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劳动人事争议的形势与任务一、劳动关系定义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一方提供有偿劳动,由另一方使之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是维系人类社会存在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劳动关系可分为:劳资关系、劳工关系、员工关系、产业关系等。劳动关系具有形式的平等性和实质的不平等性、人身属性和财产属性等特征。二、劳动关系构成要件构成要件: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主体适格;2、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管理,提供有报酬的劳动;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劳动关系的确认:(一)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从用工之日起建立;(二)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认定劳动关系可参照下列凭证:1、工资支付凭证、花名册、社保缴费记录;2、工作证、服务证等证明身份证件;3、招工登记表、报名表;4、考勤记录;5、其他劳动者证人、证言。二、劳动关系构成要件李某诉建设公司确认劳动关系争议案【案情简介】2011年3月,李某入职安徽某建设公司,双方签订了《劳务合同书》,合同期自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止,约定李某向公司提供相关证件用于注册,平时无需亲自到公司上班,仅在公司需资质年检等情况下到公司给予一定配合。2014年3月7日,双方续签了《劳务合同书》。2014年7月,李某与公司解除了合同关系。之后,双方就彼此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产生争议,李某遂诉至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人请求】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并基于劳动关系支付部分工资等费用。【争议焦点】李某和建设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二、劳动关系构成要件案例:派驻超市的临时促销员与派驻公司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案情简介】2013年1月11日,张小姐通过某商贸公司员工丁某招聘到北京某区超市负责销售饮料,约定报酬为每天100元,双方未签书面合同。1月11日—13日,18日—20日张某进行饮料销售。1月20日晚,在促销过程中张某滑倒小腿骨折,住院12天。某公司支付了医疗费6万多元,报酬600元。2014年3月,张某向某区仲裁委要求确认从2013年1月11日至2014年1月20日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三、当前案件的基本特点年份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案件总量(件)783723212325073779841083涉案人数(人)1484231032439785931651545涉案金额(万元)2636849115.57442898605101039涉劳动报酬、社保、解除劳动合同案件量690818978285393433238151GDP(亿元)17212.0519038.920848.822005.624117.9GDP增速10.60%9.50%5.60%9.60%案件增长率196.20%40.04%16.30%8.70%三、当前案件的基本特点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2012年2014年2016年案件总量涉案人数涉案金额(万元)GDP(亿元)三、当前案件的基本特点1、案件数量持续上升。2、焦点问题集中。3、非公企业矛盾突出。4、争议主体更加多元。5、案件呈多样化复合性趋势。6、处理难度加大。7、社会影响面广。三、当前案件的基本特点【案例】上海家化——高管去职案2014年5月13日,总经理被上海家化解除总经理及董事职务。理由是总经理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导致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对该公司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并被媒体负面报道,对公司造成恶劣影响,构成严重违纪及严重失职。总经理对处分决定不服,起诉至上海二中院。2015年9月25日,上海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家化)与该公司前任总经理的劳动合同纠纷做出终审判决,认定上海家化解除总经理的劳动合同行为系违法解除,判令上海家化恢复与总经理的劳动关系。这起震动劳动法界三、当前案件的基本特点【案例】东莞裕元鞋厂职工集体停工事件裕元鞋厂成立于1989年,隶属于台湾宝成集团,是代工国际名牌运动鞋的台资劳动密集型企业,现有职工4.5万人,最高峰时有12万人。2014年3月,职工发现社保缴费年限不足、缴费基数偏低、未缴住房公积金,向政府部门投诉得不到及时处理。4月5日,投诉未果的职工开始聚集、堵路,要求厂方补缴社保和住房公积金,最高峰时参与人数达3.1万人。厂方答应于4月14日公布社保缴费调整方案。4月14日,厂方公布的方案未回应社保和住房公积金补缴问题,仅承诺从5月1日起逐步提高社保缴费基数,至2015年年底实现足额缴纳。职工极度不满,矛盾彻底爆发。4月14日开始,省内民间“维权”组织开始插手,“指导”职工集体维权。职工诉求开始发生变化,从最初单纯要求厂方补缴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变成要求企业支付双倍工龄款、企业补缴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的费用直接折现给职工等多项超越法律规定的要求。三、当前案件的基本特点四、产生争议的主要原因(一)从宏观层面分析1、从立法层面看,《劳动合同法》、《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实施,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利益格局与力量对比产生变化。2、从企业层面看,现有的企业管理模式与《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规范化要求还有差距。3、从劳动者层面看,多种诱因激发劳动者仲裁或诉讼热情空前高涨,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四、产生争议的主要原因(二)从具体现象分析1、经济快速发展,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2、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劳动者自我维权意识增强。3、企业管理不规范,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4、改革改制过程中,未能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5、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工伤案件增多。四、产生争议的主要原因6、受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经济效益下滑。