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精编5篇)
好文档,供参考1/17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精编5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精编5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教学目标11、借助生活实例,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初步学会用吨作单位估计物体有多重。2、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3、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总结全课,拓展延伸2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把你的收获写到今天的数学日记中吗?学生写完后交流。2、出示:好文档,供参考2/17生活中有丰富的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观察者、思考者。数学中有无限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探索者、发现者。[评析:全课总结另辟蹊径。让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既对学习内容进行了梳理,也在不经意间培养了学生写数学日记的好习惯。]《吨的认识》教案3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具、学具准备重100千克的大米、投影片若干张(或用小黑板).教学过程好文档,供参考3/17一、沟通旧知.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2.填空.1千克=()克3千克=()克1000克=()千克5000克=()千克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一筐苹果约重20()小兰体重约25()一个鸡蛋约重50()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师说: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1.教学吨的认识.(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好文档,供参考4/17(2)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3)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感受一下.)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4)提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一桶油重100千克,几桶油重1吨?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吨.(5)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6)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7)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1)出示:3吨=()千克8000千克=()吨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好文档,供参考5/17(2)师强调: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3)练习质疑①3吨=()千克5000千克=()吨②一只大象体重6吨,是()千克.订正时说出想的过程.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2.讨论:“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对吗?明确:“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使学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即:l吨=1000千克,l千克=1000克.扩展出的关系式有一个,即:1吨=1000000克.五、巩固与反思.1.(1)日常生活中计量哪些东西的重量用吨作单位?写出几种来.(2)2吨=()千克5千克=()克7000千克=()吨9000克=()千克(3)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千克,是多少吨?好文档,供参考6/17第(1)题,日常生活中用吨做重量单位的东西有很多,写出或说出几个主要的就行.第(2)题,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差生说一说推理过程.第(3)题,让学生口算出答案便可.2.用一辆载重6吨的卡车运输建筑材料如下.要使运输次数最少,该怎样运?小组同学合作,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方案最好.品种水泥黄沙石子砖头钢材重量2500千克4吨6吨9吨2500千克板书设计吨的认识好文档,供参考7/171吨=1000千克5吨=()千克8000千克=()吨探究活动游戏:张冠李戴活动目的通过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重量单位、长度单位的使用.活动准备一些空白纸条,三个纸箱活动过程1.教师将三个纸箱放在讲台上.2.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空白纸条.要求学生在纸条上写上人名(或物品名).学生写完后投入第一个纸箱.3.教师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空白纸条.要求学生在纸条上写上状态(如身高、体重).学生写完后投入第二个纸箱.4.教师再次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空白纸条.要求学生在纸条上写上数值及单位.学生写完后投入第二个纸箱.5.三次写的应能连成一句有意义的话.比如:在第一张纸上写“张三”,第二张纸上写好文档,供参考8/17“体重”,第三张纸上写“36千克”,合起来就是“张三体重36千克”.再比如:在第一张纸上写“铅笔”,第二张纸上写“长”,第三张纸上写“18厘米”,合起来就是“铅笔长18厘米”.6.教师摇动三个纸箱后,随机地从三个纸箱依次取出一张纸条,连在一起念出来.如有“张三长36千克”这样单位搭配出错的,请学生说明错误的地方.制作简单天平活动准备两只塑料杯子、粗线、硬纸板、直尺、毡头笔、衣架、吸管、黏性胶带活动过程1.在每个塑料杯上戳两个孔——杯口边各一个孔.将粗线系在两个孔上,形成环状.2.用毡头笔和直尺在纸板上画上刻度,把中线画得突出一些。3.用胶带将吸管贴在衣架的下边,让吸管指着下方.4.在衣架的两个臂上各挂一个塑料杯,并检查一下,衣架挂在钩子上的时候两只杯子要保持平衡.