改革是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关键,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建立科学的定岗定员制度。二是建立劳动合同用工与持证上岗制度。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的市场化取向,打破员工的身份界限,建立起统一的劳动合同用工制度,依法确定劳动关系。2006年底前每一个县(市)联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应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至2名高级管理人员,优化高级管理人员结构。三是建立用工的准入和分流制度。四是完善工资分配制度和劳动保险制度。记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如何引进和开发人才?负责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提高人才的薪酬待遇,建立人才成长和职位升迁机制,并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出台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吸引和开发人才。要拓宽引进人才渠道,面向社会招聘经济、金融、财会、法律、计算机等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重点吸纳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急需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加快引进建立现代金融企业所需要的关键岗位核心人才。要立足自有人才的培养开发,努力创造平等竞争、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省级联社在与辖内相关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理事会(董事会)协商同意,可以依法合规组织高级管理人员在辖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之间交流,有条件的可以协商到商业银行交流学习,充分挖掘现有人力资源潜力,加快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才成长进步。记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如何开展对员工的培训教育?负责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逐步建立科学化、制度化的培训教育体系,强化员工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职责和任务,有针对性地对员工开展上岗、在岗、转岗、晋级等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工作适应能力。要鼓励员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提高员工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结合建立现代金融企业以及管理、业务创新,对员工进行扩展知识的继续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核心人才,提高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真正建设一支具有高水准的政治、文化和业务素质的员工队伍。记者:如何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优化人力资源结构?负责人: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取得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和对劳动纠纷处理的指导。二是积极推进改革。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大力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创新,加快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步伐,各省级联社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的指导意见。县(市)联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改革方案。三是注意保持稳定。要注意做好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员工的承受程度。四是强化监督管理。农村合作金融监管部门要按照审慎规则,督促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理安排员工结构、配置人力资源、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内控制度。
本文标题: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16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