7、行政监管职能缺位,违法行为未能有效遏制。8、监督力量不足,矛盾化解不及时。9、劳动保障立法滞后,时代发展变化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五、基本形势预测(一)争议案件可能呈高发、频发趋势。(二)争议诉求更加多元。(三)面临的风险增加。(四)有关机构预测的近年来主要争议焦点。有关机构预测的十大焦点争议六.当前劳动人事争议面临的风险1、供给侧结构改革中面临的风险(“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涉及劳动关系调整任务艰巨)(1)分流职工安置处理问题。(2)部分企业关停并转迁,由此引发劳动关系转移问题。表现在职工安置方案没有按照劳动法规定通过职代会,有些职工追诉加班费、社保补缴、要求超出法律规定的高额补偿金等。案例:沃尔玛(湖南)百货有限公司常德水星楼分店劳资纠纷案湖南沃尔玛公司集体争议案件湖南沃尔玛公司集体争议案件【案情】连锁零售商沃尔玛水星楼店因经营不善等原因决定于2014年3月29日停止营业并注销营业执照。为做好职工安置工作,该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情形,制定了与职工终止劳动合同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再额外支付职工1个月工资的预通知金(N+1)的闭店人员安置方案,涉及职工130多人。3月5日,该店宣布闭店并实施安置方案,但店工会和职工认为企业方关店行为属于经济性裁员而非提前解散,认为企业单独拟定安置方案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没有经过法定程序,是违法行为,提出了企业按照经济补偿的两倍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2(N+1)等15项诉求,并采取堵门等方式防止企业转移资产。湖南沃尔玛公司集体争议案件在发生纠纷期间,当地政府曾组织了多次劳资协商沟通会,均未协商一致。该店69名职工(其他50多名职工按照《分店闭店人员安置方案》与资方达成了补偿协议,有10多人调整了工作岗位)向常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集体劳动争议仲裁。期间,资方曾提出调解方案,向69名职工以诉讼成本的名义每人支付3000元。同期,店工会就履行集体合同争议提出仲裁请求。当地仲裁机构对上述两项仲裁申请均已立案,并已开庭审理。六.当前劳动人事争议面临的风险2、劳动者基本权利保障面临的风险(1)工资权益保障和工时问题。(同工不同酬)【案例】某央企一子公司部分劳务派遣职工集体劳动争议案1月26日上午,某劳务派遣公司300多名劳务派遣职工到某省人社厅聚集,向省仲裁委员会提交了仲裁申请书,主要诉求:一是要求每人支付2008年1月以来未依法同工同酬造成的工资总额、奖福基金(分红)及利息150万元;二是要求补发2008年1月以来节假日福利礼品;三是要求劳务派遣公司、央企子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目前,劳务派遣公司准备提请相同仲裁的职工约1200人。【争议焦点】派遣职工工资福利的发放是否应与正式职工一致及是否足额发放问题。六.当前劳动人事争议面临的风险(2)劳动保障领域立法不完善。(劳务派遣)【案例】清华西门断指案2010年8月1日,湖南省某县电力局太平农电站职工黎某等4人集体在清华大学西门附近用自备刀具砍下了各自左手小指末端的一部分,抗议该局以旷工解除其劳动关系的行为。农电工主要集中在电力行业。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工资来源渠道独特,与国家电力企业正式职工同工不同酬,他们的工资未被计入国有电力公司的劳动成本,而是来源于农村电网维护管理费,由于管理费收取标准较低,造成其待遇偏低。导致本案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仲裁与法院主管范围不同。六.当前劳动人事争议面临的风险职工曾两次申请仲裁:第一次,2009年4月,黎某等12人向湖南省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被申请人为湖南省电力公司。省仲裁委依据《湖南省劳动争议仲裁程序规则》,委托永州市仲裁委受理。永州市仲裁院经公开审理后于2009年7月裁决,驳回申请人各项请求。申请人不服,上诉至长沙市雨花区法院,法院以“主体不适格”未予立案。第二次,2009年8月,黎某等人向永州市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被申请人为省电力公司和县电力局。请求事项与第一次申请仲裁时基本相同。永州市仲裁委以“一事不再理”为由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黎某等人据此再次诉至雨花区法院,法院以“涉及电力企业体制改革,不属于受案范围”为由未予立案。六.当前劳动人事争议面临的风险(3)超时加班问题【案例】威海市某单位一名司机,因加班工资未支付,与单位多次协商未果。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引爆煤气瓶导致一名小学生和一名老师死亡。个案引发仇视社会问题不能忽视,这种现象往往防不胜防。(前不久,江苏某县幼儿园门口发生的爆炸案,造成6人当场死亡,20多人受伤。)六.当前劳动人事争议面临的风险3、职工利益诉求增多带来的风险4、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来的风险我国现有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主要是针对实体经济或者是传统经济模式。互联网、大数据摧生了许多新的经济模式和用工方式,比如“共享经济”发展迅速,劳动者新的就业方式给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带来了新挑战,现行的法律法规对新业态的发展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新业态就业的劳动者合法权益无法有效保障。六.当前劳动人事争议面临的风险5、现代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外部环境改变引发的劳动关系风险(1)微博、微信广泛使用,带来信息呈裂变式传播,使的劳动关系矛盾迅速扩散、发酵,容易产生“蝴蝶效应”,导致个别矛盾引发群体效应,有的易演变成群体事件。(2)意识形态领域。境外敌对势力和境内有关维权组织插手干预劳资矛盾,特别在东部沿海地区,少数人出于政治和经济目的,唯恐天下不乱。故意歪曲法规政策,抬高当事人法律预期,鼓动劳动者不理性维权。六.当前劳动人事争议面临的风险【案例】刘伶利诉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劳动争议案刘伶利,女,32岁,2012年入职博文学院,岗位为教师。2014年被诊断为癌症。2015年1月19日被博文学院以旷工为由开除。刘伶利于2015年3月29日向甘肃省榆中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请求对学校作出的开除决定进行仲裁。4月17日,仲裁委员会因证据不足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5月,刘伶利向榆中县人民法院起诉。10月20日,榆中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博文学院作出的开除决定无效,双方恢复劳动关系;未支持刘伶利的病假工资等请求。博文学院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兰州市中级法院二审维持原判。去
本文标题:劳动人事的争议形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21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