把刻度盘贴到衣架的后面,当杯子空着的时候让中线对着吸好文档,供参考9/17管.5.把不同的物体逐个放进杯子里,比较它们的重量.看看你需要多少东西才能使它们保持平衡.坐电梯活动目的通过来源于生活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地巩固吨的概念.活动准备一张电梯乘坐规定表(应注明限载人数、载重量)活动过程1.请学生观察乘坐规定表.2.教师进行提问:如果老师要带你们去乘坐电梯,一次可以坐多少人呢?如果全班54个人都要上去,那一共要乘坐几次呢?3.学生根据自己对吨的认识及对信息的观察,经过计算及讨论,得到不同的解答《吨的认识》教案4教学目标:1、学生在生活经验的提炼和重组中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好文档,供参考10/172、学生在认识吨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质量单位这一系统。学会区分质量单位,灵活运用质量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3、学生在体验感受和学习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加强数感训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教学重点:1、学生在体验感受活动中建立“1吨”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学生能独立地进行质量单位间的换算。教学难点:学生在体验感受活动中建立“1吨”的观念。课前准备:课件、课前调查实践卡、一袋25千克的大米、一桶矿泉水一、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共同认识质量单位“吨”1、开门见山,直接揭题: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习了克和千克,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2、师:上课之前你们收集了许多与吨有关的信息,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交流。(3—4个)好文档,供参考11/17(例:一头大象的质量约重8吨)谁还想说?听到这里,你觉得什么时候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很重很重的物品用吨做单位)师:对呀!很重很重的物品用吨做单位比较合适,小朋友再迅速地看一下收集的信息,是不是都这样,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如果学生介绍中有介绍,)则顺势介绍大宗物体:(课件)在生活中,还有一些象一堆煤、一堆钢材、一堆大米等很多物体聚在一起叫大宗物体,它们有很多也很重,通常也用吨做单位。出示:计量较重或大宗物体的质量时,通常用吨做单位。二、创设情境,充分感知“吨”师:看来小朋友都对吨有了初步的认识了,现在我们就进一步来研究它:(一)、初步感受“1吨”。1、了解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师:(点击大米:局部放大10袋100千克的大米)这是一堆大米,重1吨(出示1吨)关于1吨你知道什么呢?是吗?我们来看看。(分开)对吗?你是怎样知道的?(1袋100千克,10个100千克是1000千克)(1吨=1000千克)(板书)我们也可以说1000千克=1好文档,供参考12/17吨(让生齐读一遍)2、师:1吨大米究竟有多重呢?我们一起来试试:课前老师准备了1袋25千克重的大米,你们都拎过?(拎过了)那老师来了解一下。你是怎么拎的(一个人拎不动,2人拎)你感觉怎样?(重,很重)那和他情况一样的人有吗?(有)举手看看。哦!看来很多小朋友都是几个一起才把他拎起来呢。那其他人呢?你们这些人的力气真大啊!还有呢?那1袋25千克的大米,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一般都是2(3)个人一起才拎起来的。体验:那我们就请两个人来拎拎,感受一下这25千克的大米有多重。拎的过程中教师评价:1、25千克2比较重那两袋有多重呢?(50千克)(课件出示叠加上去)那需要这样的几个小朋友来拎呢?(4个)在请2个学生走上)这4个人一起合作才能拎得起50千克的大米。继续看!(电脑出示:4袋)那现在有几千克了?(学生边数边回答:100千克)(出示集合圈用箭头与100千克1袋联系起来)那要几个人拎?(8个)(再请4个小朋友上来)哦!8个小朋友齐心协力才能拎得动(100千克)出示200千克?要几个?(16个人)用口诀帮助计算(教师手势围8个)哦16个了。300千克?要几个啊!(教师手势围8个)直到500千克,我们全好文档,供参考13/17班同学才拎得起500千克的大米,那1000千克就是1吨呢?要几个人啊?(要80个)那我们需要请外援了,再来1个班,师:1、1吨大米有这样40袋,需要我们两个班80个小朋友一起努力才能拎起来啊!3、调查天数:从自身出发:关于大米,课前我们做了一个小调查,来了解一下。(学生回答)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让学生了解1吨米大约吃4年,引出食堂600人1吨要吃多少天。《吨的认识》教案5一、课题:吨的认识和换算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运用吨表示物体的重量;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并服务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好文档,供参考14/17教学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四、教具、学具准备:课件五、课前预习设计:1.关于吨的知识你能知道些什么?2.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吨作单位?举出几个例子。六、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1.故事激趣: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鹿妹妹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走到一座小桥前发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这是什么意思?它们能过桥吗?该怎样过?2.解释:“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二、借助直观形成表象:1.关于“吨”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整理:A、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举例)用地秤来称。B、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C、1吨=1000千克。2
本文标题: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180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