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梅花魂教学设计(通用4篇)
好范文解忧愁1/35梅花魂教学设计(通用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梅花魂教学设计(通用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梅花魂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知道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2、通过品读分析第13自然段,理解外祖父所说的话的内涵,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3、引导学生体会梅花的高洁品格,学习这种品格。教学重点:理解外祖父所说的话的内涵,感悟外祖父由爱梅,赞梅到借物喻人的爱国情怀。教学难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好范文解忧愁2/35设计理念:先学后教,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阅读既变成学生个体对文本的感受和美的体验,更变成一种创造性鉴赏。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1——12自然段,谁能说一说外祖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说)2、交待任务: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外祖父,进一步感受这位华侨老人喜爱梅花,热爱祖国的情怀。[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直奔重点,以点带面,自然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二,品读分析第13自然段1、默读13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默读13自然段,想一想:(1)外祖父为什么喜爱梅花(2)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把你的理解在旁边做批注。2、小组交流[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的好范文解忧愁3/35理念;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本身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3、集体交流教学估计:学生理解的内容(一)梅花是最有名的花出示课件:这梅花……有骨气的呢!(1)交流: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及课文中的句子交流自己对梅花的了解和认识。(指名说)(教师随机出示梅花图片,体会不怕风欺雪压)(2)学生自读,要求:读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3)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要求:带着对梅花的喜爱,敬仰之情来读。(4)默读理解:她的含义。(揭示借物喻人的内涵)[设计意图: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感受它他和她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她的含义,从而加深对梅花精神的理解,为后面的读提升了情感的铺垫](5)小结:外祖父之所以爱梅花,爱的是梅花的精神——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板书:品格,灵魂,骨气)好范文解忧愁4/35(二)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都具有梅花的品格出示课件:几千年来……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1)品读理解: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中国人应是怎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才是有气节的人(指名说)(2)介绍有气节的人物: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许多多有气节的人物,你都知道哪些(指名说)(3)小结:他们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有气节的人,就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他们的精神就是——梅花魂!(4)深入理解课题: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不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板书:民族魂(再次满怀深情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使学生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让学生讲一讲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三)外祖父的期望齐读,要求:读出你对梅花精神的理解。4、师生齐读13自然段要求:带着对梅花精神的爱,对有气节的人物的敬仰,有语气地朗读。好范文解忧愁5/355、师引读:1)他时刻告诫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像梅花一样(生接):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2)(联系第15自然段)船快开了,泪眼蒙眬的外祖父又递给莺儿一块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她是在告诉莺儿,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像梅花一样(生接)(3)外祖父分明也在告诉我们所有的人。(生接:作为一个中国人……)[设计意图:通过音乐和教师饱含深情的引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小结: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一定对这位华侨老人如此热爱梅花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是一位无限眷恋祖国的爱国华侨,他由爱梅,赞梅所表现出来的是拳拳赤子之心,楚楚爱国之情,他代表了一个个漂流海外的华侨老人的心声和爱国情怀。请大家带着这份尊敬和敬佩之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好范文解忧愁6/35四,拓展升华加深体验1、说话练习假如你是外祖父,此时站在海边眺望着祖国的方向,心里在想些什么呢要求:认真思考之后说一说(出示课件)看着船儿越漂越远,我_____________。(指名说)2、写话练习假如你是莺儿,想像孤独的外祖父会怎样寄托思乡之情在祖国日益繁荣富强的今天你最想告诉外祖父和众多海外华侨什么呢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想像,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课件出示:我仿佛看到孤独的外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告诉外祖父和所有的海外华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组内进行交流4、展示,教师随机进行评价。[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充分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分别走近外祖父和莺儿的内心世界,加深对梅花魂的理解。小组内的交流能使写作能力较差的孩子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写作的兴趣。]好范文解忧愁7/35五,布置作业:1、写1篇读后感2、选择性作业:(1)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段落。(2)继续搜集赞美梅花的诗句背一背,搜集梅花图片在自主园地展览。[设计意图:作业分层,既有必做题也有选做内容,目的是把真正实现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差异的教学落到实处。]