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0286 福利经济学
1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福利经济学课程代码:0286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福利经济学是从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这两个方面来研究市场经济国家实现最大的社会福利所需要具备的条件,以及为了增进社会福利所应当采取的政策措施的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该课程紧密连接社会工作和经济学两个专业,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研究个人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福利二者在实施的过程中突现出的问题和国家的政策措施;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所必需的条件以及如何才能达到这些条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状况和市场机制的优缺点进行评价,为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提高公民的社会福利中应当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提供理论依据。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后,了解到“效率”是资源的最优配置,“公平”是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化,“公平”与“效率”既是福利经济学追求的基本社会目标也是政府政策的基本政策目标。思考如何把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福利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案主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三、与本专业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福利经济学是与社会工作紧密相关的一门基础课程,许多案主的社会问题都是因为经济领域的特殊原因导致的,如果能够让案主真正而且充分地享受国家给与的福利,那么很多案主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因此该门课程与社会工作的各门课程的关系紧密。在社会工作概论、团体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核心课程学习后就应该开设本门课程,而后应该开始社会福利思想史,社会工作行政等课程,因为前几门课程是学习该门课程的基础,而后几门课程是对该门课程的一个扩充。2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导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福利和福利经济学的内涵;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简要过程;掌握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福利经济学的定义、发展史、方法和内容等基础知识。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重点)识记:福利以及福利经济学的定义。理解:福利与福利经济学的关系;福利经济学的特征。应用:思考福利经济学如何和本专业各门课程联系起来,如何利用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理解与社会工作专业紧密相关的一些问题。(二)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内容(次重点)识记: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理解:数理统计的含义。应用:把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社会工作其他课程联系起来。(三)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一般)识记:;福利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及其各自的观点理解:各个福利经济学家观点的联系。应用:能够运用某一个代表人物的理论分析一些具体的福利政策。第二章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福利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效用、福利、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函数等;理解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最优和补偿理论;掌握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和一些基本的理论。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帕累托标准(重点)识记:效用、福利、消费者剩余。理解:帕累托法则;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三个边际条件;补偿原3理;最大福利决定。应用:利用帕累托原则和帕累托最优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二)市场失败与帕累托效率(次重点)识记:垄断;帕累托效率;外部效应;次优理论。理解: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的前提条件;垄断的成因;垄断带来的损失;外部效应与帕累托效率;公共物品与帕累托效率。应用:利用帕累托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福利政策。(三)效用、福利和消费者剩余(一般)识记:效用;福利;社会福利;消费者剩余。理解:福利和社会福利的重要性。应用:能够运用消费者剩余分析一些具体的福利政策。第三章社会经济福利制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福利国家论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及其新发展。了解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以及现阶段的改革发展趋势。了解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沿革,现阶段社会福利制度的内容,现行福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理解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对我国的福利制度的影响以及如何借鉴和利用西方的福利国家的理论为我国的福利制度服务。要求学生理解是什么导致失业、贫困以及其他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福利国家论(重点)识记:福利国家的定义;福利国家的中心思想;福利国家的思想渊源。理解:福利国家难以定义的原因;福利国家论的主要内容;福利国家的衡量标准和评价原则;改善、发展福利国家的措施。应用:通过西方福利国家的发展的过程、内容、衡量标准和评价原则来思考和评价我国的福利制度。(二)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次重点)识记:补救模式、机制模式。4理解:西方国家财政危机、失业危机、社会危机和观念危机发生的原因;思索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措施是否能够解决西方国家的危机。应用:如何借鉴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我国的福利制度。(三)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一般)识记:我国现阶段有哪些社会福利;我国的福利制度在哪个部门实施的;我国福利制度存在哪些问题。理解:我国福利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如何完善我国的福利制度。应用:如何利用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的现状来分析社会工作实务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第四章公平与收入分配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公平与效率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我国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政策演变;掌握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内涵及其各自的局限性;掌握我国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如何测量收入分配的差距和解决收入分配的差距。要求学生理解收入分配和公平的关系,能够应用有关的知识解决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案主的问题。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重点)识记:公平、效率、功利主义公平观、罗尔斯公平观、市场主导公平观。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我国分配制度中关于公平与效率的政策。应用:利用公平与效率来解释社会上分配不公平现象。