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四德演讲稿范文5篇【导读】这篇文档“四德演讲稿范文5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四德演讲稿1一、谈话导入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能震撼和充实人们的心灵: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道德可能很大,大到可以胸怀天下,博爱万物;道德可能很难,难到身陷逆境,甚至付出生命;道德可能很小,小到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友好的举动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今天,我们的四德教育正是以此为主要内容,讲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二、班主任讲解什么是“四德”大家知道,自2012年5月起,中央文明委部署开展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最主要的一个平台就是道德讲堂建设。“道德讲堂”主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四德”为范围,突出“善、诚、孝、强”四个字,积极倡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五种行为。社会公德。以“善”字为核心,引导群众常怀善心,常行善举,以善为乐;讲文明礼仪,营造良好的公共秩序,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改善城乡人文环境,引导学生以真挚的爱心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己,在全社会形成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风尚。职业道德。以“诚”字为核心,引导群众以诚立身,诚挚待人,以诚兴业;广泛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培养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引导人民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工作、对待职业,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操守。家庭美德。以“孝”字为核心,引导群众以孝为本,勤俭持家,孝俭养德;大力开展孝老爱亲活动,树立文明家风,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形成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氛围。个人品德。以“强”字为核心,引导群众自强不息,奋进不止,争先创优。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增强责任意识,引导人们自觉遵守法律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形成爱国明礼、自立自强、公道正派、勇于担当、团结互助的个人品质。三、自我反省古人有句话说的好,“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自省是一种自律,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追求。“静坐常思己过”----意思是人们应当静坐反思自己的过错,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不犯错误。“闲谈莫论人非”---意思是平时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谈论别人的是非,不说别人的坏话。一是说了也没用,二是多说会招惹不必要的麻烦,三是体现自己的高级素质。如果要说话,就说好的、说点积极向上的话,这样对大家都好。现在开始自我反省-----静默一分钟请大家闭上眼睛,放下心中杂念,沉下心。暂时抛却学习与生活中的烦恼,剔除心中的杂念,对照“善诚孝强”四个方面,对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行为进行反省......学生反馈------刚才自省的时候心里在想些什么?组内反馈,班内反馈。儒家主张“三省吾身”,就是每天早晚都要思考自己的优点缺点,希望自省成为我们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四、评选根据学生平时表现,班级评选8名四得好少年。五、说一说,你今后打算怎么做?男:穿越中华五千年岁月悠悠女:走过新中国六十多载春夏秋冬男:“四德讲堂”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传承而来,与时俱进!女: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能震撼和充实人们的心灵男: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女: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男:道德可能很大,大到可以胸怀天下,博爱万物;女:道德可能很难,难到身陷逆境,甚至付出生命;男:道德可能很小,小到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友好的举动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女:今天,我们的四德讲堂正是以此为主要内容,通过大家熟知的故事,讲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合:下面,进入班会的第一个环节。了解什么是“四德讲堂”第一个环节:了解什么是“四德”男:大家知道,自2012年5月起,中央文明委部署开展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最主要的一个平台就是道德讲堂建设。女:“道德讲堂”主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四德”为范围,突出“善、诚、孝、强”四个字,积极倡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五种行为。男:社会公德。以“善”字为核心,引导群众常怀善心,常行善举,以善为乐;女:职业道德。以“诚”字为核心,引导群众以诚立身,诚挚待人,以诚兴业;男:家庭美德。以“孝”字为核心,引导群众以孝为本,勤俭持家,孝俭养德;女:个人品德。以“强”字为核心,引导群众自强不息,奋进不止,争先创优。男:了解了什么是“四德”,下面,我们进入主题班会的第二个环节。第二个环节: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女:古人有句话说的好,“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自省是一种自律,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追求。男:现在,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有谁“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的含义呢?