板书设计:品格梅花魂灵魂民族魂骨气自我评析:一,课前准备本篇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太远,学生对外祖父关于梅花品格的阐述的理解有一定困难。为此,我除了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认真读书外,还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到图书室阅览,向他人了解,回顾以往学过的相关内容的课文等各种渠道,搜集关于梅花以及历史上有气节人物的资料,使学生在对梅花图的欣赏,梅花诗的感悟,有气节的人物故事的了解中走进文本,走近外祖父,好范文解忧愁8/35初步感受外祖父爱梅,眷恋祖国的情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二,目标确定分别从三个维度进行分层设标,力求使目标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充分体现差异教学。三,课中实施教学中,我首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默读课文。分析交流时,我充分估计学生可能产生的理解(和认识),在交流过程中,坚持以学定教,根据学生需要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搜集的资料和自身资源,采用背梅花诗,看梅花图,读梅花句等形式,深入体会外祖父喜爱梅花的缘由。并运用换字对比体会她的含义,从而引入对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都具有梅花精神的理解。通过学生讲述有气节的人物故事,进一步理解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作为一个中国人,都要具有梅花的秉性。四,课后延伸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后延伸部分,我安排了说话和写话练习,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和需要,提供学习资源。既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能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好范文解忧愁9/35深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五,分层作业我设计的学生作业分三层,既有必做题也有选做内容,目的是把真正实现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差异的教学落到实处。六,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力求做到为全体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感悟外祖父的爱国情怀,听说读写相结合,进一步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实现有差异的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所提高,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完成教学目标。《梅花魂》教学设计【第二篇】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像这样无数赞美梅花的优美诗句,可谓是字字含情、句句铿锵。千百年来,中华儿女为何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的老华侨又是怎样表达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9课《梅花魂》相信同学们会受益匪浅的。二、整体感知,情感渲染。好范文解忧愁10/351、谁来说一说《梅花魂》这篇文章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2、课文中又是怎样体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一单元训练重点的呢?3、这篇文章开头和结尾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就是在作者字字含情的叙述中也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一单元训练重点,文章中“忆往事”部分使得全文骨肉丰满,情真意切,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作者和外祖父之间发生的哪几件事?三、自读自悟,牵情入境1、在这看似乎平常的小事中,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请同学们自由读文,哪一部分使你深受感动,可以用笔画下来,多读几遍,看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汇报自己的感悟。2、学第13自然段A这段文字以外祖父的话自成一段,同学们可以动笔在书中画画,看看这部分内容可以分成几层?B实际上这部分内容分三层可以,分四层层次更清楚。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说说如果分四层,这四层之间有怎样的联系?C从外祖父的话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好范文解忧愁11/35D傲立雪中的片片梅花清高、雅致正像旅居海外的祖父,外祖父的爱花之情,更是那亘古不变的爱国情,这种真挚的情感,我们可以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同学们可以在这部分内容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动情的语句来读,自己选一选,试着读一读。E音乐怡情,配上音乐,感受这种意境,谁愿意大声地有感情朗读。三、质疑探索、挖掘内涵1、本文的作者正是在这看似乎平白的叙述中,流露出外祖父的爱国之情。文章写得真实、自然,同学们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一提。质疑后学生答疑,师生共同探究。2、教师设疑:这篇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可不可以以文章重点段落所写内容“忆往事”为题?教师和学生共同解疑小结:梅花有魂,人有情,外祖父就是那千千万万侨居在海外的游子的缩影。此时此刻,海外游子的爱国心、爱国情已淋漓于纸面。可见以《梅花魂》为题是作者巧具匠心地安排,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五、拓展训练,强化效果1、现在这篇课文我们就学完了,文章中“前后照好范文解忧愁12/35应、首尾连贯”的写法使得文章浑然一体,真是妙不可言。老师想请同学们打开《阅读训练100篇》从训练15、33、92这3篇文章中任选1篇来读,看看这些文章是怎样体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同学们也可以翻阅手中的其它资料,自己选择阅读内容,体会文章这样写的好处。1篇饱含深情、结构完整的文章,总是使人百看不厌,相信体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一好处的同学一定会使自己的文章锦上添花的。梅花魂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要求]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好范文解忧愁13/35的。[教学难点]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教学方法]朗读法,情景教学法,扶放结合法。[学法]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一点带面的学习方法。[教学准备]梅花挂图,《红梅赞》歌曲VCD碟。[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自学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出示梅花挂图。2、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3、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好范文解忧愁14/35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
本文标题:梅花魂教学设计(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627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