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景阳冈》教学设计【精编4篇】
好文档,供参考1/16《景阳冈》教学设计【精编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景阳冈》教学设计【精编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学设计【第一篇】一、背景知识1.提高默读的速度,掌握科学的默读方法,是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应好好学习。2.课文是根据施耐庵写的《水浒传》第23回改写的。武松是这部书中的英雄之一。景阳冈在山东阳谷县堞东17公里处,传说过去这里古木参天,荒草无涯,是虎狼藏身、野兽出没的地方。清朝时,人们在山上修山神庙,庙中有武松打虎塑像,现在有书法家舒同题写的景阳冈石碑。北宋末年,人们饮用的是低度酒,一般只有一二十度。阳谷县的酒店应当是这类村酒浊醪的低度酒,武松方能饮18碗。3.课文记叙武松在阳谷县喝了18碗酒后,趁酒兴上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赞扬了武松豪爽倔强的性格、沉着机智大无畏的精神。课文分四段。第一段好文档,供参考2/16(第1-4自然段)写武松进店饮酒18碗,不听劝告执意要过景阳冈。第二段(第5-7自然段)写武松上冈见了官司榜文才知山上真有虎,但怕店家耻三次进改,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老虎。第四段(第13自然段)写武松打死老虎后一步步挨下冈来。二、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快速默读,初步学会看得快,想得快。2.学生13个生字,理解16个词语的意思,根据上下文理解但凡、印信的意思。3.根据提示分段,正确归纳段落大意。4.感受武松豪爽的性格,大无畏的精神,能详细复述武松打虎经过。三、重点与难点重点:训练快速默读,感受武松的性格和大无畏精神,能详细复述打虎经过。难点:正确理解武松豪饮与打虎的关系。教案实例一、教学准备与课文配套的打虎幻灯片。二、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好文档,供参考3/161.训练快速默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整体感知武松形象。2.学生13个生字,理解古文词语。(二)教学过程1.揭题定向。揭题,简介作者、景阳冈、《水浒传》。讲清本节课教学目标。2.训练默读。(1)学习单元学习提示。个别读--自由读--全班议。默读很快:明确问题,按行阅读,边读边想边记。(2)用5秒钟默读第1自然段。读前先出示问题:这自然段写谁?写什么事?(3)3分钟默读全文,先读问题(灯片出示)。①课文写武松什么事?②武松在小店喝了几碗酒?③武松用什么打死考虎?④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部分?⑤你觉得武松是怎样一个人?3.自学质疑。(1)自读课文,学会生字词。音重点:肋lè→←i不读là;踉跄liàngqiàng不好文档,供参考4/16读liángcāng。形重点:晌不写为响;肋不写作胁;锤注意右半边的书写顺序,第8画是竖。自读--互查--练习(作业本第1题)--检查。(2)划找问题,梳理重点。读课文,边读边议,做作业本第2题换词作业。梳理学生的问题。4.分段判断。(1)按喝酒--上冈--打虎--下冈的顺序,默读分段。(2)统一分段,确定重点段。5.作业练习。(1)修改作业本1、2题。(2)选字填空。鬼诡:神出()没阴谋()计渴喝歇:()酒饥()停()棒捧:()橛吹()哨()榜傍:()晚()文()样响晌:()晚()亮回()五年级下册《景阳冈》优秀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的要求好文档,供参考5/161、认识本课生字:榜、岂、霹、雳、泄、酥六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课是第五组的第3篇课文,是1篇阅读课文。课文记述了武松在阳谷县地面的一家酒店喝了十八碗酒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敢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2、教学重难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教学方法探究合作法、读书指导法。教具准备磁带、投影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兴趣导入1、简介《水浒传》:《水浒传》是描写北宋末年山东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这部书写宋江等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迫害下,被迫在梁山泊聚义反抗的故事。武松是这好文档,供参考6/16部书中的农民英雄人物之一。本文是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写的,主要写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刻画出武松勇敢、机智、无所畏惧的英雄性格。2、板书课题,齐读。3、播放课文录音。二、课文初探1、检查预习情况: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思考: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做了一件什么事?本文的写作重点是什么?通过这件事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列出简要提纲。2、交流自己在课前收集的有关《水浒传》的资料,教师根据学生的了解情况。放投影片。三、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地方不懂?1、结合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对课文进行深入的了解:思考:店家为什么只给武松筛了三碗酒?武松为什么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结果怎么样?2、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一部分?为什么?好文档,供参考7/16想想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武松打虎的?小组讨论自学,找出每次老虎是怎样行动的,而武松又是怎样对付的?交流自学情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多种朗读练习。先让学生说说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读,然后学生自读,听课文录音,再进行读书比赛。3、齐读第四段: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四、课堂练习播放课件,让学生体会武松的个性和武松打虎的英雄气概。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这篇课文中你弄懂了什么,对你的启发是什么?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也感受到了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使我们对武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六、作业设置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好文档,供参考8/1620、景阳冈喝酒:一饮而尽十八碗豪放、倔强打虎:三闪、扑、掀、剪棒劈:抡、劈、机智、勇敢拳打:揪、按、踢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品字析句、诵读感悟研读全文,感受武松形象。