知道的同学请举手!女:看来,还是有很多同学不是很清楚其中的含义,我来给大家说一下吧!“静坐常思己过”----意思是人们应当静坐反思自己的过错,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不犯错误。“闲谈莫论人非”---意思是平时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谈论别人的是非,不说别人的坏话。一是说了也没用,二是多说会招惹不必要的麻烦,三是体现自己的高级素质。如果要说话,就说好的、说点积极向上的话,这样对大家都好。男: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自我反省。请大家闭上眼睛,放下心中杂念,沉下心。暂时抛却学习与生活中的烦恼,剔除心中的杂念,对照“善诚孝强”四个方面,对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行为进行反省......女:好,自我反省就到这里,有没有同学愿意讲一下,刚才自省的时候心里在想些什么?说不说出来都没有关系。儒家主张“三省吾身”,就是每天早晚都要思考自己的优点缺点,希望自省成为我们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合:下面,进入今天班会的第三个环节----讲故事环节。第三个环节:小故事,大道理男:辞海中对于道德的定义是这样的,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女:这么说来好像很深奥,但是用一个现在很流行的词儿来形容特别贴切,想必很多同学都听过,那就是“正能量”男:其实,道德并非都是大是大非,它也体现在很多细节中女:在拥挤的公车上,我们让一让座位男:在红灯面前,我们停一停脚步女:在道路两旁,我们弯腰捡起一张废纸男:在家里,我们替父母分担一些烦恼。这些都是道德的表现。女:下面,给大家讲几则耳熟能详的小故事。男:第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大家能猜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吗?对,这个故事就是司马光砸缸。大家知道这个故事中体现中司马光的哪些优秀品质吗?(请同学们举手回答)故事体现了司马光的勇敢、有胆识和善良。女:下面讲第二个小故事。华盛顿小时候很勇敢。一天,父亲送给他一把崭新的小斧头。他想:父亲的大斧头能砍倒大树,我的小斧头能不能砍倒小树呢?他看到花园边上有棵樱桃树,微风吹得它一摆一摆的,好像在向他招手:“来吧,小华盛顿,在我身上试试你的小斧头吧!”小华盛顿高兴地跑过去,举起小斧头向樱桃树砍去,一下,两下„„樱桃树倒在地上了。爸爸回家后,看见被砍断的小树,非常生气。华盛顿看着爸爸很生气,心里虽然很害怕会被处罚,但是还是鼓起勇气跟爸爸说:“爸爸,樱桃树是我砍的!我只是想试试您送我的斧头是不是很锋利。”父亲看到华盛顿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但没处罚他,反而大大称赞他:“好孩子,你的诚实让我很欣慰,因为即使是一万棵樱桃树也比不上一个诚实的孩子啊!”大家能猜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吗?这个故事是《华盛顿与樱桃树》的故事。大家知道这个故事中体现中华盛顿的哪些优秀品质吗?(请同学们举手回答)故事体现了华盛顿的诚实、勇敢和勇于承认错误。男:下面讲第三个故事。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合:这次的主题班会到这里就结束了,突然开裂,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大家知道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名字叫《卧冰求鲤》。这个故事体现了王祥哪些优良品质呢?(请同学们举手回答)故事体现了王祥的善良与孝顺。女:下面讲第四个故事。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家里没有钱买灯突然开裂,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大家知道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名字叫《卧冰求鲤》。这个故事体现了王祥哪些优良品质呢?(请同学们举手回答)故事体现了王祥的善良与孝顺。女:下面讲第四个故事。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匡衡后来做了宰相。大家知道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名字叫《卧冰求鲤》。这个故事体现了匡衡哪些优良品质呢?(请同学们举手回答)故事体现了匡衡不畏艰难、自强不息、励志学习的精神。男:《司马光砸缸》、《华盛顿与樱桃树》、《卧冰求鲤》和《卧冰求鲤》的故事分别带给我们善、诚、孝、强的启示,展示了中华的传统美德。女:希望同学们,从身边小事做起,提升个人品德,展示良好修养。“内德于己,外德于人”,促进社会道德进步。合:这次的主题班会到这里就结束了,衷心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孟佩杰事迹介绍养母照顾了她三年,她要照顾养母一辈子出生于1991年的孟佩杰是山西临汾隰县人,有着不幸的童年。5岁,生父因车祸去世,生母无奈将女孩送人领养,不久生母因病去世;5岁的孟佩杰由刘芳英照顾,三年后养母刘芳英因病瘫痪,不久后,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此后杳无音讯。从此,孟佩杰日复一日照料养母刘芳英,任劳任怨,不离不弃。2009年,孟佩杰被距离家乡百公里外的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不放心养母的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悉心照料着养母。这个“久病床前有孝女”的故事近日在网络上传播感动了众多网民。在临汾当地论坛上,网民们纷纷为她“盖楼”祝福,称她为“临汾最美的女孩”。一位网民写道:“尽孝,是一切善德之始,也是一切幸福之源。在多舛的命运前,我们不能失掉孟佩杰这般面对生活的态度”。网民“与同”在为孟佩杰写的诗《致最美女孩》中这样写道:“„„他们说你是一个柔弱的女孩,有着瘦削却有力的肩。年少的你,是母亲的手,是母亲的腿,是母亲头上的那片天。他们说那间陋室,四壁空空,只有真爱环绕在里面。年少的你,是黑夜里母亲床前的那盏灯,是寒风中母亲心头的那份暖„„”8岁的孟佩杰从此承担起了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每个月俩人就靠养母微薄的病退工资生活;孟佩杰每天在上学之余要买菜做饭,替刘芳英洗漱梳头、换洗尿布、为全身涂抹三种褥疮药膏„„“那时候,她人还没有灶台高,每天就踩在小凳子上生火做饭,不知道摔了多少跤,但从没喊过疼。”刘芳英说,“一开始她分不清各种蔬菜,就自己编口诀‘长长的青葱圆圆的蒜,扁扁的豆角绿油油„„’;有时家里没钱了,她就自己出门去找街坊邻居借。”转眼间12年过去了。刘芳英说:“12年来,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帮我穿衣服、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中午放学,回家做饭、喂饭,给我擦洗身子、活动筋骨、敷药按摩、洗漱更衣、倒屎倒尿,换洗床单
本文标题:四德演讲稿范文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621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