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参考资料,少熬夜!手机的调查报告5篇要去了解一件不明白的事情时,我们需要开展调查工作,并将获得的成果展现于调查报告中。快来参考调查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网友分享的手机的调查报告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手机的调查报告1手机依赖这个现象随着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内外也有一些学者对这一现象做了研究,但对于在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状况研究却十分寥寥。我课题组就杭州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题为“在杭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的调查,通过对近千分问卷的分析研究,我们认为手机依赖现象在高校中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并将随着手机使用的频繁、功能的发达,而引发出更多的问题,作为学校必须正视这一现象,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办法。随着社会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手机的使用已经越来越频繁,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亦相当之高,而且使用非常频繁,部分甚至对手机已经产生严重的依赖,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常会出现如烦燥不安、言语粗俗、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不良情绪,而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网瘾初成时的情况,手机会不会成为继网瘾之后又一个对大学生产生巨大危害的现象呢?为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发生现状及其不良影响,为今后开展相应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在杭高职院校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主要是杭州地区高校的学生。包括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学生。(2)研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查,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内容包括手机使用的一般情况,个人生活状态和手机使用心理3个方面。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5份,有效率为%。问卷题型为等级性选择题。结果与分析:(1)问卷一般情况:在955份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年龄在18~24岁,其中男性为370人,占%,女性为585人,占%。手机拥有率高达%,近一半的受调查者(%)是在进入大学后才开始使用手机的。(2)手机使用基本情况上:%的受调查者认为手机参考资料,少熬夜!作用非常大,是离不开的;%的受调查者认为手机最大的吸引力“方便与他人沟通”。受调查者认为手机最主要的三项作用分别是:通话(%),短消息(%),上网(%)。(3)在手机消费方面:大部分的受调查者表示(%)从未换过手机或要用坏才换手机;而在选择手机方面%的受调查者选择1000——1500价位的机型,%的选择国产品牌;%的受调查者每月话费在100元以下,仍有%的受调查者觉得花费消费太多,占了生活费好一部分。(4)在手机依赖症候的问题上,我们一共设计了13个相关问题,选项a—b—c—d的给分分别是4—3—2—1分,涉及了调查者手机使用情况、手机对生理、心理影响情况:受调查者中,平均每天使用手机3小时以上的占%。有%的受调查者每月的短信量在200——400条,每月短信量在800条以上的有%。有%的受调查者在教室里会将手机调成震动;在上课时收到短消息,有%的受调查者会忍不住掏出来看看,有%的选择视具体情况而定;当问及与人聊天时是否会因短信而打断聊天,有%的受调查者选择视情况而定;被问及是否会有发短信发到手指发麻这个问题时,有%的受调查者表示“经常有”,%的表示“偶尔会;被问及是否存在长期使用手机后会出现头晕,恶心,精神不振等现象时,有%的受调查者选择“经常会”;被问及是否手机没带在身上时就会出现缺乏安全感,焦虑,暴躁等情绪时,有%的受调查者表示“会”,其中有%的表示“感觉强烈”;被问及是否一段时间手机没响就会感到不适,并下意识的查看手机时,只有%的受调查者表示“无感受,无行为”,其余的%均会表现出“有感受”或者“有行为”,而两者兼而有之的达到了%;当问及是否会出现手机响了的错觉时,“有此错觉”的占到了%,“经常有此错觉”的占到了%;有%的受调查者偶尔会有写时突然忘记了写法,需要用手机的拼音查了后才知道该如何写,经常有的占%;的受调查者表示自己只能记住5个以内的电话号码,记住10个以下的占到了%;在被问及是否有发短信时可以侃侃而谈,但面对面时却无话可讲的情况时,%的受调查者选择“有”。对手机依赖症了解情况:有%的受调查者听说过“手机依赖症”,而被问及在大学生中是否存在手机依赖症时,有%的受调查者表示“存在”。在13个相关问题中,最高得分为46分,最低得分为14分,平均为分。得分≥39分者,即每题的平均分达到3分,我们认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手机依赖症状,共有146人得分≥36分,占到受调查者的%。在全部调查中,而各项超出平均分的分别有819人,即有519人有偶尔出现手机依赖相关症状的现象,占总数的%。参考资料,少熬夜!调查建议: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在校学生由于过度使用手机,而产生了一些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手机依赖症的表现。这必须充分引起学校的重视,手机依赖不但影响学生学习、生活,更有可能引起不良心理状态,甚至是心理疾病,所以必须进行干预和控制。我们看到,在手机使用的礼仪方面,比原来提高不少,说明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还是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在控制网络成瘾方面也有许多对校方而言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参考借鉴。建议如下:(1)制定相应的校纪校规控制手机过度使用;(2)通过第二课堂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知晓“手机依赖”的危害,并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3)鼓励学生与朋友联系多采用其他方式,如书信往来,直接见面等,逐步脱离对手机的依赖;(4)适当参加有益的身心活动,加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增强自己的自信心;(5)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途径,并引入相关检测量表,为一些症状明显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当依赖症比较严重时,应当寻求心理医生的指导,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情况恶化;(6)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发现自身或者同学有相关依赖现象时,应及时求助于心理教师;(7)对于已经形成手机依赖的人,则应通过监督、治疗,逐步减少非必要的使用时间,尽量使自己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从而达到减少症状,摆脱依赖的目的。