(二)收入差距及其缓解(次重点)识记: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五等分法,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的总体状况。理解:基尼系数对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判断;五等分法对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判断;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如何防止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应用:能够利用基尼系数,五等分法来分析我国的收入差距。(三)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一般)5识记: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理解:按劳分配的局限性;我国鼓励按要素分配的原因;按要素分配的困境。应用:如何利用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来具体分析我国的分配制度。第五章贫困与反贫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贫困的概念,能够利用贫困的指标体系来测量贫困;掌握导致贫困的根源。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有关贫困的知识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贫困现象。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贫困的根源及其反贫困(重点)识记:相对剥夺说、不平等说、发展不足说、能力缺乏说、混合因素说。理解:相对剥夺说、不平等说、发展不足说、能力缺乏说、混合因素说为什么是贫困产生的根源;反贫困的策略;反贫困经验。应用:利用贫困产生根源的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贫困问题。(二)贫困及其测度(次重点)识记:贫困的定义、贫困线划定的标准、贫困的广度指标、贫困深度指标,贫困的强度指标、贫困相对程度指标;贫困的社会效应。理解:贫困线划定的标准、贫困的测度。应用:如何应用贫困测度的指标来分析我国的贫困问题。(三)我国的贫困与反贫困研究(一般)识记:我国贫困的现状、我国反贫困的政策、我国反贫困政策中存在的问题。理解:我国贫困现象的原因。应用:如何利用贫困的相关理论分析我国的贫困问题。第六章教育与卫生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到教育与卫生事业是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给人们提供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效用。学生应该了解我国的教育体制6与卫生体制,包括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利用福利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解决我国的一些社会问题,从而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教育体制与卫生健康保障制度。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有关教育和卫生与经济相关的理论;能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教育与经济、卫生与经济(重点)识记:教育与经济的基本关系、卫生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教育经济效益。理解: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基本作用;经济对教育的基本作用;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计算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一般方法,包括复杂劳动简单法、投资增量受益计算法、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教育受益率的演变规律及其启示;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医疗卫生供给与需求分析;政府如何对卫生服务领域进行调控。应用:应用教育和卫生的理论知识,来评价我国的教育与卫生制度。(二)我国教育产业化与教育体制改革(次重点)识记:教育产业化肯定与否定的原因理解: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应用:如何利用教育体制改革的知识解释一些社会问题。(三)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一般)识记: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过程。理解:我国建立公共卫生体制原因及其手段。应用:如何利用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的知识解释一些社会问题。第七章失业与就业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有关的失业与就业的理论;掌握促进劳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借鉴西方就业理论,如何在我国妥善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就业与经济增长,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等问题,从根本上治理好失业问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有关失业与就业的理论;能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7(一)失业与就业(重点)识记:失业、就业。理解:失业的测量。应用:利用失业测量的理论测量我国现阶段的失业状况。(二)西方国家失业治理理论(次重点)识记:失业治理的理论、促进劳动就业的政策措施。理解:西方国家促进劳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应用:如何利用理论和促进就业的政策分析我国的就业和失业情况。(三)我国失业状况及就业形势(一般)识记:我国失业状况、我国失业产生的原因、我国就业压力和趋势。理解:针对我国的就业现状应该采取何种政策加以解决,理解我国的失业治理的措施。应用:如何运用我国的就业政策为社会工作的案主服务。第八章人口控制与人口老龄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适度人口论和人口转变理论;掌握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掌握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压力;掌握人口老龄化与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有关人口问题理论;能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人口控制与可持续发展(重点)识记:适度人口论、人口控制。理解:早期的适度人口论;现代适度人口论;中国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增长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应用:利用适度人口论分析我国的人口状况。(二)人口转变与人口老龄化(次重点)8识记: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老龄化。理解:人口转变过程中的人口老龄化;中国的人口转变;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老龄化的对策。应用:利用人口转变理论分析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三)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一般)识记:养老保险模式理解:中国现阶段的养老模式;完善养老保险体制的对策。应用:利用老龄化的理论指导老年社会工作。第九章人口流动与城乡统筹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西方的人口流动模型;掌握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理解我国对流动人口采取的措施;掌握人口流动的原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和利用有关人口流动的理论解决农民工案主的问题。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西方人口流动模型(重点)识记: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型;拉尼斯-费景汉劳动力转移模型;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理解:二元经济结构;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型的三个假设前提;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型的缺陷;拉尼斯-费景汉劳动力转移模型人口转移的三阶段;拉尼斯-费景汉劳动力转移模型的特点;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基本含义;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的政策含义。应用:利用以上三个模型解释我国劳动力转移问题。
本文标题:0286 福利经济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6469 .html