2、研读发现作者刻划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3、激发阅读兴趣,引导研读名著。教学准备:课件准备:课件一:“武松打虎”影片片段(2分30秒)课件二(词句):第一组1、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酒。2、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3、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叫“出门倒。第二组1、武松笑道:“……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就有大虫,我也不怕。”2、武松看了笑道:“……我怕什么!”好文档,供参考9/163、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4、武松自言自语道:“……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武松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不怕”的?说的语气有什么变化?当时武松会是怎样的心理?你读懂了什么?)第三组闪躲(用“闪”好在哪里?)课件三:武松下冈遇“虎”影片片段(30秒)阅读准备:学生在课前大致了解《三国演义》或初步浏览其中的一些章节。教学过程:一、读影片说感受提炼研读专题(一)师出示课题(课件界面)后放影片“武松打虎”片段(课件一),学生欣赏。(二)师要求学生结合初读课文的感受,用一个字赞扬武松,并写在课文插图边的空白处。师巡视,请三位学生把赞扬字写在黑板上,鼓励不同意见的学生写在黑板上。(生可能会写:“勇、猛、智、神、威”等)(三)师提示学生用“武松真()啊!”的句式表达自己对武松的赞叹之情。先请在黑板上写赞字的同学好文档,供参考10/16说,教师适当指点,再让所有学生自个儿尽情地说一说后。师点击:“这些字中,哪一个最全面最概括地赞扬了武松?”生比较后认为是“神”。师随即用红笔板书“神”。全体学生赞“武松真神啊!”二、围绕专题自主研读交流点拨感悟人物形象(一)师顺势提出研读专题:武松究竟“神”在哪里?从课文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出来?用笔读课文,(默读、点划)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两处,研究研究准备告诉大家。(二)学生各自研读,教师巡回了解自读情况。(三)学生班级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并落实训练。例举:(教学流程以学生的交流随机而定)1、酒量惊人。“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但凡客人来我店,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师点击:况且这酒是“透瓶香”“出门倒”并出示课件二第一组,请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要求说得让听者动容信服。两三位学生说后,请说得好的同学板书“酒量惊人”。2、胆量过人。生交流补充后出示课件二第二组:(1)武松笑道:“……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就有大虫,我也不怕。”(2)武松看了看笑道:“……我怕什么!”好文档,供参考11/16(3)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4)武松自言自语道:“……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武松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不怕”的?说的语气有什么变化?当时武松会是怎样的心理?你读懂了什么?)师生讨论交流。生板书“胆量过人”。3、力量超人。“武松双手抡起哨棒,……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了下来。……把那条哨棒折成两截……”“……揪……按……提……打……”训练读第11自然段:(1)生自个儿读读第11自然段,要求读出动作词;(2)师读“大虫”生读“武松”,随机提示“情况紧急,武松动作要快、有力”;(3)学生自由结对朗读;(4)请自认为读得好的两对比赛朗读。请读“武松”力量大比较到位的选手板书“力量超人”。4、机智胜人。从武松三次“闪”读出“机智”或“机敏”。几生说了个大概后,师点击:“闪”这个动作字跟哪些字比较接近?(生答)“闪”与“躲”在这里哪个字用得好?用“闪”对表现武松形象好在哪里?仔细读读课文第9自然段,并结合上下文,小组讨论后交流。[当交流到:好文档,供参考12/16(1)必须“闪”。师点击:通过你的读让大家感受感受当时情况紧急的气氛:(“忽然起了一阵大风……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那大虫……大虫……大虫……”)(2)“闪”是有目的地消耗大虫的力气。师点击:那是以守为攻,伺机反扑,此为大智。(3)学生说得不着边际或只是重复他人观点。师点击:“闪”与“躲”对表现武松的形象有什么不同?]师生小结三“闪”表现了武松“机敏胜人”并请一生板书,全体学生自个儿诵读第9自然段及上下文,体味武松的“机敏”。(四)学生小结、教师勾画(板书)提升认识。三、反扣专题研读想象探究新的发现(一)师导语过度:假如武松在下冈途中又碰上老虎,是老虎被武松“制服”还是老虎被武松“制服”?(生争论)引导学生读书,寻找相关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说说理由。(二)师点击:假如你是导演,拍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的情景会拍哪些细节?(生想象表述)师板书“挨”。(三)出示课件三“下冈遇‘虎’”。(欣赏根据原著改拍的电视剧)鼓动学生为自己的精彩想象鼓掌好文档,供参考13/16(四)师请学生谈谈对武松形象又有什么新的认识?生交流,师引导并板书“人”(五)师小结:《水浒》作者施耐庵刻划武松形象,既写出了武松的“神”又写出了武松只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作者写人既写得形象传神又写得真实可信。四、激趣延伸引导研读名著在《水浒》这部小说中,作者还刻划了许许多多人物,请你选一个自己喜欢、熟悉的人物读读(当然也可以是武松),写一个作者描述的人物怎样的“神”又是怎样的“人”?是如何既传神又真实地塑造人物形象的研读报告。五年级下册《景阳冈》优秀教学设计【第四篇】一、激趣引入:讲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叫李虎,有一天,他缠着爸爸说:“爸爸,我要改名,叫李松。”你知道他为什么要改名吗?今天,我们学习《景阳冈》,(板书:景阳冈)就是讲武松打虎的故事。文章选自《水浒传》第23回中的一个精彩章节。看题目,你想说些什么?好文档,供参考14/16二、检查自学①预习了课文,你想告诉老师些什么?想问些什么?生板:喝酒—上冈—打虎—下冈(其他学生在书上写)②你最喜欢哪个内容?③提示:外国的作品,如《穷人》,注重心理描写;我国的古典小说,特别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学习时应注意。三、学习“打虎”一节1、愿意读的站起来读。个别分自然段读,边读师边示范指导。(其他学生轻声读)2、学生放声按要求自由读3、小组交流学习:谈读懂了什么,
本文标题:《景阳冈》教学设计【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180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