手机的调查报告2如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信息在这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手机作为一个20世纪末的新事物,从她发展的雏形期作为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走到现在成为一个新的信息载体,在某些方面的优越性已经超过了报纸等其他的媒体。成为了第四媒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将手机作为一个随身必备的物品。而作为当代主力军的大学生们,拥有手机更不是一件稀奇事。为了了解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遍情况、使用效果以及消费情况,本人做了关于小于手机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了解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遍情况、使用效果以及消费情况。二、调查对象科学校区的学生三、调查时间20xx年5月3日————20xx年5月10日参考资料,少熬夜!四、调查方式观察法和随机访问五、调查内容主要调查了在校大学生所使用的手机品牌、手机功能、消费情况等等。六、调查结果(1)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及品牌分布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所有人都拥有自己的手机,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在大学里已不再是新鲜事物了,已开始普及化了。大学生已经成为手机市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者群。就品牌来看,使用品牌比较复杂,诺基亚较多。(2)大学生对手机功能的需求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手机功能的需求比较统一,因此使用中低端手机的同学占大多数。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制造的技术不断成熟,手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手机的价格不断下降,这个价位的手机的功能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的日常需要,并且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开始成熟,对高端手机有很多理性的认识。绝大多数学生经常使用的手机功能是打电话、发短信以及上网,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短信的使用已经远远超过了打电话这一的基本功能,并且绝大多数的学生手机都已经开通了上网功能。(3)手机消费情况在学生手机族中,一般同学的每月手机费用在50元以下,而身兼职务的同学,因为日常工作所需,话费较高。(4)手机与日常生活通过调查显示,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可缺少的物品之一。除了打电话、发短信,上网是手机的必备功能。即使没有电话、不发短信,同学们也会时不时的看看手机,加上方便的上网功能,一些同学便失去了自制力,课堂上也会上网。七、调查体会手机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并与电脑网络一样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手机的相关使用和消费中,大学生充分体现了年轻人的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勇于创新,张扬个性的优点。不过也有不足之处,在某些方面,大学生因为缺乏经验,还是不能理智的思考,在手机的使用及消费中没有过于详细的计划,在学习与娱乐中并没有找到切合自己的平衡点,结果浪费了自己的精力与财力。在学习方面,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很弱,因该有意识的进行自我训练,参考资料,少熬夜!以达到自身能力的提高。手机的调查报告3调查说明:调查地点:调查对象:调查课题:关于当代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情况前言:现在的青年学生,是“低头族”的代表。那么,大学生对手机使用的状况如何?手机对大学生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对此,我们以**大学为例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与分析:一、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校大学生仅有11%是大学以后有的手机,其中只有1%的学生没有更换过手机,有72%的学生更换至少3部。可见,手机已经是大学生必需用品。二、大学生的手机主要用于联络好友、浏览网页,玩手机游戏和查资料等。其中只有7%的学生多用手机查资料,3%的学生仅用于玩游戏,绝大部分是用手机聊天,短信、微博、微信、QQ等通讯功能。可见,少数学生仍沉迷在手机游戏中,其中有22%的同学安装至少3个游戏以上,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是会带来影响的。三、有近66%的学生每天使用在3个小时以上。有32%的学生习惯于使用手机。可见部分同学已经对手机有了依赖性。四、有13%的学生有时会产生手机震动的错觉;51%的学生有睡前刷空间、微博和朋友圈的现象,也说明学生对的依赖性程度。五、74%的同学希望手机更加智能,便捷。也有7%的学生希望手机只能打电话,发信息即可。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加,给学生的学习带了负面影响,不仅是依赖手机的问题,还表现在过度沉迷于网络。总结:通过调查,学生在手机使用方面存实存一些不良现象,主要表现在:占用日常生活时间较多,对手机有了某种程度的依赖,却忽视手机的学习功能,沉迷手机游戏更重要的是,一些网聊和游戏会分散学生们的学习精力,希望大学们能够正确认识,不再依赖手机。手机的调查报告4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移动通信服务的发展,我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增长迅速,手机日渐普及。参考资料,少熬夜!中低龄层手机普及率的增长要明显高于中年层的居民,而且,手机潜在消费群有低龄化的趋势,可以说青少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现在在校园里,大学生基本人手一部手机,高中生拥有手机也很常见,甚至在初中生中,也有不少同学拥有手机。网上资料显示目前学生手机年消费量约在50万部左右,约占市场总消费量的%。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在学生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品牌中,学生市场份额偏高的品牌有诺基亚34%、摩托罗拉21%、三星11%等,这几个品牌无一例外都是主要以低端机冲击市场,目前国产品牌在学生市场中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众多手机厂商与经销商都认为低价位款式造型又比较时尚的手机就是学生手机。大学生购买手机主要考虑因素是时尚个性化款式、功能、价格、品牌等,这也成为学生购买手机的四个基本准则。在调查中表明,大学生选择手机时最看重的是手机的外观设计,如形状、大小、厚薄、材料、颜色等,占45%;但大学生也并非一味追求外表漂亮,“内涵”也很重要,所以手机功能也占有一席之位,占40%;其次看重的是价格,而较少看重的是品牌。1、网上对大学生获得手机途径的调查。家人购买的有51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5%;自己购买有580人,占51%;朋友赠送有34人,占3%;来历不明有11人,占1%,但购机费用有1067人来源父母或长辈,占%。因为学生大多没有经济收入,所以选购要求为时尚、实用和低价,要大部分学生来选购自己真正喜欢的手机是不现实的,所以学生手机族只有委屈一下自己,主要
本文标题:手机的调查报告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635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